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行政主体
行政法是指对外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并承受一定法律后果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行政法中控权对象:在某个法律关系中居于不平等地位,对外开展行政活动,承担相应的公法责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行政主体
一、概念
是指对外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并承受一定法律后果的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
行政法中控权对象:在某个法律关系中居于不平等地位,对外开展行政活动,承担相应的公法责任。
公法意义上的法人:对内吸收公务员和内设机构的人格,对外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开展行政活动,并独立承担行政责任。
二、行政机关
一般和专门
一般:国省市县乡政府
专门:政府中具体负责某项管理事务的职能部门(乡政府没有)
不包括政府的内设机构,
不包括议事协调机构
不包括临时机构
不是行政主体
正式行政机关、派出机关、派出机构
正式:一般和专门
派出机关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
县、自治县的人民政府设立的区公所
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的街道办事处(城市中的乡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派出机构
有权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
原则上不做行政主体
派出机构的本质是派出的内设机构
例外可做
特别法给予授权
派出所(公安局)-警告、500以下罚款
三、开展行政活动的其他组织
被授权组织
结果:被授权者获得行政主体资格
作出主体: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授权资格)或规章的授予
例子:县政府制定的文件(其他)授权社会团体--无效授权(被告:县政府)
对象:无行政权能的机构、组织(内设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临时机构)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结果:被委托者没有行政主体资格(以委托机关名义)
作出主体:行政主体
对象:机关、机构、组织、个体
四、行政主体的判定
权(先)
1、十二类行政机关
五级政府
四级部门
三类派出机关:地区行署、街道办、区公所)
越权:依然可以作为行政主体,成为被告
2、无行政权能的组织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他规范性文件无授权资格)或规章的授予
越权:幅度越权,自己扛;种类越权,所属的行政机关扛
名(后)
谁的名义就由谁来承担责任
五、行政主体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概述
概念
机构设置指的是各种类型的行政机关的设立、撤销和合并等事项
编制是指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的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人员数额和领导职数。
编制的类别
国务院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机构设置
一高: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行署)--由国务院总理提请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决定
一低: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级内设机构--由国务院行政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决定,按年度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
中间--国务院直属机构、办事机构、部管局、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中间--司级内设机构--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国务院批准
编制管理
国务院行政机构增加或者减少编制--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确定编制--所需要的编制由承担具体工作的国务院行政机构解决
组成部门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由国务院批准的事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
专项管理、编制单列
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负责的事项
地方各级政府跨部门跨层次之间调配
地方的事业单位机构和编制管理办法(省级政府发布)
上一级政府决定的事项
县政府设立某局,市政府批准,报县人大备案
本级政府自己决定的事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
本级政府编委决定的事项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