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考客观题技巧【2023】
法考客观题技巧【2023】的思维导图,三选的概率比较高:有些年份甚至一半以上都是三选,二选和四选的比较少;尤其选非题(选错误的选项的题叫选非题),很多都是单选题改编的。
编辑于2023-09-12 12:57:54 浙江省法考客观题技巧
概述
一、多选题
三选的概率比较高
有些年份甚至一半以上都是三选,二选和四选的比较少
尤其选非题(选错误的选项的题叫选非题),很多都是单选题改编的
二、通用的一些技巧
绝对词
1. 带有绝对限定词的表述,往往都是错误选项。
一句话说的太绝对时,只要能想到任何一个例外情形,就可以把它否定掉。
【例外】宪法部分说“最高效力”、“任何不得相抵触”等绝对表述是对的
2. 谨慎的限定词,一般都是对的
特定的时期......;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某些......;一定程度上......;一般情况下......;有可能......
3. “任何情况都不能非法征收公民的财产”
一句话的后面如果跟着个否定/贬义词,那前面可以说的很绝对
限定逻辑词
结论的表述如果过于轻率,一般都是错的
......是唯一的;只有......才能......;只要就能......;无条件的......;一定是......;仅仅......
结论的表述十分谨慎,一般都是对的
既要......也要......;不仅......而且......;不一定是......;仅仅......是不够的
......之一;......不是唯一的;不只......还有.....;......就不是......
不同概念的专业名词不能直接等同
......就是......;......即......;......等于......;......是......的相加
Eg
1.“国法”是国家法的另一种说法×
如果“国法”就是国家法的另外一个说法,为什么还要专门创造“国法”这个专业名词?说明这两者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2.故意杀人罪实际上是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
三、注意选项的逻辑
包含
A选项包含B选项
相反
反向解释
各科目
理论法
1. 联系、发展√
马克思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
“......是有联系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受影响的”,用肯定语气表述这句话的选项都是对的
“......之间会发生紧张、矛盾、冲突”,也是对的
“......发展的、变化、不是一成不变”,是对的
反过来,“......没关系、没有联系、不会相互影响”,一般都是错的
2.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其他所有主义都是错的
法律万能主义×
自由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法律中心是对的,但绝对不能加“主义”二字
3. 宏观选项
遇到表述宏观的选项,不要过分抠字眼,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唯一正确道路”表述绝对但属于宏观选项,无需抠字眼,正确
4. 宪法数字
宪法的数字一般是对的,但常考的提案、选民资格程序的数字需要多关注一下
5. 法律解释
强调“需要解释、解释很重要、解释不可避免”,是正确的。反之,不需要解释是错的
6. 价值判断
有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反之,没有价值判断是错的
7. 法律调整
“......被法律调整、接受法律规范”,这类表述都是对的;“......可以超越法律”,这类表述都是错的
8. 不能违背逻辑
“......和......互为前提”,这种表述逻辑肯定是错的
逻辑上就不可能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但互相作用在逻辑上是正确的
9. 法律格言
标着引号的法律格言,后面跟一个说明、解释这个格言,一般都是错的选项
10. 法理学中表述绝对但正确的有
法律解释必然存在、【解释学循环】必然存在
法律论证必然存在、证成必然存在
法律漏洞必然存在
11. 法职
律师不是商人,只收”两费“(办案费和代理费),禁止虚假承诺(裁判判决结果)、夸大宣传(例如:保证一定能赢)、诋毁竞争对手
法官检察官要求最严格,可能会导致有负面评价的行为都不能做
陪审员要从社会经验的角度与法官的专业思维形成互补,所以不能由可能精通法律知识的人来担任
公证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可以收费
12. 法治思想:排除法做题
多选中,”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的问法,默认全选。
迅速浏览,判断选项中有无错误极其明显的表述予以排除(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听过的表达可以排除,例如一般表述是“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没有“建设高素质法治后勤队伍”的表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定要排除)
刑法
1. 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
先用学过的知识判断这句话对不对,如果是对的,那就是扩大解释,如果这句话和你学过的不一致,那就是类推解释
2. 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
如果行为人想害的那个人没在案发现场出现,此时一般不选打击错误,因为没有打偏的可能性,属于对象错误。但如果想害的人出现了,一般选打击错误
3. 法条竞合犯和【想象竞合】
法条竞合的情形不多,大家也基本都学过,一般看两个罪名的名字就能判断出来法条竞合。但如果你有点纠结到底是法条竞合还是想象竞合时,就选想象竞合,基本都是对的。
4. 【盗窃】和侵占
如果实在拿捏不准,一般选盗窃
5. 【盗窃】和诈骗
主要是看有没有处分
如果实在拿捏不准,一般考的都是没有处分的,不成立诈骗,成立盗窃
6. 【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
尤其是结合支付宝、微信支付进行考察,判断不出来选盗窃罪
7. 刑法解释中,如果某个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法条中含义一致,大概率是错误的
因为这种题的考点一般都是刑法的相对性,因此要选择一词多义
8. 单位犯罪
为了单位的利益才能被评价为单位犯罪
9. 不作为
在不作为犯罪的案例中,如果对象是一个小孩子,行为人一般都有作为义务
10. 正当防卫
判断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可以站在网友的角度,用网友的朴素的正义观念来进行判断会比较容易答对。如果用前一方法还是判断不出来,一般来说构成正当防卫的概率会大些,因为司法实践中正当防卫的认定非常有限,法考要对司法实践中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就会尽可能激活该条款的适用
11. 共犯
拿不准是否成立共犯时,选择【成立共犯】,因为法考采取的部分犯罪共同说在共犯的认定条件上宽于传统刑法理论
“共谋”“明知”“事先”这些词出现,【一般成立共同犯罪】,不会成立事后犯罪(如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伪证罪等),因为作为共同犯罪人,做这些事后犯罪不具有期待可能性
12. 牵连犯×
判断行为人触犯数个罪名时是否成立牵连犯,如果拿不准,那就选不是牵连犯,因为刑法学界的趋势是尽量限缩牵连犯的成立
13. 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一定要危害到公共安全
14. 没见过的罪名一般都是错的,来凑热闹的,判断不出来的情况下,常考的和没见过的,选常考的;有当年新增、修订的,选新增、修订的
15. 副词
出题人如果用了“狠狠地”、“多次”、“用力”来表达这个人太坏了,下手太重了,基本都是成立犯罪的,而且很有可能是重罪。反过来,如果题干使用“不得已”这类词语形容他,表明这个人的行为是情有可原、值得同情的,那么这个人一般存在阻却事由,是无罪或轻罪。
刑诉
1. 一些很理论化的没有见过的知识点,一般是正确的
2. 看到数字要注意,比如12小时/24小时等陷阱
3. 补充侦查都是重新起算审理期限。(除了检察院审查起诉部门的自行补充侦查)
4. 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部分,“可以”一般是正确的,“应当”一般都是错的。(因为有多种强制措施可以选择,不存在只能用一种的情况)
5. 审查起诉
“应当”一般是正确的,“可以”一般都是错的
6. 是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原则,是否召开庭前会议,都是“可以”,不是应当
7. 刑诉主体,一定看清题目所给的界定词,区分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8. 注意张冠李戴的问题,一句话前、后半段单独看是对的,但是连在一起就有问题,一般多出现在原则中
9. 多选注意原则和例外情况
10. 证据排除
对于供述,如果题目没有花很多笔墨描述暴力威胁程度的话,一般不会排除供述;注意题目表述,可能存在排除或可补正的两种不同情形。
11. 题目中出现罪名要去联系到刑罚以及管辖问题
12. 复议
一般找原机关
例外
监察机关对不起诉不服找上一级检察院复议
对强制医疗不服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拘留,不服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13. 不计入法定期间
(1) 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
(2) 中止审理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3) 二审期间检察院阅卷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4) 公安机关移送的【没收违法所得】的案件,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证据】的,公安机关补充证据的时间不计入检察院办案期限
(5) 申请没收违法所得案件,【公告期间】和【请求刑事司法协助】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6) 监察机关移送起诉的已采取留置措施的案件,检察院【决定采取强制措施的期间】不计入审查起诉期限。
民法
1. 选项逻辑关联
民法很多题的选项都是有逻辑关联的,如要么两个都对,要么两个都错,记得脱离题目,看看选项的逻辑
2. 相对性
看清楚相对性,谁和谁约定很重要,每年都是坑,没有法律的特殊情况的,和谁约定就找谁承担责任。如保证人之间约定的份额分担不能对抗债权人,保证人对于债权人而言还是连带责任,保证人的约定只对后续的内部追偿有效。但如果跟债权人约定份额后,就可以对抗债权人。
3. 表见代理
构成表见代理,要求相对人是善意+本人要有一定的过失,如:没有及时收回授权书,员工离职没有及时通知合作方等
4. 善意取得
善意取得一定要看对方是不是无权处分,现在善意取得的坑一般都出现在这里,而且很难避免,确认了是【无权处分】,再判断其他要件
5. 留置权
如果无法判断出是否基于同一法律关系,就选不是
6. 担保中出现口头同意,就等于没有同意
7. 开发商一般都是坏人,广告有的内容就一定要做到,否则构成欺诈,就要承担责任
8. 监护
监护的题目中父母还在,并且没有有丧失监护能力、撤销监护资格的情节,监护人就是父母,不管题目出了什么其他情节
问某人能不能撤销监护权,一般都能
9. 效力
根据情形判断,法律鼓励合同成立有效,维护交易安全,如果没有其他无效、可撤销等事由,民法就遵循意思自治。
只要满足“相应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有效。不要根据自己的朴素常识和感情走。
10. 第三人胁迫
一般都能撤销
11. 如果题干中没有出现“被抢、被偷等”,不用考虑【占有返还请求权】,直接考虑能否适用【返还原物请求权】
12. 因为动物受伤了,主人就要承担责任
13.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般都是合同无效,但不影响要钱
14. 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
.题干中如果描述的情形为一个人在工作中侵权,马上想到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由员工承担的选项一般不选
民诉
1. 第三人都无权提管辖异议
2. 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由法院主管还是由仲裁庭主管,这些问题要在法庭开庭之前解决!法院开庭后,当事人再提出想适用简易程序或者有仲裁协议,都没用了!
3. 证据相关的时间都适用举证期,这个数字要背,其他时间一般也都是对的。
行政法
1. “规章设定了……”,一般都是错的
2. “当场收取罚款”,一般都是错的
3. 国家赔偿×
无法判断国家是否要赔偿时,国家一般都是不赔的
4. 在行政法里,数字一般都是错的。以下知识点的数字一定要记住:许可和处罚听证的日期,复议申请期间和诉讼起诉期间,作出复议决定的期间和一审审限,这几个知识点的数字一定要背,尤其是起诉期,基本每年必考
5. 许可的题目中,收费行为一般都是错的,许可中的数字一般都是错的。听证的数字要好好背一下
6. 公开
纠结要不要公开的时候,往往都是要公开的,说不属于公开范围基本都是错的。
纠结要求公开信息的人有没有资格时,这个人大概率是有申请公开的资格的
7. 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执行
委托了别的机关或组织往往都是错的,强制措施、强制执行不能委托
8. 强制执行程序,催告
强制执行程序的题一定要看有没有催告,没有催告就是违法的。强制拆除房屋不能直接拆,需当事人不复议、不诉讼、经催告仍不拆除
9. 延期举证、补充证据
行政机关因自己原因延期举证、补充证据,不管理由看似多合理,大概率都是错的,都要视为没有证据,如:因为单位搬地方,负责人离职等理由超过举证期限,都应视为没有证据。
当事人一般是可以补充证据的。
10. 如果审查对象是法律、法规、规章、国务院的规范性文件,就不能附带审查,如果是这四个之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就可以附带审查(此处注意规范性文件需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关联性)
11. 授权的权力来源必须是:法律、法规、规章,来源于其他任何地方,一律都是委托
12. 指挥部、办公室等内设机构、临时机构及议事协调机构,除被合法授权之外,不是行政主体,没有被告资格
三国法
1. 单选题
只要能百分百确定其中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那就不要犹豫直接选,不要再去 纠结其他选项好像也有点对,纯属浪费时间,不要钻牛角尖
2. 多选题,擅用排除法
只要能排除掉两个错误选项,直接就可以把剩下两个选项选上了。多选一般选三个选项的概率会比较大,如果已经确定了其中两个选项是需要勾选的,另外两个选项中只能确定其中一个不需要勾选,那最后一个选项多半也是要勾选的。
3. 看清楚题目问题:选对还是选错?选符合还是不符合?
4. 太绝对的选项不要选:“只要……就”“凡是……都”一般都是错的。
商法
1. 股份公司股东+会计账簿×
股份公司股东既不能查看、复制会计账簿
2. 会计账簿+复制×
无论有限公司还是股份公司股东,会计账簿均不能复制
3. 直接×
带有“直接”二字,一般为错误选项
4. 商法题目中的合同一般都是有效的(除担保合同)
代持股协议有效
侵犯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有效
股权让与担保合同有效
一股二卖两份合同均有效
经济法
1. 银行土地
比较难,有些点考得比较偏,但很多没见过的选项和内容都是正确的,所以遇到没见过的,一般都是对的,甚至很多年份都是ABCD全选
2. 经济法很多点考的都是法条原文,或者考法条里面的某个规则,这种读起来很顺口,用词规范、严谨,一看就像法条的句子,一般都是正确的!
3. 同理,如果经济法某个选项读起来很绕口,大概率是错的
三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