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重要记忆知识点的相关整理
编辑于2020-04-30 20:34:51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
2023年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考虑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风险,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后,无需等待特定疫苗,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本导图根据病理学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了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的相关知识要点,为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指导指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简称脊灰)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以肢体不对称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在疫苗前时代,该病广泛流行,所致麻痹不可逆,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
2023年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考虑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毒感染风险,建议符合条件的人群满足时间间隔要求后,无需等待特定疫苗,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本导图根据病理学的章节内容,归纳整理了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变化,包括大体和镜下的相关知识要点,为医学生的理论学习提供指导指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常见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
急性传染病
不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
婴幼儿咽鼓管官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咽部细菌或分泌物易逆行进入鼓室
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经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血性感染
极少见
临床表现
症状
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发热、倦怠、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中毒症状
耳痛:早期症状。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
听力减退及耳鸣:病程初期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和听力减退
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脓血样,以后变为黏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及局部症状均减轻
体征
耳镜
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消失,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发展为鼓膜穿孔。一般开始穿孔较小不易看清,穿孔处有搏动亮点,称之为:“灯塔征”,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融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患者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治疗
原则: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
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鼓膜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
症状重者给予补液等支持疗法
局部治疗
鼓膜穿孔前
1%酚甘油滴耳,血管收缩剂滴鼻
如全身症状较重,鼓膜膨出明显,一般治疗无明显减轻,可行无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
耳廓后上区红肿压痛,怀疑并发急性乳突炎者,行CT扫描证实后应考虑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鼓膜穿孔后
清洗
3%过氧化剂
局部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水溶液,禁止使用粉剂
乙醇制剂滴耳
3%硼酸乙醇甘油、3%硼酸乙醇、5%氯霉素甘油等
病因治疗
积极和资料鼻腔、鼻窦、咽部与鼻咽部慢性疾病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确立
鉴别诊断
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疖
主要表现为耳内疼痛、耳廓牵拉痛明显
鼓膜表面炎症轻微或正常。一般听力正常
急性鼓膜炎
大多并发于流感及耳带状疱疹,儿童剧烈,听力下降不明显
鼓膜充血形成大疱
一般无鼓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