导图社区 新生儿窒息
指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全身多脏器损伤。
组织学(histology)是研究正常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警惕心脏的隐形杀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体侵袭心内膜的危重疾病典型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和周围体征(如瘀点、Osler结节),可引发脑、肺、肾等多器官栓塞诊断需结合血培养、超声心动图和免疫学检查(如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治疗核心是足量抗生素,严重病例需手术清除赘生物高危人群(如心脏瓣膜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新发杂音时应立即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手足癣困扰?一文教你科学应对!手足癣是由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表现为水疱、脱屑或糜烂,通过接触传染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注意与湿疹等疾病区分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24周),顽固者可口服抗真菌药预防关键:保持皮肤干燥、不共用物品,合并灰指甲需同步治疗特别提醒:足癣易引发细菌感染,出现红肿热痛需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由DENV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极期和恢复期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皮疹等,重症可出现出血或休克通过病毒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查可确诊,需与麻疹、出血热等疾病鉴别预防关键在防蚊灭蚊,患者多预后良好,但重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识别预警指征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新生儿窒息
概述
病因
1. 孕母因素
①孕母有慢性或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等。 ②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③孕母吸毒、吸烟或被动吸烟、年龄≥35 岁或<16 岁以及多胎妊娠等。
2. 胎盘因素
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 脐带因素
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牵拉等。
4. 胎儿因素
①早产儿或巨大儿; ②先天性畸形:如食管闭锁、喉蹊、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等; ③宫内感染; ④呼吸道阻塞:羊水或胎粪吸入等。
5. 分娩因素
头盆不称、宫缩乏力、臀位、使用产钳、胎头吸引,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或催产药使用等。
病理生理
窒息时呼吸、循环功能由胎儿向新生儿转变受阻
窒息时各器官缺血改变
呼吸改变
(1)原发性呼吸暂停
¤胎儿或新生儿缺氧初期,呼吸代偿性加深加快,如缺氧未及时纠正,随即转为呼吸停止、心率减慢,即原发性呼吸暂停。 ¤此时患儿肌张力存在,血压稍升高.伴有发绀。此阶段若病因解除,经清理呼吸道和物理刺激即可恢复自主呼吸。
(2)继发性呼吸暂停
¤若缺氧持续存在,则出现几次深度喘息样呼吸后,继而出现呼吸停止,即继发性呼吸暂停。 ¤此时患儿肌张力消失,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此阶段需正压通气方可恢复自主呼吸,否则将威胁生命。
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1)PaO2、pH降低及混合性酸中毒 (2)糖代谢紊乱(低血糖) (3)高胆红素血症 (4)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
临床表现
胎儿宫内窘迫
早期有胎动增加,胎心率≥160次/分;晚期则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100次/分;羊水胎粪污染。
Apgar评分评估
多脏器受损症状
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②呼吸系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③心血管系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缺氧缺血性心肌病,后者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④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⑤代谢方面:低血糖或高血糖、低钙血症及低钠血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黄疸加重或时间延长等; ⑥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⑦血液系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常在生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血小板减少(骨髓缺血性损伤可致骨髓抑制,5~7天后可逐渐恢复)。
诊断
②-④为必要条件,①为参考指标。
①产前具有可能导致窒息的高危因素;
②1或5分钟 Apgar 评分≤7分,仍未建立有效自主呼吸;
③脐动脉血 pH<7.15;
④排除其他引起低Apgar 评分的病因。
辅助检查
¤通过羊膜镜了解羊水胎粪污染程度或胎头露出宫口时取头皮血行血气分析,以评估宫内缺氧程度。 ¤生后应检测动脉血气、血糖、电解质、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标。
治疗
复苏方案
生后即可进行复苏和评估(而不是延迟到 1min Apgar 评估之后进行)
ABCDE 复苏方案
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是三大评估指标
A(airway):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的根本措施,应首先进行
B(breathing):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是复苏的关键措施
C(circulation):维持正常循环,保证心搏出量
D(drugs):药物治疗 (但不用洛贝林等呼吸中枢兴奋剂)
E(evaluation):动态评价;贯穿整个复苏过程中
复苏步骤
快速评估
是否足月、羊水是否清澈、是否有呼吸/哭声、肌张力是否良好
清理呼吸道(A)
羊水较清→立即吸净口鼻黏液(先吸口腔);羊水混有胎粪→必要 时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胎粪
建立呼吸(B)
触觉刺激
拍打/轻弹足底 1~2 次或沿长轴快速摩擦腰背皮肤 1~2 次
正压通气
¤足月儿可 空气 复苏 ,早产儿开始用 30~40% 的氧。 ¤正压通气用20~25cmH2O,通气频率为 40~60 次/min。 ¤30s后如有效 (有自主呼吸且心率>100bpm) 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通气,否则可继续行气囊面罩/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恢复循环(C)
胸外心脏按压:适用于正压通气 30s 后心率持续<60bpm;取胸骨体下1/3,频率为 90 次/min
药物治疗 (D)
脐静脉导管内注入肾上腺素、扩容(生理盐水)、纠酸(碳酸氢钠)
其它
各脏器功能损害的处理
复苏后监护和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