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在安静情况下非同日3次以上测量血压高于(收缩/舒张)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其发作典型的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紧缩或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方,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抗高血压药
一线降压药
利尿药
氢氯噻嗪
降压机制
用药初期:通过排钠排水,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而降压
长期用药:钠量减少,钠-钙交换,使胞内钙含量减少 →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
临床应用
单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合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不良反应
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紊乱
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
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
适合于轻、中、重度高血压。
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较强、快(30s)、短,伴有心率增快(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以及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可减轻)现临床常用其缓释剂(长效)进行治疗,可与其他药物合用
眩晕、低血压、心悸、踝部水肿等
同类药: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1ACEI
卡托普利
作用机制
抑制缓激肽的水解,扩张血管二降压
抑制血管紧张素2的形成,产生降压
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降压时不伴有心率加快
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谢障碍
刺激性干咳(经典不良反应),可能与缓激肽等物质积聚有关。停药消失。
同类药物
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福辛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2AT1
氯沙坦
选择性阻断AT1受体,作用强效,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
原发性、高肾素型高血压。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
能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
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他不良反应相似ACEI
缬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
受体阻断药
普萘洛尔
减少心排出量 心脏1受体阻断,心收缩性抑制并减慢心率,心排出量减少而降压
抑制肾素分泌 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受体阻断,肾素释放减少。吲哚洛尔在降压时不影响肾素活性。
降低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抑制正反馈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降压
广泛用于各型高血压的治疗
选择性受体阻断药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的作用优于普萘洛尔
其他类降压药
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可乐定
舒张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同时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治疗中度高血压,通常在应用其它降压药无效时使用。还可用于吗啡类药物成瘾者的戒毒治疗。
特点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约为75%,口服后半小时起效,2~4小时达到高峰,持续6~8个小时。30%~50%经肝代谢,其余以原形经肾排出。
扩张血管素
硝普钠
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纠正血压上升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为强、快、短效的动静脉扩管药。主要用于静脉点滴抢救高血压危象及难治性心衰。使用时注意新鲜配制,避光使用
不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不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常用有硝普钠等
α-受体阻断药
哌唑嗪
选择性阻断α1受体,扩张动、静脉,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降压时不伴有心率加快,还能降低VLDL、LDL,增加HDL
降压作用较强,快、维持时间可达10小时。主要用于中度高血压的治疗及并发肾功能不良者
首次用药时可出现‘首剂现象’,表现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意识消失等。临睡时服用或小剂量(0.5mg)可避免。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
利血平
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影响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贮存和释放等过程,阻滞交感神经冲动的传导,引起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平稳降压
小剂量开始,避免过快、过强,血压波动过大引起靶器官的损害
根据合并症选药
哮喘不宜用β阻断药
按药物作用特点联合用药
利尿药和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和ACEI(ARB)、
剂量个体化
性别、年龄、并发症、接受药物治疗的效果等
高血压急症处理
高血压危象或脑病患者硝普钠,静脉滴注,不宜过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