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语言描写,连续的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自矜“之状跃然纸上。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忿然“表现的是他遭遇否定后的暴躁神态。这是陈尧咨被人轻视后的恼怒和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言。”忿然“的神态和盛气凌人的语气,把他的骄横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取“”置“”覆“”酌“”沥“
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
这些动词描写了卖油翁酌油的过程,表现了卖油翁动作娴熟,技艺高超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卖油翁用事实证明了前文的”我亦无他,但手熟尔“的说法,再次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淡然的语气,表现了卖油翁谦逊的性格特点。
康肃笑而遣之
神态、动作描写,这里不是直接描述陈尧咨的态度,而是从侧面表现陈尧咨的尴尬,因为理亏,所以他无话可说,只能让卖油翁走了。
笑,既是对有所领悟、惭愧的笑,也是自我解嘲、尴尬的笑,自是”传神之笔“。
详细酌油,略写射箭的原因: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是为了用具体实例证明熟能生巧的道理,突出卖油翁技艺的高超,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带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都是为了衬托卖油翁。
译文: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能与他匹敌的,陈尧咨也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他曾经在自家的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开。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对他微微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术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卖油翁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的孔中穿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时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只好让他笑着走了。
概括:陈尧咨善于射箭,常常自夸,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术表示不屑并用精湛的酌油技术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陈尧咨笑着打发了卖油翁
态度的变化是因为他看到卖油翁
技术如此纯熟却并未”以此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