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统计学 第二章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方法,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统计调查误差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更加了解中国前期的探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意义和方式分类
统计调查的意义
调查活动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有别于一般社会调查。主要特征是 统计调查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 全部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调查,搜 集大量以数字为主的信息资料,借 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开始阶段, 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
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统计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必须准确可靠,符合实际情况。
及时性
提供统计资料的时间性限制
全面性
按照调查计划的规定,对要调查的单位 和项目的资料毫无遗漏地进行收集。
系统性
搜集的统计资料要符合事物的逻辑。
统计调查方式的分类
调查对象范围
全面调查
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登记时间是否连续
经常性调查
一次性调查
组织方式
统计报表
专门调查
收集资料方式
直接观察法
采访法
报告法
统计调查方案
确定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确定调查项目
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地点和调查方法
拟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含义:包括范围比较全面,项目比较系统,指标内容稳定
优点
统计报表可以事先布置到基层填报单位, 基层单位可以根据报表的要求,建立和 健全各种原始记录,使统计报表的资料 来源有可靠的基础,保证统计资料的 准确、及时、完整。
各级领导部门可以经常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经常性调查,内容相对稳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和历史对比
统计报表种类
按调查范围
全面调查的统计报表
非全面调查的统计报表
按报送周期
日报
旬报
月报
季报
半年报
年报
按填报单位
基层报表
综合报表
按报送方式
电信报表
邮寄报表
按内容及实施范围
国家统计报表
业务部门统计报表
地方统计报表
普查
意义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好处
领导重视,声势浩大,调查经费容易解决
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协作
能够较快地制定出各种分类标准,目录等
统一行动,限期完成
可为普查后搞经常性统计报表和开展抽样调查打下较好的基础
两种普查组织方式
通过专门组织的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 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
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一 定的调查表格,由调查单位进行核实填报来进行。
组织工作具体内容
1.建立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2.设计详细的调查方案
3.组织培训专门的调查队伍
4.做好物资准备和经费预算
5.系统有序的组织登记与汇总
6.严格审核普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7.公布资料并进行总结
组织普查的要求
1.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避免因为自然变动或机械变动而产生搜集资料的重复或遗漏。
3.调查项目一经统一规定不能任意改变或增减,以免影响综合汇总降低资料质量。
2.在普查范围内对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尽可能同时进行调查,并尽可能在最短期限内完成,以便在方法上,步调上取得一致,保证普查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意义:重点调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是在所研究的全部单位中选择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
重点单位的选择
重点单位选多选少要根据调查任务来确定
选中的单位,管理音比较健全,统计力量应比较充实,统计基础应比较巩固,这样才能准确及时取得资料。
特点
重点单位的选择是客观的
重点调查的目的是获得反映总体基本情况的统计资料, 但不能推断总体
抽样调查也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非全面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选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部分单位的调查资料,从数量方面推断总体指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概念
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做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择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1.调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有意识选择出来的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便于从典型入手逐步扩大到认识事物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调查方法,可以机动灵活,省时省力,提高调查效果。
2.典型调查是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
作用
1.补充全面和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不足
利用典型调查方法搜集全面调查和其单非全面调查无法取得的统计资料
可以搜集到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各种情况
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字的真实性,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统计数字质量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典型调查资料,结合基本统计数估计总体指标数值
3.可以用研究新生事物
典型单位的选择
划类选典
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选中等典型
选先进,后进或新生事物典型
各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复杂,国民经济门类众多,变化多端,必须用多种多样的调查方法才能收集到丰富的统计资料。
任何一种统计调查方法都有它的优越性与局限性,各有不同的实施条件只用一种统计调查方法,不能满足多种需要
统计调查误差
统计调查误差的概念与种类
概念: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间的差异及调查所得的数量大于或小于调查对象的实际数量之差。
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调查工作中的失误所造成的误差,叫工作误差
另一种以部分推断总体时必然存在的误差,叫代表性误差
产生调查误差的原因
调查过程中记录不准和转抄有误而产生的登记误差
计量器具不准、计量单位折算和数据汇总有误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调查方案规定不妥而产生的设计误差
调查者故意弄虚作假而产生的立意误差
防止与减少误差的办法
正确周密的制定统计调查方案
健全原始记录,完善统计台账
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对于调查资料的审核
科学抽取样本和选择典型
加强统计司法,严惩弄虚作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