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佛家怎么讲“苦”?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思想内容整理
“苦”的真实原因不在所谓客观的对象,而是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所贪取的对象其实不可能被我们真正掌控,一切事物都在无常变化,就算我们好像得到所贪之物,但转瞬间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它,因为它也在变化之中,我们的感受也会迅速变化。
编辑于2023-07-06 17:58:15 浙江省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以其传奇的一生为世人所知晓,又以其独特的哲学为后人所称道。21世纪初,西方哲学界曾对谁是过去100年最为重要的哲学家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在选出的哲学家中名列前茅的两位,一位是维特根斯坦,另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一生提出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而且这两种哲学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接导致了当代分析哲学的诞生。分析哲学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始终占据主流,并且扩展到了英美之外几乎所有西方国家,也影响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国。他的前期哲学以《逻辑哲学论》为代表,后期哲学以《哲学研究》为代表。这两本著作都已经成为西方哲学经典,对当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哲学论》被公认为经典之作,虽然全书只有不到三万字,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行政伦理学可以看做是公共行政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行政伦理研究是直接指向公共行政实践的。从学科的角度看,行政伦理研究是出于完善公共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需要;从公共行政的实践来看,行政伦理的研究则是出于健全行政体系和规范行政行为的需要。因而,行政伦理研究需要回应公共行政实践的要求,需要在公共行政实践的演进逻辑中来规划行政伦理研究的课题和确立行政伦理学发展的方向。
这是一篇关于李辛用药心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从气机的主要方向来看:上焦多为开;中焦为升降枢纽,所以有“在气”“在血”的不同升降方向的药物;下焦为阖,故以阖收为主,分为“阖精”“阖阴”“阖气”,下焦层次,中焦层次,上焦层次。
佛家怎么讲“苦”?
初讲“四圣谛”
佛陀出家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世间所弥漫的种种苦,也就是一种强烈的不自由的感受。所以面对“苦”其实是理解佛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也是理解为何我们需要修行的重要基础
“苦、集、灭、道”, 也可以归纳为“四圣谛”。四圣谛,其实就是佛陀所觉悟的四个至高无上的道理,分别为:世间一切皆“苦”;什么是造成“苦”的原因;灭“苦”的结果与灭“苦”的方法
佛家谈“苦”,并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通过观察“苦”的生命体验,去寻找“离苦”的内在逻辑与方法
因此,“四圣谛”其实构成了非常严密的逻辑链条,也就是先观察世间的种种“苦相”(苦),然后思考我们感受“苦”的原因所在(集)。接下来,既然了解到原因,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解决“苦”的方法与路径(道),最后自然就得到“灭苦”的结果(灭)
人间“众苦相”
在经典中,一般有人生“八苦”的说法,也就是“生、老、病、死、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所欲不得”这八苦,并且给这“八苦”作了一个总结,叫作“五盛阴苦”, 又称为“五阴炽盛苦”
佛陀每每给人讲人生之苦,就以生命无常来作为直接的例证。例如《法句譬喻经》曾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佛陀的重要护持者波斯匿王的夫人因病去世,安葬之后,国王和大臣顺路去礼拜佛陀。佛陀见他们一行人衣着不如往日那么华贵绚丽,于是问其缘故。波斯匿王便相告原委,佛陀便给一行人讲述起人生无常的道理,大概的意思就是,从古到今有四件令人敬畏的事情:生命衰老枯朽,生病时光彩尽失,死后不仅神识远去,而且亲属也离你而去。
简单解释的话,也就是我们身心永远焦灼不安,难以安顿
岁月奔流,瞬间不住,大概是我们常有的生命体悟。从现实的生命经验来看,我们多少都会害怕“衰老”、“生病”与“死亡”,正是这样的内在恐惧,所以才会如此渴求各种各样的化妆品、美体整容以及养生妙方,这是来自人类内心深处对于“老、病、死”的抗拒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苦
当人的生命尽头为“苦”时,其开端多少就已经具备了强烈的悲剧性,也就意味着,生,其实就是苦的。我们对于“生”的热爱,往往是对于“老、病、死”的恐惧与抗拒,而当“生”本身的价值是奠定在一种“苦”的基础之上时,“生”又有何“乐”呢?
这就如同“得”与“失”的关系一样,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则意味着它终将失去,因为“失去”是相对于“得到”而言的。如果“失去”是苦,“得到”又是“失”的因,故“得”其实本质上也是“苦”的,因为一旦“得到”,必定要面临“失去”之“苦”
忧悲恼苦
忧悲恼苦”,指的是人生因为各种事情感到忧心、悲伤和嗔恼。比如我们常常会因过去的事情而感到悔恨,又会为未来的事情而早早忧心,还时常会感怀当下的处境,觉得不尽如人意等等
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学业、就业的压力迫在眉睫,社会竞争的激烈更是让人惶恐不安。难怪很多年轻人常常会依赖手游寻找片刻的放松,可是游戏只能带来短暂的欢乐,事后还是会感受到挥之不去的空虚与浪费光阴的内疚感。对于职场中人而言,“996”、“内卷”等词汇纷纷成为热词,折射出他们正在经受的巨大压力和焦虑。无数打工人满满的心酸、无奈与挣扎,都化为贯穿于生命中无时无刻的“忧悲恼苦”!
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字面上的解释是因为一些人、事或环境而产生不满与怨恨。人生之中,尔虞我诈,相互诤斗的事情本来常见,几乎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性
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则常常是彼此恩怨难消,嫉憎纷起。如果是熟人,则可能因为嫉妒他人而生厌憎之心,甚至见到、听到他们就感觉不舒服。但就算是萍水相逢的人,也因为缺乏“眼缘”,便可能产生不悦的情绪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观察到类似的苦楚,比如当乘坐公车、地铁时,假如大多数人都循规蹈矩地排队,此时有几位不守规矩的乘客或是插队,或是直接堵在地铁车门前,我们就会感觉强烈的不满和愤怒。只要我们身处人群、社会之中,不可能处处都愉人耳目,而对那些不喜欢的境界产生烦恼情绪,都可以归类为“怨憎会苦”。
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通俗而言,就是指有“恩爱”之情的双方不能时常相守之苦。这里的“爱”泛指一切情感上的依恋,如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恋人的爱情等等
对于年轻人而言,“爱别离苦”虽然感受得更加频繁,但同时也越发表浅。过去因为交通、通讯的条件限制,恋人一旦分离,则倍受相思之苦
今天的年轻人虽然情感同样炽热,往往猛烈却容易衰减,“爱别离苦”更容易借助替代方式加以平复,手机的使用已经让人们无法体会“家书抵万金”的不易,也很难体会古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那样的浓烈相思之情。所以从情感的表达而言,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社交媒体的喃喃自语,我们很少能阅读到那种浓烈而持久的“相思之苦”了
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比较容易理解,字面意思就是“所求之物而不得之苦”。虽然今天全世界可以说是进入一个物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以中国为例,无论是淘宝、拼多多还是数不清的外卖平台,可以说充分满足了人类的消费想象。但是悖论的是,“求不得苦”却在今天似乎表现的比物质匮乏时代更为严重
“剁手党”的出现,其实展现出来的是一幅因物欲泛滥而另生烦恼的当代浮世绘。虽然今天只要想得到,就基本上一定能买到,但是这种物质的丰富感并没有带来身心的安宁,反因为更多样化的选择,激发出对奢侈品和差异化商品的欲望,这是消费主义社会的“求不得苦”
如果你想解决根本的“苦”,可能需要问一下:是你心心念念想要的那份外卖让你感觉快乐,还是说你已经拥有了足够的东西,只是你无法压抑内心想要更多的那种欲望?
就如同英国哲学家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中谈到的那样: 理想状态下,消费者应该不固守任何东西,没有永久的承诺,没有可以被完全满足的需求,也没有所谓的终极欲望…..消费应该立刻带来满足感,没有时延,不需要旷日持久的技能学习和准备工作;而一旦消费行为完成,这种满足感就应该尽可能快地消失。如果消费者无法对任何目标保持长期关注和欲望,如果他们没有耐心、焦躁、冲动,尤其是容易激动,又同样容易失去兴趣,“即时满足”就达到了最佳效果。
“即时满足”的背后其实就是无休止的“求不得苦”。消费主义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永远保持对商品的渴求,而这种渴求背后其实是一种无法满足的欲望。当欲望不断地被消费主义逻辑制造出来,我们就会感受到无休止的焦虑。这其实也是今天流行“佛系”、“躺平”思潮的深层逻辑。
“求不得苦”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常常看到学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桌子上除了电脑和书本之外,旁边还要摆些饮料、小吃,还没翻上几页书,就要吃点小吃,喝点饮料,似乎要靠这些来快速地补偿自己的努力,得到 满足。这是因为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因为强烈的“有求心”,所以需要快速的反馈,有“求”就要马上“得”。这种“求不得苦”,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躁动的“五蕴”
佛学中把人生“八苦”总结为“五盛阴苦”,又称为“五阴炽盛苦”,指的是前面所谈到的人生种种的苦,最终都可以归纳为我们的身心焦灼造作,不得安宁的人生之苦
“五阴”属于特有的术语,又叫作“五蕴”,“阴”或“蕴”有“集合”的意思,也有“遮蔽”的内涵。我们可以把生命拆解为五种集合来作说明,具体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比如你一定听过这段《心经》的内容:“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说明了五蕴皆空的特性
色蕴
先来说“色”。简单来说,“色”一般指的是有形的境界,大概可以类比为哲学中的“物质”。“色”会呈现出变化和质碍的特质,也就是物质不仅会变化,而且还有阻碍的作用。而“色蕴”呢,则指的是我们作为生命运作的物质层面
如果进一步将“色蕴”分析下去,还可以细化为“五根”、“五尘”以及“无表色”
先来说“五根”。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六根清净”,“六根”分别为“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前五个,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就是“五根”,属于色蕴的一部分
但在佛学的理论中,其实指的是真正能够产生认知功能的更深层的感官系统
再说“五尘”。“五尘”指的是五根所对应的五类境界,分别是“色、声、香、味、触”,也就是我们“五根”所感受的外在对象
如果继续细分,还可以把“五尘”分为更细致的范畴,比如“色”就可以包括不同的颜色、形状等,而“声”还可以分为物质世界产生的声音,或者是有情生命发出的声音,等等
最后,“色蕴”中还有一类,叫作“无表色”,大概的意思是由“地、水、火、风”这四种基本的作用所产生的无形的色法。当然有的宗派学说会认为,这已经不是属于“色法”范畴,而是“心法”的领域了。
你可以看出佛学中一种代表性的分析思维方式,也就是用拆解的方式去把某个概念层层分析下去,当然可能非常繁琐,但好处是比较细致,逻辑十分严密。但值得提醒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只是佛学中的一种认识方式而已
受、想、行、识
与“色”代表的外在物质世界相对,“受”、“想”、“行”、“识”则属于内在的心理范畴,可以理解为认知过程不同阶段的功能和作用,佛学中把它们概括为“心法”的范畴
其中,“受”是“领受”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感官与认知对象接触而对这个境界的领纳作用,这属于认知的最初阶段
随着感官与外境的接触,就会产生三种感受,也就是“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也就是有的境界让我们愉悦,有的让我们不喜欢,有的境界则让我们没有特别的感受,比较中性
“想”则是心开始进行对所感知的对象进行初步分辨。简单的解释就是,比如当看到眼前的电脑,眼睛(眼根)与对象接触,进行初步的识别,然后将其放入心中,形成某种具象的“样貌”,这就是“想”的作用,就如同照相机将外界的物体用感光仪器将它成像一样
你的耳根接收到了声波,也就是和声尘相接触,你除了会有直接的“感受”之外,比如声音好不好听,悦不悦耳之外,你还会对声音的相貌有对应的界定,比如你会把我所讲的句子单独处理,不会和同时外界的其他声音混同起来
接下来是“行”,意思就是“迁流造作”,可以近似理解为潜在的“意志”。 我们的意识有一种推动的作用,比如我们在安静下来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意识其实是川流不息,我们的身心似乎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不断地推动着,这就是“行”
“识”则是说我们的六根对外在环境产生的六种了别功能,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及意识,它们的作用是进行分辨了别
比如当看到面前的电脑,视觉将其形状特征摄入意识中,来确定这是什么物体,有什么功能,乃至进一步分别好坏、善恶等
除了我的声音让你感觉到悦耳或者刺耳之外,你还会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思维和判断,如果跟你原有的认识相左,产生了某种好与坏的理解,这都属于“识”的分别作用
佛学的理论将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分为“名”与“色”两个范畴,有点类似“精神”与“物质”的分类。“名”就是“命名”与“概念”,也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受、想、行、识”,属于心的作用层面,“色”则属于物质层面。五蕴就是“名、色”范畴的进一步细化与展开。“五蕴炽盛苦”指的是我们的身心无时无刻都随着境界的波动而起种种的情绪,焦灼不安,内心交迫,不得安宁
我们身心的不安感不过是刹那变化的感官体验,但为何会衍生出这些听上去十分繁琐复杂的概念分析?
那是因为,我们的认知过程是是瞬间完成的,非常的迅速,除非是借助瑜伽禅定的修行能力,否则是没办法看清“苦感”的情绪是如何从心里面滋生、发展以及爆发出来的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在佛学中还有一个分类描述,那就是“三苦”的说法,分别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这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我们理解“人生之苦”的内涵
所谓“苦苦”,指的是我们所遇到的人生种种逆境,如饥困寒暑、病痛交加,或是外力逼迫所受的种种苦。之所以称为“苦苦”,也就是这些外在环境本身就十分恶劣,很容易引发我们内心的苦受,可谓是“苦上加苦”,所以称之为“苦苦”
而“坏苦”则多指我们的乐感消失之后落差感。比如亲朋相聚本是乐事,但最终离别时反而多是催人泪下的场景。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这是中国文化里用以表达“坏苦”的经典场景。事业顺利、家财万贯、权力在手时的春风得意,一旦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变故,那种人生的落差与绝望,都可归类到“坏苦”的范围
相比前两种“苦”,“行苦”则显得较难理解,它主要指的无常变动所带来的苦感。乍听或许我们会有一些困惑,这种无时不在的无常变动怎么会让我们感受到“苦”?
这里试举一个例子,我们平常都有等侯朋友的经验,那种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感受,其实就是因为意识流变所带来的潜在焦虑。因为虽然似乎看上去我们没有遭受什么苦难,但是我们其实没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安定,常常是随着时间流逝莫名的焦躁不安。
无聊、空虚,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某些东西来填补,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伤心的事情,而可能单纯就是内心无常变化而带来的不安,这就可以说是属于“行苦”的范畴
无论是“八苦”还是“三苦”,其实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世间的现实,那就是我们的内心总是恩怨交加,喜乐无常,心境动荡,永远充满着躁动不安,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定
世间都是“苦”吗?
佛教讲的“一切皆苦”,并不是否定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快乐,而是说,我们所谓的“快乐”其实并不纯粹,更不稳定,它虽然能够带给人以片刻的安慰,但也不断地给你制造出新的困境。我们追求的“乐”和“幸福”,既不圆满,也无法自洽和自足,只能是踩在“苦”与“乐”的跷跷板上,左支右绌,狼狈不堪。
当你期待某件即将实现的事情时,虽然心情愉悦,其实仍然夹杂着一种想要马上满足但未实现的冲动与焦虑,这个情绪其实是苦乐参杂的,而当我们愿望实现的那一刻,乐感转瞬即逝,无法稳定,等到这份快乐的强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我们的注意力则会迅速转移到其他目标,开始寻找下一个能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的事情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我们其实永远处在一种不满足,不稳定的状态中,而造成这种“苦”的原因,也并非是我们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只是说,一旦我们看上去达成暂时的目标,又陷入新的不满足的旋涡之中,转而追逐新奇的事物,永无休止。
佛教讲的“人间皆苦”,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永远无法真正满足,无法停歇的躁动感。
为什么会“苦”?
无论是“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还是“求不得苦”,都不是指代的具体场景,而是表达的是某种所愿无法满足的冲突关系
按照我们平常习惯性的认知,之所以有“苦”,是因为某些事情本身就有“苦”的属性
比如在职场上碰见令人头痛的上司,那么这个让你烦恼的对象是否本质上就是令人讨厌的?也就是说,他其实代表了“苦”?如果逻辑是如此,那么任何人看到他,大概都应该感受到“苦”。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同样一个人,有人厌恶有人喜爱,可见这个人本身并不带有“苦”的属性。
既然对象并非等同于“苦”,那么显然,接下来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出在我们自身上了。 当我们平常遇到各种环境时,会进行各种分别,生起“苦”、“乐”和“不苦不乐”的感受,并且会产生“好坏、善恶”的价值判断。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正面的,会产生进一步的贪求心,想要更多;感到不舒服的,则生起嗔心,想要马上逃离。因此,感受到“苦”,其实是因为我们受到自身关于“好、坏”判断的束缚,一旦想得到更多又得不到,想摆脱某些麻烦却毫无办法的时候,就会陷入“苦”的情绪之中。
按照这个逻辑,“别离”之所以“苦”,秘密在于“爱”,而“相会”为何会“苦”,核心在“怨憎”,而“不得”而苦的关键当然就是“求”了。因此,我们之所以感到“苦”,并不在于所遇到的人、事、物,而是我们对这些情境的认知。
其实佛教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我们的执着往往出自于某种“贪爱心”,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控制欲。虽然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我们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但是后遗症却是,当不能如人所愿时,强烈的执取心会让我们的情绪迅速沉沦。
“贪而不得”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失落与沮丧,你对目标有多么强烈的执着,就会因为失败而感受到的打击则有多沉重。就算我们侥幸达成目标,虽有片刻的欢愉,乐感却无法持续,迅速减弱,于是这又推动着你去寻猎下一个目标。
佛教据此认为,“苦”的真实原因不在所谓客观的对象,而是我们的执着。因为我们所贪取的对象其实不可能被我们真正掌控,一切事物都在无常变化,就算我们好像得到所贪之物,但转瞬间其实就已经失去了它,因为它也在变化之中,我们的感受也会迅速变化。
那为何我们会产生执着?在《大般涅槃经》里,有另外一种关于“集谛”的定义:“集谛者,无明及爱,能为八苦而作因本。”意思是说,苦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无明所带来的贪爱心,是人生八苦的根本原因。而“无明”就是对于真理无知的意思
现代人的心灵:苦与乐的当代浮世绘
当代的苦
年轻人群体
最近,四位年轻人在张家界集体投崖自杀的新闻让很多人感到很错愕,也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中被忽视的一些群体的真实状态。三位年轻人跳下悬崖,而另外一位年轻女性虽被阻拦,但却因为提早服用巨量毒药而未能幸免
随着媒体更多的细节报道公布,我们大约可以了解到的是,这几位年轻人都是早早离开家乡,在外务工赚钱,可是原生家庭都不富裕,打工生活也过的很艰难,加上家庭不断发生变故,或许是因为这些,导致压力越来越大,最终摧毁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信心
多年前,一位在广东打工的湖南年轻人,突然留下了一张纸条就不知所终,纸条上写着:“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
这句话的主要内容分别出自《庄子》的〈齐物论〉与〈秋水篇〉,也夹杂了这位年轻人自己的感叹:“无以树业,无以养亲”,这无疑道出了这个时代多少人的苦与辛酸!但令人惋惜的是,他虽然读出了庄子的犀利锐思,而没有感受到庄子洞若观火背后的逍遥与自由
在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之后,仍然有很多社会的角落,充斥着不为人所知的“贫乏之苦”。或许他们能够保证基本的温饱,但是整个社会所展现出来的财富图景,对于他们而言,则是不可企及的梦
单纯的“活着”或许不难,但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力,可是他们所承受的“肉体之苦”,也无法换来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比如网上年轻人流行的彼此调侃,说实在不行就“进厂打螺丝”,也就是做流水线上的工人
但是流水线高度重复的工作对于身心的消耗是可想而知的,甚至青春消耗之后的前途,也多数是灰暗渺茫的。理想的人生模板就在身边,在手机的短视频里,似乎看上去都触手可及,但这反而让人生显得益发的苦涩
都市白领和城市新中产
随便浏览一下微博和小红书,就可以读到中年人对于失业的恐惧,对于身体衰老变化的担忧,以及在心理上对于家庭责任的不可承受之重。现在流行的关键词——“中年危机”,其实就描绘的是在这个人生阶段所涌现出来的倦怠与无奈感
中年人除了对事业的担心,还常常能感受到他们对于子女学业与前途的担忧,也有不少人选择移民海外。但是人到中年的海外生活,就算财务自由,也可能会遇到文化的适应以及身份认同的心理挑战,同样也并非都能尽如人意。但是在多数人的眼里,能够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让人艳羡不已,足以称得上是人生的巅峰了
年轻学生
不少的年轻大学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看似青春活力的背后,隐藏着很多难以与人讲说的苦楚
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并没有人引导他们去思考。据一些不完全的调查,在大学生群体中间,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虽然危机并非是一天所导致的,但是这十余年来社会的快速变化,价值观的高度单一化,使得这些年轻人并不只是承受读书就业的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是某种对于“存在”的焦虑感,也就是人生的意义问题
比如原生家庭的贫穷、暴力,或是因为性格问题而带来的人际交流的障碍等问题,无法找到精神的出路。更多的学生则主要担心学业和就业问题,对即将走入社会充满迷茫,甚至恐慌
至于更年少的孩子们,他们则在应试选拔的战车上被紧紧地捆绑,难以喘息。从学前孩童到初、高中的学生,海量的作业,永不停歇的补习,让很多孩子都患上了“厌学症”,甚至引发了很多的人间悲剧。社会、学校、父母三方就像在进行击鼓传花的游戏,将可能随时爆炸的火药桶快速地转移出去,由此卸下教育不力的责任
老人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发展评价报告》,我们国家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有2.6亿,其中失能或者半失能的老人数量达到了4700多万
这不仅仅是老人自身的困境,而且也会引发所在家庭的经济以及看护者的身心问题。最近北京一家医院发生了火灾,我们才了解到,这家医院的许多病人其实都是长期住院的失能老人
就算是身体健康,也同样会面对各种老年危机,比如这几年在老年群体中迅速弥漫的“手机上瘾”问题,许多老年人因为缺乏正常社交和娱乐活动,转而投入到各种购物网站和短视频APP,成为各种伪劣商品的主要消费者,引发了各种各样的家庭内部问题。其实,这都只不过是老人群体众多“人生之苦”的少数表现而已
当代的乐
如果我们马上切换一下时空,在商场、餐馆、迪士尼游乐园或者酒吧,我们却看到的是另外一幅尽情享乐的画面,人们的消费热情高涨,四处游玩,满脸兴奋,似乎看不到任何的苦涩,到处都是抑制不住的欢愉
这人世间的“苦”与“乐”,到底哪个画面是真实的?似乎它们就像这个世界的平行时空一样,同时存在,互不干扰。可是仔细想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活在某个“苦”与“乐”的切片里,今天欢乐,明日痛苦,不过是人生的常态。我们何曾见过永远快乐,永远处在“嗨点”的人呢?只不过当我们放大观看的焦距时,就会看到有人“乐”,有人“苦”,甚至会觉得人生充满着不公平。
事实上,对于物质主义、感官享乐的追逐,以及对于财富的无休止的渴求,在市场化转型初期,的确迅速增加了全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也是这四十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但是这同时也造就了一种普遍的认知,那就是人似乎可以单纯借助感官享乐不断提升幸福感。这样的观念对于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文化领域而言,无疑是摧毁性的,因为文化、信仰带来的幸福感被认为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安慰。
或许,我们今天已经不能再用财富和消费当做衡量“人生幸福”的标准,因为现实已经在告诉我们,那并不能化解当代中国人的人生之苦
“佛系”与“躺平”能解决人生之苦吗?
佛系
前些年,“佛系”作为一个关键词开始流行起来,本来它和作为宗教形态的“佛教”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这个从日韩流行文化中回流的词汇被如此高频度的使用,虽然不无戏谑的成分,却也让“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年轻群体中间无意间流行起来,成为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用语与观念
甚至可以说,“佛系”作为一种弱化的宗教词汇,开始进入到一般人的的日常生活,也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需求,我们可以称之为“准信仰”
“佛系”之所以被视为一种“消极”却又具有心理疗愈作用的生活态度,事实上是和“佛教”在公众中的认知是有关联的
在当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但凡涉及到宗教,多数都不离“儒释道”的范围。在“入世/出世”的观念背景下,儒家与佛教、道教分别扮演了“积极入世”与“出世隐逸”的平衡器,每当人们遇到人生挫折,总会去“佛道”文化中去寻找避风港,而“佛系”就刚好承载了这样一种解压的想象
不过,今天许多“佛系”人士的这种平衡机制表现得较为表层化,大多只是在自我解嘲与短时的舒压
比如我们今天都热衷刷的那些充满戏谑的短视频,以及脱口秀等娱乐形式近几年的迅速流行,都为人们提供了“苦中作乐”的安慰剂 。
但是人们其实并没有意识到,在今天的社会里,消费主义与物质主义对我们的观念所产生的主宰程度是何等的严重,因为今天的价值观已经变得相当单一化,似乎人生的目标只有更高的收入与更高的消费,一旦我们对此有所质疑,便会招来反驳:不赚钱怎么生活?怎么养家?怎么拥有幸福的生活?可是我们忘记了,这个前提并非是不言自明的。
正因为我们无法洞察消费社会和物质主义的根源,使得反抗注定是个人化与消极的。而且更矛盾的是,这种消极式的反抗与自我疗愈又重新被消费主义吸纳到市场逻辑中
比如为了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我们想要回到自然,想要过上朴素的生活,而这种需求又被包装为一种商品来打包销售,要么需要付出高价才能享受这种所谓“小森林式”的生活,要么则是在短视频里看着“李子柒”们表演着我们想象中的人生,平衡着我们在红尘中的疲惫。而各种“乡村生活”的视频,最终也不过是追求流量和财富的商品而已,“佛系”的努力最终又重新被娱乐化与市场化
躺平
什么叫躺平?按照网络上的一般解释,那就是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内心都要做到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去反抗。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主动配合,而是对其他人的要求保持高度的疏离感,而不去迎合他人的要求
因此,“躺平”和“佛系”一样,其实是年轻一代用这种方式来“反抗”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但他们的方式,却是直接走向“内卷”的对面,以冷漠和不作为来对抗那种要求不断进取的生命观
从不同的社会阶层来看,不仅仅是年轻打工者,有产者同样也有“躺平”的需求,因为富裕阶层也在反思消费主义的瓶颈,想要追求所谓的“慢生活”
但年轻人与低收入阶层的“躺平”,却常常是被动、无奈的。比如“躺”得最极端的,应该是深圳著名的“三和大神”群体,每天过着日结工资的生活,挣的钱全部花在游戏上,能过一天是一天,从来不考虑明天。厌倦社会的主流价值,但是走向其反面,也并不能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幸福感,不过是让自己变得越发的“空心”和“虚无”
这四十年来,中国人从“奋斗”走向“躺平”,其实更像是一个精神周期的循环,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求不得苦”
拥有财富的群体,已经感受到了从财富中获得幸福的瓶颈;而后来者则感受到,假如依照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获得财富”这条人生道路其实看上去希望渺茫
所以他们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寻找自己的“灭苦解忧之道”,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非此即彼”的认知逻辑,不过是在“苦”与“乐”的跷跷板上玩着重复的游戏而已
因此,“内卷”潮流下的“佛系”与“躺平”,不过是消费社会逻辑的一体两面,它不过是对于“求不得苦”的镜像反抗,它并没有真正地超越“苦”,也很难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安稳
如何面对“执着”?
这几年,中国人似乎开始集体自发的去寻找各种不同形式的“解忧之道”,比如“禅文化”、“茶文化”的复归,宋式美学的兴起,都是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氛围下,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某种身心安抚的功能而进入到日常生活里,让我们进行生命观的调整,缓解身心的不安
反映在具体的社会潮流方面,如都市群体开始回归乡村,追求自然的田园生活,很多人也开始学习茶道、体验禅修等等,虽然形式各种各样,但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试图回到内心与自然
回到“自然”,其实并不是说回到山林与乡村过一种农耕文明的生活、完全反对现代都市文明,而是说,我们或许需要反思现代文明的某些底层逻辑,比如将幸福感寄托在商品消费上的心理异化
物质欲望本没有明确的标准,它完全是因为我们要用对于物品的占有,也就是外在的标签来证明“我”的强大,但却反而加剧了“求不得苦”。那种无休止的攀比心与追逐心,就好像是一个魔咒,让我们执着其中,“苦”的真实原因其实是:“爱与欲相应,心染着。
“染着”或是说“执着”,其实就是以“自我中心”展开的欲望捕获行为,那背后是各种各样的“我想要”、“我必须要”。这一切都不过发起于面对花花世界的那一念“贪欲”,我们的感官获得了愉悦,于是开始造作,不断地想要更多,但是一旦遭遇挫折和瓶颈,便又会产生“嗔心”,抹杀追求这些目标的价值与意义,变成躺平和犬儒一族
因此, “贪”和“嗔”、“追求”与“放弃”,构成了一对对的二元范畴。我们想要获得人生的幸福,便开始追求不舍,永不停歇,但一旦心力交瘁,失去希望,便又开始否定目标,认为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的游戏。但无论是不是打上“佛系”的标签,这些观念逻辑,其实都不是佛学意义上的“灭苦之道”
在佛学的视野里,解决人生之苦的核心,其实在于“执着”,而“执着”本身,是要跳脱“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
比如说,我想要完成一幅画作,我当然是有目标指向的,但是如果我赋予这幅作品以更多的要求,比如“我一定要画出惊世之作”,或者是“我要画出能售出高价的作品”,那么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会时刻去拿这个标准来反观这幅画作,但凡有一点失误和瑕疵,都会让我感觉无法实现预定的自我要求,于是烦恼升起,焦躁不安,甚至最后干脆扔下画笔,草草结束
如果以佛学的逻辑而言,当创作这幅作品时,只需要按照创作者当下的状态和条件去努力完成,虽然努力,但却并不需要去刻意要求作品达成某个自己设想的目标,只是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认真地投入,最后这幅作品自然会完成,而它最终是否会打动人、是否会售出高价,则应该是它未来应该自然呈现出来的结果,而与我现在的设想无关。此时的“我”少了一些执着,收获的却是创作过程中的自由与快乐
真正的佛学解忧之道,则是要超越这种对立,因为它对于“苦”的诊断,是认为我们并没有认识到二元模式的困境,而要超越它,唯有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不执着”。而“不执着”的人生状态,其实就是不为任何一种幸福的标准所固化,也不必设定某种“非它不可”的结果,我们反而在生命的每一刻,都能体会当下的无限开放和自由。而在禅师的眼里,这其实就是觉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