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的思维导图,包括:机械性损伤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咬伤。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马克思主义原理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消化系统常见病
数据结构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法理学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带你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
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机械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按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损伤
挫伤(最常见)、扭伤、挤压伤(挤压综合征)、震荡伤
开放性损伤
擦伤、刺伤、挫裂伤、切割伤、撕脱伤、火器伤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
疼痛、肿胀、伤口和出血、活动或功能障碍
全身表现
发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并发症
感染、休克、脂肪栓塞、应急性溃疡、凝血功能障碍
治疗原则
现场救治
复苏、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脊柱骨折至少三人平托法)
全身治疗
确保气道通畅
建立静脉通路
监测血气分析
积极抗休克、保护器官功能
局部治疗
伤口的分类
清洁伤口:一般指无菌手术的切口,也包括经清创术 处理的无明显感染的伤口
污染伤口:一般指伤后8小时内的伤口
感染伤口:伤口有脓液
清创术(最基本、最有效)
尽量伤后6—8小时内进行,若是在做不到24小时内口服抗生素
清洁去污、清创、缝合
换药术
换药前
严格无菌操作,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最后感染伤口
换药
①沿敷料揭开,若创面黏着,取生理盐水沾湿②处理伤口③敷料覆盖及固定
换药后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局部制动
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伤后首先冷敷减轻局部肿胀,24小时后热敷。
做好术前准备
清创术和换药术
术后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预防感染
支持治疗
烧伤病人的护理
临床分期
休克期(急性体液渗出期)48小时以内,伤后6—12小时最快,低容量性休克
急性感染期(<2周)
创面修复器(伤后即开始)
康复期
伤情判断和临床表现
烧伤面积
手掌法
病人手掌并拢的手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1%
中国九分法
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头颈9,双上肢18,躯干27,双下肢 45+1
烧伤面积注意事项
①I度烧伤不计入烧伤面积②大面积烧伤=总面积—未烧伤面积③对于严重烧伤病人避免因估计而反复翻动伤员
烧伤深度
一度烧伤(红斑性烧伤)
表面红斑,局部干燥,脱屑愈合,烧灼感,愈合<1周
浅二度烧伤(水疱性烧伤)
有大水疱,泡壁较薄,潮红色创面,疼痛剧烈,不留瘢痕,有色素沉着,愈合<2周
深二度烧伤
水疱较小,创面微湿,微红或红白相间,感觉迟钝,温度较低,拔毛痛,<4周
三度烧伤(焦痂性烧伤)
局部蜡白、黄褐、焦黄,皮肤失去弹性,触之如皮革,创面干燥,发凉,拔毛无痛觉,有瘢痕,需植皮,>4周愈合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烧伤
二度烧伤面积10%以下
中度烧伤
二度烧伤面积11%-30%,或三度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31%-50%;或三度烧伤面积11%-20%;或二度、三度烧伤面积不足,但发生了休克
特重度烧伤
烧伤总面积>50%;或三度烧伤>20%
现场急救
1.迅速脱离火源:热液烫伤应立即冷水冲淋后剪开衣裤2.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3.保护创面:立即用冷水持续冲洗或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禁忌用有色药物4.预防休克
抗休克
液体疗法:口服或静脉补液,平衡盐溶液,胶体溶液:血浆2.
补液原则:第一个8小时补总量的一半,第二个24小时补晶体和胶体溶液的一半
处理创面
清创手术、包扎疗法、暴露疗法、手术植皮
维持呼吸和循环血量
补液指标:①尿量50-70ml,老年人合并心脑病不超过50ml②病人无口渴、安静、无烦躁③脉搏心跳有力,脉率100-120④呼吸平稳
创面护理(关键环节)
早期清创
包扎疗法,适当抬高患者,指端外露,定时翻身
暴露疗法:室温28—32℃,湿度维持在40%—50%
咬伤
犬咬伤
蛇咬伤(治疗原则)
毒蛇咬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禁止抬高患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