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需要勇气。我们的不幸并不是别人的错,而是我们自己先有了消极的模式,现实而后去印证我们的模式。如果没有去识别,去改变,我们可能一直陷在其中,并享受着短暂的好处。自由的代价是被讨厌,但不是为了被讨厌而去行事
编辑于2023-08-21 09:38:33 北京市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柒
勇气
勇气
勇气的心理学
使用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不是“拥有的心理学”
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原因论是“拥有的心理学”,转入决定论
力量
不是受原因论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
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
我们有这种力量
幸福
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
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
只不过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当下
要有“摈弃现在的生活方式”的决心
借口
梦想着成为小说家
写小说的时间非常有限
保留“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
不愿出去被人评价
不愿去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
去做
假若应征落选也应该去做
那样的话或许能够有所成长
或许会明白应该选择别的道路
总之,可以有所发展
改变
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
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你依然是“你”
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
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分类
甘于平凡的勇气
接受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
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
所以,在“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
便非常极端地转为“特别差劲”
普通和平凡真的不好吗?
有什么不好呢?
实际上谁都是普通人
没有必要纠结于这一点
接纳
自我接纳就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如果你能够拥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
原因
拒绝普通的你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
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被讨厌的勇气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
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被某人讨厌
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
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去作恶
课题分离
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
“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
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获得
有价值
人只有在能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为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
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
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
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
有鼓励
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找回受挫的勇气
陆
横向关系
目标
优越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
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
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
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
行为方面的目标
自立
与社会和谐共处
支持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
“我有能力”的意识
“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联系
“自立”与“我有能力的意识”是关于自我接纳的话题
“与社会和谐共处”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与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有关
横向关系
平等关系
你有拒绝和提出更好方法的余地
为了逃避其中的人际关系矛盾
而认为“没有拒绝的余地”
被动地从属于纵向关系
如果能够与某个人建立起横向关系
以此为突破口,所有人际关系都会朝着“横向”发展
意识
尊敬长者非常重要
如果是公司组织,职责差异自然也会存在
不是说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
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横向关系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
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
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自卑感
摆脱
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对所有人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
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例如
有些男人会骂家庭主妇“又不挣钱!”
或者“是谁养着你呀?”之类的话
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的呀?
这都是多么无情的话呀
平等
经济地位跟人的价值毫无关系
公司职员和家庭主妇只是劳动场所和任务不同
完全是“虽不同但平等”
恐怕是非常害怕女性变得聪明
比自己挣钱多或者是跟自己顶嘴
他们把人际关系都看成是“纵向关系”
害怕被女性瞧不起
在掩饰自己强烈的自卑感
方法
鼓励
信念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被表扬而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表达
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
谢谢
我很高兴
帮了大忙了
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评价
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
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
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
判定某种行为“好”或“坏”是以他人的标准
基础
首先应该进行课题分离
然后,接受双方差异,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
人际关系之卡
只要是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
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
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
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
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
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
被认可欲求束缚,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掌握在他人手中
伍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自我接纳
建立 共同体感觉
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他者贡献
本真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
如果是一个人的时候,谁都能够像国王一样无拘无束
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
自我肯定
没必要特别积极地肯定自己
明明做不到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
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
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
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
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
自我接纳
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
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
不对自己撒谎
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
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
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关注“可以改变的”
关注
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
接受现实的“这个我”
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
拿出改变的“勇气”
这就是自我接纳
他者信赖
信用
信用有附加条件
银行会估算抵押价值然后贷给你相应的金额
如果你还的话我就借给你
只借给你能够偿还的份额
这种态度并不是信赖,而是信用
信赖
人际关系的基础不是“信用”,而应该是“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
无条件地相信他人有时也会遭遇背叛
好比贷款保证人有时也会蒙受损失
即使如此却依然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作信赖
他者信赖
如果关系浅,破裂时的痛苦就会小
但这种关系在生活中产生的喜悦也小
只有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
人际关系的喜悦才会增加
人生的喜悦也会随之增加
他者贡献
工作
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工作的本质是对他人的贡献
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
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
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
归属感
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
获得巨额财富之后
致力于参加慈善活动的富豪们
为了能够体会自我价值
有用
为什么不来帮我
为什么只有我干
即使听不到家人的“谢谢”
也想“我对家人有用”
奉献精神
思考的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
而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
并积极地加以实践
只要拥有了这种奉献精神
眼前的现实就会带有截然不同的色彩
营造氛围
此时如果非常焦躁地洗餐具
不仅自己不会觉得有趣
就连家人也不愿靠近
如果是一边愉快地哼着歌一边洗餐具
孩子们也许会过来帮忙
或至少营造出一种容易帮忙的氛围
肆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看作伙伴并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
如果他人是伙伴
生活在伙伴中间,就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己在为伙伴们——也就是共同体——做着贡献
地图 的中心
主人公
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是“我”
不意味着“我”君临于世界的中心
“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
也是共同体的一员、是整体的一部分
只关心自己
认为自己位于世界的中心
他人只是“为我服务的人”
大家都应该为我服务
应该优先考虑我的心情
期待落空
当期待落空的时候
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
非常愤慨
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
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
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
中心
中国使用的地图,中国就会被绘制在中心
在法国使用的世界地图上,中心是法国
如果是地球仪
既可把法国看作中心,也可把中国看作中心
一切地方都是中心,同时又都不是中心
根据看的人的位置或角度产生无数个中心
归属感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广阔天地
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
现象
人一旦退休便立即没了精神
被从公司这个共同体中分离出来
失去了头衔、失去了名片
成了无名的“平凡人”
有人接受不了这一变化就会一下子衰老
分析
这只不过是从公司这个小的共同体中被分离出来而已
任何人都还属于别的共同体
无论怎样,我们的一切都属于地球这个共同体
属于宇宙这个共同体
跳出
如果了解了世界之大
自己在学校中所受的苦只不过是“杯中风暴”而已
只要跳出杯子
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行动原则
人际关系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
考虑“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常识
假设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
只是通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的一种常识
其他什么都不是
如果按照“人的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
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
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关系
如果是因为你的反对就能崩塌的关系
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
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
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
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看待他人
存在
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
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
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病危状态的母亲尽管什么都做不了
但仅仅她活着这件事本身就可以支撑你和家人的心
评价
看待他人时往往先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
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一点地扣分
这正是“评价”的想法
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
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叁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认可欲求
寻求认可
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
也不要去寻求认可
赏罚教育
寻求认可的原因
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
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
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
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别人人生
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
舍弃真正的自我
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发怒
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
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也不可以发怒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得不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就没有自信
那么,这样的人生能称得上健全吗?
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
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
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
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
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
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
为你着想
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
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
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
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
孩子才会反抗
回报思想
回报
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
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
也必须给予报答
并非是不辜负好意
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
无论对方做什么
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剥夺
干涉别人的课题会更加容易
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
对繁忙的母亲而言
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
反复干涉的结果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
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态度
守护
放任
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
放任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
守护
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
在他想学习的时候随时准备给予帮助
干涉
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
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
日后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援助
信赖
毕竟不是毫无关系的陌生人
所以需要施以某些援助
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
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课题
他可能会寻求援助
也可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
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
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信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
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是对方的课题
贰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自卑感
劣等感
价值更少的“感觉”
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一点儿价值
身高
长高干什么呢?
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
高大强壮的男性本身就会给人一种震慑感
矮小的我却能让对方放下警惕心理
这就是价值的转换
价值
155厘米的身高并不是“劣等性”
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
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
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
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自卑感
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产生一种自卑感
越是有远大志向的也许就越会产生
还很不熟练
必须做出更好的料理
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例如
对学历抱有自卑感
正因为如此
“学历低所以更要加倍努力”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
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
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
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
例如
把自卑感当作借口
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
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
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
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
不愿
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
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
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
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
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
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表现
优越情结
产生
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
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
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炫耀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
担心如果不那么做,就得不到周围的认可
权势张扬
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
虚报履历
过度追逐名牌服饰
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
似乎显得“我”很优秀
虚假优越感
夸耀不幸
表现
把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
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
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
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
用不幸来压住别人
例如
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
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
谁都会再无话可说
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时候
生病的时候
受伤
失恋难过
武器
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
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壹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现象
分类
原因论
目的论
目的论
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
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不安或恐惧是真实的,也被头痛或腹痛所困扰
这些症状是为了达到“不出去”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来的
幻想
一旦治好脸红恐惧症,就马上向他告白
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害怕被自己喜欢的男孩拒绝
失恋可能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
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气
即使被拒绝也可以说服自己
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
活在幻想之中
外部 因果律
将没有因果关系的事解释成有重大因果关系
自己之所以始终无法结婚
就是因为幼时父母离婚的缘故
解释
创伤
决定我们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自己是因为受到父母的虐待而无法适应社会
说明他内心本来就有促使他那样认为的“目的”
父母会非常担心,把父母的关注集于一身
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
哪怕踏出家门一步,都会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
捏造
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
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使他认真听自己的话
讲道理太麻烦,想用更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
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
诠释
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人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我们要考虑人的潜能,假若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
否定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这是原因论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改变
选择
不幸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
现实就会改变吗?
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亲手选择了“不幸”
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好处
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善,是“利己”意义上的善
纯粹想做“恶=没好处的事”的人根本没有
“善”不含道德含义,仅为“有好处”
转换
性格一词或许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
世界观的话,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我的性格是悲观的
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
选择
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最初的选择也许是无意识的行为
无论何时也无论何种环境中都可以改变
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
选择新的生活方式,不知道会遇到什么问题
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
此刻
原因论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
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
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此刻”是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情
注意
事实
不可以搞错这样一个事实
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攻击我的“那个人”有问题
而绝不是“大家”的错
一般化的词语
大家都讨厌自己
总是只有自己受损失
一切都不对
内容来源 |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制图软件 | 亿图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