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金融工具
CPA会计 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 思维导图,请大家指点!
编辑于2020-02-27 07:46:05金融工具
概述
金融工具
合同
一方(持有方)
金融资产
股权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长期)
长期股权投资
债权
交易性金融资产
短线交易
债券投资
持有到期
其他债券投资
混合
其他方(发行方)
金融负债
应付债券
或:权益工具
拥有企业剩余权益(净资产)的合同
非合同负债或资产不属于金融工具,如 应交所得税
金融资产
企业持有
现金
其他方的权益工具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资产
合同权利
从其他方收取
现金
其他金融资产
预付账款未来流入的是商品,不是金融资产
潜在有利条件下
跟其他方交换
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
如看涨期权、看跌期权,不利方为金融负债
非衍生工具合同
将来可用或须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且收取可变数量
衍生工具合同
将来可用或须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固定数量换取固定金额的除外
满足双固为权益工具,借库存股; 此处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
金融负债
符合以下条件的资产
合同义务
向其他方交付
现金
其他金融资产
潜在不利条件下
跟其他方交换
金融资产
金融负债
非衍生工具合同
将来可用或须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且交付可变数量
衍生工具合同
将来可用或须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固定金额换取固定数量的除外
净额(行权价与市场价差额)结算为金融负债 总额结算(双固原则)为权益工具
分类
AC
不属于以下情形的
属于(或被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负债
被转移金融资产形成
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
或:继续涉入
部分财务担保合同
FVTPL
交易性金融负债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企业作为购买方确认的或有对价形成的负债,应当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
公允价值选择权
可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一项金融资产
一项金融负债
一组金融工具
满足条件
可以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
根据书面文件载明的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
初始确认时指定,不得撤销
权益工具
合同
证明拥有剩余权益
区分金融负债
原则
是否无条件避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
是否强制付息
是否强制回购
由企业议事机构自主决定
是否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结算
非衍生工具
固定数量
衍生工具
固定数量换取固定金额
特殊情况
外币计价的配股权、认股权证等
满足固定换固定
或有结算条款
发行方清算时
或有事项几乎不具有可能性
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
如果发行方最终无须以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回购自身权益工具,应当在合同对手方回售权到期时将该项金融负债按照账面价值重分类为权益工具。
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重分类

衍生工具
价格挂钩特定变量
利率、价格、汇率、指数、信用等级等变量
没有(或较少)初始净投资
杠杆
未来结算日
期权、期货、远期合约、利率互换等
金融资产与分类
分类依据
业务模式
类别
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其他业务模式
产生现金流的来源
评估原则
金融资产组合
可以有多个业务模式
企业关键人员决定业务目标
客观事实
不是企业自愿指定
不能基于不太可能发生的情形
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特定日期收取
本金
利息
基于剩余本金
其他
债务工具的特征,债券投资和其他债券投资
金融资产分类
AC(amortized cost)
债权投资
其他如贷款、应收账款等
FVTOCI
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
未达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主要指其他债券投资,其他权益工具认为指定
FVTPL
交易性金融资产
债权
股票
基金
可转债
除1和2
特殊规定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
非交易性
下列情形以外
旨在近期出售或回购
其他分类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
衍生工具
例外
有效套期工具
财务担保合同定义
权益工具
例外
可回售工具
发行方只在清算时才有义务交付净资产的金融工具
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可指定为FVTOCI,不能撤销
金融资产重分类
原则
前提
金融资产业务模式改变
只有当企业开始或终止某项对其经营影响重大的活动时(企业收购、处置或终止某一业务时)
重分类日
业务模式发生变更后的首个报告日的第一天
下个季度会计期间
采用未来适用法
不得对以前确认的利得、损失(包括减值)或利息进行追溯调整
不得重分类的情形
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
持有意图发生改变
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暂时影响出售
在不同业务模式的不同部门之间转移
业务模式未发生变更
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但未导致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条款发生变更导致终止确认
不涉及重分类
先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
再按变更后的条款重新确认新的金融资产
不属于业务模式变更的情况
持有金融资产的意图改变
比如市场状况发生重大变化
特定市场暂时性消失影响出售
在具有不同业务模式的各部门之间转移
特殊规定
金融负债不得重分类
权益工具不得重分类
防止企业调节利润
重分类会计处理
AC
FVTPL
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 【余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FVTOCI
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与债权投资余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公允价值】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 【余额=面值+利息调整】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FVTOCI
AC
按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计量
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到债权投资
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
视同一开始以摊余成本计量
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借:债权投资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 其他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追溯调整
FVTPL
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
之前累计利得和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如有减值准备需转回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贷:其他债权投资【初始成本+公允变动】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FVTPL
AC
按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账面价值
借:债权投资【公允价值=面值+利息调整】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FVTOCI
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
借:其他债权投资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重新计算实际利率
计量
初始计量
公允价值入账
公允价值与交易价格差额
有市场活跃报价
确认利得和损失
无活跃市场报价
递延,后续分摊
交易费用
FVTPL
投资收益
其他
入账成本
已宣告未发放分红
应收股利
到期未收利息
应收利息
预期信用风险损失模型
第一阶段
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没有显著增加
含:信用风险较低
第二阶段
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
按账面余额(不考虑减值准备)计算利息收入
第三阶段
已发生信用减值
按摊余成本计算利息收入
FVTPL
入账价值
交易价格
减:交易费用
冲减投资收益
减:已宣告未发放股利
应收股利
减:到期未收利息
应收利息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宣告分红(利息到期日)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发放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处置
借:银行存款【价格-交易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损失在借方】
最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用转投资收益,累计影响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AC(债券投资)
入账价值
交易价格(含交易费用)
成本
面值
未到期利息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
减:到期未收利息
应收利息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未到期利息】 - 利息调整【差额,折价在贷方】 应收利息【到期未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利息收入
计算内含报酬率或实际利率(r)
内插法
利息收入(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票面利息)
不变(合同约定)
计提利息
借:应收利息② 贷: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①
收到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中间不结息(一次还本付息)
借:债券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 贷:债券投资-利息调整 投资收益
期末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1+r)-票面利息
减值
未来可收回价
最新未来流量折现值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减值恢复
按最新未来流量折现值
减值恢复不超过原计提减值额
提前回本
重新测算摊余成本
按新的现金流量
原内涵报酬率
价值波动计入利息调整
到期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溢价在贷方) 贷:债券投资-成本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FVTOCI
其他债权投资
摊余成本计算与债权投资相同
公允价值波动不影响摊余成本
期末公允价值与期末摊余成本差额
公允价值累增或累减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波动【变动量】 贷:其他综合收益
减值处理
减值与公允价值下滑
先确认总的公允价值下滑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认定事实减值部分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计量要求反映公允价值,减值不影响账面价值,只是将公允价值下滑(借记其他综合收益)减值部分转入信用减值损失(贷减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
其他综合收益转投资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投资收益
其他权益工具
入账价值
价格+交易费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已宣告分红
记入应收股利
已宣告分红
后续计量
分红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
留存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
转留存收益
金融资产转移
终止确认
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
到期
转移
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转移
贴现、转让
保留收取现金合同权利
承担将该现金流量支付给其他最终收款方的合同义务
如资产证券化
终止确认判断
主体层级
合并报表
个别报表
整体或部分
特定现金流量
如利息剥离
整体比例转移
特定流量比例转移
收取现金合同权利是否终止
有无连带责任
满足以下条件的转移
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及时划转给最终收款方,且无重大延误
转出方不再拥有出售或处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权利
风险报酬转移完全转移
如下情况之一
无条件出售
出售时约定按公允价值回购
出售时签定深度价外看涨或看跌期权合约
不太可能
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
放弃控制
继续涉入
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
未放弃控制
套期工具
套期
为管理风险敞口
外汇风险
利率风险
价格风险
信用风险等
未加保护的风险
套期工具
指定金融工具
抵消
部分或全部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
套期工具
被套期工具
套期保值
对冲贸易
套期分类
公允价值套期
公允价值变动
已确认资产或负债
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
价格(利率)已确定,现金流稳定(或者没有预期内现金流),固定换浮动
现金流量套期
现金流量变动
已确认资产或负债
预期交易
极可能发生
未来发生交易,价格不确定,现金流量不稳定,浮动换固定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
套期会计方法
定义
利得或损失
套期工具
被套期项目
在相同会计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确认和计量
公允价值套期
利得或损失
套期工具
如对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套期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
当期损益
被套期项目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其他综合收益
其他
当期损益
未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套期项目
调整账面价值
现金流量套期
利得或损失
套期工具
套期有效部分
现金流套期准备
其他综合收益
套期无效部分
当期损益
套期储备处理
被套期项目为预期交易
且确认新的非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负债
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的现金流量套期储备金额转出,计入该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
其他
当期损益
如果是一项损失
且全部或部分不能弥补
不能弥补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