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历史常识
一个人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常识往往是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历史文化常识,有利于丰富知识储备、完善个人素质,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编辑于2023-07-11 10:11:13 江西中国历史常识
华夏源头
元谋人
云南元谋发现,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约170万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
蓝田人
陕西省蓝田县发现,距今约98万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直立人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发现,距今71至23万年
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晚阶段直立人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发现,距今约1.8万年
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
仰韶文化
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发现,可以看作华夏文明的源头
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
母系氏族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以南的一种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文化,发现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
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4300~前2500年,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村
新时代晚期的文化典型
炎帝
炎帝族和黄帝族是史前两个关系密切的大氏族部落
炎帝又称“神农氏”。诞生于厉山,原居于西北高原姜水流域,后到达中原地区。
炎帝开创了农业,带领部属从游牧生活转为农耕定居生活。
炎帝遍尝百草,为人医病,是华夏中草药的第一位发现者和利用者。
炎帝时代后期,炎帝部落曾与黄帝部落在阪泉发生大战,战败后两部落结成联盟,由黄帝率领在涿鹿大战南方九黎族,击败并擒杀其首领蚩尤。
黄帝
上古时期,在渭水的支流姬水一带形成了一个比较先进的部落,黄帝就是这个部落的首领。
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又号轩辕。
黄帝时代有许多创造发明:造房屋,做舟车,制衣服,养蚕桑,发明弓箭;作甲子,调历法,造律吕,创造文字;等等。
黄帝族经过与其他各族的相互交往与融合,到了西周末年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
仓颉造字
汉字产生之前,中国曾有用实物记事的阶段。结绳和刻契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夏朝的兴亡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从禹开始,到最后一代君主桀为止,一共17位君主,历时四五百年。
舜把天下禅让给了禹,禹即位之后,立国号为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自己当上了君主,这是标志着中国国家形成的划时代的大事。
在夏朝国内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商汤举兵伐桀,夏桀兵败而死,夏朝也随之灭亡。
周武王灭商
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文王的儿子。
双方会战于牧野,商军士兵纷纷阵前倒戈起义。周朝大军长驱直入,进驻商都,商纣王登鹿台自焚,商朝宣告灭亡。
周武王建国,迁都镐京,史称“西周”
周公摄政
灭掉商朝的第二年,周武王病死,新君即位,是为周成王。由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称王。
武庚勾结殷东部地区的徐淮夷,包括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图谋恢复殷商。周公亲自率师东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
为了实现周武王的遗志,周公又于执政五年以大量殷朝遗民营造洛邑,经过两年时间,建成了东都成周,派成周八师驻守,并把商人强制迁来,以便监视。这里就成了周人控制东方发中心。
分封制
周朝初年,统治者在征服了广大地区以后,派遣自己的亲戚和勋臣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的地区去实施统治,这些地区就成为西周的属国,其统治者就称作“诸侯”。
诸侯在他的封国内,又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
宗法制
最初是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到了西周时期,演变成为一种严密的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兄权,确保嫡长子对于世袭特权的继承权。
西周灭亡
周宣王在位46年(公元前828~前782年),内修政事,外治武功,很有作为,西周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局面。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渐趋衰弱。
周幽王因为宠爱褒姒就废掉了原来的申后和他的儿子太子宜舀,立褒姒为王后,其子伯服为太子,宜舀逃到了母家申侯那里,幽王举兵讨伐想杀掉宜舀,申侯联合缯和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并把西周都城丰镐之地洗劫一空,西周宣告灭亡。宜舀立,是为周平王。他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了东周时代。
华夏族形成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西周时才开始用夏作为中原之民的俗称,春秋时改以华称之。华与夏连称则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夏、商、周三族都是古老的部族,三族先后兴起,建立了夏、商、周三朝后面的朝代比前一个朝代的疆域更加广大,将前朝的土地和人民都加以囊括。
中原争霸
春秋中期
三家分晋(韩、赵、魏)
春秋五霸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是年我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争当霸主。
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齐国在山东北部,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注重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大强国,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最后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向西吞并了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
战国七雄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时期,各诸侯各国之间的战争接连不断,呈现出天下大乱的形势。这一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先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这七个大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一面在本国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一面相互混战,互相兼并。首先是魏国独占中原,后来魏国逐渐衰弱。齐国和秦国成为东西对峙的两个霸主,公元前298年,齐、韩、魏、赵、中山等五国联军攻入函谷关。秦国被迫退还夺去的韩、魏的一些地方。齐国成为关东各国的盟主。公元前286年,秦国联合了燕、楚、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削弱了齐国,开始向东发展。从公元前231年开始,秦国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
吴起变法
战国初期,楚悼王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任用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商鞅变法
在秦孝公下令求贤时来到秦国,先后两次实施变法。
魏齐争霸
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在位时,魏国达到极盛状态。当时齐国是齐威王在位,他网罗人才,实行改革,齐国势力日盛。后来赵国夺取了魏国的附庸国——卫,魏国于是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遂向齐国求援。公元前353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按照孙膑所安排的“围魏救赵”的战略部署,齐军在桂林大败魏军。不久,魏惠王又扭转了局势,重新强盛起来,以中原霸主自居。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国向齐告急,齐威王再派田忌和孙膑二人率兵救韩。齐军直接向魏都大梁进发,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和太子申迎战。孙膑采取退兵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马陵设伏,歼灭魏军10万之众,庞涓自杀,太子申被虏,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合纵连横
“合纵”就是几个弱小国家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大的国家;“连横”就是以一个大国为中心,利用各国矛盾,联合一些弱国去进攻另一些弱国。张仪是连横政策的倡导者,苏秦则是合纵家的代表人物。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为了方便官兵在战斗中的行动,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
邯郸之围
长平之战后,秦国于公元前259年乘胜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诸侯求救,魏国派将军晋鄙率10万大军援赵,但是惧怕秦国的战争威胁而中途不敢前进。公元前257年,魏国的公子无忌为了救赵,盗出了魏王的虎符,夺得了兵权,挑选了8万精兵,驰援救赵。秦军大败,邯郸之围解除。
荆轲刺秦王
公元前228年,荆轲奉燕国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但以失败告终。
九洲统一
秦灭六国
公元前246年,嬴政即秦王位。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国进行了为期10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由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
儒家
创始人是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理论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到了战国中期,孟子成为代表。孟子宣扬“仁义”,提倡“仁政”,主张“法先王”。到了战国末年,荀子成了儒家的代表人物,提出性恶论和君民舟水的观点,对孟子的学说有过激烈的批判,但他的思想不被后代儒生所重视。
墨家
战国时期,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处于同样显要的地位。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缘于人与人的不相亲爱,因此提倡“兼爱”,力主“非攻”,认为当时各国之间进行战争是最不正义的。提倡“非乐”和“节葬”,尚才尚同。和其他各家思想相比,墨子的思想代表着下层庶民的思想。
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都是消极避世的隐者。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认为“道”是先于天地而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
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韩非子,他把战国前期法家的法、术、势三家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韩非子的这些思想,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和采纳,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封建中央集权制
秦始皇顺应国家政治制度从君主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首先树立了绝对的皇权。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均为中央政府下辖的地方行政单位。在中央设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治粟内史、少府、典客、宗正、奉常);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文景之治
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继续推行前代所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
吴楚七国之乱
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吴楚七国之乱”,以无望濞为首的叛乱诸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景帝先是诛晁错以谢吴王,但吴王并不息兵,景帝于是决心派兵镇压。叛乱平定后,景帝大力削藩,从此中央集权更加巩固,国家的统一显著增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提出了新儒学,建议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来维护封建统治,他的这种学说不仅被汉武帝所接受和大力提倡,而且成为此后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希望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于是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
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并任命郑吉为首任都护,其官职相当于内地的郡守。
苏武牧羊
苏武在汉武帝太初五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获释回汉。他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谶纬之学
汉光武帝刘秀建国以后,把谶纬作为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建初四年(公元79年),汉章帝大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班固写成《白虎通德伦》。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西汉(公元前202~8年)期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产生于印度。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佛经。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东汉时,汉明帝派遣使者道大月氏抄写佛经四十二章,这就是所谓的《四十二章经》。
东汉外戚宦官专权
东汉和帝以后,皇帝都是幼龄即位,往往由其母即皇太后临朝听政。皇太后信任自己的父兄,让他们管理国家大事,形成了外戚当权的局面,年幼的皇帝长大以后,为了夺回权力,就利用身边的宦官打击外戚。
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黄巾大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蔡伦改进造纸术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和布、鱼网来制作纸。首先,将其捣成纸浆,取下薄膜并除去水分,然后将其干燥成纸。元兴元年,蔡伦上奏汉和帝,并将自己经过改造的纸一同奉上。汉和帝大喜,用着非常简单便捷,下诏大力推广。因此,世界被称为“蔡侯纸”。
离析与交融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 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此战为而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曹魏概况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的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蜀汉兴衰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国号汉,历史上称作”蜀汉“,建元章武,于公元263年为魏所灭。
诸葛亮治蜀
淝水之战
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东晋:谢安
东山再起
前秦:苻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佛教的盛行
东汉末年开始流行
名僧:释道安、鸠摩罗什
道教的产生
大致产生于东汉中叶,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两大派。太平道是由张角创立的宗教组织。五斗米道是天师道的前身,创建者是张陵。
乾坤变换
隋的建立
公元581年2月,杨坚废周自立,建立了隋朝(公元581~618年),他就是隋文帝。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唐朝开国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是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三省六部制
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科举制度
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开元通宝
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钱币是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
文成公主和亲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鉴真东渡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鉴真和尚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玄奘取经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还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门派——法相宗。
武则天称帝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废掉了唐睿宗称帝,改国号周,建立起武周政权,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李唐王室和旧臣发动政变,拥立唐中宗复位,重建了唐朝。
开元盛世
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玄宗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分为外廓城、皇城、宫城三个部分。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唐朝的宦官专权
大唐中晚期,宦官干政现象是极为严重的,宦官真的是在帝国内横行。而皇帝无力对此做出有效的遏止改革。
禅宗
唐代佛教有许多派别:三论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其中,禅宗是影响最大的宗派。禅宗的传世人相传是印度的僧人达摩和尚,他主要讲究宗教修养方法。
《史通》
《史通》是中国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作品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纂方法,是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五代是指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为南吴、吴越、前蜀、后蜀、闽、南汉、南平、马楚、南唐、北汉。
王朝更迭
北宋建立
赵匡胤带着大军回师开封,逼迫恭帝禅位,轻易夺取了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建立了北宋王朝。
“黄袍加身”
宋代的中央集权
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削除了割据隐患,巩固了国家政权,但国家权力过度集中,使得地方州郡积贫积弱,已有战乱即成崩溃之势。整个宋代,对外妥协,苟且偷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耻辱。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西夏建立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元昊取消帝号,对宋称臣,由宋册封为夏国王。
方腊、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朝政腐败,阶级矛盾急剧激化。宣和二年(1120年)10月,方腊聚众起义。方腊自称“圣公”,建立的政权,任命了一批官吏将师。宣和三年,起义失败,方腊被俘,就义于开封。在方腊起义之前,宋江就已经在河东和京东地区起义,多次打败官军的进攻,还拒绝了朝廷的招安。宣和三年,起义军被海州知州张叔夜伏击,损失巨大,宋江向张叔夜投降。这两次起义,极大的震撼了北宋王朝的统治。
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亡国的原因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直到近代,对王安石的评价才有了转变。
绍兴和议
宋金绍兴和议共有两次。第一次绍兴和议,即绍兴(宋高宗年号)八年(1138)和议。绍兴七年金废掉伪齐刘豫,左副元帅完颜昌(挞懒)遣返南宋使臣王伦回国,并应允宋金和议。绍兴八年,秦桧第二次当上了南宋的宰相,与金正式和议。主要内容有:(1)南宋对金纳贡称臣,每年向金纳贡币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2)金以原来有伪齐管辖的陕西、河南归还南宋,以改道后的黄河为界;(3)金归还宋徽宗的棺木及钦宗、高宗生母韦氏与宗室等。绍兴九年(1139),金完颜弼(兀术)发动政变,把完颜昌杀死。绍兴十年,金完颜宗出兵又夺取了陕西、河南,和议又被破坏了,其第三项内容除原居东京的宋朝的宗室得到南归以外,其余都未得到执行。第二次绍兴议和,即绍兴十一年(1141)和议。金完颜宗弼由于在战争中失利,才逐渐有和之意。宋高宗、秦桧决定放弃淮河以北土地,宋金乃再定和议。主要内容有:1.宋金之间,以西起大散关、东沿淮河之线为界;2.南宋割唐州(治今河南唐河)、邓州(治今河南邓县)、商州(治今陕西商县)、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北)以及和尚原、方山原等地归金;(3)南宋向金称臣;(4)南宋每年纳贡绢、银各二十五万匹、两;(5)金归还宋徽宗的棺木与高宗生母韦氏。次年,金使拿着誓书到南宋都城临安来,封宋高宗为宋帝,国界也于当年划定。
和议签订后,宋高宗和秦桧就于月底依照金国的要求杀害了抗金名将岳飞。和议之后,南宋王朝更加腐败和怯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衰弱的朝代。
隆兴和议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和议。孝宗动摇不定,下罪己诏,罢黜张浚,任用汤思退等妥协派执政,并下令撤防,遣使与金议和。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与金。因和议至次年即乾道元年(1165年)正式生效,故又称"乾道之盟"。隆兴和议之后,宋金两国维持了四十年的和平。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元朝建立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政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1253年,蒙古招降吐蕃,并灭大理。这样,从成吉思汗开始,经过窝阔台、贵由、蒙哥4位大汗,蒙古完成了除南宋以外的中国其他地方的统一。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他是成吉思汗四子托雷的次子。1260年4月,忽必烈在漠南诸王支持下即大汗位,定都开平,忽必烈宣布用“中统”年号,这是忽必烈采用“汉法”的重要标志,也是忽必烈按照中原封建王朝改造蒙古的第一步。1263年,忽必烈以开平为上都。次年,终于击败阿里不哥,夺取了最高统治权,漠北地区和中原地区重新恢复统一。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后,取消和林为蒙古国的都城,改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来改为和林路,成为岭北行省的治所。并以燕京为中都(后改为大都)。1271年11月,在进攻南宋取得巨大胜利的情况下,忽必烈公开废弃蒙古国号,依据中原传统,采用《易经》“大哉乾元”的说法,改国号为“大元”。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政权已从一个地区政权转变为采用汉族传统封建统治方式的全国性的封建政权,标志着蒙汉各族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最后确立。1272年,定都大都,政治中心移到漠南汉地。
文天祥抗元
公元1275年,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组织各地义军与元军进行激烈抵抗,无奈虽然义军英勇奋战,却仍然挡不住元军进攻的步伐。元军兵临临安时,谢太后派文天祥出城与元军主帅伯颜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元军占领临安时南宋还有部分区域未被元军控制,伯颜企图通过文天祥来收拾这个残局。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送至北方。在押送途中,文天祥成功的逃回了南方,继续指挥各地义军收复失地,却在一次战斗中被元军主力打得妻离子散。文天祥没有气馁,重整旗鼓重新备战。1278年,文天祥被元军包围了起来,服毒未遂,被元军俘获。南宋灭亡后文天祥被押送至大都(北京),元朝宰相、宋恭帝、元朝皇帝先后前来监狱劝降,可是文天祥不为其所动摇,最终被杀害于1282年。
红巾军大起义
红巾军起义是元朝末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当时国内的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一直忍气吞声的百姓终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揭竿而起,随后各地农民云起响应。虽然红巾军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从根本上动摇了元朝的统治,为后来明朝政府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字印刷术
唐代发明雕版印刷以后,广泛应用于书记人们刷后泛用籍刷人使的程仍然感到不便,北宋仁宗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雕版印刷相比极为神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书籍的印刷速度,是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元代时又发明了木活字和西佛自清朝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提倡国际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逐步走向了普及。
明朝建立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大明律》
《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条例,由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其篇目仿《唐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十二篇。三十卷﹐六百零六条。
迁都北京
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其四子朱棣为燕王,以北平为藩邸,负责抵御长城以北元军的进犯。靖难之役以后,朱棣即帝位,为了加强北部和东北部的边防,改北平为北京,并设立行在六部。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在北京修建宫殿。1409年以后,为了全力组织对蒙古军的进攻,明成祖长驻北京,以太子驻守南京监国。到了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的宫殿正式建成。当年9月,明成祖下诏宣布第二年改京师应天府为南京,而以北京为京师。永乐十九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明朝两京制的格局形成,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既可以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又能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控制,巩固了明王朝的统一。
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工商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明朝援朝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也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指1592年-1598年(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日本文禄元年至庆长三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侵入朝鲜。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内攻陷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向宗主国明朝求援。明朝派李如松统领4万大军抗倭援朝,取得平壤大捷。在碧蹄馆之战后,明日双方开始议和。同时,朝鲜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军民士气和抗敌的决心。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调7万兵力赴朝救援。日军在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从朝鲜半岛撤退。中朝联军在陈璘、邓子龙、李舜臣的指挥下,取得了露梁海战的胜利,但李舜臣和邓子龙壮烈牺牲。万历朝鲜战争以中朝联军的胜利告终。万历朝鲜战争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不仅保卫了朝鲜半岛,还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朝鲜从亡国到复国。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从长远来看,万历朝鲜战争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后300年东亚的和平局面。
清朝建立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军入关
清军入关是指清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女真人以射猎为业。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取得节节胜利。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满洲人运用此军事组织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时,人们从事耕作、狩猎等活动;在战时则应征为兵,起源于女真族的狩猎组织──牛录。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员称为旗人。到19世纪末随着清朝的解体,八旗军事组织制度不复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后代仍自称为旗人。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是17世纪著名的抗清名将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 是康熙皇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时期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的实行,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规则的简化减少了官府打马虎眼任意加税的可能。 摊丁入亩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从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人口突破1亿,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再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国人口突破4亿,占世界人口超40%(1830年全世界人口为10亿),奠定了中国人口大国的基础。
文字狱
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已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按照鲁迅的说法,"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
怀柔政策
康熙皇帝采取重视德化及人心向背的“怀柔政策”,特别强调“满蒙一体”,团结拉拢蒙、藏各族的上层王公贵胄。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创作的农书。《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基本上囊括了中国明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总结了清代之前的农业科学技术。 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由于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学著作。先秦诸书中多含有农学篇章,其他的大型农书,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虽然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初稿完成,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全部完成。乾隆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农、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鸦片战争
子主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题
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 、"白门条约" 、"江宁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与璞鼎查又先后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和细则, 将协定关税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实,并使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益。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国、法国两国在美国、俄罗斯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目的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因为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同时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和扩大(两次战争的本质目的相同),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并掠夺珠宝、将其焚毁。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战争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和约,列强侵略更加深入。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火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常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区给英国;对英、 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它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攫取了一些侵略权益: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英、法侵略者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做奴隶、当马牛;军费赔款是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残酷掠夺;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 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内河行驶主权.
中俄《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沙皇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公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发的一部纲领性文件,是洪秀全根据《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著作中阐述的平等思想而提出来的。1853年(太平天国癸好三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1)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2)规定县以下行政制度,设立各级乡官,并规定乡官的保举,升贬、奖惩办法。凡居民25家为"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教育、宗教、司法以及地方武装等工作。(3)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4)废除封建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虽多次颁布,但未实施平分土地的规定。
《资政新篇》
清代洪仁玕撰政书,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
辛酉政变
也称祺祥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势力。为赞襄政务大臣(又称顾命八大臣),辅弼皇太子载淳为帝,总摄朝政,以时在夏历辛酉年得名。也称"北京政变"。 咸丰帝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行宫(在今河北省承德市),御前大臣载垣、肃顺等八大臣与新皇帝载淳的生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产生严重矛盾,叶赫那拉氏乃鼓动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请由皇太后垂帘听政,随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比较亲近的恭亲王奕䜣与咸丰朝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亦极为不满。于是叶赫那拉氏与奕䜣等人联合,发动政变。 从此,慈禧、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但实际上,慈禧掌握清政府的最高权力,历时四十七年之久。
总理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称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为清政府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派出驻外国使节,并兼管通商、海防、关税、路矿、邮电、军工、同文馆、派遣留学生等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咸丰十一年正月二十日(1861年3月1日)正式成立。最初设有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光绪九年(1883年),增设了海防股。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海防股改为日本股。总理衙门重要的下属机构有京师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司署。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19世纪后期清政府为适应当时内忧外患并作的形势而设立的对外机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和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相互勾结的产物。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中,总理衙门作为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外交常设机构,标志着中国近代外交机构的萌生,开启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南洋和北洋大臣
南洋大臣的全称是南洋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其前身为五口通商大臣,初驻广州,1859年后驻上海,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对外通商、交涉事务。仙匕京条约》后,续开沿海沿江十一个口岸,除北方三口外,其余各口连同原来的五口的事务,均属所管辖。初为两广总督兼任,咸丰八年改由两江总督兼任,同治四年自两江总督李鸿章起,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遂成定制。其职权是管理东南沿海及长江沿岸各口岸的通商事宜,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 北洋大臣即北洋通商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管理天津、牛庄(后改击定乃营口)、登州(后改烟台)三口与外通商事务。其职权是管理直隶(今河北)、山东、奉天(今辽宁)三省对外通商、交涉事务,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初为专职,由崇厚专任,1870年11月,改称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撤销专职,改由直隶总督兼任并成定制。由于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达二十多年,他实际上是晚清办理外交、洋务的循己照总代表,因此朵慨牛端,北洋大臣的地位和权势高于南洋大臣。南、北洋大臣是皇帝的钦差大臣,与总理衙门没有明确的隶属关系,二大臣在涉外中有"疑难之事"和"不决之事","请商"于总理衙门。电奏大事,由总理衙门代陈连盼芝。作为中央外交机关的总理衙门,是南北洋大臣的咨询顾问机构,对它只能咨商而无命令权。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861年1月11日,爱新觉罗·奕䜣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186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重用洋务派,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1894年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刺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输入,但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这样,中国无产阶级就先于中国资产阶级在外商企业里诞生了。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方式:商人、地主、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 有影响的企业:陈启沅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影响: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及两面性。
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首先制订了收复新疆的作战方针,提出在军事战略上“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筹措了战略物资,为西征军修造枪炮,兴修水利,屯田积谷,种植购置粮草。 筹措军饷,1876年1月,开战在即,左宗棠上奏朝廷,令户部拨款200万两,各省协饷300万两,自借洋款500万两,华商借款846万两。 1876年4月,清军在肃州(今酒泉)誓师,湘军将领刘锦棠率先进疆,收复古牧地、乌鲁木齐、玛纳斯等地。1877年4月,清军兵分三路进军南疆,半月之内连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5月,阿古柏暴卒。 1877年10月起,清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又趁敌内部变乱,挥兵急进西四城,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率残部逃入俄境。 1878年1月2日,清军收复和田。 1881年,借助胜利之威,曾纪泽和沙俄政府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1882年,沙俄政府退还了伊犁,新疆全境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又作清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于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中国和越南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法军统帅尼格里也身受重伤,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 中法越南战争巅峰期间,日本在朝鲜扶持的亲日派(开化党)趁机勾结日军挟持朝鲜国王暗杀诸位朝鲜亲华大臣发动甲申政变,被清军击败。 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中法新约》
《中法新约》即《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或《越南条款》,又称《中法和约》、《李巴条约》,是1885年(光绪十一年)6月9日清朝与法国签订的关于结束中法战争的不平等条约。这使中国通商口岸进一步对外开放了。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进一步加深了。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戊戌政变
是指1898年9月21日 发生在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向以光绪皇帝为首的维新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 政变的结果是,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皇帝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软禁于中南海瀛台,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 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一生当中发动的第三次宫廷政变,第一次是1861年11月同恭亲王奕欣发动的辛酉政变,第二次是1884年4月懿旨罢斥恭亲王为首的全部军机处成员而以醇亲王代之的甲申易枢,三次政变都以慈禧太后的胜利而告终,也都成就了她垂帘听政的政治野心。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 。 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 ,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政府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仕学科更名为北京大学 ,旋即冠"国立",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是指19世纪末以“支清灭洋”为口号的中国农民运动。又称义和团事变、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等,这场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分裂中国的嚣张图谋,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起初,义和团和清朝最秘密的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的口号予以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主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取代了中外之争,满汉之争成为主要的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更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助清灭洋”(1898年赵首次提出)。 在西方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划分、华北宗教案件频发、自然灾害频发、朝廷权力斗争加剧的情况下,1900年春直隶,数千名练习义和拳的农民被称为“拳击手”,他们放火焚烧教堂和宗教房屋。同年6月,慈禧允许义和团进京,义和团在清军面前攻打天津租界。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 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Siege of the International Legations),是指1900年5月28日 以英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与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匈帝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十一国外交代表,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有中文、法文两种文本,以法文本为准,共有12款,另加19个附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价息合计超过9.8亿两白银,并以关税和盐税等作抵押;(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3)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5)外国认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6)惩办"首祸诸臣";(7)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8)清政府对德、日道歉,等等。 《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废除科举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 "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民主与新生
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亦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是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大会通过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经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规定,以东京为本部所在地,总理以下分设执行、评议、司法3部;在国内外分设9个支部(国内有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国外有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4个支部),并在各省区成立分会。会上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本部工作。大会又通过以《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民报》 。 中国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这是中国国民党所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贯彻“民能尽责、地能尽责、物能尽责、物能通畅”的三民主义,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和谐社会。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原则、民权原则和民生原则。 民族主义反对清朝的封建专制和列强的侵略,推翻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军阀,谋求全国各民族的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原则是实施普通平民共享的民主政治,防止欧洲和美国现行制度的滥用。人民有四项管理政府的权利(政治权力),即选举、罢免、创建和公民投票,而政府有五项管理国家的权利(政治权力),即立法、司法、行政、检查和监督。其核心概念强调公民直接权利与权力的区别,即政府有治理,人民有政治权力。 民生主义有两个最重要的原则,一个是平等的土地所有权,另一个是资本控制(私人不能操纵国家生计)。 “三民主义”实际上是孙中山救亡图存、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一思想和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对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民振兴中华的伟大力量。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黄花岗起义
是革命党人1911年4月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清帝退位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朝政府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收拾局面。袁世凯与黎元洪议定停战,并且密议商定只要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即推举他当中华民国大总统。孙中山从海外回国,被各省代表推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同时又决定一旦袁世凯逼退成功,孙中山须将总统职位让出。袁世凯暗中指使北洋文武官吏请愿,逼迫宣统逊位。经过多次磋商,最后达成了退位的协定,zhong'hua民国给清帝提供逊位之后的优待条件。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了皇帝退位诏书,布告全国,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宣告结束。清帝退位后,仍然住在皇宫,国民政府每年拨给400万元费用。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3年,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正式当选为大总统。1914年,孙中山成立国民党的前身中华革命党。1915年,袁世凯屈服于日本,接受了丧权辱国的21条。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并在当年6月病逝。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此后,宋教仁起草制定的此法,是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开始施行。后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又被大总统黎元洪恢复施行。 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正是为保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亡国“二十一条”
1914年,日本借一战爆发之机,对德宣战,占领青岛。当年10月,黑龙会首领向内阁及元老提出《对华问题解决意见书》称,应以果决态度,使中国投入日本怀抱。此外,陆军省还拟定《中日交涉事项觉书》,参谋本部有《中国问题处理大纲》。日本内阁根据以上计划,于11月作成决议“二十一条”。1915年1月,驻华公使日置益将“二十一条”面交袁世凯。 “二十一条”分为五号。第一号为关于山东者,中国允许日本承继德国在山东一切权利,山东省内及其沿海土地岛屿不得让与或租与他国;烟台或龙口至胶州铁路,由日本建造;开山东省内主要城市为商埠。 第二号为关于南满、东蒙者,中国承认日本在该地的优越地位;旅顺、大连租借期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展至九十九年;日本得在南满、东蒙享有土地租借权、所有权,为盖造商工业房厂及耕作之用,自由居住往来,经营商工矿业;中国如允他国在南满、东蒙建造铁路或向他国借款建造铁路,或将税课作抵向他国贷款,或聘用政治、军事、财政顾问、教习,皆须得日本同意,吉长铁路归日本管理。 第三号为汉冶萍公司作为中日合办,属于该公司各矿的附近矿山,不准他人开采。 第四号为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为关于全部中国者,中国政府须聘用日人充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聘用多数日人;中国所需军械的半数以上,向日本采办,或中日合办军械厂;中国允给日本在内地所设医院、寺院、学校以土地所有权;中国允由日本建造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铁路;日本对于福建筹办铁路、矿山、整顿海口(船厂在内),有优先投资权。
军阀割据
袁世凯称帝后,在声势浩大的护国运动中,许多原北洋军将领和地方军阀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列强各自扶植一帮军阀,作为它侵略中国的工具,军阀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 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屈辱的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历史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会议通过对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实际上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方面,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无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这也“使中国方兴的资产阶级的发达遭着非常的阻碍”。会议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会议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制定出了党在当前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会议又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又指明了党的最高纲领。
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所创建的一个中国政党。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岛。现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东召开。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改组了国民党组织,选举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新一届中国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等重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国共合作的首发地。
黄埔军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的培训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几易其名),因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五卅运动
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正如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所说:"五卅运动以后,革命高潮,一泻汪洋,于是构成一九二五至一九二七年的中国大革命"。
广州国民政府
广州国民政府(1925年7月1日—1927年2月21日) 在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南方各省逐渐脱离北洋政府。1918年7月,云南和两广人士退出国会,在广州开设了“非常(时期)国会”,成立了广州军政府,形成南北对峙。1923年孙中山在驱逐陈炯明之后及苏联的支持下,成立了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5年初,孙中山先生应冯玉祥之请,北上商讨国事,不料肝癌复发,于3月12日病逝北京。5月23日,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发布时局宣言,谓北京政府(当时段祺瑞为临时执政)不顾民众利益,勾结帝国主义,决不与合作。6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通过《国民政府及省政府组织大纲》。7月1日在广州正式成立国民政府,最高决策机关为国民政府委员会,该委员会采取合议委员制,汪兆铭、胡汉民、戴传贤、于右任、徐谦、张继、谭延闿、许崇智、林森、廖仲恺、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程潜十六人为委员,以汪兆铭为主席。聘任鲍罗廷为高等顾问。除此以外,并设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蒋中正、汪精卫、谭延闿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为兼任主席,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南昌起义
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叛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派遣李立三等同志前往九江,准备组织中共在北伐军中的力量,联合国民革命军第12师师长张发奎重返广州,发动农民暴动,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是那时张发奎已经实行“清共”政策,使原来的计划落空。中共中央遂决定采取独立的军事行动,集中武装力量,进行南昌暴动,并派中央常委周恩来赴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暴动。 7月27日,周恩来到达南昌,并在江西大旅社召开会议,宣告前敌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周恩来任书记,谭平山、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任委员。会议决定贺龙任起义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于7月30日晚。由于张国焘的阻挠,起义时间又推迟到8月1日凌晨4时,但因起义时间泄露,前敌委员会决定将起义提前到8月1日凌晨2时。当时南昌城内国民党的武装力量仅有1万多人,而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武装力量有贺龙、叶挺、朱德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约两万余人。 8月1日凌晨2时,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部举行起义,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1万多人,这样,南昌守敌几乎全部被歼灭,起义部队占领了南昌城。 8月1日9时,在南昌城召开了有起义领导人和各省市及海外华侨代表共40余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选举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25人组成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任主席。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由贺龙任代理总指挥、叶挺任代理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任参谋长。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命令张发奎、朱培德向南昌进攻,起义前委会按原计划向南挺进。8月3日至5日,起义部队先后撤离南昌。但是起义没有注意与当地农民运动相结合,到9月下旬,起义部队在广州潮汕地区遭强敌围攻,起义宣告失败。保留下来的起义部队一部分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战到湖南南部,另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继续斗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8月1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控制下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宣布"分共",背叛了革命。中国共产党从此转入地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在群众基础较好的湘鄂粤赣四省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 ,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秋收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虽然秋收起义结果是失败的,但它却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也开辟了第一个在农村的根据地,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了自己的旗号,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面军旗(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工农革命军军旗)的诞生,在全国人民面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 。
南京国民政府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帝国主义、地主买办阶级、江浙财阀的支持下,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是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叛变革命,并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流。从此,国民政府便成为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反动政权。抗日战争时期该政府曾迁至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迁回南京。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这个反动政权在全国的统治。
皇姑屯事件
1928年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随即进行第二次北伐。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放弃北京退守关外,在沈阳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少帅张学良接替其父执掌奉系。日本企图在东北建立“满蒙新国”,采取各种手段逼迫张学良就范。张学良声明自己是中国人,要以东北三省的民意为定,顶住了日本的压力。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全部“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全国归于统一。
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至10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又称蒋冯阎战争、蒋冯阎李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 战争由中国国民党内北伐战争后各派系因军力编遣肇生不满,失势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汪精卫联合反共右倾西山会议派和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张发奎发起,意图夺权挑战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最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 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东北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相继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二、三、六军,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等人联名发表宣言,将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统一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实行统一建制。到1937年,抗日联军队伍发展壮大到3万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采取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对抗日联军发动了疯狂的进攻。抗联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顽强战斗,给日寇以沉重打击。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后,抗日联军配合苏军大举反攻,光复东北。11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抗日联军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并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伪满洲国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因国民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满洲国"政权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首都"设于新京(今吉林长春),"领土"包括现今中国除关东州(今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以及蒙东和河北省的承德市。 1931年9月-1932年2月日本侵占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后,成立"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军队的撺掇下,末代皇帝溥仪,从天津秘密潜逃至东北,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满洲国"。1932年9月1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全权大使武藤信义和"满洲国总理"郑孝胥在长春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正式承认"满洲国"。 伪满初期为"共和"体制,不久后以立清废帝溥仪为"元首",初期称号为"执政",年号"大同",溥仪后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国投下的两枚原子弹的攻击,苏联红军突袭了驻守在"满洲国"的关东军和"满洲国军"(伪满军),1945年日本战败;同年的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仪在通化临江县(今属白山市)大栗子沟矿山株式会社技工培养所内举行"退位仪式",宣读"退位诏书",伪满灭亡,之后包括溥仪在内的伪满战犯被苏军抓获,并于1950年被移交给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改造。
一·二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又称一·二八淞沪抗战,日本称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淞沪战争。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发动的进攻上海中国守军的事件。 1932年1月28日午夜,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指挥海军陆战队分三路突袭上海闸北,第十九路军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抵抗,给日军以迎头痛击。日军对我军阵地及民宅、商店狂轰滥炸,发动了四次总攻,却均遭败绩,蒋光鼐指挥军队在闸北、江湾、吴淞、曹家桥、浏河、八字桥一带展开了多次战役,日军先后四次更换主帅,死伤近万人。 1932年2月14日,蒋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卫军87、88师和教导总队组成第五军,以张治中为军长增援十九路军参战。 1932年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1932年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5月5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
《塘沽协定》
塘沽协定是中国政府和日本侵略军于1933年5月31日签定的"九一八事变"后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撤至延庆、通州、宝坻、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以上地区以北、以东至长城沿线为非武装区,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
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于1935年侵略华北的一系列事件。1933年《长城抗日战争塘沽协定》签署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的“武力吞并”的明确侵略改为有秩序的“渐进侵略”,即一次咬一口。 因此,华北自然成为继东北之后日本侵略的下一个目标。在日本既定的世界霸权政策下,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世界各地熟悉情况的观察家都非常清楚,日本永远不会满足于只占领东北的现状,华北将成为东北的延续。
抗日救亡运动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与各党派爱国人士、爱国民众团体的倡导和响应下,迅速掀起了全国范围的抗日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所以又称"双十二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同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 。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
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是指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 八·一三事变以后,日军对上海的进攻直接威胁着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也威胁到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这就使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增调军队,实行抗战政策。从此,中国军民发起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 。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8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 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划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但又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淞沪会战把70万大军放在无险可守的海滨城市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其战略指导明显失误,对稍后的南京保卫战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 )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南京大屠杀期间,《纽约时报》《中央日报》《新华日报》等中外媒体,均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大量的揭露。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徐州会战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陇海(宝鸡至连云港)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对日军给予了巨大的打击,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20余万人,是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史称“百团大战”。
皖南事变
自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溶共、防共、限共”的反动方针后,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夏秋遭到失败后,又把中心转向华中。1940年6月至9月初,国共两党就中共合法地位、八路军新四军扩编问题、作战区域划分问题展开谈判,因蒋介石坚持八路军、新四军开至黄河以北而陷入僵局。此时,日本急欲结束中日战争,抽身出来进攻太平洋地区英、美、法等国的殖民地,对蒋介石再次展开诱降活动。德国驻华大使也劝蒋介石投降日本。英、美等国因需要中国牵制日本,对国民党尽力拉拢。国民党顽固派认为局势对己有利,加紧制造新的反共磨擦。 10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总参谋长何应钦、白崇禧致电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污蔑中共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反将抗战以来华北、华中各地磨擦事件的原因归结于八路军和新四军,并强令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黄河以北,企图与日军配合夹击消灭八路军、新四军。11月9日,为坚持团结抗战,中共中央令新四军驻皖南部队开赴长江以北。12月10日,蒋介石密令国民党军队围歼新四军部队。1941年1月6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奋战7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把被扣押的新四军军长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它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延安整风,使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以自给为目标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主要开展农业生产,兼办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党政机关、部队、学校普遍参加生产运动,逐步达到粮食、经费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同时,实行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组织劳动互助,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和保障供给。
豫湘桂战役
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8个月中,中国在豫湘桂战场上损兵50-60余万,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6000万人民。 日军在豫湘桂战役中,侵占了中国大片地区,形式上虽完成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计划。但日军在此次作战中,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损失惨重,无力保障大陆交通线畅通,也未能阻挡美机空袭日本本土。
中共七大
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大会号召全党发扬三大作风,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大会选出中共委员44人,候补中共委员33人,组成了新的中共委员会。中共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做了准备。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式,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日本无条件投降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代表日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2017年8月12日、8月13日,日本NHK电视台接连播出了专题节目《本土空袭全记录》和《731部队的真实》;2017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发文称,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只会让日本人更为错乱。正确而健康的国家认同,维护和平的积极努力,都只能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台湾光复
台湾光复指中国台湾摆脱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的历史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后,于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陈仪将军为在台湾受降的代表。担任降方代表的是台湾总督兼日本陆军第10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将军,在台湾北部中山堂举行"台湾对日本的受降典礼",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回祖国版图。翌年8月,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颁布命令,明订10月25日为"台湾光复节",简称"光复节",以为纪念。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在1946年6月底全面撕毁《双十协定》 ,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
全面内战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面内战爆发,解放军中原部队开始突围。 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为8个整编师又2个旅共22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存有生力量,争取主动,命中原部队立即突围。中原军区主力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于6月底由湖北宣化店等地分路向西突围,实行战略转移。向西突围的部队分两路:右路一万五千人,于6月29日晚越过平汉铁路,7月下旬进入陕南,同陕南游击队会合,在秦岭以东、伏牛山以西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8月3日,组成鄂豫陕军区。其中第359旅稍事休整后,于8月底进入陕甘宁解放区。左路一万多人,于7月1日越过平汉铁路,进入长江以北、大巴山以东、汉水以南地区,以武当山为中心创立了游击根据地,8月27日组成鄂西北军区。向东突围的第一纵队第一旅七千多人,于7月下旬到达苏皖解放区。解放军中原部队的这一行动,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歼计划,而且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晋冀鲁豫和华东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
国名党“制宪国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名义上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的机关。先后于1946、1948年召开。1946年大会任务为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又称"制宪国大";1948年大会任务为施行宪法,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又称"制宪国大"。 1946年10月11日,国民革命军攻占张家口,达到它向解放区全面进攻的顶点。蒋介石为表面的胜利冲昏头脑,当即悍然下令召开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追随他的只有从中国民主同盟中先后分裂出去的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两个小党派。这个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于11月15日至12月25日举行,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华东、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部队配合下,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东省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同国民党军刘峙集团进行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在台湾地区被称为平津会战,这场战役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正是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解放军全面胜利的格局。平津战役时间开始于1948年11月29日,结束于1949年1月31日,总共耗时64天,这场战役使得国军的精英部队力量被严重削弱,此后解放军的胜利局面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确立。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列席会议的11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主席团主持了此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会议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的建设有重大作用。
渡江战役
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国民党军队积极布置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南京,南京政府垮台。接着,各路大军向南挺进,解放了杭州、南昌等城市。5月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上海。在此期间,第四野战军于5月14日南渡长江,16日解放汉口,17日解放武昌、汉阳。 1949年6月2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结束。 渡江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南进,解放南方各省创造了有利条件。
蒋介石退守台湾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引退”,国民政府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之职,政府机关迁至广州。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国民党军在全国各大战场全面溃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蒋介石政权迁往重庆、成都。当西南的抵抗活动失败以后,蒋介石于年底飞赴台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豪迈地说,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也标志着人民政协制度正式确立。人民政协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下午3时,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尧舜禹,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幽幽;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