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编辑于2020-03-30 10:16:46第三章 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
理性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
管理是理性行为
教育管理流派的划分
行政学、法学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影响
施泰因的教育行政思想
1884《管理学》
从解决社会不平等现象出发
世界上每个人都生活在人类共同体之中
人类共同体由两部分组成
社会
国家
社会财富的分配为什么不公平?社会精神财富不公平
教育法对教育行政的作用
保障了政府的权力机关对教育事业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提高
保护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利、义务和责任,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和公平原则
维护了教育事业内部的正常秩序的稳定性,有利于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了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
从行政学角度对教育管理的分析
教育行政机构是政府对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学校进行管理的组织
教育行政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强制性的特点,管理行为不应该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
教育行政管理的重点是制定和执行中央和地方的教育法令和法规
协调社会、政府、学校之间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科学管理”的提出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
泰勒“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目的和中心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程序进行观察和实验,除去多余和错误的动作
每个工人能否完成日工作量标准呢?这取决于标准化管理
为了造就标准化的工人必须对工人进行岗位培训
建立了岗位标兵制度和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标志着人类由经验管理模式向依靠知识的科学管理模式过渡
“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科层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科层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
《社会经济组织理论》
科层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职位分类
专业化
权力分层
组织按照等级原则从顶层到基层有一条权利线
每个层次有着不同的职务、责任和权利
这个体系就是科层体系
法定资格
委其责任
遵纪守法
理性关系
成员之间只讲理性原则不讲感情
固定工资
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
每个人只有一个上级的原则
管理宽度原则
增加管理的层次
以目标为导向,对职务、责任权利和利益进行合理配置
权力下放是有条件的
放权与控权要统一
权力可以下放而责任不能下放
放权之前要考察被授权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不能下放
影响全局的权利不能下放
权力之间相互制衡原则
对上级实行“跳板原则”(越级上告)对下不能越级处理
制定计划的部门与实施计划的部门要分开
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和科学管理理论来比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更大一些
马克斯·阿伯特是最早提出学校组织有许多特征是符合韦伯原则的教育管理学专家之一
有学者认为学校是二元化权力结构,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和著名学者为首的学术权利
科层组织的正效应是管理的专业化关系的理性化
但是员工产生厌倦情绪,士气低沉,太理性化了没有人情味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梅奥和“霍桑实验”
梅奥,《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人际关系学说
人是社会人,这是人际关系学说的理论出发点
工作条件、工资报酬不是影响功效的第一要素,工效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士气,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每个人都生活在群体之中,群体行为对个人行为发生很大的影响
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
人的行为是行复杂的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工具人假设
麦克雷格,x理论,性恶
经济人假设
大卫·李嘉图,有利可图,泰勒,科学管理
社会人假设
梅奥,他对前两种人性观止批判态度
强调社会心理
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
马斯洛
人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的自身价值的体现
麦克雷格y理论
复杂人假设
综合了上述各家之言强调了人的差异以及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
行为科学是从三方面来研究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生理、安全、交往、(群体中)地位、求知,求美,自我实现
奥尔徳弗
生存、相互交往、成长发展
三类需要之间是可以相互流动的
麦克里兰
人在满足生理的需要之后,主要有三大需要
权力的虚
友谊的需要
成就的需要
行为改造理论
哈克曼、奥尔德弗
管理人员在布置工作时要考虑
工作的完整性
工作的重要性
工作方法的多样化
在工作过程中给工作人员较多的自主权
工作结果的反馈性
海德
归因理论
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原因
本人主观努力的程度
本人实际能力的大小
工作任务的艰巨程度
工作环境、条件的机遇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稳定性强的因素,不稳定性因素
挫折理论
人们遭受挫折的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挫折后的行为
积极行为
激发出再生产力
产生了自我张力
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消极行为
降低要求
自我放弃
对抗行为
过程分析理论
弗鲁姆
期望模式
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亚当斯
公平理论
人对社会的贡献可分为
有形贡献与无形贡献
个人贡献与群体贡献
任期内贡献与隔代贡献
史记贡献与光环效应
研究如何解决工资报酬的合理性
处理好公平和激励的关系
找出产生不公平感的原因
消除或缩小不公平感的措施
群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
什么是群体
一定数量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
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共同体
群体中有
价值观念
道德标准
行为规范
群体活动
共同的
群体的分类
假设群体和真实群体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健康的群体和不健康的群体
群体在管理中的作用
归属作用
认同作用
支持作用
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领导者素质的研究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科学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素质
沟通、联络和不同类型人交往、合作的素质
应变能力的素质
对于领导者行为的研究
领导者的类型研究
布莱克和莫顿
管理方格图
领导者对业务工作的态度和能力
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态度和能力
何塞·布兰卡
把领导者的类型和被管理者的成熟度联系起来
领导者的业务工作行为
人际关系行为
被管理者的成熟程度
三维关系
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
坦南鲍姆和施密特
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从独裁方式的一端开始向民主一段过度,权力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民主力量在不断增强
划分出七类领导方式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对传统行政理论的反思
批判的理论对象
威尔逊
政治—行政二分论
韦伯
理想官僚制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基础——公共选择理论
许多理论的集合
詹姆斯·布坎南
理论基础
个人主义
经济理性
政治交易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政府效率问题
缩小政府的功能
从划桨到掌舵
从服务到授权
从垄断到竞争
从规章到使命
从投入到效果
从官僚到顾客
从浪费到收益
从治疗到预防
从集权到分权
从计划到市场
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教育管理改革
政府放权、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消费市场化取向的尝试
校本管理
权力由集权向分权之间的转移
公立学校的私营管理
择校
特许学校
行政伦理学的发展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义务论的伦理观
罗尔斯关于“分配的正义”的观点
新公共行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