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飞机维修模式的演变
MSG-1\MSG-2\MSG-3\PHM 飞机维修模式的演变,如PHM指代预测性维护(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是一种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并预测故障发生时间以实现最佳维护计划的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飞机维修模式的演变
MSG1
1967年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应用决断图制定维修大纲的逻辑分析方法》
1968年
美国几家航空公司 + 飞机制造厂商的代表
组成维修指导小组(Maintenance Steering Group = MSG)
《维修评审和大纲修订》
专用于波音747飞机的维修大纲
颠覆“以预防性维修为主”的传统维修思想理念
采用逻辑决断方法和程序指导 - 制定维修大纲
MSG2
1970年
第二个维修指导小组 = MSG2
《航空公司/制造厂维修大纲计划文件》
针对维修方式的分析逻辑
针对 系统、部件或设备
采用“从下往上”的分析方法
结果导向: 各组件确定适宜的维修工作方式
定时(HT)
视情(OC)
状态监控(CM)
MSG3
1979 年
美国航空运输协会(ATA) 修订MSG2
1993年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 FAA)批准
新型运输类飞机制定定期维修需求
针对飞机的系统/分系统的维修工作
从上往下 面向 故障结果
从飞机系统的最高管理层面 或 整机层面 而不是在部件层面进行故障分析
确定适合的计划维修任务
防止故障发生和保证系统的固有可靠性水平
维修保障概念的革新
2011年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
美空军负责科学技术和工程
《Examination of the U. S. Air Force' s Aircraft Sustainment Needs in the Future and its Strategy to Meet Those Needs》
Maintenance = 系统运维
Sustainment
系统、子系统、软件和支持系统 达到要求完好性等级
所需要的保障功能之集合
通过 目标导向 定义 技术手段去实现"持续"
PHM
指代预测性维护(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是一种通过监测设备状态并预测故障发生时间以实现最佳维护计划的方法。
源自70年代, 早在1982年F-18大黄蜂机队F404发动机检测系统,用于大黄蜂战机的发动机的监测
CBM(Condiction Based Maintenance)
故障预判 = 故障、失效、恶化已经存在或发生 = 结果导向
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故障分析
判断设备异常
确定故障情况
维修前获取设备状态信息 -- 根据设备状态,安排维修计划 -- 实施设备维修
是一种基于设备状态的 设备维修策略,其建立在
传感器技术
状态检测技术
故障诊断技术
PHM(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故障预测 = 故障、失效、恶化尚未发生 = 目标导向
技术层面
利用各种传感器在线监测
定期巡检和离线检测
广泛获取设备状态信息
借助智能推理算法
评估设备本身的健康状态
基于失效模型推理
系统发生故障之前
结合
故障信息
历史工况信息
维修信息
可靠性信息
航材信息
部件设计信息
(工程)管理层面
维修保障决策
实施计划
CBM vs P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