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标准贸易模型
6标准贸易模型的思维导图,标准贸易模型结合了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思想,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上,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9-02 11:20:096标准贸易模型
引入
标准贸易模型结合了李嘉图模型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思想
标准贸易模型建立在下面四个重要关系的基础上
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相对供给曲线之间的关系
相对价格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确定世界均衡的世界相对供给与世界相对需求之间的关系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对国家福利的影响
生产的价值
消费的价值
消费选择(需求)由什么决定?
标准贸易模型中的生产、消费和贸易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如果粮食的消费量减少,为了达到相同的效用,就必须增加棉布的消费量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离远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越高。对个人来说,消费的产品越多,福利水平越高
每一条无差异曲线越往右越平坦:每个人消费·的棉布越多,粮食就越少,单位粮食对单位棉布的相对边际效用就越高。所以,随着粮食消费量的减少,用以补偿因此而减少效用所需要的棉布消费量就会越来越大
价格和消费价值
价格决定了消费的价值
当棉布的相对价格上升,且这个经济体又是棉布出口国时,该经济体的福利水平会得以提高:等价值曲线变得更陡,然后会有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与之相切,这也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改善
越高的棉布出口价格意味着可以进口更多的粮食
更高的棉布相对价格同时也会影响关于棉布与粮食之间的消费决策:更高的棉布相对价格使得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少的棉布和更多的粮食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一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价格上的变化导致的福利(福利)上的变化,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移动,会使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增加
替代效应:一种产品相对于另一种产品价格上的变化导致的产品之间的替代,意味着无差异曲线上的移动,使社会减少棉布的消费,增加粮食的消费
进口关税与出口补贴
进口关税
含义:对进口品征税
假如本国对粮食进口征收关税,本国生产者和消费者面对的粮食相对于棉布的价格会上涨
本国生产者会接受更高的粮食相对价格,因而更愿意转向粮食的生产:本国棉布的相对供给因而减少;本国消费者将支付更低的棉布价格,因而更愿意转向棉布的消费:本国棉布的相对需求因而增加
关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影响
当本国征收关税时,贸易条件改善,本国的福利可能提高,这个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本国相对于世界的经济规模
出口补贴
含义:向外国销售商品的本国生产者的支付
假如本国对棉布出口实施补贴,则本国消费者和生产者所面对的棉布相对价格会上涨
本国生产者在出口时会面对更高的棉布相对价格,因此更愿意转向棉布的出口生产:本国棉布的相对供给会增加;本国消费者需要给棉布生产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因此本国消费者更愿意转向消费粮食:本国棉布的相对需求会下降
出口补贴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当本国实施出口补贴时,贸易条件会恶化,因为本国福利下降,外国福利提高
两者影响
这两项政策都会影响贸易条件,因而影响国家福利
会使得世界市场价格(外部价格)和国内市场价格(内部价格)分割开来
进口品和出口品的交易是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的,因此贸易条件用于衡量外部相对价格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显示出:本国进口关税会以外国为代价提升本国的福利;本国出口补贴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提高外国的福利
国际间收入分配忽略了世界存在很多国家和商品时关税和补贴的影响
外国补贴的出口品也可能是美国所出口的,这会降低美国的出口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从而降低美国的贸易条件
外国征收的进口产品也可能是美国所进口的,这将降低美国从世界市场上进口的价格,从而改善美国的贸易条件?
对某一产品实行出口补贴会通过提高该产品的相对供给以及降低该产品的相对需求,从而降低该产品的世界相对价格;对某一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会通过提高该产品的相对供给以及降低该产品的相对需求,从而降低该产品的世界相对价格,同时提高其他产品的世界相对价格
一国国内的收入分配
由于会改变相对价格,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会对一国国内生产者的收入分配产生影响
国际收入转移效应
国际收入转移会在一国和另一国之间发生
战争赔偿/外国援助可能会影响对贸易品的需求,从而影响世界相对需求
国际借贷在短期也可能影响世界相对需求(在贷款没有得到偿还之前)
国际收入转移如何影响世界相对需求和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变动产生的影响
若本国收入转移到外国,那么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会增加多少呢?
如果外国在自己的产品上边际消费倾向更高,那么其对自己产品需求的增加会多余从本国进口的产品
若本国在转移中收入减少,那么其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会减少多少?
如果本国在自己的产品上边际消费倾向更高,那么(收入的减少会导致)对其产品需求的减少会多于从外国进口的产品
如果每个国家在自己的产品上边际消费倾向更高,那么收入从本国转出会导致相对需求的减少
事实上,各国都倾向于在自己的产品上消费更多。运输成本、关税、其他贸易壁垒以及偏好都会导致本国居民偏好本国产的物品
非贸易物品和劳务的生产也会(因收入转移而)发生变化,这回影响贸易品的世界相对供给,和强化贸易条件的变化
那些生产非贸易品的行业会跟那些生产贸易品的行业竞争资源
收入转出国将减少对非贸易品的需求和生产,因此这些资源将被用于生产出口品(贸易品)
转出国的出口产品供给增加,使其贸易条件恶化
收入转入国对非贸易品的需求增加,会将资源从出口产品生产中抽走,因此转入国出口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外国(收入转入国)的出口产品的相对供给减少,恶化了转出国的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的影响
其他国家经济增长对本国经济存在正反面的影响,同样本国经济增长对本国经济也存在正反面的影响
偏向性经济增长
含义: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在某种产品方向上扩张幅度大于在另一种产品方向上扩张的幅度。这会使本国的相对攻击曲线发生移动
例如:美国的计算机行业发生了快速的增长,而纺织行业的增长却相对较少
根据李嘉图模型,一个部门的技术进步会导致偏向性增长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某一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的增长会导致偏向性增长
影响
由于偏向性增长,偏向扩张的产品的世界相对供给的增加使得经济增长国家的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贸易条件改变的方向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性质
出口偏向性增长降低了一国的贸易条件,这通常会降低该国福利,同时增长外国的福利
进口偏向性增长提高了一国的贸易条件,这通常会提高该国福利,同时降低外国的福利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出口偏向性增长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而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偏向性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本国出口偏向性的贸易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减少增长带来的直接收益,本国的进口偏向性增长会使本国的贸易条件改善,并带来额外收益
类别
出口偏向性增长:指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出口产品。外国如果在粮食行业是偏向性增长,则外国为出口偏向性增长国家
进口偏向性增长:指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偏向于进口产品。外国如果在棉布行业是偏向性增长,则外国为进口偏向性增长国家
别国的经济增长对本国来说有利还是有弊?
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意味着为本国出口开辟了更大的市场,有利于本国经济
但是另一方面,其它国家的经济增长也许意味着本国出口产品将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国经济增长的利弊
本国生产能力的加强使本国能像世界市场出口更多的产品
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可能会以本国出口产品价格降低的形式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手中而非本国所得
亚洲的增长降低了高收入国家的福利水平吗
相对价格的确定
世界相对供给和相对需求
福利与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品的价格初一进口品的价格。当棉布出口国的棉布相对价格上升时,该国的贸易条件得以上升(或称为“”改善)
更高的出口品价格意味着该国可以买得起更多的进口品
贸易条件的改善会带来一国福利水平的提高,恶化会导致一国福利水平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