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不起的我》跳出舒适区,改变从现在开始!
很多时候,转变的阻力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追求稳定和可控的防御机制(无形枷锁)。自我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自我转变之路,这些转变涉及到行为习惯/心智模型/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而且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阶段。而改变的本质其实是我们与“旧的自我“进行博弈,跳出舒适区,直面恐惧,从现在开始行动!
编辑于2020-09-09 18:56:40《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是利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和有效表达的实操书籍,作者从”系统思维的必要性、用框架解决问题、自上而下的表达“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引导读者逐层构建思维框架,熟练掌握系统思维的运用,最终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本书案例干货很多,详细内容可见思维导图
本书是豆瓣管理学图书的NO.1,说是职场圣经都不为过,作为管理学知识的入门读本,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开创者,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本书提出管理者可以从时间管理、重视贡献、用人所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这五个方面训练学习,通过自我管理实现卓有成效,具体内容可参考导图。
“宋茶研究的巅峰之作”,书中涵盖了宋代点茶茶艺及茶具的详细介绍、贡茶及赐茶制度对宋代政治的影响、宋茶与社会日常生活、宋茶相关书画作品以及宋代茶书汇总。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宋茶的书籍,但范围并不局限于宋代,作者对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同时,书中对宋代贡茶和赐茶、茶与古人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如果读完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还可以根据书中参考的文献进行深度阅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是利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和有效表达的实操书籍,作者从”系统思维的必要性、用框架解决问题、自上而下的表达“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引导读者逐层构建思维框架,熟练掌握系统思维的运用,最终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本书案例干货很多,详细内容可见思维导图
本书是豆瓣管理学图书的NO.1,说是职场圣经都不为过,作为管理学知识的入门读本,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开创者,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本书提出管理者可以从时间管理、重视贡献、用人所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这五个方面训练学习,通过自我管理实现卓有成效,具体内容可参考导图。
“宋茶研究的巅峰之作”,书中涵盖了宋代点茶茶艺及茶具的详细介绍、贡茶及赐茶制度对宋代政治的影响、宋茶与社会日常生活、宋茶相关书画作品以及宋代茶书汇总。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宋茶的书籍,但范围并不局限于宋代,作者对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同时,书中对宋代贡茶和赐茶、茶与古人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如果读完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还可以根据书中参考的文献进行深度阅读。
导言
推荐指数
5
阅读时长
10小时
导读
转变的阻力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追求稳定和可控的防御机制(无形枷锁)
自我的发展之路其实就是自我转变之路,这些转变涉及到行为习惯/心智模型/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而且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阶段
改变的本质其实是我们与“旧的自我“进行博弈,跳出舒适区,直面恐惧,从现在开始行动!
作者
陈海贤,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知乎高人气“新知青年”、“得到”讲师,“得到”《自我发展心理学》专栏主理人
本书介绍
本书是一本有助于人们实现转变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籍;个人成长、心理学、课题分离
作者陈海贤从行为的改变/思维的进化/关系的发展/走出人生瓶颈期/绘制人生地图5个方面,讲述在自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之路
态度:关于改变,你一直有选择,要从找困难转变为找方法
选择要基于当前现实,而不是头脑中的理想;人会选择性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要从对错思维→对改变是否有用思维
改变的本质
理智的自我和感性的自我会斗争,产生出“期待的好处”和“经验的好处”两种认知,而“经验的好处”会刺激和强化人的行为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新行为——新反馈——新强化——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新经验转化成新的习惯
跳出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应对方式包括:行为上和内心情绪上的应对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人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从而带来控制感
情感会引诱/恐吓理智,使我们停留在心理舒适区,无法做出改变
看清心中的恐惧
心理免疫系统的本质是一套焦虑控制系统,会阻碍我们进行新行动
心理免疫X光片
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与目标相反的行为
现有行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驱动现有行为的内心假设是什么
检验人生假设
发现内心的假设——通过新行为验证假设——让错误假设坍塌
如果我们觉得很重要的,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背后抱怨(把责任推给别人)
小步子原理
在改变的路上迈出一小步,获得小成功,积累小经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刻的行动
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属于绕开心理防御机制
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选择基于现实和当下)——控制的两分法
培养“环境场”
“场”是我们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而环境中的行为线索又能激发特定的行为
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改变需要情感的触动,越是自责,越容易放纵自己
自我谴责中需要有对自己的爱,更有利于接纳自己,产生改变
改变真的有效吗
改变的两个层次:内容的改变/应对方式的改变(第二序列的改变)
接纳自我不是追求,而是舍弃,不过分追求完美;有效的改变会改善状况
推动思维的进化
心智模式
人头脑中会有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它会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进而引发行动
成长型心智模式/防御型心智模式——形成与人最初的安全感有关
防御型心智模式
僵固型思维
“脆弱的高自尊”,过度关注他人评价,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被人设;面对挑战容易放弃,认为能力是固定的;壳
放下自我,把批评当作反馈而不是评价;重要的是怎么跟世界互动
活在别人评价中
应该思维
对世界
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的世界屈服于自己头脑已有规则,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必须/绝对
要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否则会失去自主性;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产生消极情绪
对自己
“应该自我”通过对外界的模仿强行设定了自己,打乱人的自发和自主性,从而带来巨大的焦虑
不要通过外在寻找对“自我”的标准,要找到自己的真实感觉,而不是一味从众
无法接纳自己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绝对化思维
习得性无助,破罐破摔,防御范围不断扩大,对“挫折”绝对化并加工——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抑郁症
痛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要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让生活变成一潭死水
陷入悲观主义
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与现实发生联系,与世界互动停止
成长型心智模式
创造性思维
问题:打满鸡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内心推动行为,让人的行动产生张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则是通过创造焦虑来产生张力
当面临现实和目标的冲突时,把现实当作创造的条件限制,而不是把现实当作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
制造可持续张力
控制的两分法
问题:我们只是做了决心和计划,大脑就会产生已经完成目标的错觉,从而降低实现目标的动力
专注精进,顺其自然;应该思维就是对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先分清能控制得和不能控制得;再把能控制得做计划,先行动起来
把张力变成行动力
近的思维
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让现实改变思维方式(近的思维/正念思维);远的思维(抽象思维)会限制我们的成长
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这样会让思维更有开放性/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事情的结果
与现实接触,走出焦虑
类似于河流有落差(目标和现实的差距)/有河道(行动的方法)/有源头的河水(与现实的接触)
思维的进化
倾听的要诀,是知道很多事你并不知道;不是要你用自己的答案去回答别人,而是提问别人心里的答案
思维的变化:简单——复杂——回归简单;思维进化的关键要认识到我们能够了解的永远只是局部的知识,而局部以外,就是思维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应该去想我现在面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除了现在的这种判断,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思维对环境有两种适应方式:同化和顺应,避免思维倾向于已有的答案,不去探寻其它可能性(同化);顺应则是先把原有的东西放下,去努力看差异,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是适应关系的产物
从关系视角看自我,有利于增加自我发展的潜力和拓展改变的空间;从个体看自我是抽象思维,从关系看自我是正念思维
关系中自我的4个层次
人无时无刻都在关系中
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
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的个性
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有利于转变思维
关系中的自我
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角色既是限制,也是改变的方法,要学会从不同关系中的角色发现自我的更多可能性
“角色”的本质,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角色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关系中的对方对我们是有角色期待的,这种角色期待提供了行为线索,要注意不要被动的进入角色导致失去自我
调整角色的三个方法
先考虑对方把我们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和角色上?我们是否可以接受?
如果相处不舒服,首先考虑是否我们自己的位置或角色有问题?不要试图替别人负责
对别人有期待时,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是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
关系中的角色
人际关系的密码
关系的语言是通过说话者讨论的内容,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内容背后牵动情绪的信息
关系的语言是对人不对事,亲疏远近的关系导致谈论的内容背后的信息会不一样
解决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
在了解关系的语言之后,学会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别人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来回应
在讨论事情之前,要先思考怎样才能在角色上达成共识
关系的语言
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每个人都属于某个系统的一部分,系统的改变,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系统里每个人的事
在系统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角色会把彼此塑造成现在的样子,这就是系统中关系的互补性
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一般在家庭中3种关系都会存在
在家或团队里,一些人特别能干的时候另一些人就特别不能干(互相产生负面的潜在共识)
系统通过把某个人变成一个有问题的人,来维持系统的平衡(人的角色受制于系统)
系统中的某些人承担了其他人该承担的角色,并把所有人都固定在错误的角色上
关系的互补
自我和他人的感觉混淆
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关系
不轻易被别人的情绪影响,能自由地做出选择;能不断探索新关系,发现更多可能的自己
过于紧密的依恋会带来不安全感,导致我们过于沉浸在别人的感受中而无法发展自己的感觉,即感觉混淆
不安全依恋影响自我发展
父母的问题占据孩子太多注意力,就很难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以及发挥自己的技能
不安全感会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导致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
不安全依恋会让我们和依恋对象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很难发展自我
解决方法:尝试建立新关系,带着依恋的焦虑,小步子接近和信任别人
不安全依恋
痛苦的“夹心人”
三角关系是比较常见的人际关系,两人发生矛盾时可以通过跟第三个人的联系减弱情感张力,使得三人关系重获平衡
三角关系中的某个人如果一直是另外两个人解决矛盾的工具,那这个人就被三角化了;容易被卡在关系中无法出来
三角化会阻碍真实情感的表达:无奈产生防御型隔离/扭曲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感到内疚和自责
关系“三角化”
自我和他人的责任混淆
为何互相谴责
当人从个体的视角看自我时,会导致因果思维,从而引发对错思维,最终产生冲突,形成不良关系
纠结对错其实就是关系里的“应该思维”,同时在此思维的基础上默认了改变不可选择
关系里人的行为是相互塑造的,没有明确的因果和对错;要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个体的改变也会影响到系统的改变
都是你的错
为何自责
和家人的边界更难坚守,父母不能解决自己的矛盾时,子女会把他们的矛盾当作自己的问题,这种内疚极可能形成思维习惯
在一段关系里,相比内疚和自责,无力感更让人难受;“都是我的错”是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产生的典型心理
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需要承认我们彼此是不同的人
都是我的错
混淆
关系的纠缠
纠缠的特点
所有纠缠都包含相互加强的循环,越对抗,越加强
所有纠缠都有形式上的对称,从期待变成要求
纠缠的本质
我们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又不愿意放手,而是拼命改造对方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原谅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
建议先从“我”入手改变
亲密关系的伤害
课题分离
根据区分行动的直接后果谁来承担,来明确自己的“课题”;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实际应用
害怕表达需求
表达需要是自己的课题,别人接受或拒绝,是他人的课题
无法拒绝别人
提出请求,是别人的课题,帮助与否是自己的课题
害怕失败不去尝试
尝试是自己的课题,判断成功与否是他人的课题
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
如何变得更成熟
自我中心阶段
把自己的需要/愿望/关注中心当作别人的,认为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别人都是观众
他人阶段
意识到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并把这种差异理解为冲突,进而想要解决这种差异;但很容易陷入关系纠缠
标志一: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让他人决定我们的行为,会出现顺从/反抗两种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由别人负责
标志二:难以容忍差异,进而造成关系的纠缠,自我在过于紧密的关系中失去发展的空间
独立阶段
有自我负责和容忍差异的能力,能够做好课题分离,在理解别人的同时尊重自己;认清现实后还能热爱现实
自我发展的3个阶段
关系的进化
独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孤独,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途相遇,彼此同行;出于自愿的选择
因为一个人信奉独立和自由的同时,也会相信人性的善,所以独立并不会加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分离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没有什么关系是绝对的,不要让自己过得那么苦,也不要明明是自己选择苦,却去抱怨别人
关系让我们迷失,也会让我们重新找回自我
建立新关系
走出人生的瓶颈
变化的视角看自我
转折期
自我的发展需要经历很多跨越式的转变,而新旧交替的关口时间就属于转折期;转折期提供自我发展的特别张力
转折期的意义
更新对自我的理解
有助于明白自我的消极变化是转变的过程有问题,而不是人有问题,避免“被标签化”
更新对自我发展的理解
自我发展需要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度到新阶段;是内在自我的重构
逆境也是新机会
结束
结束是转变的开始,因为自我发展是需要空间的,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一段生活的终结而非生活本身的终结
结束最重要的事是脱离
环境的脱离
原有的关系和环境会僵化自我认知,所以结束一般从离开熟悉的环境或关系开始
身份的脱离
脱离环境后,自然也会脱离原有的角色和身份;便于看到自我的内核(自我的本质)是什么?
目标的脱离
目标在组织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会限定我们的思维,有一种坚持是“我不愿改变”的另一种说法
脱离就自我
迷茫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而意义感有两个来源:目标感/人际关系
我们选择结束时,就需要面临之前意义感的来源也被切断;但迷茫也是让我们重新变得清晰的一种方式
迷茫的三种典型心理
试图回到过去
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作比较;因为结束意味着损失,会让人产生痛苦;大脑会用提醒损失的方式,试图让我们回到过去
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我们需要低落和迷茫,急于进入未来会打破该节奏
敏感
在新旧交替的阶段,可能会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生活,内心会更敏感
孕育新自我
重生
重生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也是自我重构和人生重组的过程,而心理弹性有助于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实质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
重生的第一要素:偶然和意外,但一定会和以往的生命经历有关联;重生的第二要素:另起炉灶,跟原来的目标分离干净,承认损失
重建新自我
新自我的形成
职业转变
职业转型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职业转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与世界发生互动
把可能的自我变成可行的选择,一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二是要不断尝试;念头——尝试——过渡期——转型成功
应对职业变动和转型
关系转变
结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死亡,往往伴随着不可逆的失去,此时容易陷入对自我的怀疑
人会通过对挽回的幻想/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让自己沉浸在悲伤情绪中来抗拒结束
接受关系结束的过程:否定——愤怒——讨价还价——迷茫——重生
承认损失/哀悼/迷茫/痛苦,但要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出来
应对关系的结束
转折期选择标准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选择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我们会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想成为的自己
现有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需要考虑“未来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现有的环境是否能让我变成想成为的自我”
如何重建意义感
挫折和创伤意味着成长机会,怎样看待挫折比挫折本身更重要
创伤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需要重新看待生命中的选择,重新认识自己,重建人生意义
故事赋予经历意义
生活的意义感源于我们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挽救式”的人生故事让我们积极和乐观;“污染式”的人生故事则让我们焦虑迷茫
绘制人生的地图
人生阶段
特定的人生阶段和相应的人生课题是自我发展的背景和前提;行为改变,心智改变,关系改变和转折期,是这个大的人生课题下的子课题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突破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从收集走向分发的过程
突破自我中心
青春期
青春期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身份认同,对”我是谁“有相对确定的答案;可能会产生”僵固型思维“
一个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对自己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确立身份认同
成年早期
亲密关系
成年早期的核心课题是建立亲密感,需要我们克服:害怕托付和依赖/害怕承诺/害怕改变自己
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需要发自内心的承诺:即使受到伤害/对方不完美,也愿意去投入地爱,愿意接受限制并对关系负责
职业认同
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我们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胜任感/承诺/报酬/满足感(自我实现)
建立亲密关系和职业认同
中年期
中年期我们可能出现的阻碍:害怕衰老及可能性的丧失,需要通过家庭内的繁衍和家庭外的繁衍来突破自我
家庭内的繁衍:应该尊重孩子和自己的独立性,在奉献自我的同时加强自我
家庭外的繁衍:创造性的工作/传承(师徒关系)/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应对中年危机
老年期
人生最后的课题是整合:一是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二是把自己纳入更大的人类群体中,看作是某种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生命有限性的好处在于——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
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自我发展
人生的本质,其实是对矛盾的适应,这些矛盾构成了生活永恒的张力;而人就是在对以前的自我不断否定中实现自我发展的
不是有一个”自我“在不停发展,随着经历的顺境逆境,增增减减;而是这个发展的过程本身,就叫”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