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血液学一般检测。本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实验诊断学的概念、主要内容、重要性以及血液学一般检测等知识要点,帮助你理清这部分知识点,有助于实践操作!快来学习吧!
编辑于2020-04-03 21:42:40实验诊断学
一、绪论
一、概念
二、实验室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查
排泄物,分泌物,体液的检验
临床生化检查
临床免疫学检查
临床病原体检查
临床细胞遗传学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的重要性
直接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
为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为医学科研的基础、先决条件
进行社会普查
四、实验诊断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①实验技术自动化、微量化、快速化、标准化 ②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PCR,LCR ③床旁检验 ④循证检验医学(EBLM): ⑤完善实验室质量体系 ⑥个体化诊断
五、实验诊断学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1)正确选择实验室检验项目 有的放矢 2)参考值 判断标准 3)临界值 危急值 4)局限性 不能盲目依赖实验结果 5)检验质量的保证 标本正确采集、送检及时、技术过硬、责任心强。
二、血液一般检测
主要内容
血液一般检验
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 白细胞检测 血小板检测
临床血液学检测
骨髓细胞学检查 血栓及止血
红细胞检测
红细胞生理
循循环血平均生存期 120天,红细胞衰老变异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分解成铁、胆红素、珠蛋白。 主要功能: 运输氧气、二氧化碳,参与代谢 双面凹状圆盘状的红细胞,直径6~9微米,瑞氏染色后呈橘红色,中央有淡染区,占红细胞直径的1/3~2/5.
红细胞检测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成熟红细胞是一种高分化的无核细胞。 由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Epo参与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内容物,其合成从早幼红阶段开始持续到网织红阶段。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血红蛋白完成的。携带氧的功能。 铁+原卟啉→亚铁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
1)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 2)
生理性贫血
妊娠中、后期,老人,3个月后的婴幼儿至15岁前的儿童
病理性贫血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
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
红系祖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
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浸润:白血病,骨髓瘤
细胞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性贫血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血红素合成缺陷
缺铁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贫血
珠蛋白合成缺陷
海洋性贫血
不能分类或多种机制
慢性病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
低氧亲和性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
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缺陷)
膜缺陷,酶缺陷,珠蛋白生成异常
红细胞外来因素(获得性缺陷)
免疫性,机械性,生物,理化因素
红细胞异常丢失
急性失血后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形态改变
大小改变
形态异常
红细胞比容
抗凝血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 男性42%~49% 女性37%~48%
红细胞平均参数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
反应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程度
染色异常
子主题
结构异常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性增多
由于血浆容量减少
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增多
Epo代偿性增多
生理性
胎儿,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
肺气肿,肺心病,紫绀型先心病
Epo非代偿性增多
见于肝癌,肾癌,卵巢癌等
原发性增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网织红细胞测定(RC)
特点
较成熟红细胞稍大,直径8~9.5微米 参考值:百分数0.5%~1.5% 绝对值(24~84)×10∧9/L
临床意义:贫血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
RC增多: 溶贫,失血贫,缺铁贫,巨幼贫
RC减少:再障、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
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判断指标和治疗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作为病情观察指标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内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随机数100个白细胞。 注:无论是自动分析仪,还是光学显微镜均无法区分T或B淋巴细胞 贮存池中的粒细胞是外周的15-20倍 循环池:白细胞计数 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故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影响。
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4~10×10∧9/L
高于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症 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淋巴细胞
主要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参考值:百分比 20~40% 绝对值:(0.8~4)×10∧9/L
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感染性疾病
主要为病毒感染
肿瘤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移植排斥反应
相对性增多
减少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
丙种球蛋白缺乏症
粒细胞
单核细胞
吞噬和杀灭病原体
参考值:百分比 3~8% 绝对值:(0.12-0.8)×10∧9/L
增多
生理性增多
正常婴幼儿及儿童
病理性增多
某些感染
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
某些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
单核细胞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
在血中生存时间约为7小时 在组织中生存时间约为1-3天
中性粒细胞增多
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
粒细胞比值大于0.7
粒细胞绝对值大于7×10∧9/L
病理性增多
感染
化脓性球菌感染
严重的组织损伤
急性血管内溶血
急性中毒
急性失血
白细胞增高可做为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粒缺为血液病急症
感染性疾病
杆菌的感染
血液系统疾病
物理,化学因素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
核左移(杆状核)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者,表示机体的反应性强,造血功能旺盛
核右移(五叶核)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
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棒状小体,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故见到棒状小体就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由骨髓干细胞所产生的
比例占0.005-0.05 绝对值<0.5×10∧9/L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
寄生虫病: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皮肤病
血液病
某些恶性肿瘤
某些传染病
伤寒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伤寒极期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机体超敏反应
参考值:百分比 0~1% 绝对值:(0~0.1)×10∧9/L
增多
过敏性疾病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恶性肿瘤,特别是转移癌 其他,糖尿病,传染病
类白血病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
病因
以感染(急性化脓性球菌感染)及恶性肿瘤最常见,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
中性粒细胞型,最为多见
各种感染 恶性肿瘤骨髓转移 有机磷农药或一氧化氮中毒
中性粒细胞常有中毒改变
血小板检测
血小板破坏场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血小板功能:变形,粘附,聚集,释放
血小板计数
参考值(100-300)×10∧9/L
减少
生成减少
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
破坏增多或消耗增多
分布异常
脾肿大,血液被稀释
增多
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急性溶血
原发性增多
多大于500×10∧9/L 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MPV减小
血小板破坏增加致血小板减少,MPV增大
血小板分布异常致血小板减少,MPV正常
对骨髓功能恢复有预后判断价值
造血功能抑制越重,MPV越小
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大常先于血小板升高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增高见于:巨幼贫,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