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贷款业务核算思维导图
银行会计第四章贷款业务思维导图,知识点全面覆盖,供同学们参考使用。
编辑于2020-10-10 11:26:31银行会计第七章金融机构往来思维导图,金融机构往来是指不同系统银行之间的账务往来,具体来说,金融机构往来是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金划拨、 缴存存款和办理结算等业务而引起的资金业务往来。
银行会计第六章联行往来思维导图,联行往来是指银行各行处之间因办理各种结算业务和内部资金调拨等而发生的资金帐户往来。它是银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银行会计第五章结算业务思维导图,结算业务也称“清算”,是指一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关系的计算和结清,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各方因商品买卖、劳务供应等产生的债权债务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清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银行会计第七章金融机构往来思维导图,金融机构往来是指不同系统银行之间的账务往来,具体来说,金融机构往来是商业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由于办理资金划拨、 缴存存款和办理结算等业务而引起的资金业务往来。
银行会计第六章联行往来思维导图,联行往来是指银行各行处之间因办理各种结算业务和内部资金调拨等而发生的资金帐户往来。它是银行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
银行会计第五章结算业务思维导图,结算业务也称“清算”,是指一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关系的计算和结清,即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交易各方因商品买卖、劳务供应等产生的债权债务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清偿。
贷款业务核算
第一节贷款业务概述
含义与种类
含义:商业银行将吸收资金按一定利率发放给客户 并约定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经济行为
种类
按期限分:短期,中期,长期
按保障程度分:信用,担保,票据贴现
按承担风险分:自营,委托,特定
按风险程度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按本息是否逾期分:应计,非应计
按贷款对象:单位,个人
核算要求
本息分别核算
商业贷款和政策贷款分别核算
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分别核算
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
贷款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会计科目设置
贷款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
贴现资产
资产减值损失
贷款损失准备
第二节贷款业务的核算
信用贷款核算
发放
逐笔核贷,一次发放 设置有“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科目 发放时 借:贷款-信用贷款-本金-某某户 贷: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某某户 按期收回时 借:活期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贷:xx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利息收入
到期
展期:不得低于原贷款条件 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 中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长期贷款展期不得超过3年 每笔展期只有一次 短期贷款必须在到期前10天(中长期1个月)不办理转账 只在贷款凭证批注,并专夹保管 逾期:到期日次日转入逾期贷款 并按逾期贷款利率计提利息 借:短期贷款-xx贷款户(红字) 中长期贷款-xx贷款户(红字) 贷:逾期贷款-借款人逾期贷款户 借:逾期贷款-借款人逾期贷款户 贷:xx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非应计贷款 逾期90天未收回的转入 借:逾期贷款-xx户(红字) 贷:非应计贷款-xx户(蓝字) 已入账利息收入和应收利息冲销 收到还款后先冲本金 全部收回后确认当期利息收入 借:利息收入一贷款利息收入户 货:应收利息一×户 或者 借应收利息×户(红字) 货:利息收入(红字) 将利息纳入“应收未收贷款利息”表外科核算。即: 收入:应收未收贷款利息一××户
非应计转应计 借:逾期贷款科目—XX户 贷:非应计贷款户 ·实际收到的逾期贷款利息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冲减表外应收利息
非应计期间收回本息 01如果本息全部收回 借: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一××户 贷:非应计贷款一××户 利息收入(合同利息和逾期利息) 付出:未收贷款利息一×户 02收回金额大于本金小于本息 借:吸收存款-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xx户 贷:贷款-信用贷款一非应计贷款-xx户 利息收入(部分合同利息) 付出:未收贷款利息一户 03本金不能全额收回 借:吸收存款一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一×户 贷款损失准备 货:贷款一信用贷款一非应计贷款-×户 ·付出:未收贷款利息一×户
担保贷款核算
保证贷款
办理条件
保证人的资格是有清偿能力的法人和公民
保证人的资金实力和保证意愿
保证人和借款人的关系有经济联系
保证人具有连带法律责任
抵押贷款
银行有权处理逾期一个月的抵押物
规定
抵押物市值稳定,市场风险小,不易变值,易估价
流动资产贷款不超过1年 固定资产贷款1-3年,不超过5年 房车等需要参加财产保险
产权证明清晰
准确评估抵押物价值
做好登记和保管工作
可抵押:房子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其他 国有土地使用权,房租,其他地上定着物 国有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其他财产 抵押人合法的荒地土地使用权
不可抵押:土地所有权 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 公益福利设施 产权不明财产 依法被查封扣押收管或其他诉讼保全措施的财产
发放时 借:抵押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贷:单位活期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收入:待处理抵押物-某某单位 收回时 借:活期存款-借款人存款户/库存现金 贷:抵押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应收利息/利息收入-抵押贷款利息收入户 付出:待处理抵押物-某某单位 逾期时发出“处理抵押品通知单” 借:逾期贷款-抵押贷款逾期贷款户 贷: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户 借:应收利息 红字 贷:利息收入 红字(红字是为了冲销利息) 同时,登记“应收未收利息”登记簿 收入:应收未收贷款利息-某某抵押贷款利息 如果期间收回 借:单位活期存款-抵押贷款户 贷:逾期贷款-抵押贷款逾期贷款户 利息收入
逾期一个月仍然无法偿还的由银行依法处理 作价入账和拍卖 1.作价入账,公允价值入账 账面与公允价差额冲减准备金 准备金不足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待处理抵债资产 不能收回时可以取得该资产 以实物抵偿信用贷款或通过法律手续过户给银行
处理抵债资产 取得时按公允价入账 不足贷款摊余成本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高于计入“营业外收入” 保管期间取得收入计“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计“其他业务成本” 处置时,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差额计营业外收入,反之计营业外支出 税费计应交税费 期末,按账面价值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减值计减值准备 取得抵债资产后自用的,按转换日账面价值计固定资产 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取得抵债资产 借:待处理抵债资产 贷:逾期贷款-抵押贷款逾期贷款户(部分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应收借款人户(已确认利息) 利息收入(未确认利息) 付出:待处理抵押物
出售抵押品
质押贷款
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为质押物 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 动产比如金银珠宝,字画等 权利比如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股份商标等
抵押与质押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转移担保财产的占有 债权人对抵押物不具有直接处置权 对质押物处置不需要协商或判决,逾期即可处置
第三节利息的核算
贷款利息核算
规定
按季结息,每月末20日 1年内按合同利率,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1年以上遇利率调整在新年度按调整后利率 到期日为节假日,在节假日前一天归还的 应扣除归还日到到期日的天数后,再计算利息 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归还的 应加收到期日至归还日的天数计算利息 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未归还,按逾期利率计算利息 5.贷款展期应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利率期限档次时 从展期日按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算,达不到的按原档次 6.贷款期内,不按期支付利息,按季或月收复利 贷款逾期按罚息率加成30-50%收复利 逾期贷款或挤占挪用贷款按罚息利率 7.贷款利息采用定期结息和利随本清两种计息方法 8.提前还款,贷款人有权按原贷款合同收取利息
计算方法
定期结息
20日,可采用积数计息法
贷款利息=累计贷款计息积数×日利率
利随本清
按单利,到期还本时一次支付所有应付利息 按贷款期限收回贷款同时逐笔计收利息 贷款时间算头不算尾 采用对年对月对日方法 年360,月30,不满月的按实际天数
第四节票据贴现业务的核算
含义
商业汇票持票人在票据到期前,为取得资金向银行行贴付利息而将票据转让给银行,以此融通资金
贴现与一般贷款的区别
投放对象,融资依据不同
贴现以债权人为放款对象,未到期票据为依据 一般贷款以债务人为对象,信用或资产为依据
信用关系不同
贴现体现银行与持票人出票人等商业信用关系,转让行为 一般贷款体现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等银行信用关系,以抵押品或信用的借贷行为
计息时间和期限方式不同
贴现在放款时预扣利息,最长6个月 一般贷款到期或定期收利息,计息后付,有短中长
资金流动性安全性不同
贴现可转贴现,再贴现收回资金,票据附连带责任,安全性强 一般贷款只有到期才可收回
承兑与贴现
承兑是指票据的债务人表示同意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付款要求,到期承诺付款的票据行为。 贴现则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贴现特点
1)以持票人作为直接贷款对象 2)以票据承兑作为还款保证 3)以票据剩余期限为贷款期限 4)实行预收利息的办法
贴现公式
贴现息=票面金额×贴现期限×(月利率÷30) 实付贴现金额=票面金额-贴现息 算头不算尾,对年对月对日 遇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承兑行在异地的,贴现期限多加3天划款期
会计处理
贴现:借:贴现资产-票据贴现-面值 贷: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同时,按汇票金额登记表外科目 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贴现票据 资产负债表日,利息调整结转利息收入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u 贷:利息收入
汇票到期收回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贴现资产-票据贴现-某某户 同时,销记表外科目 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贴现票据
汇票到期未获付款 若贴现申请人存款足额 借: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 贷:贴现资产-票据贴现-某某户 同时,销记表外科目 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贴现票据 若存款不足,不足部分转逾期贷款 借: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 逾期贷款-贴现申请人户 贷:贴现资产-票据贴现-贴现申请人 同时,销记表外科目 付出:代保管有价值品-贴现票据
第五节准备金业务的核算
提取范围
银行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例如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拆出资金等 由银行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 银行不承担风险的委托贷款,购买国债等资产,不计提
种类
一般准备
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从税后利润中计提,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准备
专项准备
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用于弥补转账损失的准备
特种准备
针对某国家某地区某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计提的准备
计提比例
按季计提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借: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贷:一般风险准备
按季计提专项准备 关注贷款2%,次级贷款25%,可疑贷款50%,损失贷款100% 次级贷款和可疑贷款的损失准备可上下浮动2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
特种准备根据情况和经验自行确定
核算
无法收回的确认为呆账 1.破产 2.死亡 3.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不能获得保险赔款 4.依法处置抵押物所得不足补偿贷款 5.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
处理
核销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呆账贷款-xx户 (非应计贷款-xx户) 同时将已核销呆账贷款转入表外科目“核销呆账” 已计入表外的应收未收贷款利息计入”已核销呆账贷款利息”核算 收入:核销呆账 付出:应收未收贷款利息 收入:已核销呆账贷款利息
收回已核销贷款 调增贷款损失准备(分录与上相反) 借:贷款-呆账贷款-xx户 (非应计贷款-xx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 同时 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xx户 贷:贷款-呆账贷款-xx户 利息收入-xx贷款 表外: 付出:核销呆账(本金) 付出:已核销呆账贷款利息
实际利率下贷款核算
会计科目:贷款,贷款损失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利息收入 xx贷款-本金(合同确定金额) -利息调整(合同本金-实际支付金额) -已减值(已发生减值的贷款金额)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本金±实际利率法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贷款已发生减值损失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现金流入-收回本金-已计提减值准备
计提方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账务处理 1.发放贷款 合同利率=实际利率时 借:xx贷款-本金 贷:活期存款-xx借款人 合同利率小于实际利率 借:xx贷款-本金 贷:活期存款-xx借款人 xx贷款-利息调整
资产负债表日 1未发生减值 应收利息=本金×合同利率 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收入-实收利息 利息调整=应收利息-利息收入 借:xx贷款-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收到利息时 借:活期存款 贷:应收利息
贷款期间发生减值 将贷款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负债表日,按减记金额计提减值准备 将“贷款-本金,利息调整”余额转入“贷款-已减值”科目 借记“贷款-已减值” 资产负债表日按贷款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冲减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 同时表外登记应收未收利息
贷款损失准备计量 贷款账面价值减记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银行计算的当期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为期末该贷款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计提步骤 1.确认贷款利息 应收利息=本金×合同利率 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利息调整=应收利息-利息收入 2.确认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利息收入-实收利息 3.确认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4.预计贷款减值损失 贷款减值损失=摊余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5.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6.确认减值损失 借:xx贷款-已减值 -利息调整 贷:xx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 7.贷款摊余成本=减值前摊余成本-贷款损失准备
收回贷款账务处理 1.收回未减值贷款 借:活期存款-xx借款人户 贷:xx贷款-本金 利息收入 2.收回减值贷款 借:活期存款-xx借款人户 贷:xx贷款-已减值 转销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3.确实无法收回贷款时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xx贷款-已减值 4.收回确认并转销贷款 借:xx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活期存款-xx借款人户 贷:xx贷款-已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