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包装印刷概论
包装印刷概论知识体系整理,梳理重难点及易错要点,助力学子在奋斗的道路上再创辉煌
编辑于2020-06-10 16:58:20包装印刷概论
第1章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
导论
课程概述
本课程主要讲授图像传播(印刷)学科所涵盖的技术范畴、概述印刷媒体技术的起源、发展、现代印刷工业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讲授图像信息传播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印刷媒体技术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图像(包括图形和文字)信息处理、图像制版、印刷工艺流程、印后加工、质量控制、数字印刷等内容。
印刷术的起源
印刷术的发明取决于社会在文化和生活各方面对印刷复制技术的需求,而这一需求的实现,又是以包括文字产生、发展和规范,以及印刷原材料在内的物质条件的具备为前提,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前提条件:文字的产生
印刷作为复制传播技术,其复制对象和内容主要是图片和文字两大类,其中尤以文字为多,在中国古代社会更是如此
语言 结绳记事 刻木记事 象形字
物质基础-笔、墨、纸的发明
笔:大约在印刷术发明前1000年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毛笔,当时用兔毫作笔头,以细竹为笔杆,古称“战国笔”,蘸朱砂之类的有色物料在竹简、丝帛之类的载体上涂画。
墨:到了公元三世纪,我国制成了烟贫墨,这种墨用松烟和动物胶配制而成,易溶不晕,色浓不脱,非常适用于书写和印刷。
纸:公元二世纪初,东汉和帝年间,蔡伦总结了前人抄造纸张的经验,采用树皮、麻、破布、旧渔网等造纸原料,制成了质地优良的植物纤维纸,这就是“蔡伦纸"。
技术条件--盖印和拓石
综上所述,文字的产生、笔墨纸的发明、印章拓印技术的发明,以及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宗教和科普知识的盛行,人类对文字资料的大量需求,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图书资料的复制技术,这些条件对印刷术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与演变
1.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是种类繁多印刷术中最先发明的,是凸版印刷术的雏形,也是其它种类印刷的基础。
雕版印刷工艺过程
以细纹理木材制成手整木板
将写文字的干薄纸反贴于木板上
雕刻文字或图案
刷印于纸张上
将印页装订成册或卷
《金刚经》——第一部有记载的印刷品
彩色印刷的出现
套版印刷
饾版印刷
木刻水印技术目前仍应用于木刻版画的艺术品复制工艺中
2.活字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年代: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6) 人物:毕异(公元990-1051)
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年代: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 人物:王祯
事件:木活字、排字轮转架。尤其重要的是,王祯把制造木活字的方法,以及拣字、排字、印刷的全过程,都系统详细地记载了下来,写成《造活字印书法》 一书,这是世界上最早讲述活字印刷术的专门文献。
3.铜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年代:明代(1490年) 人物:无锡人 华燧(1439-1513年) 事件:铜活字排书
4.现代印刷术的产生---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年代:1452-1455年 人物:德国人约翰·谷登堡(1397-1468) 事件:铅活字排书
成就:改变了油墨的性质;制造了木制印刷机发明了铅活字;规范了字体的大小。
谷登堡在活字材料的改进、脂肪性油墨的应用,以及印刷机的制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现代印刷术的基础。各国学者公认,现代印刷术的创始人,是德国的谷登堡。
5.我国印刷工艺的演变
6.数字时代的印刷业
·数字化 ·网络化 ·规范化 ·绿色化
重点内容与讨论
本章测试
印刷品呈色是基于(CMYK)颜色模式的。
显示器呈色是基于(RGB)颜色模式的。
颜色模式
印刷报纸的纸张被称为(新闻纸)
精品印刷所用的纸张为(铜版纸)。
特定用纸
我国古代印刷是从(雕版印刷术)开始的。
金刚经是第一部载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
常规印刷采用了几个颜色?分别是什么?并写出其对应英文代码。
4 青色,品红,黄色,黑色 CMYK
什么是印刷?你是怎么理解的?
(1)印刷是一种传播视觉信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2)印刷是装潢商品、宣传商品、推销商品的一种手段。 (3)印刷是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印刷是一种艺术的再生创造。 (5)印刷是一种文化传播技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支撑,是人类社会传播思想的载体。
你了解哪些优秀的印刷企业?请选取2-3个做出介绍。
(1)当纳利中国,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在国家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依法进行投资。 (2)QuadTech是印刷控制系统的引领者,全球最大私营印刷商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威斯康辛州的苏赛克斯。 (3)海德堡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源于德国,是全球知名印刷媒体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较大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
第2章印刷总论
2.1认识印刷
一、印刷的定义
GB9851.1-1990: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GB/T9851.1-2008: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广义的印刷包括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部分。
二、印刷的作用
印刷是一种传播视觉信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印刷是装磺商品、宣传商品、推销商品的一种手段
印刷是我们衣、食、住、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印刷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三、印刷产品领域
出版印刷 商业印刷 包装印刷 数码快印 工业印刷(印制电路板(PCB)) 办公文创印刷 安全印刷
2.2印刷媒体的生产要素
原稿
定义
在印刷领域中,制版/印刷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叫原稿
作用
原稿是制版,印刷的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成品的质量
分类
根据介质进行分类:反射原稿、透射原稿和电子原稿等。
根据制作方式和图像特点分类:照相、绘制、线条、连续调、半色调之分。
印版
定义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印版表面有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
种类
1.依形状分:
凸版:印刷部分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凹版:印刷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平版:印刷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的印版
孔版:印刷部分为细小的孔洞状态,印刷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油墨可透过印版,转印到下面的承印物上的印版
2.依材料分
金属类印版 橡胶类印版 树脂类印版 化纤类印版
油墨
定义
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由颜料(染料)、连接料、助剂、填充料等组成的呈色物质。
种类
>常规油墨:CMYK C(cgan,青色) M(Magenta,品红色) Y(Yellow,黄色) K(Black,黑色) >专色油墨 >特种印刷油墨:发泡油墨,磁性油墨,荧光油墨,导电性油墨等
在包装印刷中,除了使用常规四色油墨外,还采用了大量(专色)油墨
油墨的印刷适性
1.油墨的粘度
油墨在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内摩擦特性
2.油墨的粘着性
油墨从墨斗向墨辊、印版、(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转移时,油墨薄膜先是分裂,而后转移,墨膜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阻上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着性
3.油墨的触变性
在一定的温度下,油墨经搅拌或施加机械外力后,流动性得到改善,粘度下降;静置后,流动性又变得不好,粘度上升,这种性质叫做油墨的触变性
4.油墨的干燥速度
承印物
定义
承印物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其它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信息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发展现状
随着印刷技术的日益成熟,印刷品的品种也日断增多,因此,承印材料也越来越广泛,有纸张、塑料、木材、金属、玻璃、皮革等等,但目前使用最多的还是纸张和塑料。
纸张
1.纸张的成分与生产过程
纸张是由纤维、填料、胶料和色料等组成的。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过程分为制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
具体工艺流程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制浆段√抄纸段√涂布段√加工段
2.印刷用纸的分类
材质: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纸板
方式:单张纸、卷筒纸
3.印刷用纸参数
(1)全张纸/全开纸
国际标准组织(ISO)纸张将纸张分为A、B、C三种系列,幅面大小排列顺序为A<C<B
国际标准纸张尺寸表(单位mm)
我国印刷用纸为:正度纸、大度纸
(2)开本
(3)克重(定量):
纸张单位面积的重量,以g/m2表示。按照造纸工业部门标准,通常把定量小于250g/m2的纸称为纸张,把定量高于250g/m2,称为纸板。
厚度:指纸在两测量板间受一定的压力下直接测得的距离(um)
(4)令
定量相同,幅面一致的500张全张纸为1令纸。在纸张交易及印刷使用中,单张纸通常以“令”作为计量单位
(5)印张
印刷机在全张纸上印一个面为一个印张,在全张纸两面印出的印刷品为两个印张。一令纸为500张,两面印即等于1000印张,也称“千印张”
印张是印刷生产的计量单位,也用作出版物的计量,是核算书刊用纸数量的依据。
开本:书刊幅面尺寸 克重:单位面积纸张的重量,即每平方来多少克,单位为g/m2。 令:500张全开纸为1令纸。 印张:一个全开印刷面积称为一个印张。 印数:印刷的数量。
印张=总页码÷开数 书刊用纸量(令)=(印张×印数)÷(2×500)
4.纸张的印刷适性
纸张性能,如平滑度、吸墨性、含水量、丝缕、抗张强度、变形率、白度、不透明度等对于选择印刷油墨、印刷压力,都有很大的关系,直接影响印刷质量优劣。
印刷机械
印刷机械是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它的功能是使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
印刷机的分类
2.3常规印刷工艺及原理
常规印刷工艺的分类
一、凸版印刷
定义:是采用凸印版进行印刷的方式
示意图
原理:墨辊首先滚过印版表面,使油墨粘附在凸起的图文部分,然后承印物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接触,在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便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代表:柔性版印刷(柔印)、雕版印刷
产品:柔印产品、木版画、木版水印
凸印代表
雕版印刷
用于美术领域的木版画印版
柔印
柔性版是以橡胶或感光性树脂等弹性材料经雕刻或曝光制成的用于柔版印刷的凸印版
定义
柔性版印刷是指利用柔性印版,并通过网纹传墨辊传递油墨的凸版印刷方式
示意图
特征
1.环保
2.印刷压力小
3.质量
与平版胶印相比,目前柔版印刷品的精细度还稍有欠缺,影响柔版印刷质量因素也较多,印版制作、承印材料等成本也比胶印要高些。柔版印刷时,如果压力掌握不好,会使版面受力不均,文字线条易出现边缘效应,有一个明显的硬口
应用
(1)软包装印刷:乳品、饮料等纸质软包装,一次性医疗用品包装袋、食品包装纸、无纺布、塑料袋、薄膜包装等; (2)标签印刷:不干胶标签、胶带等; (3)纸容器印刷:折叠箱、组合箱、集装用纸箱、纸杯、瓦楞纸箱等
二、凹版印刷
定义:是采用四印版进行印刷的方式
示意图
原理
供墨装置将油墨供到凹版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在刮墨刀的作用下,将凹版印版表面(印版的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除干净。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凹版网穴(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
特点
1.墨层厚实、色彩鲜艳 2.耐印力高、大批量印刷成本低 3.能印刷连续图案 4.适用范围广 5.制版成本高,防伪能力强
应用
塑料包装印刷
纸质包装印刷
有价证券印刷
出版印刷
三、平版印刷
定义:是采用平印版进行印刷的方式
代表:胶印
示意图
胶印原理
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印刷时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图文部分亲油抗水,空白部分亲水抗油来实现印刷的
胶印使用专用橡皮布与印版接触,加压后印刷部分的油墨转移至橡皮布,再将橡皮布与承印物接触,使橡皮布上油墨转印至承印物上
正确地处理油水之间的关系,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基本前提
胶印特点
1.文字或线条边缘光洁,图像网点再现均匀。 2.印刷品质量高,周期短,成本低。 3.占据着以纸为承印物印刷的主导地位。 4.耐印率较凹低。
应用
1.新闻印刷:如报纸等的印制; 2.书刊印刷:如图书、期刊、杂志、地图、挂历、台历的印制; 3.广告印刷:如商品宣传单、小册子、样本、报、招贴画等的印制; 4.包装印刷:纸袋、纸盒等的印制; 5.商业印刷:信纸、表格、标签; 6.金属印刷:马口铁等金属片材的印制; 7.立体印刷:光棚立体图片、广告等的印制; 8.磁卡印刷:银行卡、交通卡、智能卡等的印制。
四、孔版印刷
定义:是采用孔印版进行印刷的方式
丝网印版
丝网版的版面由网孔和网丝两部分组成。印刷时网孔漏墨形成图文部分,网丝堵墨形成空白部分
原理
丝网印版的印刷部分由网眼组成。印刷时油墨涂刷在印版上,承印物放在印版下,通过在版面上刮墨透过孔洞,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印刷品
特点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2.版面柔软印压小 3.墨层厚覆盖力强 4.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 5.耐光性能强 6.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应用
丝网印刷由于具有适应性强(平面、曲面、球面、硬、软)、墨层厚实、印刷幅面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印染、电子、商业装饰、陶瓷装饰、工艺美术、建筑装饰、出版印刷等行业。承印行范围涉及塑料、金属、木制品、玻璃、纸张等。但丝网印刷不适合数量多、高品质产品的印制
主要产品:商业广告,包装装磺材料、印刷线路板、名片以及棉、丝织品等
示意图
本章测试
彩色杂志、海报主要采用(胶印)印刷工艺来完成
PCB主要采用(丝网印刷)工艺来完成
(凹印)印刷工艺可以起到较好的防伪效果
胶印是(间接印刷)
胶印机印刷机构有三个滚筒组成,分别是哪三个滚筒?各有什么作用?
轴颈:滚筒的文承部分。 滚枕:又叫肩铁,配合滚筒实现印刷。 筒体:其有效面积可以实现印刷或者转印图文
你了解哪些国内外知名印刷设备/材料相关企业?做出介绍。
海德堡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源于德国,是全球著名的印刷媒体业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较大成套印刷设备生产商,为全球客户提供设备、服务及印刷材料
第3章印刷色彩学
3.1颜色形成要素、属性和分类
色彩的重要性
人们在观察客观物体时,视觉神经对色彩反映最快,其次才是形状、表面质感和细节。因此,色彩对客观物体的表达至关重要。现代印刷是进行色彩复制的技术,色彩复制的准确极其重要
颜色媒介
色光介质:扫描仪、数码相机、显示器等 色料介质:印刷油墨等
光
光是能对人的视觉系统产生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波辐射,又叫可见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一般取380-780nm
色散现象说明:白光实际是由各种色光组成的,这些色光不是由棱镜创造出来的,棱镜仅仅是把原已经存在着的各种色光加以分解而已
分类
单色光:波长只有一个
在物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波长的不同而不同,波长越短,偏折程度越大,波长越长,偏折程度越小
复色光: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
色
·色彩是一种物理现象 ·色彩是一种心理现象
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颜色形成四要素
彩色物体
光源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分析光与色的关系?
无光既无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来源于光。所以说: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
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大脑
感受识别器
色彩是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感觉总是存在于色彩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色彩感觉存在
人眼
Summary
色觉异常
道尔顿发现色盲现象
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色弱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
色相(Hue,简写为H),即色彩的相貌,是色与色之间相区别的最主要的特征,由主波长决定
明度
明度(Light ness,简写L):即明暗程度,与所反射光的多少有关
饱和度
饱和度(Sat uration,简写S):即彩色的纯洁性。是指彩色与非彩色的区别
色彩的分类
非彩色:黑、白以及从黑到白的各种灰色,称为非彩色;只能反映明暗的变化
彩色:黑白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都称为彩色。有三种特性:明度、色相、饱和度
色温
以温度的数值来表示光源的颜色特性。当某一种光源的色度与某一温度下的绝对黑体的色度相同时绝对黑体的温度
·色温<3300K,色表为暖色型; ·色温为3300K~5300K,色表为中间型; ·色温>5300K,色表为冷色型
光源显色性
光源显色性:待测光源与参考光源(日光标准)相比较,显示同色能力的强弱称为该待测光源的光源显色性
Summary
色温是衡量光源本身光色的指标,显色性是衡量光源视觉质量的指标
3.2颜色的混合与颜色空间
颜色混合规律
不管是色光还是色料,两种颜色混合后,就会产生新的颜色,并且有其自身规律
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
色光三原色
红R(700nm) 绿G(546.7nm) 蓝B(435.8nm)
色光加色法混合规律
不同强度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
色料减色法
色料三原色
黄(Yellow,简称为Y) 品(Mgenta,简称为M 青(Cyan,简称为C
色料减色法原理
对比
物体呈色原理
彩色物体:选择性吸收原理
即物体本身不会发光,而是从被照射的光里选择性吸收了一部分色光,而反射(或透过)剩余的色光,我们所看到的色彩是剩余的色光,这就是物体的颜色,简称物体色
色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种原色光
非彩色物体(中性色):非选择性吸收/等比例吸收原理
即色料对白光中的红、绿、蓝三色光作等比例的吸收和反射
颜色空间
一、RGB颜色空间
用0-255表示红、绿、蓝色光的比例,符合加色混色规律; 0表示无光,255表示最大亮度; 常用来表示显示器和扫描仪等输入、显示设备颜色; 颜色与具体设备有关; 不能直接印刷
二、CMYK颜色空间
用0-100表示青、品红、黄、黑油墨的网点比例(墨量); 0表示无油墨,100示最大墨量; 颜色与印刷方法、材料、设备有关
三、Lab颜色空间
CIELab是基于人类色感的色彩空间,L代表亮度,a代表红-绿色轴,b代表蓝一黄色轴。 是基于人类视觉的颜色空间,是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式 建立在四色对立体系理论之上。 是CIE指定的颜色测量国际标准色空间
Summary
色域
色域是指某种设备能够再现的颜色范围
RGB色域 CMYK色域 LAB色域
色差
3.3颜色心理学
颜色适应性
亮度适应
概念
当照明条件改变时,眼睛通过一定的生理调节过程对光的亮度进行适应,以获得相对清晰的影像的过程
分类
暗适应
明适应
概念
通常人眼适应于一定的色刺激后,在观察另一种颜色时,后者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而带有原适应色光的补色成份,我们将先看到的色光对后看到的色彩的影响所造成的颜色视觉的变化,叫颜色适应
色觉恒常性
颜色适应性的后果就是产生了颜色的恒常性,也就是说,在照明和观察条件发生一定的变化时,人们对物体的颜色感觉保持相对稳定的特性
这表明,物体的颜色不仅取决于光、彩色物体、人眼的特性,也受到人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即大脑的心理作用
颜色对比
明度对比
色相对比
本章测试
以下颜色空间中,色域最小的是(CMYK)
以下颜色空间中,色域最大的是(Lab)
RGB颜色模式中,理想情况下,C色块对应的R、G、B值分别是(0)、(255)、(255)
低色温的光源颜色偏暖色光,高色温的光源颜色偏冷色光
常规印刷为什么和色料三原色会有所不同?
增加黑色,可以提高暗调区域的轮廓层次和细节反差
基于颜色形成的过程,以及印刷品的生产流程,试分析印刷品之间色差产生的原因
色差就是标准色与测量色之间的数值差别,主要成因有压力不适、墨辊不良、油墨不良、承印物材质不良、光源特性及观察角度不同
第4章印前图文信息处理
4.1CTP印前生产流程
CTP(Competer To Plate)
即计算机直接制版,采用激光扫描方式将图文信息记录在印版上
-数字文件—印版 -通过激光曝光(red,green or blue
流程
一、媒体素材准备/Premedia
为印前输出提供规范化的文字、图形、图像信息
文本制作 图形创意与制作 图像获取与编辑
媒体素材准备-文字
文字信息获取方法
文本格式
陷印:也叫补漏白(trapping),是一种专业的印刷技术,用来弥补色版之间因套印不准引起的缺陷
媒体素材准备-图像
√输入方式 √分辨率 √处理软件 √颜色模式 √陷印 √文字 √文件格式
二、排版
排版指的是将前端制作好的文字、图形、图像元素置入到单页面中,制作成符合客户需求和印刷要求的页面
排版-版式设计
版式是指出版物版面的排列格式
版式设计指在一定的开本上,把原稿的体裁、结构、层次、插图等方面作艺术而又合理的处理
√页面参数设置 √确立版面元素、主题内容 √划分版面结构、合理分栏 √图、文、表拓扑关系 √排式设计 √主页设计 √划出版面草图
排版-页面编排
页面编排是指参照已设计好的版式,置入文本、图形、图像信息,制作图表,并制作成符合最终输出要求的页面
文字 标点符号 转行 标题 图、表
排版-软打印
将页面文件打印为PS或PDF文件
图片 字体 页面控制信息设置 出血设置
三、拼(大)版
拼版是结合印品特点和印刷工艺,将小版页面拼合到大版上的工艺过程
四、RIP
连续调图像的明暗层次(阶调),在印刷品上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表现
一种是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如凹版印刷
另一种是利用网点覆盖面积的大小,即网点面积覆盖率,如柔印、胶印、丝网印刷等
概念
RIP(Rast er Inage Processor)即光栅图像处理器,功能是将制作好的PS或PDF页面快速地解释成点阵命令
(1)网点形状 (2)加网线数 (3)加网角度
五、打样
打样-作用
检查印前各工序的制作质量 为客户提供签样样张 为印刷提供参考 作为小批量复制的印刷品
分类
打样-数码打样
硬件:大幅面打印设备 材料 软件:数码打样软件 颜色测量仪器
打样-屏幕(软)打样
4.2图形与图像
图形
图形是由点、直线、矩形和曲线等一系列基本单元所组成的矢量图,如建筑图、机械图、电路图、数学曲线等
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图形一般是由计算机绘图程序画出来的,也可以用高级语言的绘图语句画成。 图形用一组指令集合来描述图形的内容,如描述构成该图的各种图元位置维数、形状等。描述对象可任意缩放不会失真。在显示方面图形使用专门软件将描述图形的指令转换成屏幕上的形状和颜色。适用于描述轮廓不很复杂,色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
图像
图像是由一些排列的像素组成的点阵图(位图)
分类
模拟图像:
一个以连续形式存储的数据。如用传统相机拍摄的照片,油画、国画等
数字图像:
用二进制数字处理的数据,如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数字照片
Summary
将模拟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的工作,通常可由扫描仪来完成
1.按影调分
阴图
图像明暗、色彩与原景物相反,如传统光学照相机拍摄的照相底片
阳图
图像明暗、色彩与原景物相同,如经照相底片冲洗得到的照片
2.按形式分
连续调:图像的画面阶调是连续渐变的。一是图像画面在明暗、色彩等数值方面的变化是连续的;另一方面,构成图像的介质在空间上也是连续的。如照片、油画、国画、水彩画等绘画作品
半色调(网目调):如果图像是由大小不同(或疏密不同)的点构成的,这种图像称为半色调(网目调)图像,如印刷品、打印机打印的样张等
3.按色彩分
彩色图、灰度图、二值图
Summary
图形、图像异同点
共同点:都可以形成视觉信息,具有“图示”性
区别:图像侧重于真实反映对象的面貌。图形侧重于描述和表现对象的形状特征
图像一般是由图像输入设备输入至计算机,或由图像处理程序绘制而成
图形一般是由计算机绘图程序或高级语言的绘图语句画成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图像是用点表示和存储,它是建立在像素基础上的,具有棚格特性。图像文件大小和组成该图像的点的多少有关,文件较大,缩放会失真
图形则用相关属性和参数进行描述和存储,它是建立在模型、函数、参数、算法等基础上的,具有矢量特性。矢量图形文件一般较小,最大的优点是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等都不会失真
4.3网点
网点定义/作用
组成网目调图像的基本单元 吸附油墨的最小单位 组织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
位置关系
网点并列
网点叠合
加网技术
调幅网点
定义
特征是单位面积内网点数不变,通过网点大小来反映图像色调的深浅
网点大小如何判断?
用网点面积覆盖率来衡量,专指印刷时单位面积内着墨的面积。习惯上用“成”来表示
调幅加网参数
调幅网点加网三要素
网点形状:50%网点的几何形状
不同网点形状的适用: 圆形网点适合柔和物体,如水、纱等. 方形网点其锐利的特性适合表现风景建筑。 链形网点适合于人体皮肤。而方圆点兼具有方点和圆点优势,被普遍采用
网点角度:网点中心连线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夹角
常用的网线角度 0°(90°),15°(105°) 45°(135°),75°(165°)
网角不正确产生的龟纹(莫尔纹)
【龟纹】:因网角排列不当或原稿本身等所造成的雾状网格图样称龟纹(Moire,莫尔纹),也叫撞网
网线角度差
无法实现“同角度印刷”
当两套印版的网线角度差大于30°时,可以避免龟纹的产生。四色版加网角度通常选取:0°、15°、45°、75°
Subtopic
如何合理安排网线角度?
Y版安排在0° 画面主色安排在45° 普通、暖色调、冷色调 其它两色安排在15°和75° 推荐:Y-0° C-15° BK-45° M-75°
加网线数:单位长度内网点的个数
【网线】:单位长度内的网点个数,单位Lpi(line per inch)
一般来说,线数越高,图像越清晰;但也要考虑到纸张的吸墨量
胶印印刷品常用加网线数:
√新闻纸:80-1331pi √胶版纸:120-1501pi √铜版纸:175-3001pi
加网线数影响因素:
√承印物 √产品精度 √视距
调频网点
调频网点无需考虑加网角度、网点形状等参数,不会出现龟纹
网点精细 套印无龟纹 对印刷条件要求高
Summary
调幅加网(AM)
大小不同 中心距相同 由网点大小来表现图像色调的深浅
调频加网(FM)
大小相同 中心距不同 由网点疏密来表现图像色调的深浅
混合加网(AM/FM)
集调幅调频之特点 网点疏密、网点大小共同表现图像色调的深浅
既体现了调频网点的所有优势,又具有调幅网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用高线数调幅网点表达图像中间调的细腻层次,用调频网点表达亮部暗部层次
Q:如何确定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每英寸采样的点数,用PPI/DPI表示。DPI和网目线数lpi有以下的关系: DPI(图像分辨率) =网目线数Lpi×缩放倍率×系数说明:系数一般为2
4.4印刷品色彩传递与再现
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印刷的过程可分为颜色分解、颜色传递、颜色合成三个阶段
颜色分解
色彩分解(分色):根据色彩减色法原理,利用R、G、B滤色镜,把彩色原稿分解成C、M、Y单色版的过程
颜色合成
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叠印再现原稿彩色
网点并列一-减色和加色原理
网点叠合-—-减色原理
4.5文字信息处理
文字排版将文字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确定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等页面要素,并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文字排版主要用于报纸、书籍、杂志等书报的编辑排版工艺中
文字处理发展过程
古代排版技术
雕版印刷→泥活字排版→木活字排版→金属活字排版
现代排版技术
机械排版→照相排版→计算机排版
排版基础知识
一、印刷字体
供排版、印刷用的规范化文字形态,叫做印刷字体
1.汉字字体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文字之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创造了多种便于阅读、结构严谨的印刷字体。常用的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除此之外,还有美术体、标准体、书写体等特种字体
宋体:最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其特点是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常用于排印书刊报纸的正文排版。 宋体又分为报宋、书宋、仿宋
黑体:又称方体、等线体。其特点是字形端庄,笔画横平竖直等粗,粗壮醒目,结构紧密。它适用于作标题排版
楷体:又称活体。其特点挺秀美丽,字体均整,用笔方法与手写楷体基本一致,广泛用于少年课本读物,通俗读物等书籍正文的排版
2.民族字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出版物中常用的民族文字有:蒙文、维吾尔文、朝鲜文、藏文、哈萨克文等。一般书刊的正文用白体,标题用黑体
3.外文字体
外文字体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白正体、黑正体、白斜体、黑斜体、花体等。白体一般用于书刊的正文,黑体用于标题。 Times New Roman:现代罗马体,俗称白正体Times ltalic:意大利体,俗称白斜体。 Times Bold:黑体,俗称黑正体等
Times New Roman,新罗马体,俗称白正体,一般用于外文书刊正文排版
二、印刷文字规格
印刷文字有大有小,其规格尺寸以正方形的汉字为准,对于长或扁的变形字,则要用字的双向尺寸(X、Y)参数。通常有号数制、磅数制等几种文字的计量方法来表示其规格大小
磅数制:又称点数制,是英文Point的音译,它是印刷业描述印刷字体大小的专用尺度
号数制:活字排版印刷术发明后,汉字的大小尺寸一直没有统一的规格,直到1858年,才有美国的一名专家根据美国当时铅字的大小制定了汉字大小标准,称为字号
号数制是以互不成倍数的几种活字为标准,加倍或减半自成体系,字号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序列。 四号序列:一号、四号、小六号; 五号序列:初号、二号、五号、七号 小五号序列:小初号、小二号、小五号、八号; 六号序列:三号、六号
三、文字字形技术与设备
字形技术: 点阵字形(全点阵、压缩点阵) 轮廓字形(矢量、True Type字形、PostScript字 形)
书报版面结构
1.书籍版面结构
2.报纸版面结构
常用术语
印数:是图书或其它印刷品出版所印的数量。 封面:又叫书皮或封一,起着保护和装饰书籍的作用。有软、硬两种。封面上印有书名、作者、译者姓名和出版单位的名称。 封里:又叫封二,指封面的里页。一般是空白页,也有印图片、目录的。 封底里:又叫封三,一般是空白页,也有印图片或目录、正文的。 封底:又叫封四或底封,是书的最后一页,它与封面相连,除印有统一书号和定价、条形码外,一般是空白,有的也印有和封面相连的图案
扉页:又称内中副封面。在封二或衬页之后,印的文字和封面相似,但内容详细一些。 版权页:是一本书刊的出版情况,附印在扉页背面的下部。内容有书名、作者、出版单位名称、印刷厂、发行者、开本、版次、印张、印数、字数、日期、定价、书号等。 书背:是指书籍的脊背部分,是封面和封底连接处的部分,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姓名、出版单位名称等。幅面:通常用“开数”来表示,开数是以一张标准全开纸裁成多少张小纸来定义的
版面:是指书刊或报纸一页纸的幅面,书刊的版面即为幅面;报纸的版面为幅面的对折,大报纸版面为对开纸对折,即4开,小报纸版面为4开纸对折,即8开。版心:版心是版面的中心区域,内排文字、插图和表格等,是排版的有效面积,但版面上的书眉和页码不算在版心之内。 订口:版心内侧的白边部分,又称内白边。按不同的装订方法,白边宽度稍有不同。 切口:版面心外侧白边部分,又称翻口。 页码:版面页数顺序的编码,有单码和双码之
报头:报纸头版左上角排报名的位置。报眼:排在报头右边角上位置的内容。 报眉:除报纸头版外,其余各版上部排版页码、报名、出版日期等位置的部分。 报尾:一般在第四版底部排印报社地址、电话、代码、价格、印刷厂名等位置的部分
通栏:版面上字行的长度与版心宽度相同,不分栏。通常多用于16开以下的书刊采用。 分栏:分栏就是将版面分割成二部分(双栏)或多部分(多栏),分栏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阅读、丰富版面的变化,分栏是报纸、期刊及工具书中常见的文字排版方式
4.6图形图像信息处理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就是指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原稿的特点,对原稿进行颜色分解,并对图像进行网格化,同时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层次调整、颜色校正、清晰度强调、图像剪辑、合成等一系列处理
层次调整、颜色调整、清晰度调整、图像剪辑合成
图像的输入设备
滚筒扫描仪、艺术品复制专用扫描仪
图文处理系统
1.网络 处理速度快 存储容量大 传输方便、快速
2.应用软件
(1)图像处理软件 这类软件处理的对象是由像素点所组成的点阵图像。 主要的软件名称:Adobe Photoshop。它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面向专业印刷领域的图像编辑、加工、创意设计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2)图形处理软件 这类软件主要用点、直线或曲线绘制图形,再利用颜色变化渲染效果。所有操作都是对整体单元(不是像素)进行的。 主要的软件名称:Adobe Illustrator、CorelDraw (PC)、Aldus Freehand等
(3)组版软件 这类软件的主要作用是把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后的图像、绘图软件绘制的图形和文字、底色、色块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成品版面,最后打印输出。 主要的软件名称:Adobe InDesign和北大方正的FIT、Adobe PageMaker、QuarkXpress等
(4)拼版软件
(5)RIP软件
加网/分色
3.文件数据格式
TIFF格式:是一种基于像素的经典图像数据专用格式。 特点:跨平台的格式。 无损压缩,不影响图像质量。不能用来保存图形、文字数据
EPS格式:是一种可以在轮廓和像素数据之间进行选择的图形、图像数据专用格式。 特点:可保存与印刷有关的信息。既可以保存图像,也可以保存图形。 包含低分辨率的预示图
PDF格式:来源于EPS格式,同时又优于EPS格式。是一个纯粹的数据格式,仅仅包含了输出要求的页面信息。 特点:具有可预知性。具有可视性和可编辑性。 具有页面独立性。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具有更好的传送性能
章节检测
媒体准备中输入文字时,应该以(纯文本)格式录入和保存
在AI软件中,文字内容一般需要进行(转曲线)处理
在PS软件中,文字内容一般需要进行(转点阵)处理
Adobe lllustrator软件专业于图形的设计与制作
用于印刷的图像,其分辨率是由什么决定的?(加网线数)
Founder Fit、Adobe Indesign软件专业于图文排版
印刷品上可以用(墨层厚度、网点面积覆盖率、网点多少)表示图像的浓淡层次变化
在设置加网线数时,要考虑下列哪些条件?(承印物质量、印刷品精度要求、视距)
用于印刷的图像,其分辨率设置的高低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加网线数、缩放倍率)
图像分为很多类型,连续调图像对应(半色调图像),模拟图像对应(数字图像)
第5章制版与印刷工艺
5.1胶印CTP制版
CTP版材
胶印CTP版/PS版(Pre-Sensitized,即预涂感光版),是指预先在铝版上涂布了感光剂然后销售给印刷企业使用的印版
CTP制版机
CTP制版核心设备——CTP直接制版机
1.平台式
2.内鼓式
3.外鼓式
外鼓式CTP制版机是目前制版机最主流的结构
CTP成像技术
1.热敏CTP使用的成像光源是830nn的红外激光光源,使用热敏版材成像
2.光敏CTP使用的成像光源并不特指某个特定波长的激光发生器,而是泛指波长在390~410nm的激光发生器
根据成像原理及使用版材的不同,CTP制版机的主流成像技术分为热敏和光敏两种
热敏CTP的成像光源是红外光,而光敏CTP的成像光源是蓝紫光
3.喷墨CTP技术 利用大幅面喷墨打印机,在处理过的PS版上进行喷墨成像的一种CTP制版技术。 特点:环保,成本低,图像质量不高
4.无水胶印版
CTP制版工艺
曝光 显影 修版 烤版(提高耐印率) 施胶 打孔
CTP制版中最重要的两个工艺是(曝光)和(显影)
5.2胶印印刷工艺
原理
胶印机类型
有单色、多色印刷机; 有单面、双面印刷机; 有单张纸、卷筒纸印刷机; 有对开、四开、八开等。 有的胶印机还备有干燥及折页装置
胶印机结构
输纸系统
印刷系统(供水、供墨)
收纸系统
其它系统:干燥、清洁、折页、裁切等
胶印工艺
(1)印刷准备 纸张的调湿处理、油墨调配、润湿液的调配、印版检查、印刷压力调试
(2)装版试印 先上水,后上墨。应尽可能用最小压力和水分来印刷
(3)正式印刷
5.3凹版制版与印刷工艺
凹版滚筒
电子雕刻制版
电子雕刻制版是利用电子回路的雕刻机,通过钻石刻针振动的强弱,在铜滚筒表面直接雕刻出网穴的一种凹版制版方法
凹版网穴
为了在彩色印刷复制中避免龟纹、减少印刷过程中的颜色波动,必须对分色版采用不同的网线角度,凹版电子雕刻中,设定网线角度,是通过网穴开口拉长、压扁的方法来实现的
凹版印刷
印前准备、开机试印、正式印刷
原材料的准备
承印材料的准备
油墨的准备
印版滚筒的安装
刮墨刀的安装与调节
干燥温度、张力、速度、压力等
5.4丝网制版与印刷工艺
原理
丝网版的版面由网孔和网丝两部分组成。印刷时网孔漏墨形成图文部分,网丝堵墨形成空白部分
感光制版法
工艺流程
1.绷网
2.涂布感光胶
3.晒版(曝光)
4.显影
5.干燥
Summary
丝网印刷工艺
平面丝网印刷
1.印前准备
包括对承印物进行预处理,网版的安装与调整,版面与承印物的间隙调整,确定承印物的位置(即定位),调配油墨等事项
2.刮墨板调整
根据所要求的墨层厚度,调整刮墨板的刮印角度。所谓刮印角是指在刮墨板刮印时的前进方向上,刮墨板与网印版之间的夹角。刮印角的大小对油墨转移量有一定的影响,刮印角度越大,漏墨量越少;刮印角度越小,漏墨量越大
3.印刷
试印,并根据试印的结果,调节机器各个部件,直至得到满意的印刷品。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除网距、刮印角、油墨粘度外,还有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等
4.印后干燥
丝网印刷,墨层厚,油墨干燥缓慢,需要用干燥架晾干,或用回转移动式干燥机干燥。为了提高印刷品的干燥速度,可选用红外、紫外油墨印刷,用红外、紫外干燥器干燥
Summary
主要产品:商业广告,包装装磺材料、印刷线路板、名片以及棉、丝织品、丝网版画等
丝网印刷由于具有适应性强(平面、曲面、球面、硬、软)、墨层厚实、印刷幅面大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印染、电子、商业装饰、陶瓷装饰、工艺美术、建筑装饰、出版印刷等行业。承印行范围涉及塑料、金属、木制品、玻璃、纸张等。但丝网印刷不适合数量多、高品质产品的印制
5.5柔印制版与印刷工艺
柔印原理
柔性版印刷是指利用柔性印版,并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凸版印刷方式
柔性版制版
激光直接成像
激光直接成像是指利用激光直接成像设备,将图文信息直接曝光在数码柔版版材上,然后再对印版进行传统的制版处理,最终形成柔版印版的工艺过程
激光直接雕刻制版
数字信息通过输出控制系统发送至激光直接雕刻设备。雕刻时,发出的激光照射到柔版版材上,空白部分对应的版材由激光能量直接去除,雕刻下来的粒子由抽气装置去除。留下的图文部分通过独特的合成反应生成固化程度更高的凸起网点,雕刻完毕即成印刷版
柔印机
柔性版印刷机,是使用卷筒材料印刷的轮转机。印刷部分一般由2至8个机组组成,每个机组为一个印刷单元
分类
按照幅面,可分为窄幅柔印机和宽幅柔印机
按照机组的排列方式,分为卫星式、层叠式和机组式/并列式
柔印工艺
供墨系统是柔性版印刷机组的核心,柔性版印刷机的供墨系统与普通的凸版、胶印机不同,它是由金属网纹辊与金属(或硬度较高耐磨性好的高聚合物材料)刮墨刀组成的“短墨路”输墨系统
网纹辊的质量与线数对传墨量的多少,以及墨层厚度的均匀性有重要影响
印刷压力 加网线数 颜色叠加 网纹辊选配与保养
本章测试
下列哪些字体比较适用于正文排版?
宋体、楷体
胶印的基本原理是油水不相溶的原理,这里“油”指的是(油墨),“水”指的是(润版液)
在印前作业中,标准的图形文件一般保存为(eps)格式,图像文件一般保存为(tiff)格式,排版文件一般保存为(pdf/ps)
印刷品颜色的合成是通过四色网点的(并列)和(叠合)得到的
无水胶印版材使用硅胶层作为印版的空白部分,解决了传统胶印的水墨平衡问题,在印刷业广泛应用(错)
第6章印后加工与拼版工艺
6.1印刷品印后工艺
几个典型的印刷流程
一、定义
印后加工是使经过印刷机印刷出来的印张获得最终所要求的形态和使用性能的生产技术的总称(装订、上光、模切、压凸等)
二、作用
1.对印刷品的成型加工。如将单页印刷品裁切到设计规定的幅面尺寸;书刊本册的装订;包装物的模切压痕加工等
2.对印刷品表面进行的美化装饰加工(又称表面整饰)。如为提高印刷品光泽度而进行的上光或覆膜加工;为提高印刷品立体感的凹凸压印或水晶立体滴塑加工;增强印刷品闪烁感的折光、烫箔加工等
3.使印刷品获取特定功能的加工。不同印刷品因其服务对象或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应具备或加强某方面的功能,如使印刷品有防油、防潮、防磨损、防虫等防护功能。有些印刷品则应具备某种特定功能,如邮票、介绍信等的可撕断,单据、表格等能复写,磁卡则具有防伪功能等
三、工艺
裁切技术 折页技术 装订技术 覆膜技术 上光技术 烫金技术 模切压痕技术 糊盒技术
1.裁切
(1)普通单面切——开料
(2)三面切——成品裁切
2.折页
将印张按照页码顺序和成品规格尺寸折成书帖的过程称为折页
折页机
1.平行阶梯折
2.单边阶梯折
3.单边阶梯包折
4.宝塔折
5.宝塔包折
6.模切风琴折
7.关门折
8.鱼型折
9.青蛙折
10.弓形折
11.双面阶梯折
12.模切折
13.无钉骑马
14.加页折
3.配帖(页)
将折好的书帖或单张书页,按页码顺序配集成书册(书芯)的工艺过程。是书刊装订最重要的工序
分类
套帖法
(1)套帖法:是将一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套在另一个书帖的里面或外面,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该法一般用于期刊杂志或小册子,而且常用骑马订方式装订成册
叠帖法
(2)叠帖法:是将各个书帖,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加在一起,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该法常用于各种平装书籍,精装书籍或无线胶粘订的书刊
Summary
4.制书芯/书壳
5.包本(上封面)
经过订本的书芯再包上封面的工艺过程称为“上封面”或“包封面”、“包本”
Summary
6.模压
成型加工一模切压痕
模切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它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和切痕的成型工艺
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弯折成型。用这种方法压出的痕迹多为直线型,故又称压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模切压痕工艺往往是把模切刀和压线刀组合在同一个模版内,在模切机上同时进行模切和压痕加工的,故可简单称之为模压
7.上光
表面整饰印后加工—上光
印刷品上光的实质是通过上光涂料在印刷品表面的流平、压光,借以改变纸张表面呈现光泽的物理性质。由于上光时涂上的涂料薄层具有高的透明性和平滑度,因而不仅在印刷品表面上呈现了新物质的光泽,而且又能使印刷品上原有图文的光泽透射出来
上光工艺就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层无包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后、在印刷品的表面形成薄而均匀的透明光亮层的技术和方法
8.覆膜
表面整饰印后加工一复膜
用粘合剂或热粘合等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材(纸、塑料薄膜、铝箔等)粘合在一起即成复合薄膜。复合薄膜一般具有构成它的各基材的优良性能;同时又弥补了相互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种物品的包装要求,尤其在食品包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9.烫印
普通烫印工艺有平压平烫印和圆压平烫印,由于圆压平烫印为线接触,具有烫印基材广泛、适于大面积烫印、烫印精度高等特点,应用比较广泛
冷烫印不需使用加热后的金属印版,而是利用印刷粘合剂的方法转移金属箔。冷烫印工艺成本低,节省能源,生产效率高,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工艺
凹凸烫印(也称三维烫印),是利用现代雕刻技术制作上下配合的阴模和阳模,烫印和压凹凸工艺一次完成,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书刊装订的起源与发展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比印刷术产生的时间早大约两千年。从龟册装发展到简策装、卷轴装、旋风装(龙鳞装)、线装等,再到今天的平装、精装、骑马装订等共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6.2书刊拼版工艺设计
定义
拼版是结合印品特点和印刷工艺,将小版页面拼合到大版上的工艺过程
分类
折手拼
自由拼
作用
1.节省材料 2.提高生产效率 3.决定合理的印刷方式 4.为印后折页提供正确的印张
拼版基础知识
1.原纸尺寸 (1)现行国家标准原纸尺寸 正度纸:787×1092nm 大度纸:850x1168mm 大度纸:889x1194mm (2)公元2000年起国家标准原纸尺寸 A系列 B系列
2.纸张开度(开本) (1)正开法 将全张纸一次又一次对折。书刊开本大部分使用正开法 (2)畸开法 先将全张纸作等分3开、5开、7开,然后在此裁开的幅面上折页,得到各种不同幅面的开本和尺寸
折页与拼版设计
垂直折页法。每折完一折将书页转90°,再折第二折,使相邻两折的折缝相互垂直的折页方法。垂直折页法是应用最普遍的折叠方法,主要用于书刊内页折页,其特点是书帖的折叠、配页、装订等工序的加工都比较方便。16P、32P常用此折法!
第7章数字印刷与新型印刷技术
7.1印品质量控制
定义
印刷品质量:印前、印刷、印后三个阶段中,印刷环节使印刷品还原原稿的逼真程度。它包括清晰度、色泽、阶调层次(明暗变化)、质地感、瑕疵等,简称印刷质量
印刷品质量的优劣视以下程度而定
(1)印刷品对原稿(签样)的接近程度;绝对质量
(2)同一批印刷品的合格率以及同一种印刷品不同批次之间或者同一印张多联图案之间的一致程度,平均质量
分类
图像质量
阶调层次 颜色还原 清晰度
文字质量
字迹不糊 无缺笔断画 无斑点
质量评价
1.主观评价
所谓主观评价,是评价者以复制品的原稿为基础,以印刷质量标准为依据,对照印样或印刷品,根据自己的学识、技术素养、审美观点和爱好等方面的心理印象做出评价
2.客观评价
是以测定印刷品的物理特性为中心,通过仪器或工具对印刷品做定量分析,结合复制质量标准作出客观评价
观察环境
1.观察环境应对图像观察的干扰达到最小。 2.额外的光线,不管是从其他的光源发出或是从其他的物体表面反射,都会对观察或其他图像照明产生影响。 3.在当时的观察环境中,不应有强烈色彩的表面(包括衣物)存在
7.2数字印刷
一、印刷数字化认知
数据采集 世界先进的数字摄影设备/经验丰富的摄影团队 专业艺术视角捕捉作品闪光点/世界级专家合作/图像采集标准化、数据化
数字印刷 秉承”工匠”精神,赋予印刷品艺术美感和创造性,通过精湛的品质策划、专业的图文处理,独立研发的雅映、雅奕技术,为广大艺术家、艺术机构及高端商业机构提供世界级的印艺服务
品质策划 工艺、材质的专业顾问团队/熟稔各种书籍印制工艺 书籍印刷项目规划、技术实现等合理化建议/降低客户成本、保证书籍品质
艺术设计 创作最精美的设计和装帧/京沪深三大设计中心/60余名国内知名院校的设计师 设计与工艺、材料、印刷完美结合/独到的视觉设计语言,提升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品位
即时性/灵活性/个性化;传统印刷2-5天才能完成,数字印刷只需数小时即可完成;可异地无障碍印刷;按客户喜好设计制作个性化名片、请束、个人挂历、台历、贺卡、纪念册、画册等
色彩管理-专利技术“雅奕” 以Lab标准采集图像数据真正色彩/改良油墨配方,比普通印刷色域扩大25% 高精细印刷,比普通印刷精细8倍/智能化数据控制流程,比普通印刷密度增加30%
色彩管理-专利技术“雅映” 自主研发的黑白影像/印前色彩呈现更准确/黑白颜色更纯正/ 图像层次更丰富/印刷质量更稳定
印后艺术装帧 结合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开发出融合贵金属、石材、纺织料、PVC等具有创造性艺术特色的装帧形式。 其建立成熟的技术标准,为精美艺术类印刷品提供有效保障,提升艺术品味
二、数字化印刷流程
“数字化印刷流程”是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将印前、印刷、印后三个分过程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使数字化的图文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并最终制作成印刷成品
图文信息流:做什么
控制流:怎么做
三、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即计算机直接印刷,也称为无压印刷,指不需要具有恒定图像的固体印版,就能够生产不同图像页面的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系统
无接触印刷工艺
静电成像数字印刷 Electrophotography
成像原理
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再利用带电色粉(符号与静电潜影正好相反)与静电潜影之间的库仑作用力实现潜影的可视化(显影),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到承印物上即可完成印刷
成像过程
5.定影
为了固定色粉微粒,还需要定影装置在纸上形成稳定的印刷图像
6.清洗
消除残余电荷 清除残余油墨(机械/物理)
喷墨成像数字印刷 Ink Jet
成像原理
将油墨以一定的速度从微细的喷嘴(一般直径在30-50微米)喷射到承印物上,最后通过油墨与承印物的相互作用实现油墨影像的再现
不同喷墨技术概述
连续式喷墨数字印刷
连续式喷墨:无论图文或非图文部分,都以连续的方式产生墨滴,再将非图文部分的墨滴回收或分散
压电式按需喷墨数字印刷
利用电子驱动装置使墨水从墨盒里喷出,以压电器件作为从墨水到墨滴的换能器件
原理: 在墨水腔的一侧装有压电板,当电流通过压电板时,压电板产生微小的变形,使得墨水腔容积减少,挤压墨水从喷孔挤出,形成墨滴,射向承印材料表面
热敏式按需喷墨数字印刷
利用热量产生一个具有喷射力量的气泡,以加热板作为从墨水到墨滴的换能器件
原理: 加热板加热墨水,气体体积膨胀,少量的墨水会变成蒸气,形成气泡,将墨水挤压推出喷嘴,飞行至承印材料表面上形成图文
热敏成像数字印刷 Thermography
原理:是基于热效应的油墨转移
分类
直接热敏成像数字印刷
转移热敏成像数字印刷
纳米数字印刷
四、数字印刷特点
1.即时性。数字印刷过程是从计算机到纸张或印刷品的过程即直接把数字文件/页面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 2.高质量。数字印刷最终影像的形成过程一定是数字式的,不需要中介的模式过程或载体的介入。 3.短版可变印刷。数字印刷,它印刷品的信息是100的可变信息,即相邻输出的两张印刷品可以完全不一样,真正体现个性化印刷
五、数字印刷市场
商业印刷 短版印刷、可变数据印刷
个人及家庭影像 个人摄影集、个人台历/挂历、旅行纪念册和家庭成员成长册等个性化印刷
图书按需出版市场 图书的印数越来越少,图书销售的热点流转越来越快,因而图书印制的周期也必须缩短;国内票据印刷
各种票据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化倾向,公用事业、电信、邮政、各类车票、银行、证券、保险等个性化票据数码印刷
本章测试
天头是指(版心上边)沿至成品边沿的空白区域
通常印刷物设计时都要预留出血(3mm),方便印刷和印后裁切
(班尼 兰达)被称为数字印刷之父
下列哪些设备/工具可以用于印前图文信息的输入?
扫描仪、数码相机、键盘
A4是国际系列纸张大小的称谓,表示A系列全幅纸采用(垂直折页)折页折叠(4)次得到
(模切)是纸盒加工的关键环节,是印后纸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工艺
平装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艺是三面切
参考文献
参考教材 《印刷概论》顾萍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印刷概论》刘真印刷工业出社 媒体文献 中国知网 科印印刷网 中国印刷 海德堡中国
补充知识点
rip软件的作用
加网分色
激光透过滤色镜打在哪里?
印版的感光层
凹印、柔印是直接印刷,胶印是间接印刷
以下属于色彩心理学特性的有(冷暖色、颜色适应、色觉恒常性)
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在一起得到白光
黄、品、青三色油墨混合在一起即黑色
没有考虑比例,故判错
蓝色块对应的CMY值是100、80、0
图形是矢量图,可以用来描述色彩丰富的图元(错)
学习目标
1.掌握印刷技术发展历史与印刷总论相关知识。 2.掌握印前图文信息处理技术与工艺。 3.了解印前输出与制版技术。 4.掌握常规印刷方式及其原理、工艺。 5.掌握印后加工技术与工艺。 6.了解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与印刷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7.建立印前、印刷、印后工艺技术流程的基本概念及整体概念。
总目标:通过课堂及在线开展的各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技术基础知识有全面的理解,对专业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同时也可以丰富包装工程大学课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拓宽视野,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