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内科学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症
中医内科学 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看到整本书的框架
伤寒论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个不错的资料,辨证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病因,病机,看似对症下药,其实针对病机下药,问症状的同时,是在思考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逻辑清晰,方可 出法。
关于梗死的思维导图,包含了1.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2.梗死的类型及病变、3.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等内容,临床医学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关于胃-方剂的思维导图,包含了1.脾胃、2.肠胃、3.肝胃、4.胆胃、5.肺胃、6.肾胃等内容,知识全面详细,干货满满,现在不收藏,还在等什么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气血精液病症
1. 郁证
1. 实证
1. 痰气郁结证(梅核气)
半夏厚朴汤
2. 肝气郁结
柴胡疏肝散
3. 气郁化火
丹栀逍遥散
2. 虚症
1. 心脾两虚
归脾汤
2. 心肾阴虚
天王补心丹
3. 心肾失养证
甘麦大枣汤(脏躁)
2. 血症
1.鼻衄
1. 热邪犯肺
桑菊饮
2. 胃热炽盛
玉女煎
3. 肝火上炎
龙胆泻肝汤
4. 气血亏虚
2.齿衄
1. 胃火炽盛
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 阴虚火旺
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3.咳血
1. 燥热伤阴证
桑杏汤
2. 肝火犯肺
泻白散合黛蛤散
3. 阴虚肺热
百合固金汤
4.吐血
1. 胃热壅盛
泻心汤合十灰散
2. 肝火犯胃
3. 气虚血溢
5.便血
1. 肠道湿热
地榆散合槐角丸
2. 气虚不摄
3. 脾胃虚寒证
黄土汤
6.尿血
1. 下焦湿热
小蓟饮子
2. 肾虚火旺
子主题
3. 脾不统血
4. 肾气不固
无比山药丸
7.紫斑
1. 血热妄行
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茜根散
3. 气不摄血
3. 痰饮
1. 痰饮
饮留胃肠
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脾阳虚弱
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 支饮
寒饮伏肺
小青龙汤
脾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3. 悬饮
邪犯胸肺
柴枳半夏汤
饮停胸胁
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 或控涎丹
阴虚内热
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络气不和证
香附旋复花汤
4. 溢饮
表寒里饮证
4. 消渴
1. 上消
消渴方
2. 中消
胃热炽盛
气阴亏虚
七味白术散加减
3. 下消
肾阴亏虚证
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
金匮肾气丸
5. 内伤发热
1. 气虚发热
补中益气汤
2. 血虚发热
3. 阴虚发热
清骨散
4. 阳虚发热
5. 气郁发热
6. 痰湿郁热
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 血瘀发热
血府逐瘀汤
6. 自汗盗汗
1. 肺卫不固
桂枝黄芪汤
当归六黄汤
3. 邪热郁蒸
4. 心血不足
7. 虚劳
1. 气虚
心气虚证
七福饮
脾气虚证
加味四君子
肺气虚证
补肺汤
肾气虚证
大补元煎
2. 血虚
肝血虚
四物汤
心血虚
补心汤
3. 阴虚
肝阴虚
补肝汤
心阴虚
脾胃阴虚
益胃汤
肺阴虚
沙参麦冬汤
肾阴虚
左归丸
4. 阳虚
心阳虚
保元汤
脾阳虚
附子理中汤
肾阳虚
右归丸
8. 肥胖
1. 胃热火郁证
白虎汤合小承气汤
2. 痰湿内盛
导痰汤合四苓散
3. 气郁血瘀
4. 脾虚不运
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
5. 脾肾阳虚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
9. 癌病
1. 气郁痰瘀
越鞠丸合化积丸
2. 毒热壅盛
犀角地黄汤合犀角丸
3. 湿热蕴毒证
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
4. 瘀毒内阻
血府逐瘀汤合膈下逐瘀汤
5. 阴伤气耗
生脉地黄汤
6. 气血双亏
十全大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