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唯物史观
徐涛-考研政治2021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部分。
2021年考证政治毛中特完整版复习笔记,根据徐涛老师的课程整理。
2021年考研政治徐涛思修法基笔记整理,主要为选择题考点。
根据2021年考研政治徐涛老师的思修法基道德部分汇总,标红均为分析题考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哲学
基本问题和流派
重要问题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必然走向自由
自由有条件:认识条件、实践条件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缺陷:只考察思想动机,没有追究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英雄,忽视群众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影响因素)
生产方式(决定性力量)
社会意识
社会心理与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与阶级相关,例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非社会意识形态(与阶级无关,例 语言学、心理学、自然科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对立统一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或迟或早地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高也可能社会存在低) 社会意识内部相互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 (人和自然的关系)
劳动资料: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
劳动者,最活跃
生产关系 (人和人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最基本、决定性,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第一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组织机构、军队设施等
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 (第二对社会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影响但不决定)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第二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社会形态
内涵: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特点:内容全面,经济基础是骨骼,上层建筑是血肉;具体的;历史的(有产生、发展、灭亡)
更替特点:统一性,多样性(总过程统一,具体民族的发展进程多样;同社会形态有不同特点) 必然性、历史选择性(取决于民族利益、交往和对本民族特点把握) 前进性、曲折性
社会历史发展五大动力
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两对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
作用(原因):生产力是最基本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两对矛盾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决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变化和发展
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改革、科学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思维方式)
现实的人及本质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处于现实的人
本质(是社会属性,不是自然属性)
劳动(与动物的区别)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其他人的区别)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
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 最稳定的主体是劳动群众和知识分子
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根本制约因素)、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
群众观点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上层建筑是否先进,取决于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
科技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能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生产力三要素结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