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专题17:舆论
新传专题17舆论的思维导图,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编辑于2023-07-11 10:08:02 福建省“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专题17:舆论
舆论的概念
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公众是舆论的主体,事实或事态是舆论的客体,意见、看法或者情绪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是舆论的表现形式。
舆论的特点
互联网环境下舆论的新特点
突发性
指向性:鲜明的
草根性
影响性:声势壮
导向性:诉求明确、直接
互动性:网上网下频繁
网络舆论的特点
主体多元与媒介赋权:舆论格局扁平化
众声喧哗与真伪混杂:舆论内容嘈杂化
平台分散与情绪宣泄:舆论形态碎片化
广泛聚焦与媒体融合:舆论效能叠加化
资本裹挟与政治博弈:舆论生态复杂化
舆论的八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
舆论本体: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
舆论载体:大众媒体、网络媒体
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舆论的强度(强烈度)
舆论的周期性(持续性)
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一般意见形成优势意见
新闻舆论的三种转向
潜舆论
特定事件之前的公众对社会事物的既有情绪和意见 →潜舆论显化(舆情监测的发展)
显舆论
事件爆发下得到公开表达的各种意见 →显舆论复杂化(难以达到一致)
行为舆论
以行动作表征的意见,如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组织规模和理性参与程度,从弱到强可以划分为集合行为、集体行动、社会运动、社会革命等不同层级)→行为舆论的虚拟化(帝吧出征为代表的线上动员)
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策略
怀疑策略:放大负面情绪以获取社会支持
拔高策略:占据道德制高点品头论足
示弱策略:拔高强弱对立,博取同情
简单归因策略:最大限度撩拨网民敏感神经
舆论场
定义
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认为:“ 所谓舆论场,就是指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 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协调、组合、扬弃,会比一般环境下形成舆论场的速度要快,并有加速蔓延的趋势。这类开放的、公开平等而自由讨论的地方,是促成舆论形成和变动的重要空间。
构成舆论场有三要素:
1、一定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和交往频率
2、空间的开放程度:公众进行自主表达
3、空间的感染力度或诱惑程度
舆论场的变化
热点分布格局演变
议题多关注民生急切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医疗卫生舆情;教育舆情;涉外舆情及国际舆论
参与人群结构变化
互联网用户下沉,红利期尚未消退;“Z 世代”成为互联网的重要人群;
舆情传播特征改变
互联网主题传播,汇聚爱国正能量的传播力增强;短视频平台对舆论生态的影响持续增加;
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
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强化
舆论意见领袖越来越具有媒体的属性(社会资本奠定的公信力)
舆论意见领袖群落化、集聚化等趋势加强
舆论意见领袖话语权力结构具有集权性、等级化等特点(去中心之后的再中心)
舆论意见领袖已初具公共知识分子属性,并呈现跨界性特点(非专业领域)
舆论倒逼
舆论倒逼是指在公众中形成的与官方、与官媒期望形成的舆论不相协调、出乎所料的舆论,这些舆论反过来迫使官方和官媒对其中涉及的问题作出回应,政府部分还要作出相应的处理,舆论倒逼是自媒体时代频频出现的引人注目的舆论现象。 解决舆论倒逼,须从源头上抓起,即坚持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摆正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舆论倒逼现象;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应顺时而政。
四种类型
由政府部门信息不公开或公开不实信息而引起的舆论倒逼; 由政府部门不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 由政府部门乱作为引起的舆论倒逼; 由腐败行为没有受到惩处引起的舆论倒逼。
舆情
定义
舆情即民意情况,涉及民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或情绪反应。它是社会脉动和公众情绪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和体现。网络舆情就是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的民众对公共事件表现出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
次生舆情
根本原因
公众诉求得不到满足
后真相时代的公众情绪推动
定义
在舆情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刺激性因素,引发针对当事主体或其他主体的新的舆情事件。次生舆情与原生舆情有关联,但爆发后往往造成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恶性影响。
发生情况
简单归因后的有罪推定,舆情中有刺激因素触及公众敏感神经引发舆情
波及,波及事件当事人以外的人
牵连,多由网友和媒体逻辑推演而成
引发原因
新的事实出现
网民、媒体监督曝光
失败的危机公关引发公众情绪战胜理性催生的事情再发酵
舆论与舆情的关系
相同之处
人类特有性,舆论和舆情都属于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的范畴,是人类精神现象的表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具有相应的社会性
群体参与性
差异之处
主体方面有差别,舆论是多主体,舆情的主体只能是民众。
内涵方面有差别,舆情是民意,舆论是众议,
形态方面有差别,舆论是社会和时势的晴雨表
两者在存续方面有差别,有无形成舆论的舆情,无未形成舆情的舆论,舆情比较长
舆论战
定义
舆论战(Information Warfare)是在战事冲突过程中用事实或者观点来影响态度的重要手段,主要指各方综合运用大众媒体形式,如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媒体形式如互联网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受众传输有利于作战行动的信息,以达到鼓舞己方的战斗热情、瓦解敌方的战斗意志、引导国际舆论、争取中立者广泛支持的传播效果。
特征
(一)舆论主体:扁平化、碎片化、层级化与智能化的特征
(二)传播内容:诉诸恐惧情绪与人道主义框架,谣言噪音推动意见极化
(三)舆论渠道:核心技术与控制文化形成信息偏见和话语垄断
(四)信息受众:流动性、圈层化、分布式的特征
(五)舆论反馈:线上线下的信息动员、资源动员与情感动员
社媒时代舆论战的做法
(一)从认知时代到体验时代,诉诸民众的情感共振和关系认同
(二)融入全球传播格局,积极参与国际舆论新格局构建,把握信息作用机理的层次框架,争取多层次话语空间,走出中国道路;
其一,要把握舆论信息作用机理的层次框架,争取多层次话语空间。
其二,要防止语言的屏障,以及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的选择性过滤而形成的信息孤岛,融入全球传播格局。
舆论监督
定义
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公开形式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是新闻媒体公开揭露、批评政党、政府、社会团体、公职人员以及社会一切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言行。
二、我国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
特点
权威性:新闻事业由各级党组织领导;
典型性:所揭露、批评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代表;
紧迫性:和当前工作、生产、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
重视社会效果:有利于矛盾转化,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出发,着眼于提高人们的认识和觉悟。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双面性
积极影响
促进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话语权和监督权
新媒体的潜在影响力扩大了舆论监督的声势和规模
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
有利于民意表达
有助于还原事实真相
有利于完善社会文化
消极影响
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
影响舆论导向与司法公正
网络舆论的不完全代表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
公民成为舆论监督的主体
个体话语权的增强使得“全景监狱”中“被监视者”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大众对个体展开了凝视和控制,舆论监督的权利转变为公众所有
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
新旧媒体互动景观下的“接力式”舆论监督
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成为公民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
新媒体语境下舆论监督的问题
媒体失智:“把关人”的缺失造成虚假信息的泛滥
舆论监督自发性和盲目性,使其常常难以形成合力,削弱了监督的效果。
缺乏信息“把关人”, 网络的匿名性使得虚假新闻频频出现, 降低网络媒体公信力, 影响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
采访权”的钳制导致网络媒体缺乏能动性
网络媒体自身的客观缺陷越发突出
技术失智:互联网传播技术乱用,技术丧失理性
信息茧房、大数据新闻的新闻伦理问题
受众失智:舆论监督权的“滥用”和“虐施“
沉默的螺旋”导致“多数人暴虐”
非理性的情绪表达引发“网络暴力”
网络舆论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 引发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心理机制的“失控”, 进而产生“网络暴力”
舆论监督的错位引发“网络媒介审判
政府封堵模式的失效并且出现由处置不当带来的矛盾激化
新媒体舆论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智效”提升:以社会责任履行为核心改善 网络舆论监督效果
强化网络主体的“自律”和责任意识
媒体和公民
推动媒介融合以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构建理想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
实现公民言论自由权和舆论监督权的有机统一,不能动用公权力封杀舆论
宏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自律意识
完善顶层设计,构建理想的舆论监督体系
不断完善新媒体舆论监督的法律和规则,打造公民有序参与的网络环境
中
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及时应对处置
微
加强网民素质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加强自媒体自律意识及责任意识
舆论引导
定义
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运用舆论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舆论引导有倡导、抑制、和协调沟通的功能。 舆论引导是社会主义媒介的基本任务,它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是舆论引导的第一阶段,即通过传媒有选择性的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系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去。
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的新挑战
(6)中国进入多元利益社会,达成社会共识迎来更大的挑战
(4)国外反动分子发动颜色革命的野心不止,存在舆论失控风险
(5)网络意见领袖与主流媒体争夺话语权
舆论引导把关机制的缺失
主流媒体受体制管理和深度挖掘的时间需要,时效性会稍差
舆论热点频出引导难度增加,跑偏舆论话题干扰议题聚焦深入
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主流媒体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新兴主流媒体及时补位意识不足,不能及时占领制高点
信息茧房导致回音壁效应阻碍共识形成
民粹化表达加重,自媒体舆论场草根话语、娱乐化倾向加重
互联网时代舆论引导路径创新
顶层设计
创新新媒体舆论引导工作理念,涵化受众主流价值观
完善新媒体舆论引导机制
改进新媒体舆论引导方法
新媒体舆论引导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趋势,体现在方法上,就是“一次引导、多次生成、多向分发”
丰富新媒体舆论引导内容
培育高素质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
路径机制
善用新旧媒体联动合作
主流媒体:思想和理性共筑舆论场“定海神针
把握关键节点及早介入揭示真相
完善新媒体公共信息发布制度
运用新技术加强舆情预警
新闻伦理坚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话语体系创新
做好舆论引导的原则、态度、方法
1、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自信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拥护党的领导
2、原则:公开信息、揭示真相、党性原则
3、态度:相信大众、尊重事实、敬畏法律
4、讲究舆论引导的艺术是基本方法:紧贴社会热点,新闻媒体不失语;先发制人,抢占舆论制高点,抢占公众的“第一印象”(营销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