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内科-肠结核
本篇主要介绍了肠结核相关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意义、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可用于专业复习参考。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肠结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
治疗
休息与营养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对症治疗
腹痛可抗胆碱能药物;摄入不足或腹泻严重者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需行胃肠减压
手术治疗
适应证
①完全性肠梗阻;②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经内科治疗而未能闭合者;③肠道大量出血经积极抢救不能有效止血者;④诊断困难需剖腹探查者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也可有腹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X线小肠钡剂检查或 CT / MRI 小肠造影发现跳跃征、溃疡、肠管变形和肠腔狭窄等征象
结肠镜检查发现主要位于回盲部的肠黏膜炎症、溃疡、炎症性息肉或肠腔狭窄
有肠外结核感染的证据或 PPD 试验/ T - Spot TB 试验阳性
如病变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能发现干酪性肉芽肿 则具有确诊意义, 活检组织中查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克罗恩( Crohn )病
对鉴别有困难不能除外肠结核者,应先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克罗恩病经抗结核治疗2~6周后症状多无明显改善,治疗2~3个月后内镜所见无改善
有手术指征者可行手术探查,并对病变肠段及肠系膜淋巴结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右侧结肠癌
发病年龄大,常在40岁以上;一般无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表现;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行鉴别
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性肉芽肿
既往有相应感染史;脓血便常见;粪便常规或孵化检查可发现有关病原体; 结肠镜检查有助鉴别;相应特效治疗有效
其他
肠结核有时还应与肠恶性淋巴瘤、耶尔森杆菌肠炎及一些少见的感染性肠病如非典型分枝杆菌(多见于艾滋病患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梅毒侵犯肠道、肠放线菌病等鉴别
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溃疡型肠结核可有轻至中度贫血,无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
血沉多增快,可作为评估结核病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
正常值参考:女性(0-20mm/h);男性(0-15mm/h)
溃疡型肠结核的粪便多为糊样,一般无肉眼黏液和脓血,但显微镜下可见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隐血试验可阳性
结核菌素( PPD )试验或 y ﹣干扰素释放试验(国内常用的为 T - Spot TB 试验)阳性有助本病诊断
小肠造影
常用方法为 X 线小肠钡剂造影,目前 CT 或 MRI 小肠造影有替代钡剂造影趋势
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 称为 X 线钡影跳跃征象
增生型,肠黏膜结节状改变,也可见肠腔狭窄、肠段缩短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结肠镜检查
内镜下病变肠黏膜有充血、水肿、溃疡(常为环周形,边缘呈鼠咬状)、炎症性息肉、肠腔狭窄等改变
镜下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具有确诊价值
镜下可见肉芽肿、干酪样坏死
抗酸杆菌阳性可确诊
小肠镜检查和胶囊内镜检查
当结肠镜检查和 X 线小肠钡剂造影未能明确诊断而须排除小肠结核者可做此类检查
临床表现
腹痛
部位(右下腹或脐周);性质(隐痛或钝痛); 诱发/缓解因素(于进餐后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缓解)
排便、排气后腹痛缓解---病变位于大肠
腹泻与便秘
溃疡型
腹泻一般每日2~4次 粪便呈糊样,一般不含明显脓血,不伴有里急后重,有时会腹泻与便秘交替,这与病变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里急后重的症状一般与直肠、乙状结肠的病变有关
增生型
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度或中度压痛
主要见于 增生型肠结核
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表现
结核毒血症状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表现为不同热型的长期发热,伴有盗汗
可同时有肠外结核特别是活动性肺结核的临床表现
增生型肠结核病程较长,全身情况一般较好,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并发症
并发症见于晚期患者,以肠梗阻、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多见, 克罗恩病少见,肠出血较少见,少有急性肠穿孔
概述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病因
肠结核主要由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传播途径
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主要是经口感染
患者多有开放性肺结核或喉结核, 因经常吞下含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而引起本病
经常和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也可被感染
肠结核也可由粟粒性结核血行播散引起,或由腹腔内结核病灶如女性生殖器结核直接蔓延引起
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杆菌进入肠道后,多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含结核分枝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肠黏膜的感染机会
结核分枝杆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
病理
按大体病理,肠结核可分为以下3型
溃疡型肠结核能;增生型肠结核;混合型肠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