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伟大的悲剧》斯蒂芬·茨威格
《伟大的悲剧》课文思维导图,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隐或现,或通过直接了当的结论表达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或在叙述描写中抒情,或借助日记表达情感,一方面表达对斯科特一行的惋惜悲悯之情,对应作者所说的“悲剧”;另一方面表达了对他们精神品质的赞颂敬仰,对应了作者所说的“伟大”
编辑于2023-09-10 06:21:21 上海《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一行悲剧的体现”
角逐失败之旅
分析了斯科特一行即将实现梦想的兴奋之情,也分析了现实中挪威探险队已经捷足先登,在梦想和现实形成极大落差时的痛苦、绝望。我们又借助斯科特的日记,真实感受了他们的内心悲怆的心情的情感,茨威格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层层铺垫渲染了失败的悲剧意味
作证之悲
第二段最后一句
斯科特一行没能实现自己的追求,却还要为对手的成功作证内心的悔恨和悲伤无以言表
挪威的国旗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地在这个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这句中他们发现挪威的国旗“耀武扬威、得意洋洋”地猎猎作响。这里用了拟人手法来形象地写国旗,表面写国旗,实际表现了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极度沮丧失落的心情
胜利者阿蒙森留下一封信,请第二名转打给挪威国王,为其作证。内心极度痛苦的斯科特“接受了”并要“忠实地去履行”,“最冷酷无情的职责”这是撕心裂肺的作证的悲壮意味,何其无奈但又不得不为之。此时,它的内心一定是很复杂的。通过分析斯科特一行在极其痛苦的情形下,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准备接受对手的托付。败给对手又要为对手作证,这是何等悲壮的举动!这是作证之悲
全体覆没之悲
失望至极的勇士们在归途中,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燃料告罄,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终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中,全部壮烈牺牲
作者的情感态度
议论性句子,表达了作者对斯科特一行遭遇的惋惜,对于他们在与厄运搏斗中崇高的精神品质的敬仰赞誉。这些议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这也是传记文学的一种写法
他们勇敢直面死亡,没有任何害怕恐惧,心甘情愿为了自己喜欢的探险事业而牺牲生命,这是他们最大的光荣,也是英雄的伟大。文中用“英雄似的”“骄傲的”等词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赞美、敬仰之情
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隐或现,或通过直接了当的结论表达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或在叙述描写中抒情,或借助日记表达情感,一方面表达对斯科特一行的惋惜悲悯之情,对应作者所说的“悲剧”;另一方面表达了对他们精神品质的赞颂敬仰,对应了作者所说的“伟大”
立传的原因
斯科特探险队南极之行虽为“悲剧”,却是“伟大”的,伟大在于为对手作证的博大胸怀;伟大在于坚持科学探索的精神;伟大在于敢于献身的英雄精神;伟大在于危难中团结互助的的举动;伟大在于对祖国、亲人、朋友及全人类的无私的爱。他们虽然不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胜利者,但他们的高尚品格应该为世人敬仰;虽然他们“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们散发的人性的光辉,成为人类宝贵的财富
伟大的体现
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表明他有崇高的人格
心胸开阔,气量宏大,不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的大格局
他们在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不舍得扔下珍贵的岩石样品,体现了他们崇高的献身精神
具有无惧生死,忠于科考事业的崇高精神
当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下去时,没有一个人退缩,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敢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自己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子,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的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地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和全人类无私的爱
可怕境遇
天气恶劣
体力达到极限且身体已受伤
物资短缺
精神支柱的崩塌
“悲剧”的含义
不是所有的失败,死亡都是悲剧,这场悲剧不仅仅在于自然斗争中难逃一死的命运,也在于斯科特一行人在于寒冷、饥饿、暴风雪、精神的绝望进行斗争后迸发的抗争意识和搏斗精神,这样的结局更有悲怆性
悲在斯科特一行虽然历经磨难,却不是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悲在接受最冷酷无情的职责,为对手作证;悲在他们归途中与厄运搏斗,最终全部遇难。由此,进一步理解了“伟大的悲剧”中“悲剧”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