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思维导图大纲
编辑于2020-05-06 00:54:33生理学第三章 血液
概述
组成与血量
血液
血浆
溶质 8%-9%
血浆蛋白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
电解质
Na+,K+,Ca2+,CI-,HCO3-
其他
激素,代谢产物,葡萄糖等
水 91%-92%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理化特性
颜色
血红蛋白 红色
氧化血红蛋白 HbO2 鲜红色
动脉血
去氧血红蛋白 Hb 蓝紫色
静脉血
密度
黏度
分子或颗粒间的摩擦力
酸碱度
7.35—7.45
取决于
血液缓冲系统
肺排酸功能
肾排酸保碱功能
功能
运输功能
调节功能
水,皮肤血流
防御免疫功能
白细胞
缓冲功能
血浆
成分及作用
水和电解质
水
血液的运输,调节体温等
电解质
形成并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维持酸碱平衡
维持神经与肌肉兴奋性
血浆蛋白
分类
白蛋白
球蛋白
α1,α 2, β, γ
纤维蛋白原
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为1.5-2.5,肝硬化时,比值下降
1.白蛋白与球蛋白α1,α 2, β,由肝脏产生 2.球蛋白γ 由浆细胞产生
生理功能
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②协助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 ③参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等。 ④抵御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入侵。 ⑤营养功能
非蛋白含氮有机物
尿素、尿酸、肌酸、肌酐及氨基酸等含氮物质,作为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产物,临床上将其所含的氮称为非蛋白氮(NPN)
血浆渗透压
注
压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的数量,而与颗粒大小无关。
组成与正常值
晶体渗透压
氯化钠
胶体渗透压
主要为白蛋白
作用
血浆晶体渗透压
晶体物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在于维持细胞内、外水的平衡。
血浆胶体渗透压
1.
原因
毛细血管内外的晶体渗透压大致相等,血浆蛋白分子量相对较大,不能随意透过毛细血管壁。
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可维持毛细血管内外水的动态平衡,在血浆和组织液容量保持相对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2.
作用
机体营养不良或肝脏疾病导致血浆中蛋白含量下降,形成水肿。
原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的储水力量减弱,水分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间隙。
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
等渗溶液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等张溶液
由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溶质所形成的等渗溶液,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
血细胞
红细胞
形态数量
临床工作中将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的现象,称为贫血。
功能
主要功能是运输O2和CO2 Hb + O2 HbO2 一定的缓冲功能
生理特性
红细胞膜的通透性
脂溶性物质(O2和CO2)可自由通过; 负离子(Cl-、HCO3-)较易过细胞膜; 正离子极难通过。
可塑性
悬浮稳定性
原因: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
决定红细胞叠连的因素 血浆成分的变化,而不在于红细胞自身。
ESR↑
胆固醇↑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ESR↓
白蛋白↑ 卵磷脂↑
红细胞叠连:红细胞彼此以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的现象。
渗透脆性
渗透脆性大,表示对低渗溶液的,表示对低渗溶液的抵抗抵抗力小,易破裂。
生成与破坏
生成
部位
红骨髓
条件
红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
造血原料与成熟因子
基本原料
蛋白质,二价铁离子
合成血红蛋白
成熟因素
叶酸,维生素B12
合成DNA的重要辅酶
调节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雄激素
破坏
血管外途径(主要):肝、脾内巨噬细胞吞噬 血管内途径(次要):受到冲击、碰撞而破裂
白细胞
总数与分类计数
数量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白血病
分类
颗粒细胞
嗜中性细胞
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无颗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生理特性与功能
中性粒细胞
在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具有十分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作用。
数目最多的一种
单核细胞
识别清除激发
体积最大,吞噬能力最强
淋巴细胞
T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体液免疫 NK细胞--先天免疫
免疫功能
嗜碱粒细胞
数目最少
超敏反应
嗜酸粒细胞
基本无杀菌能力
限制嗜碱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生成与破坏
生成
所有白细胞均同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生成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叶酸、维生素 B12和维生素和维生素B6。
血小板
形态及正常值
生理特性
黏附
不能黏附在内皮完整的血管壁上,只能 黏附在血管内皮破损处的胶原纤维上
聚集
释放
聚集→膜通透性改变→水进入细胞→血小板肿胀→破裂→解体
吸附
收缩
功能
参与生理性止血
促进凝血
维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
生成与破坏
生成
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分割成许多小块→血小板
破坏
绝大多数被脾、肝及骨髓的巨噬细胞吞噬和破坏。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生理性止血
概念
正常成人小血管破损后血液从血管流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性止血
过程
血管收缩
血小板止血栓形成
黏附→聚集→形成松软血小板血栓→初步止血
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液凝固
概念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态的过程,简称凝血。
本质
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
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因子Ⅱ凝血酶原,因子Ⅲ组织因子,因子IVCa2+,因子V前加速素,因子Ⅵ前转变素,因子Ⅷ抗血友病因子,因子IX血浆凝血激酶,因子X斯图亚特因子,因子XI血浆凝血激酶前质,因子XII接触因子,因子XIII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特点
①除因子Ⅳ(Ca2+)外,其余为蛋白质; ②除因子Ⅲ存在于血管外组织,其它都在血浆中; ③大多数以酶原形式存在,需被激活(如:FⅡa); ④多数因子在肝脏合成,且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VitK。
血友病
病因:缺乏Ⅷ、Ⅸ、Ⅺ因子,分别称为甲、乙、丙型血友病。
凝血过程
1.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FX激活为FXa) 2.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FⅡ激活为FⅡa)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外源性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调控
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3.生理性抗凝物质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肝素
蛋白质C系统
4.促凝和抗凝
促凝
补充维生素K
抗凝
加肝素
纤维蛋白溶解
概念
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的过程,简称纤溶
纤溶系统主要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简称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简称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抑制物
基本过程
纤溶酶原的激活
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抑制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
血量与血型
血量
血量不足会导致:血压下降、血流减慢,最终引起细胞、组织及器官代谢障碍及功能损害。
血型
溶血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个体的血液混合,红细胞彼此凝集成簇,这种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在补体的作用下,这些凝集的红细胞发生破裂,称为溶血。
红细胞凝集反应
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
分型
存在AB两种抗原
A型,B型,O型,AB型
抗体
不同血型的人的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体,但不会含有与自身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
分类
天然抗体
IgM为主,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
免疫抗体
以IgG为主,分子量小,可以通过胎盘。
遗传
鉴定
正向定型:用已知抗体(抗A和抗B)检测红细胞有无相应抗原(A/B抗原) 反向定型:用已知抗原(A和B型红细胞)检测血清有无相应抗体
Rh血型系统
发现
恒河猴
抗原
抗原D、E、C、c、e,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
Rh阳性(Rh+)有D抗原 Rh阴性(Rh-)无D抗原
抗体
◼无天然抗体 ◼Rh-者接受Rh+血液,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Rh抗体。
新生儿溶血
安全输血
谨慎异型配血
坚持同型输血
必须交叉配血
推广成分输血
提倡自体输血
贫血
贫血
临床工作中将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的现象,称为称为贫血
肾性贫血
严重的肾疾患,其释放的EPO减少,引起红细胞减少,临床上称为肾性贫血。
脾性贫血
脾功能亢进可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当骨髓造血系统受到放射线、某些药物(如氯霉素、抗癌药物)等理化因素抑制时,不仅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也明显减少,临床称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Fe2+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叶酸、VitB12缺乏,DNA合成减少,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