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期股权投资思维导图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已把该概念整理成如下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8-23 18:00:55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1. 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2. 投资方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且对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享有权利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3. 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 长期股权投资
1. 企业合并方式
1.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 非企业合并方式
2.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1.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1.1. 借:长期股权投资(付出资产、承担负债、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贷:资产的公允价值 负债的公允价值 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 借:管理费用(支付的律师费等中介费用) 贷:银行存款
1.1.1.1. 付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处置损益)
1.1.1.2. 企业合并发行的债券或承担其他债务支付的手续费、佣金计入负债初始确认金额;发行权益性证券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1.1.1.3. 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该直接相关费用通常指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中介费用及其他管理费用
1.2. 通过多次交换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2.1. 原投资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2.1.1. 投资成本=原投资账面+新投资公允
1.2.1.2.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资本公积,应在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投资收益。
1.2.2. 原投资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1.2.2.1. 投资成本=原投资公允+新投资公允
1.2.2.2.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留存收益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2.1. 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1.1. 借:长期股权投资(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 贷:付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承担债务的账面价值 发行权益性证券的账面价值 借差:①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②盈余公积 ③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差: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借:管理费用(支付的律师费等中介费用) 贷:银行存款
2.1.1.1.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方付出资产不会产生处置损益
2.1.1.2. 被合并方在合并日的资产账面价值为负数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按0确定,同时在备查簿中登记
2.1.1.3.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会产生新的商誉
2.1.1.4. 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项目处理(应收股利)
2.1.1.5. 存货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差额:资本公积
2.1.1.6. 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
2.1.1.7. 无形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
2.1.1.8. 定向增发股票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股本(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发行费) 贷:银行存款(发行费)
2.2. 企业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
2.2.1. 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合并方应当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2.2.1.1. 这些交易时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
2.2.1.2. 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
2.2.1.3. 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
2.2.1.4. 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2.2.2. 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取得控制权日,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2.2.2.1. 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地昂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2.2.2.2. 如果 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无论是一次交易取得,还是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均为合并日相对于最终控制方而言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商誉之和。
2.2.2.3. 追加投资日新增投资部分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初始投资成本-追加投资日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2.2.4. 追加投资日新增投资部分初始投资成本与为取得新增部分股权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
2.2.2.5. 合并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或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2.2.2.6. 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意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暂不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处置该项投资时转入当期损益
2.2.2.7.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应按此比例结转
2.2.2.8.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改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其他综合收益和资本公积应全部结转
2.2.2.9. 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0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2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200 银行存款 6000
2.2.2.1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00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1200 贷:其他权益他工具投资 1200 银行存款 6000
3. 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 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
1.1.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等必要支出(审计费、律师费等)
1.2.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 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
2.1.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直接相关费用等必要支出(审计费、律师费等)
2.2.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支付价款中包含的被投资单位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发行费)
成本法
投资方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除外
会计核算
初始取得
按企业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初始计量
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持股比例) 贷:投资收益
企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在判断该类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关注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大于享有被投资单机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等类似情况。出现类似情况是,应按照8好资产减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地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英语公积直接转增股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母公司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股利或者利润的权利,者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母公司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权益法核算
参与方组合是最小且唯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