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高级经济师全国统考,根据中国人事出版社整理。
编辑于2020-09-09 17:24:42第六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内涵与辩证关系
金融创新的内涵
定义:金融创新是指突破资源配置的时空限制,在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创造产生新事物的过程。外延和内涵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中
狭义的金融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
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产品、金融组织、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一切新要素和新组合
三个层次理解
宏观:金融创新融入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过程
中观:金融领域内部分具体内容的创新,即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的创新
微观: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经营理念与模式满足社会金融需求和自身利润
包含内容
金融产品创新:创新产生具有不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的新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组合
增加筹集和分配社会金融资源的工具,有助于满足经济发展和投资者的需求
推动金融业务细分的深化发展,使金融组织机构丰富,有助于金融结构优化
近年来,主要内容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
金融衍生工具创新促进金融发展,提升经济效益,但的过度创新与严重依赖也会带来诸多风险
金融组织创新:即指新型金融组织产生,也包括传统金融组织的自身产品与服务创新(如第三方支付)
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的组织形式和制度规则的创新
意义:促进市场要素组合多元化,金融交易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更多投融资渠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价格形成机制合理化,提升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金融制度创新:对金融体系所进行的制度性变革
金融组织制度创新
金融监管指导创新(核心)
原因:背景条件变化或新风险因素下,监管体系应相应创新
目的:实现保护性管制、预防性管制和适时适当监管
理解要点
要多角度多层次理解内涵,结合宏观、中观和微观深入把握,从动态和静态全面理解
创新主体多样性,既可以是监管部门,也可以是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的目的之愈实现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的全面提升
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的辩证关系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总量(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种类和数量)增长的基础上,金融体系的效率得到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运行效率提升
大量金融产品和业务的创新可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拓宽金融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效率
金融组织的的创新使金融机构体系丰富完善,增加竞争,推动细分领域深入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开发和运用多种风险转移工具,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增强
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金融创新活跃金融市场,激发投资者参与热情
优化金融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剔除个别风险能力
能够促进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推动金融制度的完善
推动金融组织管理制度的发展
推动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
金融创新阻碍金融发展
金融创新中的金融衍生品会增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金融衍生品使金融机构逐渐转向表外和中间业务,削弱贷款管理
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强化了金融机构承担风险的意愿,虚拟化程度和杠杆率提高,资金链断裂时,容易引发动荡和危机
金融衍生品以市场定价为基础,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金融创新增加金融监管的难度
传统监管框架性,容易引发监管过度或监管真空并存
金融产业链延长,容易引发监管漏洞与监管套利,引发流动性风险
金融创新可能积聚金融风险
金融制度创新过程极为复杂,容易引发并积聚金融风险
第二节 我国推动金融创新重大举措与成效
金融产品创新(支付方式和融资模式)
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带来的支付方式的创新
移动支付主导我国零售电子支付方向
央行大力推动移动支付方式,电子支付体系发展迅速
研发中的数字货币也将带来支付方式的创新
以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企业融资模式创新
供应链金融:围绕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的融资模式,有利于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同时也要有效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提升服务能力
金融组织创新
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准入
2020年4月1日,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准入的现在全面取消,提取实现全面开发
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发展
推动建设智慧银行
金融市场创新
健全多层次股权市场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充分批量信息为核心,弱化行政审批,提高融资效率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科创板上市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资金活力
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推动债券市场金融产品创新,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推动债券市场机制建设完善,提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效率
扩大资本市场有序开发
沪港通、深港通、外资机构准入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监管创新(试点探索和实践检验)
金融开放创新(自贸区是重要内容)
上海自贸区建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海南自贸区金融创新、沿海18个自贸区建设
第三节 我国重点领域金融创新探索与实践
普惠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普惠金融: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已可负担的成本为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重点对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
2015.12 《推进普惠金融法制规划2016-2020)》
内容
推广针对特殊人群的小额贷款
增加小微企业融资品种,支持符合条件涉农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保险基金
提升金融机构科技应用水平,积极发展电子支付,推广保险移动展业
发挥互联网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成果
普惠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普惠金融机构体系不断丰富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持续深入
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实现创新
绿色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绿色金融: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而开展的经济活动,即为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提供的金融服务
成果
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不断涌现
地方政府及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试点(浙江、江西、广东、贵州和新疆)成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绿色金融多边和双边合作不断深化,我国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创新与发展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瞄准脱贫攻坚重点人群和重点任务,精准对接金融需求,精准完善支持措施,精准强化工作质量和效率,扎实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检查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结合,坚持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基础,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
金融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发展
征信创新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二代征信系统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创新与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