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的概述、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关于教育的目的的相关因素及产生和发展
教育的概述、教育的产生、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教育的功能
1. 教育功能概述
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的类型
默顿提出
教育的个体功能(本体功能)
促进功能
促进个体个性化
个性化建立在社会化的基础上 以丰富的个性为基础的社会化,才是民主社会的社会化
1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独特性 开发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促进个体社会化
1思想意识社会化 2个体行为社会化 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1.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1.1. 教育的经济功能
通过劳动力变现
1.1.1. 可能的劳动力变为实际劳动力(基本途径)
1.1.2. 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重要途径)
1.1.3. 提高劳动生产率(重要因素)
1.2. 教育的政治功能
1.2.1. 政治社会化(传播政治意识形态)
1.2.2. 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变革与完善)
1.2.3. 提高全民素质,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1.2.4. 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
1.3. 教育的生态功能
1.3.1. 树立理念
1.3.2.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
1.3.3. 引导社会活动
1.4. 教育的文化功能
1.4.1. 传递
1.4.2. 选择
1.4.3. 发展
2.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2.1. 横向流动
更换工作地点、单位等,不提升
2.2. 纵向流动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1.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通过培养人作用于社会
3.2. 有自身的特点、规律及原理
3.3. 传统与连续性
教育的限制
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
造成人们唯科学主义思维模式
强化种族中心主义
在特定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发展
2. 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个体发展概述
特点:未完成性,能动性
生理发展
心理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
内发论
口诀:内有四尔懂孟佛
孟子
威尔逊
格塞尔
高尔顿
霍尔
弗洛伊德
外铄论
口诀:外出莫寻落花生
荀子
洛克
墨子
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因素
遗传(物质基础)
生理前提 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1.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制约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成熟)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4. 具有可塑性
1. 遗传不能预订和决定人的发展 2. 遗传决定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 3. 完全否定遗传也是错误的
环境(外部条件)
1. 环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
教育(主导因素)
原因
1.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2. 专业化有经验的教师
3. 能控制协调各种因素
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较系统、全面
发挥主导和促进的条件
1. 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2. 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3. 正确处理好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
1. 内容
个体的需要、动机、心趣等
2. 表现
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作用
1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
2.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 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
循序渐进
1. 身体
2. 心理
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阶段性
针对性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
差异性
不要一刀切 因材施教
1. 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一样
2. 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不尽相同
3. 不同学生具备的能力倾向性和个性倾向性也不同
由于遗传素质、教育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不同 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能力倾向性
不平衡性
关键期和最佳期 特例: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
1.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
2. 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
人的身心发展不是匀速进行的 各个部位各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互补性
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 面向全体学生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1. 身体机能的互补
2. 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
人的不同机能可以互相补偿的特性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
1. 生产力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口诀:内人解手龟速
1.1. 决定规模和速度
1.2. 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1.3. 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2. 有关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几种说法
2.1. 教育先行论
2.2. 教育同步论
2.3. 教育滞后
3.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口诀:人大核求
3.1. 人力资本最重要
3.2. 人力资本大于物质资本
3.3. 人口质量是核心
3.4. 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
2. 政治经济制度
口诀:两权一目一体制
1. 性质和领导权
2. 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3. 受教育权
4. 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性
3. 科学技术
1. 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 改变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
3. 影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4. 影响教育技术
4. 文化
1.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1.1. 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1.2. 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1.3.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2. 学校文化
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1. 组织文化
2.2. 整合性较强
2.3. 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2.4.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5. 人口
1. 人口数量影响规模和投入
2.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