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根据吴式颖主编的《外国教育史》和其他相关资料整理而得,做考研备考之用。
这是一篇关于运营管理的思维导图,梳理了运营管理的知识体系,适合用于学习和复习运营管理相关课程,帮助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11备考使用--第四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总路线提出的教育工作总要求。
中教史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模式的初步形成,红字部分为部分重点或本人遗忘点,有需要的可以看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两河流域(巴比伦)
苏美尔文化时期
教育机构:泥板书舍
巴比伦最古老的学校。考古最古老:马里城
教育目的:书历
教育内容:读写算
教育方法:机械、体罚
巴比伦文化时期
汉谟拉比、尼布甲尼撒
教育机构:寺庙学校
教育目的:官吏
教育内容
初级:读写算
高级:文法、祈祷文学、苏美尔文学
教育方法:师徒传授制,体罚
古埃及
古王国
宫廷学校
整个人类史有文献可考证的最古老的学校
教育目的:国家官吏
教育内容:无法考证
中王国
僧侣学校
学术中心
教育目的:科技学术人才
教育内容:科技学术等高深知识
文士学校
教育目的:书写计算者
教育内容:书写(训诫)、计算
职官学校
教育目的:一般官吏
教育内容:文化知识、职业教育
教育方法:灌输、体罚
古印度
教育形式
婆罗门教育
教育机构:古儒学校(家庭教育)
教育目的:宗教知识、种姓制度
教育内容:《吠陀经》
教育方法:机械、繁琐、体罚、口授(导生制原形)
教育特点:贵族性
佛教教育
教育机构:寺院学校(学术中心)
教育目的:僧侣
男:比丘 女:比丘尼
教育方法:地方语、教授+讲解+个人钻研
教育特点:平等性(男女都接受教育)
相同点
教育目的:传播宗教、道德教育
教育内容:消极
影响:阻碍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
古希伯来
第一时期
出埃及记--大卫王--所罗门--巴比伦之囚
教育机构:犹太会堂(家庭教育,家长制)
教育内容:《圣经旧约》
教育方法:体罚,但注重民主
教育目的:犹太教宗教信仰
第二时期
重返家园--被罗马帝国吞并
教育机构
初级学校
教育内容:《密西拿》
中级学校
教育内容:《革马拉》
两书合称《塔木德》
教育方法:体罚,但注重民主色彩,提问+思考
教师(拉比)地位高
发展
古代时期
哈巴拉文明--印度-雅利安文明
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王朝时期
孔雀王朝(佛教)--贵霜王朝(宗教开放、基督教)
伊斯兰化时期
卧莫尔帝国(打压印度教、佛教)
殖民时期
伊斯兰教、印度教
今天:82%的人信奉印度教
东方文明古国教育特点总结
产生文字、学校
阶级性、等级性
教育内容:德智宗
教育方法:机械,体罚,仅希伯来含有民主色彩
教师地位高
除中国外,其他各古国的文化、历史均有不同程度的断层
早期王国
新王国
后王国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