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针灸学基础
针灸学是学习中医的重要部分,了解经络的走形有利于临床针灸治疗的定位。
主要讲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以气或精气说为代表的唯物观;以阴阳学说为代表的辩证观;以五脏系统、六经系统所揭示的系统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针灸学基础
经络
经络学概念
经络是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功能
联络沟通、运行全身气血、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
经络的组成
经脉与络脉
经脉
十二经脉(正经)
手足三阴经
手足三阳经
气血循环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
督脉、冲脉、任脉、带脉
阴跷脉、阳跷脉
阴维脉、阳维脉
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脏腑)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络脉
十五别络
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
孙络
细小的络脉
浮络
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内外连属
内
属
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
络
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
外连
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皮肤的分区
经络的走向、分布
经络的走向和交接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十二经脉的分布及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
前缘
阳明、太阴
中线
少阳、厥阴
后缘
太阳、少阴
头面部
阳明经行于面额部
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
少阳经行于头侧部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
奇经八脉分布
督脉
后正中线
阳脉之海
任脉
前正中线
阴脉之海
冲脉
血海
十二经脉之海
带脉
诸脉皆属于带脉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腧穴
基础概念
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分类
十四经穴
361穴名
双穴309对
单穴52个
经外奇穴
阿是穴
主治规律
远治作用
近治作用
特殊作用
双向调节
特异治疗
定位法
体表标志取穴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中指中节屈曲内侧两端横纹之间为1寸
拇指关节的横度为一寸
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四指并拢横量为3寸
简便取穴法
列缺穴
其他疗法
耳针疗法
针灸法
落枕
第2、3掌骨间,掌关节后约0.5寸
十四经脉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首穴为中府,末穴是少商
主治喉、胸、肺病(咳嗽、气喘)
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横纹上1.5寸
主治
本脏病症:咳嗽,起床
循经病症:半身不遂
头项寻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
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
合谷
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缘的中点处
本脏病症:腹痛、腹泻、便秘等
面口合谷收
孕妇禁针灸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
鼻塞、面瘫
足阳明胃经
主治胃肠及头面部疾病
地仓
口角外侧,瞳孔直下
主治口眼歪斜、压痛
足三里
小腿外侧,下3寸,胫骨前外一横指
主治脾胃病,下肢瘘痹,虚劳
肚腹三里留
足太阴脾经
主治脏腑病症,如腹胀、胃脘痛、呕吐嗳气等
三阴交
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足太阴、厥阴、少阴经交会穴
妇科、脾胃病症
下肢痹痛
孕妇禁针
手少阴心经
主治心、胸、神志病
神门
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悸失眠
手太阳小肠经
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
后溪
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颈项痛,腰痛(急性)、癔病、癫狂
足太阳膀胱经
晴明
内眦上方凹陷中
主治眼目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目翳)
禁灸,不宜提插捻转
委中
膝后区,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腿,前阴病症
腰背委中求
至阴
小趾外侧甲角旁0.1寸
主治头痛医脚,胎位不正,难产
胎位不正用灸法
足少阴肾经
涌泉
足底前⅓处,足趾趾屈凹陷中
主治急症(中暑、昏迷、惊风),肾系病症
太溪
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循经病症:头面咽喉胸腹腰下肢
肾系病症:肾炎、膀胱炎
手厥阴心包经
主治耳、目咽喉病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胃病症,呕吐,上肢痹痛,偏瘫
心胸谋内关
手少阳三焦经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之间
主治发热,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目赤、上肢痉痛
足少阳胆经
风池
侯发吉正中上1寸,胸锁乳突肌上端和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热病,头项强痛,目赤肿痛,耳鸣,鼻出血,失眠,癫痫
阳陵穴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少阳病(胆囊疾患),半身不遂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凹陷中
主治本脏病症
主治循经病症:脊柱炎,角弓反张,癫痫抽搐
大椎
第七颈椎棘突下
主治发热
诸阳之会
百会
后发际正中上7寸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神志病症
水沟(人中)
人中沟上⅓与中⅓交界处
主治昏迷、晕厥、惊风急救
功效:升高血压、调节呼吸
神阙
脐中央
主治胃肠病,脱证
灸法
关元
脐下3寸
主治阳痿早泄,腰膝酸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