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刑法第四章正当化事由
刑法第四章正当化事由-思维导图
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更多内容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了解一定的刑法,可以有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避免自己犯错哦。这个思维导图是对刑法的第九章刑罚的概述,它罗列了刑罚的概念和目的、种类和体系,赶紧来看看这张图吧,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也可以增长自己的一些小知识哦。
刑法第八章刑事责任学习笔记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刑法第四章正当化事由
正当化事由概述
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形式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 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因而不应当作为犯罪来处理的情形
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超法律的正当化事由包括依照法律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被害人承诺、自救的行为,
正当防卫
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防卫行为
成立条件
起因条件:必须存在不法侵害行为
时间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正在发生。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否则是事先的防卫和事后的防卫(防卫不适时),构成故意犯罪
对象条件:必须针对加害人
主观条件:为了保护合法利益,防卫挑拨、互殴、偶然防卫不成立
限度条件: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特别防卫:对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造成侵害人死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及刑事责任
成立要件: (1)符合正当防卫的前四项条件。 (2)客观上造成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害。 (3)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多数是过失)
一般定过失犯罪,定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
概念: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 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小利益、保护大利益的行为。 注意,既可以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也可以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 利益。正当防卫也是如此
成立要件:1.起因条件:有危险发生。危险的来源可能包括:人的行为、自然灾害动物的袭击、 饥饿或生理疾患,等等。 2.时间条件:危险正在发生。 3.主观条件:必须具有避险意识:为了保护合法利益。 4.限制条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这是紧急避险的特有要求。 5.对象条件:必须针对第三者的合法利益。这是与正当防卫的一个重要不同之处。 6.限度条件: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损害小利益,保护大利益
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异同
1.前提相同:合法权利面临危害。 2.时间相同:不法侵害或危险正在发生。 3.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 4.责任相同:在合理限度内,都不负刑事责任;超过了合理限度,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不同点: 1.危害来源不同。 2.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对象是第三方 3.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只有在迫不得已时才能实行 4.损害程度的要求不同。 5.主体限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