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会计第一章 总论
2020年CPA会计第一章总论 按考点汇编而成,应对考试绰绰有余。
编辑于2020-04-04 21:19:02第一章 总论
会计基本假设(四大)
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VS法律主体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公司,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分公司,会计主体
子公司,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集团,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一般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但业务收支以人命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货币为记账本位币,年终报表必须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八大方针)
可靠性
真实、完整、中立无偏
相关性
强调有用、反馈价值、预测价值(与决策相关)
可理解性
清晰明了
可比性
可比性质量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1)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 变更。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3)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4)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5)企业在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估值技术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等。
横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
纵向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应用举例: (1)企业发行的优先股或永续债,确认为负债还是所有者权益:例如附有强制付息义务的优先 股或永续债确认为负债。 (2)商品已经售出,但企业为确保到期收回债款而暂时保留商品的法定所有权时,该权力通常不会对客户取得对该商品的控制权构成障碍,在满足收入确认的其他条件时,企业确认相应的收入。 (3)将附有追索权的商业承兑汇票出售确认为质押贷款。 企业出售金融资产时,如果根据与购买方之间的协议约定,在所出售金融资产的现金流量无法 收回时,购买方能够向企业进行追偿,企业也应承担任何未来损失。此时,可以认定企业保留了该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4)商品售后回购,属于租赁交易或融资交易时,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重要性
金额、性质
谨慎性
谨镇性原则的具体应用举例: (1)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3)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或有事项 ①对于预计负债,只要达到很可能的区间就可以确认: ②对于由预计负债引起的补偿,即其他应收款的确认,确认区间应达到基本确定的条件。 (5)递延所得税 ①只有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才能确认递延所得 税资产:(有条件的确定) ②只有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就应当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条件的确定)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
及时性
时效性
会计要素(六大)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放映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放映经营成果
资产
如何正确区分资产的逻辑关系? 账面余额=初始入账价值=原价 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
定义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用)
预期不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业务有哪些? ①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 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②特定无形资产转让 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且该无形资产无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 应当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③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资产 待处理的资产因为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没有所有权,融资租入)的资源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例如,企业有购买某存货的意愿或者计划,但是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因此而确认存货资产。
确认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0%且<=95%)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负债
定义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vs潜在义务 潜在义务是指结果取决于不确定未来事项的可能义务。 Eg:企业的运输司机,将货车开到路上行驶,就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可能就会有赔偿,这种 义务取决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与否,这就是一种潜在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经承担的义务。 Eg:还是这位货车司机,在运输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该事件发生后,企业立即承诺承担赔偿义 务,但事态还在发展中,尚无法预计将要发生的赔偿费用,这种情况下,承担的就是一种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指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包括: ①法定义务,比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纳税义务 ②推定义务,比如,销售商品承担的质量保证,与承诺相关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所有者权益
定义
资产-负债,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构成
实收资本(所有者投人的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收入
定义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利得
非日常 净流入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以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费用
定义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损失
非日常 净流出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且与分配利润无关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利润
确认条件
依赖于收入和费用以及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和计量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发生的成本
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重置成本
现在重新购买或支付
盘盈存货、固定资产
可变现净值
售价-成本-相关费用
存货期末计量
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分期购入固定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
公允价值
市价
公允价值计量的进入资产、负债、投资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