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333考研重要知识点,教育与人的发展框架总结。
编辑于2020-09-19 15:04:27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含义
广义: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其发展持续人的一生 狭义: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最大的阶段,指儿童的发展 内容: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三个方面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特点:人的发展特点是未完成性和能动性,并呈现一些自身的规律。 如:顺序性 阶段性 差异性 不平衡性 整体性
特点
未完成性
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不仅处于未完成的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的状态 ,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藏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人的未完成性说明人的需要教育性和人的可教育性
能动性
人在发展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和自我塑造等方面 。能动性为教育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指明了努力方向
人发展的规律 及对教育的制约
顺序性
正常情况下 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既不能逾越 也不能逆向发展
就心理而言 儿童的发展总是从无意到有意 从机械记忆到有意记忆 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等
教育应遵循量力性原则 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阶段性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 身体 心理的发展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前后衔接阶段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 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 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把握教育的关键期
差异性
由于遗传 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 ,每个人身心发展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这种差别主要表现在
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速度不同
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质量不同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差异 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 考虑受教育者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不均衡性
是指在同一个体中 个体的身心发展不是同步进行的
这种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
不同时期人的各方面发展快慢不同
同一时期不同方面发展快慢不同
要抓住儿童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们既具有个体的独特性 又表现出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的生理 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都是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的
根据人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各方面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互补性
另外 人的身心发展还有互补性 尤其表现在残疾人身上 当人失去了一种感官或身体的一部分 其他部分就会发展的很好来弥补缺失的那一部分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
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在每个阶段作用大小是不同的 随着个体的发展 遗传素质的作用日益减弱
总之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就无限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环境的含义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其中对人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意义的是社会环境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与遗传因素相比 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更为根本的因素 一个人发展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就是这个道理。即环境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但我们不能过分的夸大环境的作用
个体能动性 ★
个体能动性的含义
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的 其主要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自觉的做出选择 控制自己的行为 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目标 并为实现目标而自觉地进行奋斗 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发展的高度体现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
人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 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离开人的活动 遗传素质和环境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可见 个体的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制约着环境影响的内化与主体的自我建构
个体的能动性不仅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选择 而且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加工 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 不同个体对环境的内化是不同的
学生的能动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基础上,能动的进行自我认识 做发展合作建构
个体能动性 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人在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力也逐步发展起来 个体能有目的、自觉的影响自己的发展。这不仅意味着人能把握自己和外部的关系 而且能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和实践的对象 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总之 人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赋予了人在一定条件下主宰自己命运的可能 ,人不仅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也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建构的产物 随着人的自我意识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 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也可单独考)(主导作用)
广义教育的含义+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作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人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主要区别在于发展的目的性 。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组织 有计划 有系统 有专门人员的活动
教育对人的发展是全面 深刻 系统的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即知识的价值)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之所以对人的发展 至关重要 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蕴含着有利于人的发展的多方面价值
知识的认识价值
学生认识的发展依赖于对知识资料的思维加工,由不知转化为已知由就职通向新址 在头脑中构思和想象现实中尚不存在的东西
知识的能力价值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经历知识的展开和发现的过程,对知识进行心理操作和行为操作 。这种操作方式的定型过程 也就是学生心理的认知能力和行为技能的形成过程 。 学生学习知识 不但要掌握知识的内容 也要掌握知识的形式 ; 不但要获得对事物的认识 也要养成操作事物的方法和能力
知识的陶冶价值
知识蕴含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引导人实施求是追求真理 不唯书 不盲从 ; 人文精神 引导人追求人生意义 坚持自由 平等与公正 。 学生经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才能真正形成人生智慧 具有人生理想和抱负担当起社会责任
知识的实践价值
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认识事物特性 就能获得改造事物的可能性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对学生来说 这是一个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又由内在素质外显为社会实践的过程 人们常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强调知识的时间价值
总之 鉴于知识的多方面价值 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 热爱知识 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儿童的德智体美劳 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表现
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所谓个性化 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自主性和独特性的过程 教育作为促进个体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个体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培养上
教育能促进个体意识的发展 培养个体合理的自主性
个体的主体意识是对主观能动性的认识,由于教育的影响,个体在道德、智力等方面都得到较好的发展,相应地,个体对自我认知水平也大大提高
教育能促进主体特征的发展 培养个体的独特性
教育培养个体独特性的功能主要通过发展个体特征来实现的 这里侧重指个体的心理发展 如个人兴趣爱好 性格 气质的方面的特征
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和促进人个体价值的实现
教育可以让人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与意义 并努力去追求人生的价值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所谓社会化 是指个体接受文化规范 学习其所处社会的行为模式 由一个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社会化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 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个体获得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 其实现途径多种多样
教育促进人的行为和能力社会化
人的行为和智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规范并加速人的行为和能力的社会化
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角色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 个体所从事的职业与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与其所接受的信息息息相关 ,在现代社会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角色社会化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教育教人谋生,享用知识
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校内条件
学校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身心发展规律
学校教育的办学条件 ,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 教师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与课程设置等 也会影响教育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校外条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程度
社会发展的稳定性 以及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科技、信息的学校教育的改造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