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教育史:孟轲的教育思想
311统考必看!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荀子也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为思孟学派。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继承人,所以儒学又被称为“孔孟之道”。孟轲在311统考中多以选择题出现,但容易考与荀子的对比。对照框架,找出知识点,再熟读背诵。
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宋朝官学形式多样,且等级限制放宽,快跟着本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本思维导图介绍春秋时期孔子教育实践及其教育思想,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第14章DNA的生物合成读书笔记
荀况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六经”的口耳相传
教育作用
个人
“性恶论”
“性伪之分”
性:先天素质,人的自然状态 伪:后天一切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人的本能不存在道德和理智,若听任本能而不加节制必然产生恶
“性伪之合”
人可以被教育向善
作用
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
社会
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促使国富民强
开创了“外铄说”
教育目的
培养大儒
儒人分类
俗儒
只会背诵书中的教条,全然不知所用
雅儒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大儒
以浅持博,以古持今,知识广博,能由已知推未知,自如地应对新事物、新问题,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特点
体现“贤贤”育才、选才标准,主张靠人才德争得社会地位
要求人才精于道而不是精于物
教育方法
“闻见知行”
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
知
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自如地应对事物的变化
培养方法
“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全面认识,综合分析
“虚壹而静”
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
行
知识的实践,学习的最高境界
论教师
提倡尊师
教师的作用和地位
教师为治国之本
师生关系
对教师无条件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成为教师的条件
有尊严和威信
德高望重,有丰富的经验和崇高的信仰
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
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