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妇产科学016卵巢肿瘤(复习版)
妇产科学016卵巢肿瘤(复习版),其重点难点: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及分级,卵巢恶性肿瘤转移途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随访与监测。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洽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妇产科学016卵巢肿瘤
重点难点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及分级,卵巢恶性肿瘤转移途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随访与监测。
一、卵巢肿瘤概论
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
1.组织学分类及分级
(1)分类
卵巢肿瘤组织成分非常复杂,是全身各脏器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器官。
(2)分级
卵巢肿瘤可分为I级(高分化)、II级(中分化)、III级(低分化)。
2.卵巢恶性肿瘤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和腹腔种植、淋巴转移是主要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胸膜、肝实质。
3.卵巢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多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手术病理分期。
4.临床表现
5.并发症
6.诊断
(1)尽量确定
①肿瘤来源是否卵巢;
②肿块性质是否为肿瘤;
③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④可能组织学类型;
⑤恶性肿瘤的转移范围。
(2)B超检查
临床诊断符合率>90%,但不易检测出直径<1cm的实性肿瘤。
(3)CT、MRI、PET检查
为影像学检查,可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肿大及转移。
(4)血清CA125
糖蛋白125(CA125)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的一种糖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因此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浆液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对其诊断的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黏液性卵巢肿瘤中不存在。
80%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升高,但近半数的早期病例并不升高,故不单独用于卵巢上皮性癌的早期诊断。
90%患者血清CA125与病程进展相关,故多用于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
(5)血清AFP
对卵黄囊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未成熟畸胎瘤、混合性无性细胞瘤,AFP也可升高。
(6)血清hCG
对非妊娠性绒癌有特异性。
(7)性激素
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可产生较高水平的雌激素。
(8)血清HE4
与CA125联合应用来判断盆腔肿瘤的良、恶性。
(9)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肿瘤,并可取活检。
注意:
①血清CA125主要用于卵巢癌患者的病情监测、复发的判断。
②80%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CA125升高,其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③血清甲胎蛋白(AFP)对卵巢卵黄囊瘤(内胚窦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7.鉴别诊断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
(2)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需与卵巢瘤样病变、输卵管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腹水等相鉴别。
(3)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核性腹膜炎、转移性卵巢肿瘤等相鉴别。
8.治疗
卵巢肿瘤一经发现,应行手术治疗。
术中应剖检肿瘤,必要时作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1)手术目的
①明确诊断;
②切除肿瘤;
③恶性肿瘤进行手术病理分期;
④解除并发症。
(2)良性肿瘤
可在腹腔镜下手术
(3)恶性肿瘤
术后应根据其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残余病灶大小,决定是否进行辅助性化疗,化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
9.随访与监测
卵巢恶性肿瘤易复发,应长期随访和监测。
一般在治疗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第2年后每4~6个月1次;第5年后每年随访1次。
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
血清CA125、AFP、hCG等肿瘤标志物测定根据组织学类型选择。
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二、卵巢上皮性肿瘤(大纲不要求,但常考)
卵巢上皮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
1.组织学类型
卵巢上皮性肿瘤主要包括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
(1)浆液性肿瘤与黏液性肿瘤
(2)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
①良性肿瘤少见,多为单房,表面光滑,囊壁衬以单层柱状上皮,似正常子宫内膜,间质内可有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②交界性肿瘤少见。
③子宫内膜样癌占卵巢癌的10%~15%,多为单侧,较大,囊性或实性,囊液多为血性,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极相似。
2.治疗
(1)良性肿瘤
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
①年轻患者
若为单侧肿瘤,行患侧卵巢肿瘤剔除或卵巢切除术。若为双侧肿瘤,行肿瘤剔除术。
②绝经后期患者
可行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2)恶性肿瘤
初次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①手术治疗
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手段。初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
②化疗
卵巢上皮性癌对化疗敏感。
除经过全面分期手术的IA期和IB期、黏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不需化疗外,其他患者均需化学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环磷酰胺等。
多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其中“铂类+紫杉醇”为金标准一线化疗方案。
常用化疗方案是TC(紫杉醇T+卡铂C)、PC(顺铂P+环磷酰胺C)、TP(紫杉醇T+顺铂P)等。
③靶向治疗
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抑制剂贝伐珠单抗可用于初次化疗的联合用药和维持治疗。
④放疗
其治疗价值有限,对于复发患者可选用姑息性局部治疗。
(3)交界性肿瘤
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三、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大纲不要求,但常考)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是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一组肿瘤,多发生于年轻妇女及幼女。
1.畸胎瘤
畸胎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
大多数肿瘤含有至少两个或三个胚层组织成分。
2.无性细胞瘤与卵黄囊瘤
①对放疗敏感的卵巢肿瘤是无性细胞瘤。
②对化疗敏感的卵巢肿瘤是上皮性癌、卵黄囊瘤。
3.治疗
(1)良性生殖细胞肿瘤
单侧肿瘤应行卵巢肿瘤剔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双侧肿瘤者应行双侧卵巢肿瘤剔除术。
绝经后妇女可考虑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
(2)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建议行全面分期手术。
对年轻并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无论期别早晚,均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
对复发者仍主张积极手术。
常用化疗方案是BEP(依托泊苷+顺铂+博来霉素)、EP(依托泊苷+顺铂)等。
③放疗
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最敏感,颗粒细胞瘤中度敏感。
但放疗会影响患者生育功能,故目前少用。
四、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大纲不要求,但常考)
1.三种性索间质肿瘤的鉴别
2.纤维瘤
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居多,中等大小,实性,坚硬,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色。
纤维瘤伴有腹水或胸腔积液,称为梅格斯(Meigs)综合征。
手术切除肿瘤后,胸腔积液、腹水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