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国际工程风险管控
国际项目工程风险及应对措施,提高国际项目风险防范及管理水平
编辑于2020-04-11 13:28:59国际工程风险管控
1. 风险的基本概念
1.1. 风险的定义及基本术语
风险的定义
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海恩斯(美国)
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对于那些发生的结果可能出现差异的情况下,如果肯定只有一个结果,则差异为零,风险为零;如果有多种结果,则有风险,且差异越大,风险越大-----阿瑟.威廉姆斯
1、风险是未来可能结果发生的不确定 2、风险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
国际工程风险是承包商在其从事国际工程设计、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得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发生一定的矛盾或偏差,从而蒙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的不确定性
突发性:在预测范围或预防措施之外突然发生
不可预测性:受技术能力及水平的局限,旺旺风险难以预测
危害性:发生风险的危害性更大,不仅给项目、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而且可能会牵扯到中国驻东道主国使馆,牵扯到中国政府,处理不好还会上升为更严重的问题
客观性: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存在于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中,绝不可忽视与否定
风险特指和损失的有关的不确定性: 发生与否的不确定性 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 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
风险因素(隐患):指那些会影响某一特定风险事故的发生,或发生的可能性,或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 风险因素是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风险事故: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导致损失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在事故发生前,风险只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风险事故的发生,最终导致损失
风险损失: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即经济损失。 一般以丧失所有权、失去预期收益、支出费用和承担责任等形式表现。 由风险事故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称为直接损失;由直接损失引起的其他损失称为间接损失,包括额外费用损失、收入损失和责任损失等,间接损失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风险管理:运用系统化的方式、方法对企业潜在的损失起因及后果进行分析、衡量、控制的科学理论 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
1.2. 风险的特征
不确定性:当风险存在时,至少存在两种可能的结果,只是在我们面对风险时无法知道哪种结果将出现
风险是由于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是未来实际收益相对逾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
风险既可以是损失,也可以是收益。风险与收益存在对等性,希望获取利益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
损失:风险事件发生的后果至少带来经济损失
财产损失
人身伤害
声誉损失(机会损失)
1.3. 风险的分类
造成的不同后果
纯粹风险 (一旦发生,只有损失)
人身风险:死亡或丧失劳动能力
财产风险:任何一个拥有财产的人都会面临财产风险
责任风险:无意中对他人人身的伤害,或者疏忽对他人财产的损失。行为人要承担责任(我对她)
他人过时风险:他人无意对其他个人和企业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他对我)
投机风险
是否可以保险
可保险风险(建设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车辆险、人寿险等)
不可保险风险(不可抗力)
产生的根源
项目环境风险:国家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社会文化风险、自然条件风险
项目自身风险: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等
项目干系人风险:业主、承包商、分包商、工程师等
风险发生的时间
可研阶段风险
设计阶段风险
施工阶段风险
施工后阶段风险(如:项目无法交付)
1.4. 项目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 (从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全寿命周期风险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并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和目标,各阶段的管理环环相连,形成一个持续动态的风险管理。 (投标阶段、进场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维护期阶段等。
1.5. 国际工程风险分担原则 : “观念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效果”,树立辩证的国际工程风险观是风险管控基础的基础,也是合理有效进行风险管控的根本出发点。
公平原则: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要大体上平衡,强调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负担和风险的分配合理。 (菲迪克施工合同条件红皮书调价条款)
过错原则: 哪一方引起风险,就由该方承担责任,若风险是由一方引起,则由该方承担
最有控制力原则: 哪一方对风险最有控制力,就由该方承担该风险,即将某项风险分摊给有能力控制该风险并能降低或消除该风险不利后果影响的一方。(政府批准项目选址)
最低成本原则: 哪一方控制或管理风险的成本最低,就由该方承担该风险
风险与回报相适应原则: 任何一方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与其所得回报相适应。这一原则与“风险与机会并存”的理念相似
2. 风险计划编制与体系设置
2.1. 风险管控计划编制
项目风险管控计划是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大纲,是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总要求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风险管控计划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如何组织和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督和风险控制制订的规划。 项目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风险管理方法、风险判断的依据、风险评价基准、风险分析人员以及信息收集与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风险控制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明确组织;2.选择风险应对策略;3.资源情况;4.保险计划; 5.财务计划;6.行动计划;7.效果评测。
2.2. 风险管控体系设置
风险管控组织体系
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 项目风险管理小组;各类专家委员会;外部专家团队
风险管控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框架: 战略目标及措施;管控模式及组织;内外部环境; 岗位职责及规范;业务及管理流程;
风险管控制度一般包括: 《境外工程风险指导意见》《境外风险识别和评估管理办法》 《风险库更新管理制度》《境外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环境风险管控制度》《非传统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境外劳务管理制度》《合同风险管控制度》 《境外经营风险监督检查办法》《境外经营风险跟踪评价管理制度》 《境外经营保险投保管理规定》
3. 风险识别
3.1. 项目环境风险
国家风险:
国家风险又称政治风险,是指由于东道国政府在政权、政策法律等政治环境方面的异常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特点: 1、涉及层面多:政治、社会、法律、宗教、经济、金融、外债等多个层面, 2、表现形式多:战争、恐怖行动、内乱、政变、冲突、人畜疾病流行、地震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采用的方式多:对国际商业活动可能采取罚没、收归国有、禁止出入境、废除债务、毁约或强行终止合同。 4、国家风险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如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形成连锁风险反应,扩展成为综合的国家风险。
应对: 1、应密切关注中国政府有关消息、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的《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中国信用保险公司每年发布的 《国际风险分析报告》、《全球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等。 2、购买保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级体系纳入: 经济基础;(市场规模、发展水平等10个子指标) 偿债能力;(公共债务、外债等9个子指标) 社会弹性;(社会风险中的社会、种族等8个子指标) 政治风险;(执政时间、政府稳定性等8个子指标) 对华关系:(双边政治关系、投资情绪等6个子指标) 五大指标,共41个子指标。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从以下方面进行评价: 国家基本情况;政治状况; 经济形势;投资状况;双边关系。
境外投资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 1、盲目从事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 2、投资前期论证不充分; 3、缺乏自我保护机制; 4、内控机制混乱; 5、对国际规则不熟悉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一、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 1、投资管理范围(四管): 管投向;管程序;管风险;管回报。 2、投资监管三过程:事前;事中;事后。 全过程监管 3、构建高效的投资监督管理体系。
1、强化境外投资前期风险评估和风控预案制订; 2、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 3、防范投资后项目运营、整合风险; 4、做好项目退出的时点与方式安排。 5、建立健全境外投资管理制度; 6、建立并优化投资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境外投资管理信息化水平; 7、对境外投资项目的全覆盖动态监测、分析与管理; 8、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实时监控,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9、对于境外特别重大投资项目,中央企业应建立投资决策前风险评估制度,委托独立第三方有资质咨询机构对投资所在国(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市场、法律、政策等风险做全面评估。
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
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 (一)重点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 (二)稳步开展带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技术标准输出的境外投资。 (三)加强与境外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合作,鼓励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 (四)在审慎评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稳妥参与境外油气、矿产等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 (五)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开展农林牧副渔等领域互利共赢的投资合作。 (六)有序推进商贸、文化、物流等服务领域境外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境外建立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络,依法合规开展业务。
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 限制境内企业开展与国家和平发展外交方针、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以及宏观调控政策不符的境外投资,包括: (一)赴与我国未建交、发生战乱或者我国缔结的双多边条约或协议规定需要限制的敏感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 (二)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 (三)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基金或投资平台。 (四)使用不符合投资目的国技术标准要求的落后生产设备开展境外投资。 (五)不符合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标准的境外投资。 其中,前三类须经境外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禁止开展的境外投资: 禁止境内企业参与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等的境外投资,包括: (一)涉及未经国家批准的军事工业核心技术和产品输出的境外投资。 (二)运用我国禁止出口的技术、工艺、产品的境外投资。 (三)赌博业、色情业等境外投资。 (四)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禁止的境外投资。 (五)其他危害或可能危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境外投资。
安保风险
涉及恐怖袭击、绑架、抢劫、枪击等
经济与金融风险
经济与金融风险指驻在国(地)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包括经济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主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
法律法规风险
法律法规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政府许可风险;环境保护风险; 员工的薪酬与福利风险;签证政策风险; 执业资格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实际执行与法律规定不符的风险。
应对措施: 全面搜集、学习、了解并熟悉东道国关于环保、税收以及劳工等方面的法律,有助于项目顺利、成功实施。 企业应根据东道国环保法规的要求,在实施项目前认真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获取环保部门的审批,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根据东道国劳工法中关于雇佣、解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规定,依法与当地雇员订立合同,按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金、社会保障基金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
自然环境风险
自然条件包括工程场地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场地地形、地貌、植被、海拔、气象水文资料、工程地质、自然条件限制等要素
自然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项目所处地理位置风险;项目周边交通条件风险; 施工场地地形地貌风险;气象水文资料风险;工程地质风险。
3.2. 项目干系人风险
业主方 工程承包的最终目的是利润的实现,如业主的支付出现风险或问题,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成果。
一、不同的资金来源及项目的特点 国际承包工程因其出资方的不同,对承包商而言,结算风险的程度也不一样。 1)国际金融机构出资的项目 对于国际金融机构出资的项目,承包公司应注意的是后期可能存在的所在国政治、经济的风险对国际金融机构政策的影响,以及当地业主的配套资金部分。 2)对于当地政府出资的项目 如业主是政府机构或公营公司,承包商应着重分析所在国的政策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水平,对业主的支付能力进行合理的评估。 3)对于私营业主出资的项目 如业主是私营机构,对承包商来说,将意味着更大的收款风险,应更引起充分重视,对业主的经济状况、财务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风险的程度及控制方法。
二、业主的支付能力: 在投标过程中分析如项目可能存在较大的工程变更,意味着项目后期的支付将大大超过成本预算,更应对业主的支付能力进行相应的分析,以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业主对超出合同预算部分拖迟支付或减少支付从而对承包商造成风险。
三、谈判策略: 1) 军方背景业主的特点是比较务实,讲究程序,但效率相对较高,项目资金有保障,上级军官做的决定下级军官坚决执行。 因此与军方背景的业主谈判时,承包商需要摸清军方高层的意图以及政府财政拨款的年度预算/项目预算,找准谈判的切入点,只需与谈判的下级军官保持良好的沟通,完成形式上的谈判过程,并给予应有的尊重。 2) 政府背景业主的特点是官僚主义作风比较严重,讲究程序,效率低下,缺乏灵活性,但是项目资金比较可靠。 3) 私营业主的特点是: 业主(包括大股东/出资人)拥有谈判决策权,其他业主人员(包括总经理)均为雇员,只拥有建议权。私营业主谈判无固定程序,灵活多变,不易摸清底牌,项目资金风险大。 因此,承包商需要抓住私营业主谈判灵活多变的特点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利益,比如争取提高预付款支付额度、少开保函额度甚至免开保函的付款条件等以确保项目资金风险最小化。
分包商
1)分包商的作用?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资源采购、人力资源配置、管理费等各个方面降低自身的投入成本以及执行成本、降低风险等多方面,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扩大规模、规避风险,实现双赢的合作效果。 但不能完全依赖分包商,在一定程度上承包商自行组织施工。
2)分包商给承担商带来的风险: 如果分包商不能很好地完成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最大的损失最终将由总承包商来承担。 工作范围界定风险:工作范围界定不清是分包合同经常发生的争议之一。这样的纠纷通常会发生在承包商将工作内容分包给不同的分包商,或业主的工作内容由多个承包商承包的情况下。
3)规避与分包商付款的风险 分包本来是转移风险的一种方式。 承包商可以通过采用“背靠背”合同模式(“Back to Back”Contract),从而将主合同中业主方可能带来的风险转嫁给分包商或供应商。承包商也可以通过在“背靠背” “Pay When Paid”(得到付款时支付相应款项)或者“Pay If Paid”(得到付款后支付相应款项)等支付限制条款,将业主延期支付的风险转移给分包商一部分来共同承担。 注意:支付分包商的时间+支付分包商的货币及其比例。
供应商
国际工程项目中,承包商在东道国和国际上材料和设备采购网络相过薄弱,很容易产生供应管理风险。 初次合作;一次业务关系;为指定分包商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供货商抬高设备材料价格,或者说承包商难以获得应有的价格优惠
供应商风险的应对: 1)在投标过程中,对于有合作意向的供应商,承包商应该尽可能保证他们能够尽早介入投标报价的程序,将利益绑在一起。 2)承包商应从公司层面(非项目层面)拓展设备材料采购渠道,建立设备材料供货商网络; 3)在项目的投标阶段切实做好询价工作,根据项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采购计划,在中标后能够尽快与供货商达成协议。
选择供应商时,注意以下三点: 1)供应商的相关资质证书,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SE认证证书等,避免出现设备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2) 供应商的财务状况,避免出现供应商经营失败而破产,给承包商造成巨大的采购风险; 3) 供应商的管理水平,避免延迟交货或因其他原因影响工程进度。
3.3. 项目自身管理的风险
合同风险
国际工程招投标过程,业主作为合同文件的起草者同时也掌握着中标者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地位的不平等直接导致招投标双方的风险分担原则也不尽公平。 尽管国际工程招投标中一些业主会选择FIDIC合同条件作为招标文件的基础,但是他往往会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通过修订合同条件,增加专用合同条件的方式删减或者修改通用合同条件,从而将合同范本中规定的本来由业主承担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而达到业主期望的风险转移目的。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项目设计、施工、制造、工艺控制过程和检验检测程序等有关环节中涉及到的技术条件不确定性引起的风险,如采用新技术、技术文件与技术规范的失误、所选工艺、设备的技术缺陷等。 技术风险因素: 1、可能与技术(或工艺)本身有关; 2、也可能与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执行人员有关; 3、还可能与项目执行环境有关。 这些技术风险贯穿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与各种不同的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
报价风险
报价本身的风险也需要承包商提前给予关注,包括: 由功效误差引起的价格风险; 由施工损耗引起的价格风险; 由不平衡报价引起的价格风险和调价公式不合理引起的价格风险; 对保险的考虑不周也容易引起价格风险。
工效误差引起的价格风险 投标功效分析是承包商结合过去施工经验数据以及施工能力总结,考虑合理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对合同分项工程作业进行功效分析,尤其是对于大型土木工程合同而言,针对主要施工内容例如挖填方、面层、结构物施工等进行施工效率分析,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合同投标报价。 当功效分析产生误差时,由此得到的合同报价也会出现偏差。
施工损耗引起的价格风险 合同规定承包商要对其合同报价的充分性负责,投标报价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充分考虑施工损耗成本。 施工损耗是属于正常的材料损耗或者适当程度的材料损失。 对于国际工程投标而言,工程所在国基本上都不存在国内常用的定额库以及固定的成本计算手册供承包商进行参考,因此适当充分考虑损耗,会更好的保证投标价格的充分性。
不平衡报价引起的价格风险 不平衡报价法是在保证投标报价总价基本确定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合理的调整(调高或调低)其中分项工程的单价,来实现项目赢得更大利润空间的方法,也是国际工程项目投标中被承包商普遍所采用作为投标的策略之一。 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一大特点是单价合同,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填写工程量清单单价,并且单价的优先顺序高于合同总价(实际合同价值)。 不平衡报价的原则 1)工程量比较小的项目宜提高单价,因为对于这些分项工程而言,工程量增加带来的收益要远大于工程量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2)不计入总价的项目宜提高单价,因为这些选择性方案都是属于方案不成熟或者必要性不够,投标时不会计入合同单价,但是一旦条件成熟还存在被采纳的可能性。 3)预期工程量增加的项目一提高单价;预期工程量降低的项目降低单价; 4)合同文件规定模糊不清或自相矛盾的地方慎重考虑价格提高或者降低。
商务风险
国际工程商务工作包括: 1)参与有关考察和合同谈判; 2)合同管理; 3)工程索赔和反索赔; 4)合同变更; 5)工程量确认; 6)工程结算; 7)法律纠纷、打官司等。
商务风险(商务工作的风险) 1)项目考察的风险 2)合同谈判的风险; 3)合同管理的风险; 4)工程索赔和反索赔的风险; 5)合同变更的风险; 6)工程量确认的风险; 7)工程结算的风险; 8)法律纠纷的风险。
其他实施风险
工程质量风险 国际工程项目施工代表着企业形象及国家形象,其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及诚信度,直接影响着着企业及国家在某一国宝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 以质量求生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国际工程施工的综合效益。 质量管理的风险,贯穿于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从源头材料、设备到施工方案、人员素质和责任心,通常我们说:QA/QC 管理。
进度风险
3.4. 风险应对
面对风险,我们应该怎样做? 承包商在“走出去”开展国际工程项目,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应做到: 理解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风险;熟悉合同及索赔条款; 了解合同制定背景与目的;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借助外脑,即法律顾问、税务顾问、保险顾问、成本和工期索赔顾问,技术专家; 风险千变万化,应对根本原则不变。 在风险应对上,承包商要遵循“竞合、共赢、遵守游戏规则”的理念。
4. 风险评估
4.1. 概念
一般把风险划分为高、中、低几个级别(也有划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显然,风险发生的概率很高,而且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非常大的风险属于风险等级极高的风险,反之,对那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很低,而且一旦发生,损失也很小的风险划分为风险极小的风险。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
4.2. 风险概率
定性分析
德尔菲法 是组织专家就某个专题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为: 1、工程风险专家匿名参与; 2、组织者使用调查问卷就重要的工程风险征询意见; 3、然后对专家的答卷进行归纳,并将结果反馈给专家,请他们再做进一步评论; 4、这个过程重复几轮后,就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德尔菲法有助于减轻数据的偏倚,防止任何个人对结果产生不恰当的影响
专家打分法 是一种最常用、最简单且易于应用的分析方法。 1、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权重,以表征其对项目风险的影响程度。 2、确定每个风险因素的等级值,按极高、很高、较高、较低、极低五个等级,分别以1.0,0.8,0.6, 0.4, 0.2打分。 3、将每项风险因素的权重与等级值相乘,求出该风险得分; 4、再求出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总分,总分越高,说明风险越大
定量分析
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原理是: 当问题或对象本身具有概率特征时,可以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产生抽样结果,根据抽样计算统计量或者参数的值,随着模拟次数的增多,可以通过对各次统计量或参数的估计值求平均的方法得到稳定结论。 它是以一个概率模型为基础,按照这个模型所描绘的过程,通过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问题的近似解。 蒙特卡罗解题归结为三个主要步骤:构造或描述概率过程;实现从已知概率分布抽样;建立各种估计量
关键事件法又称关键事件技术(cri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 指确定关键的工作任务以获得工作上的成功。关键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特征或事件(如成功与失败、盈利与亏损、高效与低产等)。 关键事件法是对概率或概率分布进行叠加的控制区和记忆模型的简称。 关键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本岗位人员,将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详细地加以记录,并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岗位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决策树 用树表示影响风险事件发生的所有因素、因素之问的关系以及因素产生的后果,可以计算出风险事件发生后果的数学期望。 ①决策点—表示决策结果 ②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 ③自然状态结点—各自然状态获得效益的机会 ④概率枝—代表自然状态
定性定量结合分析
敏感性分析法
子模糊数学法
层析分析法
4.3. 风险损失
定性分析
专家访谈法: 选择拥有类似工程或者业务领域经验的专家,根据他们以往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直接识别出风险,并指出风险的危害等。
定量分析
转换估计法: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经济损失的相应转换。 如: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 1)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100人及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人民币损失。 2)重大事故: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经济损失。 3)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 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下人民币损失。 对于这类风险的处理,要得到最小估计损失额、预期损失额、最大估计损失额,则应按要求进行相应的转换。
定性定量结合分析
层次分析法
模拟仿真法
5. 风险应对
5.1. 风险管理原则
一旦识别和评估了风险,就应考虑各种风险的应对和对策。 风险管理的目的: 1、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2、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或者阻止损失的发生;
5.2. 风险的应对
风险回避:绕开风险事件,放弃有风险的活动。 风险回避是指通过对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估,采取一定的方式中断风险或改变行为方式,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损失的活动,以消除风险隐患。
风险自留:在无法转移给他人的情况下只好自留;或者经过分析认为留下比转移给他人对自己更有利,而转移给他人要付出代价,而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本来就不高,即便发生了,自己也能承受。 风险自留是指项目参与方自己承担风险里带来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许多风险发生的概率很小,且造成的损失也很小,如果项目实施方承担这些风险反而可能获得较好的收益。(自行组织施工、自行拥有和管理土方施工设备等) 但采取风险自留不是消极的,而是建立在做了充分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之上,对项目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有比较准确的评估基础上的风险自留。 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而高收益也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一味地强调规避风险往往会失去很多盈利的机会。 采取风险自留与利用的风险管理决策可以让项目参与方获得较高的收益
风险控制;减少和控制损失。 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减少风险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风险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那些投资者不愿回避或转移的风险。 风险损失控制的目的在于积极改善风险本身的特征,如风险发生的概率与损失程度。从报价、合同、汇率、技术、安全方面采取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控制:风险损失预防;风险损失减轻两种。
风险转移:增加风险分散体或者全部转移出去,如成立联营体或者分包、保险等。 风险转移是企业将自己面临的风险转移给别人承担的管理方式。 转移风险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 非保险转移是将项目的风险转移给别人或者共同承担。如通过保证担保、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方式,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
应急计划: 对于在可接受的水平范围内或无法规避、分散、减少或者转移的风险,应针对性地制定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风险及风险概率、风险等级; 2)风险发生的征兆及预警信号; 3)风险责任主体及其管理职责; 4)风险预防措施及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5)实施应急措施的预算费用和时间; 6)残留风险及次风险的处理方法
5.3. 风险监控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措施,都很难完全消除风险,而且原有的风险消除后,还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在项目执行中,对风险进行监控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其目的就是: 1、评估各种风险措施产生的效果; 2、确定风险减少的程度; 3、监视残留风险的各种变化情况; 4、进而考虑是否需要调整风险管理以及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