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朝的官学
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宋朝官学形式多样,且等级限制放宽,快跟着本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311统考必看!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子也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为思孟学派。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人,所以儒学又被称为“孔孟之道”。孟轲在311统考中多以选择题出现,但容易考与荀子的对比。对照框架,找出知识点,再熟读背诵。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本思维导图介绍春秋时期孔子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宋朝的官学
文教政策
兴文教,抑武事
措施
重视科举,重用人才
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尊孔崇儒,辅以佛道
理学兴盛,书院兴盛
宋朝学制图
中央官学
贵冑学校
资善堂
宗学
诸王宫学
内小学
国子监
国子学
最高教育机构+最高学府
太学
辟雍
太学的分舍
四门学
广文馆
专科学校
武学
宋朝最早设置武学
律学
医学
书学
画学
地方官学
管理机构
提举学事司
最早地方设置专门的学事管理机构
学校设置
州学
县学
学田制度
311选择题
宋朝官学特点
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中央→国子学
地方→提举学事司
官学制度多样化
等级制度放宽
学田制度的确立
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三次兴学
庆历兴学
简介
庆历四年由范仲淹和宋仁宗主持
内容
创设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法”引进太学
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改革科举考试,停经贴和墨义,重视策论、诗赋和经学
熙宁兴学
熙宁年间由王安石和宋神宗主持
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官学
恢复和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
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崇宁兴学
崇宁年间由蔡京和宋徽宗主持
新建辟雍(外学),发展太学。实行“三舍法”和积分法
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影响
前两次均未取得预期效果,但不同程度的将宋朝,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
第三次兴学对北宋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是超过前两次
三次兴学是北宋文教政策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
学校管理制度
“三舍法”
王安石在“熙宁兴学”期间创立的一种对太学的改革措施
具体内容
子主题
意义
学生的考查和选拔力求做到将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任职使用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
提高太学地位
“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
“苏湖教法”
又称“分斋教学法”,是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在”庆历兴学“时被用于太学的教学
经义斋
学习儒家经义
治事斋
分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科
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分科教学
实用科目纳入官学教育体系之中
开创了主修和辅修的先河
积分法
始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至明清继承和发展
含义
累计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来升级的方法
基本方法:每月考试一次,依据成绩来积分
与“升斋等第法”相联系,作为开舍的依据
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作用
提高太学的教育质量
是中国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
科举预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