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无障碍与导盲犬研究
本书通过回顾导盲犬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导盲犬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内外导盲犬机构和导盲犬的相关法律法规。本书重点阐述了我国导盲犬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思路。以高校和导盲犬培训基地为依托,建立国家层面的导盲犬研究机构,配备专业科研人员,培养导盲犬方向的专业人才,是我国导盲犬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编辑于2023-10-02 18:24:06 浙江省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无障碍虚拟学习环境的思维导图,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VIEs,利用VR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创造新的学习环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是在作者多年的盲文摸读实践及盲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参考本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经过创新性思维和反复实践论证所形成的。本书吸收借鉴中西方阅读学理论,分析影响盲文阅读效率的主客观因素,系统分析盲文阅读效率与拼读速度、理解率的关系,以及出现拼读错误的客观性,给出盲文容错率的概念。 作者为夫妻二人,男方在读博期间失明,之后一直从事视障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女方本行是计算机,现在也在做盲文的计算机算法等方面的研究。
无障碍虚拟学习环境的思维导图,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VIEs,利用VR技术来改进学习过程和创造新的学习环境。
无障碍与导盲犬研究
书本信息
国家无障碍研究与应用丛书(第一辑)
作者:大连医科大学,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视障者无障碍出行的现状
视力障碍者的社会需求与贡献
视力残疾的成因
WHO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
全球导致低视力的主要病因是屈光不正(43%)和白内障(33%),其次是青光眼(2%)
导致全盲的病因,白内障51%,青光眼8%,老年黄斑变性5%,童年失明及角膜混浊4%
在我国,白内障是引起成年人视力残疾的首要病因,引起儿童的主要病因则是先天/遗传因素
2015年6月,对哈尔滨盲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该校学生的主要致盲原因为先天/遗传因素。致盲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包括后发障和术后无晶体眼。除此之外,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小眼球和视神经视网膜发育不良,仍是儿童致盲的常见原因
视力残疾分级
盲
一级
无光感~<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
二级
0.02~<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
低视力
三级
0.05~<0.1
四级
0.1~<0.3
视力残疾均指双眼而言,若两眼视力不同,则以实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视野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度,不论其视力如何都属于盲
视力障碍者的教育
很多视力残疾人由于缺乏适当的帮助和支持,无法获得正规的教育,也很难通过工作获得收入,对其家庭成员往往是比较重的负担
历史
1784年,胡威(Valentin Hauy)在巴黎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盲校
1874年,英国传教士威廉·穆瑞在北京甘雨胡同创办的“瞽叟通文馆”,标志着近代中国视力残疾人教育的开端
1920年,学校迁址恩济庄,改名“启明瞽目院”
1954年8月,学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成为现在的“北京市盲童学校”
1927年10月3日,“南京市立盲哑学校”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学校,这标志着中国特殊教育制度进入形成期
1947年出台《改进全国盲聋哑教育计划草案》与《盲人学校及盲哑学校规程(草案)》
1982年新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确立了国家作为残疾人特殊教育福利的责任主体地位,为特殊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和“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方针,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高级中等以上教育”
1994年发布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作为首部专门性特殊教育行政法规,将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确定为三种主导特殊教育模式,以普及义务教育为重点并向上下扩展至学前、高中与高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发展原则得以明确
职业教育
主要包括按摩保健和钢琴调律
eg北京市盲人学校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
原名:针灸推拿专业
1966年,学校创办第一期盲人按摩培训班
四类公共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校本课程、毕业实习
课程的定位首先要保证开齐开足按摩师职业资格要求相关课程,如保健按摩、足部按摩、流行技法,保证学生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其次按照《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开设实用正常人体学、经络腧穴学、伤科按摩学、内科按摩学等大纲要求的统一课程,保证学生通过盲人医疗按摩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教育
1985年,教育部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招收残疾青年和毕业分配工作的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在全部考生德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能因残疾而不予录取”,为视力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2014年6月的高考,我国首次使用视力残疾人试卷
就业
《周礼·春宫》记载,宫廷乐队中的乐手有很多席位是由视力残疾人担任的
1920年美国制定的《职业康复法》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残疾人就业的法律
1944年,英国出台《残疾人就业法案》,规定达到或超过20名雇员的雇主必须至少雇用3%残疾人
第一个提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立法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
视力残疾人可选择的岗位较多,但是一直以来缺乏相应的就业指导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导致视力残疾人职业多元化受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视力残疾人只能终生从事按摩工作
在我国,超过90%的视力残疾人选择按摩作为其一生的职业
在西方发达国家,视力残疾人可以从事诸如公务员、教师、雕塑师、法官、工人等各种各样的职业。在美国,视力残疾人可从事的职业有167种
韩国早在1913年就施行法律,规定按摩师及按摩院牌照只发给视力残疾人
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视力残疾人的按摩收入锐减,月收入从数万元降到几千元不等,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非视力残疾人也加入了这一领域,按摩行业已接近饱和。加上有些按摩院打着盲人按摩的旗号,从事违法色情服务,抹黑了盲人按摩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使得老百姓转而投向非盲人按摩院
2017年12月13日,中国残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企业应积极主动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从事网络创业、电商交易提供支持,给予费用优惠。各通信管理局要指导协调当地互联网企业,为从事互联网行业的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在技能培训、运营管理、物流仓储、信息共享、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便利
无障碍出行
无障碍公共设施
盲道 (Tactile Paving)
盲道是一种表面有纹路的地面指示系统,常见于人行道、楼梯以及火车站台,用于辅助视力残疾人行走,是最常见的视力残疾人无障碍基础设施
盲道提供了一种能被盲杖(White Cane)或足底识别的特殊表面图案,包括截断圆顶、圆锥体以及条状结构等形式,主要功能是提示视力残疾人注意路口、有危险的路面以及地面坡度的变化
世界上第一条盲道于1967年在日本的冈山市投入使用,在被日本铁路采用后,盲道被迅速地传播开来。1985年,盲道被正式命名为“视障人士的危险指引”。20世纪后期,盲道通过了美国残疾人法案的要求,英国、澳洲、美国先后制定了盲道的国家标准。如今,盲道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分类
行进盲道
表面上设条状凸起,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
提示盲道
表面上设圆点状凸起,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的作用
盲道的铺设,在城市道路、城市广场、城市绿地、居住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六个方面均有具体的要求
盲道几乎遍布我国的城市街道,但是视力残疾人却很少使用,也几乎从不依靠盲道出行
盲道的铺装存在问题
盲道未按功能铺设,使视力残疾人不能正确分辨前方道路情况
有的施工人员在最初铺设盲道时,没有避开电线杆、井盖、花坛、公交站牌等公共基础设施
有的盲道铺设随意,盲道砖排列成特定形状的图案,使盲道失去了它的职能,盲道砖变成路面美化砖
盲道被占现象严重
私家车在盲道上违规停车,小商贩在盲道摆摊卖货,居民在盲道上堆积私人物品
管理制度不完善
盲道铺设完毕后,盲道砖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消耗性磨损,或因外界压力发生碎裂的情况,由于相关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后续管理制度,致使盲道砖不能及时更换,给视力残疾人的使用造成极大不便
在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盲道已经开始有语音提示或与相关引路APP配合,这值得我国借鉴学习
盲文公交站牌(Braille Bus-stop Board)
以公交车站为例,《设计规范》要求:站台距路缘石250mm一500m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应与公交车站的长度相对应;当人行道中设有盲道系统时,应与公交车站的盲道相连接;宜设置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服务设施,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应方便视力残疾人的使用
但很少有视力残疾人使用
并不知道存在:视力残疾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取决于日常的工作生活路线,因为较少走不熟悉的路线,所以很少有机会接触使用,甚至有些视力残疾人并不知道盲文站牌的存在
盲文公交站牌若要发挥作用,离不开盲道的配合指引
有些盲文公交站牌被人用共享单车或其他私人物品包围遮挡,视力残疾人无法靠近
其他无障碍公共设施
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均配备了车载LED显示和语音报站系统,一些城市公交车安装了车载导盲系统,为视力残疾人配送导盲终端机
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1207号(社会管理091号)提案
2011-2015年,全国共对67.5万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家庭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内容并不复杂,一般包括:地面平整及坡化、低位灶台(视力残疾人家庭灶台有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房门改造、坐便器改造、安装卫生间热水器、扶手或抓杆(洗手池扶手、坐便器扶手、淋浴扶手)、浴凳及改善残疾人家居卫生条件的其他设施等
国务院《“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
“在铁路客运站、汽车客运站、客运码头、民用运输机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等场所及交通运输工具上提供便于老年和残疾乘客识别的语音报站和电子报站服务,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完善站场、枢纽、车辆设施的盲文标志标识配置、残疾人通讯系统、语音导航和导盲系统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微信、微博、手机APP、便民热线预约服务等创新方式,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无障碍出行信息服务。”
交通运输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施意见》第三条第七部分
视障者无障碍出行的方式
盲杖(White Cane)
是辅助视力残疾人出行的传统工具。通过使用盲杖,视力残疾人能够探查周围1.2米附近的路面障碍以及确定自己的方位
许多国家规定盲杖的杖身必须是白色的,以此来增加盲杖的可见性,同时提示其他行人持杖人是一位视障者,必要时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
分类
长杖(Long Cane)
是传统的盲杖,也被叫作Hoover杖,是以Richard Hoover博士命名的,主要为视力残疾人设计用来探测行走中道路上的障碍
杖的长度取决于使用者的身高,一般长度为地面到胸骨的距离。有些机构推荐使用更长的
引导杖(Guide Cane)
比长杖短,一般长度为地面到使用者腰部的距离,在视力残疾人行走中的功能较有限,主要用来探查路基以及台阶
可以以对角的方向放置于胸前起保护作用,同时提醒视力残疾人前方的人士进行避让
身份标识杖(Identification Cane)
主要用来提醒其他人持杖人有一定程度的视力损伤。往往比长杖更轻更短,不具备帮助视力残疾人行走的功能
支撑杖(Support Cane)
白色支撑杖主要为视力残疾者提供身体的稳定支撑
白色使得它能够提示使用者的身份。在视力残疾人行走时,支撑杖的功能比较有限
儿童杖(Kiddie Cane)
和成人的长杖功能相同,区别在于专为儿童使用
绿杖(Green Cane)
在有些国家,绿色的手杖由低视力者使用,而白色手杖由全盲人士使用
美国盲人联合会证实,更轻更长的笔直盲杖能更好地辅助使用者行走,也更加安全,而折叠盲杖在拥挤的地方如教室或公共场所中更便于存放
导盲犬(Guide Dog)
导盲犬是应用犬行为学原理,结合视力残疾人的特征,培训为协助视力残疾人安全出行的工作犬
在协助视力残疾人安全出行的同时,还是视力残疾人的忠诚伙伴和情感寄托,是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
起源
在罗马赫库兰尼姆遗址中发现的公元1世纪的壁画上有对视力残疾人使用导盲犬的最早的记载
中世纪,亚洲和欧洲也发现了类似的记录
1780年左右,在法国巴黎的一家盲人医院首次尝试培训犬用于导盲工作
1916年8月,为了帮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伤失明的士兵,德国奥尔登堡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所导盲犬培训学校。随后,世界各地陆续开设导盲犬培训学校
1929年,美国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导盲犬学校The Seeing Eye
在我国大陆地区,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于2006年5月15日共同组建成立了第一家导盲犬培训机构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国际导盲犬联盟规定,1%以上的视力残疾人使用导盲犬可视为导盲犬的国家普及,相对于我国视力残疾人庞大的数目,目前在训和服役的导盲犬数量远不能满足我国视力残疾人的需求,我国导盲犬工作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导盲马(Miniature Horses)
自1999年伊始,经过适当训练的、管教良好的微型矮马(从地面到马肩峰高度<38英寸)已经被证实是能安全而可靠地为视力残疾人服务的动物
美国联邦法律允许服役的微型导盲马进入任何公共场所,包括飞机客舱(导盲马将在一处机舱壁安静站立)
优势
微型导盲马服役期通常可达30年,寿命一般为25一35年,显著长于导盲犬(服役期8年,寿命12一16年),对于难以承受朝夕相处的导盲犬离世的痛苦的一些视力残疾人而言,这是导盲马的一大优势
微型导盲马在服役期间,每年的开销明显少于导盲犬
对那些对犬毛过敏或者害怕犬的人来说很友好
对于虔诚的穆斯林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犬是不洁的
劣势
反对者认为,由于微型矮马的自然地位属于被捕食者,其内在的战斗或逃跑的天性限制了它们作为辅助动物的使用
在美国,微型矮马在法律上被归入家畜的类别中,从它们的健康方面考虑,其使用者需要为其配备室外的马厩,这要求微型导盲马的使用者必须拥有较大的院子以及适宜的地面
微型矮马的体型使得使用者不得不放弃乘坐小型汽车出行,在需要连续住在酒店的情况下,微型矮马也存在诸多不便
智能盲杖(Technological Canes)
国内外许多学者研制了安装有一重或多重传感装置的智能盲杖,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可探测障碍物的距离
通常,智能盲杖通过激光或超声波提取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信息,在接收装置处理好这些信息后,以语音或震动的方式提示使用者前方障碍物的位置和性状
触觉替代视觉系统(Tactile Vision Substitution System,TVSS)
是指通过图像获取装置来获取本该由视觉器官看到的环境图像信息,以物理刺激的方式使操作者以触觉的方式“看到”周围环境
eg. Brainport视觉系统
通过一个安置在舌头上的电极阵列感觉信息传递给大脑
此项技术最早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Paul Bachy-Rita研发的,主要用于帮助中风患者建立平衡感
被摄像头拍摄到的周围环境信息,通过一个芯片被加工处理后转换成脉冲信号,通过电极阵列,借由舌头,传递给大脑。人类的大脑能够把这些脉冲信号翻译成视觉信号,这些翻译后的信号被重新输送到视觉皮层,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看到被摄像头提取的周围环境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电子设备
智能盲杖、电子导盲犬、导盲鞋、导盲头盔以及导盲手表等
展望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
完善无障碍基础设施
增强无障碍信息传递
提高无障碍文明意识
导盲犬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导盲犬培训体系
一战开始以后,失明人士的数量急剧增加,为导盲犬事业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动力
很多德国士兵因为毒气和弹伤致盲
时至今日,美国的导盲犬事业发展得最好,欧洲很多国家的导盲犬事业也兴旺发达,使用的比例位于世界前列。亚洲只有日本发展较好
导盲犬机构
国际机构
国际导盲犬联盟 (The International Guide Dog Federation, IGDF)
成立于1989年,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导盲犬机构,总部在英国雷丁
宗旨:通过训练和提供导盲犬为世界范围的视力残疾人士服务
目标
(1)通过以下方式为联盟内的新老成员提升素质
①为视力残疾人士提供导盲犬使用指导;
②为视力残疾人士在使用导盲犬中关于饲养、照料及训练等问题提供安全高效的指导
(2)为以下行为建立及提升标准
①导盲犬的育种和选择;
②工作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③为视力残疾人士提供导盲犬使用说明。
(3)劝勉所有对建立导盲犬组织感兴趣的人
(4)对达到IGDF标准的导盲犬组织给予授权并持续监督他们的资质
(5)加大导盲犬组织之间的知识和信息交换力度
(6)通过相关的法定机构提高人们对导盲犬的意识,通过政府组织和私人组织促进公众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及提供财政支持
(7)鼓励导盲犬组织帮助毕业犬进入检疫区、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
(8)与其他视力残疾人士相关的组织合作
组织机构
董事会代表IGDF行使权利,依据是“联盟组织章程”(Memorandumand Articles of Association)的条款。目前董事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7名董事组成。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且每年1-2月召开一次电话会议以评估联盟的活动,以及讨论新的策略、政策、计划和项目
董事会下设机构
认证委员会
由来自世界各地的4位技术专家组成,包括1位由董事会选举的主席
负责建立和监督IGDF各国成员的技术标准,并利用由30位技艺精湛且经验丰富的导盲犬训练师作为评估组,来指导五年一次的联盟纳新仪式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并定期召开电话会议,以回顾近期的认证程序和政策,并听取评估者对世界各联盟成员访问的汇报
发展委员会
由5名在导盲犬管理、培训、繁育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
也是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召开电话会议,以更新委员会成员来适应新的发展项目
财政委员会
由董事会的3位董事组成
主要负责财政方面的政策和审核,包括年度预算、月度报表,以及联盟的活动经费年度报告及审核,并控制联盟的财政支出
内部交流组
由董事会的2位董事组成
确保联盟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了解联盟董事会最新动态
教育培训组
由来自世界各国的经验丰富的导盲犬训练师和教育工作者组成
主要负责训导员在IGDF要求的高质量标准内必须掌握的训练课程和教育架构
成员
欧洲最多,而亚洲相对较少。亚洲国家和地区中,日本有9家机构,韩国和以色列各有1家,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各有2家
列表
国际辅助犬组织 (Assistance Dogs International,ADl)
创立于1986年,是一个训练和安置辅助犬的非营利性质的全球联盟
成立时仅有七名成员,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辅助犬行业的权威领导者
辅助犬
导盲犬(Guide dogs)
助听犬(Hearing dogs)
服务犬(Service dogs)
为除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有障碍以外的残疾人服务
目标
1.在辅助犬的获得、训练和配对等领域建立并提升标准;
2.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3.向公众宣传辅助犬和取得ADI资格的好处;
4.通过ADI认证流程的组织可以成为ADI的认证会员,取得会员资格后要定期进行评估,以确保其能达到行业最高标准
欧洲导盲犬联盟 (European Guide Dog Federation,EGDF)
是一个代表导盲犬使用者和导盲犬服务提供者的全欧洲范围的组织
自2007年起、EGDF已成为一个正式的非政府组织。目前由来自欧洲23个国家的47个导盲犬相关组织组成
国外机构
美国导盲犬机构
The Seeing Eye
Dorothy Harrison Eustis(1886一1946)于1929年1月29日在田纳西州那什维尔建立的美国第一所导盲犬学校,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导盲犬学校中历史最久远的一个,并始终是导盲犬运动的先锋
该机构在制定服务性动物准许进入公共场所的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开发计算机程序检测种群内的每一只犬是否适合做种犬,到用DNA测序研究识别变性眼病的遗传标记,The Seeing Eye在犬的遗传、育种、疾病控制和行为学方面都是领航者
是一个慈善组织,使命是提高视力残疾人使用导盲犬的自立性、尊严和自信心
任务
(1)繁育和饲养幼犬以培训成导盲犬;
(2)为视力残疾人训练导盲犬;
(3)指导视力残疾人正确使用、操作和照顾犬;
(4)引导并支持犬的健康和发育相关研究
Guide Dogs for the Blind (GDB)
自1942年开始,Guide Dogs for the Blind就开始了训犬相关的工作
基于强大的客户需要,以及强大的训导师、幼犬饲养者、捐赠者和志愿者团队,该组织可为全美国和加拿大的视力残疾人或视力低下者提供高质量的导盲犬服务
GDB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包括个性化的训犬和毕业后的技术支持,以及必要时的兽医治疗费用
所有的工作是在捐赠者和志愿者的慷慨资助下完成的,没有收到任何政府资金
Guide Dogs of America (GDA)
1948年由Joseph Jones,Sr.在国际机械师和航空航天工作人员协会(IAMAW)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前身为International Guiding Eyes
宗旨:通过训练专业的导盲犬并根据犬和人的自身特征合理搭配,为视力残疾人士的生活增加独立性、活动力和自信心
GDA承诺一切服务均免费,并可为美国和加拿大的视力残疾人士提供导盲犬
英国导盲犬机构
The Guide Dogs for the Blind Association
成立于1943年,英国最大的导盲犬协会
该协会还可以为犬主人提供其他帮助,比如手训等,旨在提高视力残疾人士和他们的导盲犬的生杖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还有眼科和兽医知识的培活质量,同时英国导盲犬协会还致力于眼睛健康的科普活动
如今,英国的导盲犬的饲养者和训练者在工作犬从业者中数量最多,得益于各位导盲犬从业者的努力和广大志愿者的无私捐助
日本导盲犬机构
日本最初的导盲犬是1939年从德国引进的4只德国牧羊犬,服务于在战争中失明的士兵
1957年,日本第一只本国培训成功的导盲犬正式上岗
日本每年新培育导盲犬100只以上,而每年实际工作中的导盲犬在1000只左右
日本导盲犬协会
日本第一家也是最大的导盲犬协会
国内机构
台湾
惠光导盲犬教育基金会
创建于1991年,中国第一家合格的导盲犬培训机构,是第一个专门培育及训练导盲犬的组织
1996年7月,台湾第一位导盲犬使用者前往日本经过正式的共同训练,成功与导盲犬AggieI配对,成为台湾第一位本土导盲犬使用者
在国际狮子会基金会的大力捐助之下,2006年,惠光成为国际导盲犬联盟的正式会员
为台湾视力残疾人士提供了很多帮助,包括经营友善的导盲犬环境、培养专业导盲犬训导员、引进优良种犬致力本土培育、推动法令为使用者及寄养家庭提供保障、为使用者提供咨询服务等,一切都是为视力残疾人与导盲犬全盘性无障碍而努力
台湾导盲犬协会
成立于2002年4月13日,是公益性质的社团法人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导盲犬观念的推广、本土导盲犬的培育繁殖、导盲犬的引进及训练、相关法令推动与倡导,并且将训练成功的导盲犬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视力残疾人使用
已先后加入国际导盲犬联盟、亚洲导盲犬育种联盟及国际辅助犬组织并取得正式会员资格,协会的训练及相关业务都符合专业的国际标准
香港
香港导盲犬协会有限公司(HKGDA)
成立于2011年,香港第一家导盲犬机构,并于同年6月注册成为一家慈善机构
工作内容
繁殖、饲养和训练导盲犬
为成功申请使用导盲犬的人士配对适合的受训犬只
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训练,以使他们能安全并有效地使用导盲犬
协会承诺所提供的服务全部免费,所有计划均坚守国际导盲犬联盟所制定的标准
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HKSEDS)
香港的第二家导盲犬机构,2012年1月11日成立,并于同年注册成为香港政府认可的慈善机构
专门提供导盲犬的培育和训练,以及将培训成功的犬只免费提供给有需要而且合适的视力残疾人士使用,并进行配对训练及提供日后的跟进服务,以持续支持视力残疾人士;推广导盲犬的保护及防止导盲犬配对后被遗弃或虐待
得到国际导盲犬联盟(IGDF)的认可,正式被接纳为联盟会员,本土繁殖及训练成功的导盲犬已达到国际标准
大陆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
成立于2006年5月15日,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批准,由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建成立
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能够在导盲犬的繁育、培训、应用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性指导的非营利机构
宗旨:为视力残疾人士找回另一双眼睛
培训出的导盲犬全部免费交付视力残疾人士使用
基地位于大连医科大学校内,大连医科大学为基地免费提供标准犬舍、繁殖犬舍、犬处置室、犬淋浴间及办公室等硬件设施
已培训出170余只导盲犬,分别工作于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南、河北、浙江、江苏、四川、广东、辽宁等20多个省市
上海导盲犬项目
成立于2007年,是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上海市残联、日本导盲犬协会合作的导盲犬培训、使用的项目
公安部南京警犬研究所
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唯一从事警犬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
研究所先后成立了由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专项研究小组,委派有丰富训练及使用经验的领导主抓专项研究项目,根据导盲犬培训需求从社会上招聘、培训导盲犬的训导员,组建了导盲犬培训队,建设设施齐全的专用训练场地,购置设备,设立专项资金,最终挂牌导盲犬培训基地
盲犬项目在具体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上,依据日本导盲犬训练专家指导意见和各待训犬的类型、特点,结合自身训犬的经验来制定和灵活运用
从2007年成立以来,已有13只导盲犬培训成功并交付视力残疾人使用
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
广州市海珠区赛北斗导盲犬服务发展中心
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
国内导盲犬事业存在的问题
缺乏政府主导的导盲犬管理机构
发达国家的导盲犬相关机构多为民间公益性质的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不靠经济利益驱动
公益组织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要素,它们同西方社会一起成长,在西方社会环境里如鱼得水
目前中国大陆的导盲犬基地主要依托于残疾人联合会和盲人协会,尚无国家层面的导盲犬专门管理机构,完全是非政府的公益组织。但我国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建立政府主导的导盲犬管理机构的必要性
由于没有政府统一的规划指导,目前我国导盲犬基地不仅数量少、规模小,而且相关导盲犬基地间缺乏沟通交流,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若在政府主导下建立中国导盲犬联盟,可建立统一标准,有利于资源共享、技术进步,促进我国导盲犬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入国家联盟的导盲犬基地将更有利于加入国际导盲犬相关组织,向国际标准迈进
政府主要职责是对技术创新研发、制度改进等进行政策支持;导盲犬培训基地的主要职责是优化培训技术、保证导盲犬质量、扩大导盲犬培训规模
法律法规不完善
发达国家拥有相对完善的导盲犬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而我国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中,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中提及导盲犬,地方性法规中目前仅有一部分省份及地市出台了导盲犬相关的法规。并且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内容比较笼统,缺乏可操作性
对导盲犬的培训、认证资格等,法律都没有进行详尽规定
导盲犬使用者的权利义务规定不完善
视力残疾人士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是一项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一定的义务,我国法律却很少涉及于此
对公共场所服务者的权利义务规定不明确
些地方虽然允许导盲犬进入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车站工作人员却不知道如何提供服务,没有系统的规范指导导盲犬进出交通工具的步骤,易出现推诿延误的情况
国内未对公共场所服务者设定法律责任,对于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的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资金紧缺
世界上的导盲犬大多由专业机构培训,由政府出资免费为有特殊需要的视力残疾人士配备。另外在发达国家,公众对导盲犬的认可度很高,爱心团体对这一事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使得导盲犬基地很少面临资金问题
我国导盲犬目前全部是免费提供给视力残疾人士使用的,导盲犬培训基地的收入来源主要靠有限的社会赞助。随着导盲犬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导盲犬培训基地因其完全公益的性质,在努力培训导盲犬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
由于导盲犬培训的专业性强、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耗资大,加之培训成功后无偿捐献给视力残疾人使用,无资金回收
导盲犬训导员月薪只有3000元左右
专业人才短缺
训导员是经过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多门课程及实践后专门进行导盲犬培训的人员。训导师则是训导员积累经验后进入共同训练部门,经历学习期和实习期,能够对使用者进行培训,并由多名权威专家认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在发达国家,导盲犬训导员这个职业早已家喻户晓。而在我国,导盲犬训导员仍属于稀缺人才,甚至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职业。目前我国导盲犬训导员多是从零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培训犬,严重降低了培训效率
建议在高校动物类院系设置导盲犬专业方向,为导盲犬事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科研工作薄弱
早在1956年,英国导盲犬协会就提出,培训导盲犬的一条不变的原则就是要淘汰掉那些经过一段时间认真培训以后发现并不适合做导盲工作的犬
而在我国,导盲犬培训面临的主要困难就是培训成功率低。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完善的前期评估预判体系。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行为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进行解决
建立导盲犬研究院、系、所,培养导盲犬事业高端科研人员。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成立导盲犬研究机构,给予研究人员一定的编制名额,设立专项资金
公众认知不足
我国目前导盲犬的数量很少,对于很多民众来说,导盲犬仍属于陌生事物。政策的不完善、公众的不认可也给接纳导盲犬带来很大困难
公众对导盲犬是工作犬而非普通宠物犬的意识薄弱
赞同导盲犬出人公共场所的民众也是站在道德考量的角度,而对于其背后的法律内容却知之甚少,没有把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视为视力残疾人士的基本权利
部分公众不认识导盲犬,把它视为普通宠物犬,对导盲犬做出围观、喂食、抚摸、呼唤等行为,干扰导盲犬正常工作状态,增加危险性
导盲犬的培育与应用
繁育
犬种的选择
犬种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
体型中等,健康状态良好,被毛容易整理
个性稳定,喜欢与人相处,乐于工作,学习能力强
许多犬种适合培训成导盲犬,如拉布拉多犬、金毛猎犬、德国牧羊犬、标准贵宾犬、拳师犬等,或是有计划育种而杂交所获得的新犬种,如黄金拉拉犬(拉布拉多犬与金毛猎犬交配获得的杂交犬)
全球导盲犬中,拉布拉多犬因其适应力强、友善、工作意愿高,培训成功率最高,可达50%以上。全球导盲犬数第二多的是金毛猎犬
都是高智商犬种,在犬类智商排名中处于前10位,在培训成功后可以掌握7个以上的目的地、30多个口令
性格温顺,与人友善,大部分对人类没有攻击倾向
体型适中,站立时高度正好位于人膝盖附近的位置,能够让使用者很好地感受到犬只体位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
拉布拉多 (The Labrador Retriever)
一种身体健壮、体型中等的犬种,分为浅黄色(黄白色)、黄色、黑色和咖啡色四种毛色
拉布拉多猎犬适应能力强(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性格活泼友善(愿与人接触)、聪明灵敏、喜好玩水、嗅觉极佳,工作意愿性较高,培训成功率高,并且是短毛犬,适合绝大部分的气候环境
根据其外形分类
荷顿型(Holton classic):四肢比较短,但胸廓深且较大,整体看起来身体较矮且体形较宽
布列塔尼型(Brittany):整体看起来呈流线型,头部相对秀气,气质偏甜美
郎伍德型(Lawnwood):由荷顿型和布列塔尼型近亲交配出的型态
唐那宾型(Donalbain):体型比荷顿型稍小,但运动性能较布列塔尼型强,在比赛拾猎犬中较多
玛德斯型(Merdas):体型较大,特别是头部与胸部,母犬头部更是较他型态的母犬更加结实强壮,但是面部表现仍较秀气
怀特摩尔型(Whitwmore)体型相对较小,但运动性能较强,脸部修长,特别是母犬
金毛猎犬 (Golden Retriever)
金毛猎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性格活泼而不失稳重、体型匀称四肢有力、对人(特别是婴幼儿)十分友善、智商很高等,十分适合导盲犬工作
相对于拉布拉多犬而言,金毛猎犬较为固执,个性较强,培训需要更加用心
金毛猎犬相对成熟期比较晚,需要等到一岁以后,身体健康以及个性等状况均稳定之后,才能开始培训,而拉布拉多犬满一岁,身心发育即已成熟稳定,可以接受培训
两者差异
拉布拉多犬表现得较为顽皮,而金毛猎犬较为稳重。
拉布拉多犬基本无攻击性,少数金毛猎犬疑似有攻击性。
拉布拉多犬的兴奋持续时间较长,金毛猎犬则比较短,该差异较为显著,也是作为工作犬在犬种选拔上的主要区别之一。
拉布拉多幼犬期喜顽劣打闹,而金毛猎犬相对较为乖巧,故有魔王与千金一说
种犬的筛选
种犬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环节,优良的遗传基础能够保证犬只的优良性状,为后期培训提供基础支持
培育一只导盲犬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为节省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成功率,需要采用优生的方式,确保每只导盲幼犬的个性稳定、身体健康、聪明、学习力强
评估
体型外貌
拉布拉多
母犬肩高应为50一60厘米,乳房四对以上;种公犬肩高应为55一65厘米,体重24一36千克,公犬体型明显大于母犬
犬的外形要头尖额宽,鼻子黑色(有的犬有其他颜色),牙齿为剪式咬合,眼睛为栗色或淡褐色
耳朵悬垂于头两侧,颈部强壮有力
尾巴的长度在后腿的飞节之上
全身各部位紧凑和谐,外形清秀可爱,四肢运动自如,身体各器官发育正常
毛色标准为黑色、棕色、黄色和浅黄色四种,任何其他的毛色和混合毛色都不能作为种犬
棕色犬由于其毛色基因是纯化基因,一般不能被留作种犬,只有为生产棕色毛的犬时,才能作为种用犬
金毛
体高公犬约60厘米,母犬约55厘米,体重公犬约35千克,母犬约30千克
外貌特征上,要求体型匀称,结构坚实,步态稳重
毛色为金黄和黄色不等,毛长适中,被毛平而服帖,呈波浪状,带有漂亮的饰毛,有防水的下毛
身体匀称,迅速有力,四肢虽短但不笨拙。头骨宽,颈修长而肌肉发达,吻宽而有力,额段适中
耳朵大小适中,比例匀称。两眼距离宽,色暗
颈中等长,背线强,无论是站立或行动,从肩峰至稍倾斜的臀部的背线平
胸深,前胸发达,胸廓可达肘部。收腹少,行动时收紧。前肢垂直,胸深厚,臀部壮,肌肉发达,后肢膝关节适度弯曲
尾摆动协调,尾尖不卷曲,尾根部粗而发达,线条自然,尾梢可到足节部,但不超出,平举或略上弯,不卷于背上或夹于腿间
血统系谱
无论是公犬还是母犬,必须要有完整的血统系谱要求血统记录完整准确,祖上三代来源清楚,无攻击性、无遗传缺陷
具有良好血统系谱的同窝犬,培训成导盲犬的成功率可以达到50%以上
神经类型
神经类型是指个体犬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是犬行为的标志性特点
通过了解犬的神经类型和特性,有助于使用科学的培训方法,正确地选择那些符合使用要求的犬只来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使我们在培训中对不同神经类型的犬采用不同的刺激和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兴奋型
由于神经高度兴奋,分化抑制形成的速度相对较慢些,在培训时应循序渐进、由简入繁
活泼型
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很强,在训练中形成兴奋性或抑制性条件反射的速度都比较快,学习能力较强,但是稳定性较差
培训中要注重调整训练进度,增加犬的稳定性
安静型
相互转换的灵活性比较差,抑制过程相对突出。在训练中形成反射的速度比较慢,形成抑制条件反射较容易,形成后比较稳固
培训这类犬应着重培养它的灵活性和提高其兴奋性,培训时多采用诱导的手段
弱型(胆小型)
所占比例较小,胆小的犬警惕性较高,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周边环境变化上,因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都较差,是四种神经类型的犬中培训成功率最低的犬
性格特点
犬的性格特征能够遗传,其遗传力中等
应选胆量大的犬作为导盲犬种犬,另外要选择适应性强、性情温顺的犬(工作中和工作以外都要温顺)
都必须通过训练和测试才能判定其性格特点是否符合导盲犬种犬的要求
生理机能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应在正常范围内;无免疫系统疾病、髋关节和肘关节发育必须正常,可以用光等设备进行辅助诊断检查;无体内寄生虫;身体各器官发育正常
感觉生理
被选用的种犬要求听力与视力良好,嗅觉灵敏,无进行性视网膜萎缩
能感受到振频为3.5一4.0万次的超声波,对光的明暗度反应明显,视野广阔,对形象差别的视感性强
生殖生理
拉布拉多母犬的发情多集中于气温适宜的春秋两季,母犬的初情期为8一10月龄,排卵配种期约为发情滴血后的第8一15天,而后间隔100一150天开始第二次发情。此后犬的发情周期约为6一8个月。犬每次发情都需要做好发情记录,以备后期使用,要求母犬发情周期正常。
公犬无明显的周期性,一年四季均可对发情母犬产生性兴奋而配种。金毛猎犬与拉布拉多犬的生殖生理大致相同。
繁育性能
被选为种公犬者,要求体格要比母犬好,精力充沛、性欲旺盛、喜欢追求母犬、精子密度大、畸形率低、活力强,无单睾、隐睾等生理缺陷。公犬从2岁开始用于繁殖比较好,此时犬已完全体成熟。为了使母犬能很好地交配,必须对种公犬进行调教和交配训练,使其积累丰富的经验。
种母犬要求乳头4对以上,臀部高、体格好,要求产仔多,无习惯性流产和假妊娠等症状,特别要选择母性好的犬,以保证分娩时能自己接生护理仔犬,喂奶时不踩压仔犬,寒冷时能用身体给仔犬保暖,幼犬爬出窝外时能将其衔回,开食时能吐食哺喂幼犬等。
4.适时交配
种母犬的繁殖最好从第二次发情开始,即以第二次发情以后配种为宜,而且要求体质要好。发现滴血即进行阴道涂片观察,确定发情程度,以免错过适时交配期。从开始滴血到9一11天交配的受孕率最高。
鉴别发情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公犬接近母犬的亲近程度,如发现公犬和母犬非常亲近且有爱抚行为,即为母犬发情。一般建议犬在发情期间交配2次,经验丰富的种公犬会清楚地知道如何交配,对于不配合交配的母犬需要人工辅助
工作性能
选种最重要的是使用性状优秀,符合导盲犬的所有要求,具备学习能力强、记忆力好等特点的
一般参考所选用种犬的全同胞兄弟姊妹的工作性能,对所选用种犬进行评估
幼犬的选育
行为选择是幼犬选择的关键
有研究表明,幼犬是否能培训成为导盲犬与它的几个可衡量的性格特点有关,分别是适应性、身体敏感性、控制分心的能力、兴奋性、紧张性、可训练性及阶梯焦虑性
预测幼犬是否能培训成为导盲犬是很大的挑战,因为每只犬的神经类型、生活环境、社会环境都各不相同,拥有各自的性格特点
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成为导盲犬的重要条件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诊断有助于筛选合适幼犬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缺乏先进繁育技术
缺乏专业营养师
幼犬阶段的营养水平决定了犬一生的健康状况
缺乏专业接产及护理人员
缺乏优良犬的引进
寄养
导盲犬的寄养是指在幼犬出生45天到1岁之间的时期,让犬到社会上的寄养家庭中去生活,目的是使犬只在幼年时期就习惯和人类亲密接触及相处,熟悉人类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家庭素养,为之后的培训提供基础
幼犬寄养的具体目的是赋予幼犬导盲犬的资质
1.家庭教育:使导盲犬与视力残疾人成为一家人时,能够成为老实、忠厚、稳重的犬,教育幼犬要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家庭素养
2.社会化:让幼犬接触到多样的社会。根据年龄和性格,让幼犬接触各种环境,这样才能让它在以后的受训过程中很快地适应环境
3.让更多人参与到导盲犬事业中
寄养的主要流程为:寄养家庭提出申请寄养幼犬一→基地工作人员对寄养家庭进行评估一→通过评估的寄养家庭,到基地签订协议一→开始寄养幼犬
工作人员会定期访问寄养家庭,以便相互沟通了解幼犬的个性特点,更好地观察幼犬的成长状况,指导寄养家庭教育幼犬,解答寄养家庭的疑问
寄养结束后,寄养家庭按时将幼犬送回基地
评估三个阶段
幼犬2月龄(刚到寄养家庭)
幼犬7月龄(寄养5个月左右)
幼犬12月龄(送回基地,未培训)
幼犬培育内容
适应人类生活环境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认知社会环境
建立主从关系
学习与陌生人或动物和睦相处
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
乘坐交通工具
因犬施教
存在的问题
寄养家庭数量少、素质良莠不齐、责任感不足、选择的区域受限
培训
导盲犬的培训是指寄养结束后,经评估合格的犬进人培训期,开始接受导盲犬技能培训
基本原理是利用犬行走时避开障碍物的自我保护本能,通过训练将犬的自我保护机制扩大至视力残疾人,引领使用者躲避障碍物
训练总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每只犬每天的训练时间宜为1一3小时,每天训练不超过2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小时
经过评估合格的在训犬应具备引领使用者绕开障碍物、上下楼梯、乘坐交通工具等基本能力,并记住30个以上的口令、7个以上的目的地,真正地实现帮助视力残疾人独立安全的出行
培训前评估
调查问卷
幼犬寄养结束后,寄养家庭把幼犬送回基地时,由最熟悉幼犬的寄养家庭成员按照幼犬平时的行为表现,如实客观地填写一份幼犬性情评估调查问卷
犬的心理评估测试 (Dog Mentality Assessment,DMA)
主要包括10项子测试及33个行为变量测试
每个行为变量通过1一5强度来描述犬的行为反应,客观评估犬的社会性、专注性、胆量、声音敏感性、游戏性、稳定性、攻击性、兴奋性等行为学指标
通常社会性好、专注性好、胆量大、对声音敏感度低、稳定性好、没有攻击性的犬在培训中表现更佳,更容易培训成为导盲犬。而兴奋性中等的犬在训练中表现会更好一些
培训后期评估
存在的问题
交通环境复杂,培训难度大
交通路口通行困难、人行道不通畅
培训场所受限
专业人才紧缺
和使用者的共同训练
视力残疾人与导盲犬共同学习、磨合、训练,让导盲犬适应其生活习惯及环境,并服从视力残疾人指令,引领视力残疾人安全出行的培训过程
学习期为45天左右,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后期评估
服役期
是指犬培训成功后从交付给使用者使用到退役的时期,服役期的时间根据每只犬情况而定,一般为5-10年
出行准则
(1)出行时必须携带使用者的身份证、残疾证及导盲犬的工作证。
(2)使用者完成共同训练后,在回到居住地开始使用导盲犬出行的三个月内,或在居住地外使用导盲犬出行,必须有健全人陪同。
(3)在没有健全人陪同的情况下,导盲犬使用者不得在户外散放导盲犬。
(4)使用者在使用导盲犬的过程中,应信任和跟随导盲犬行进,但在感知危险的情况下要及时做出调整,必要时应寻求他人的协助。
导盲犬维护
(1)使用者需爱护导盲犬,保证导盲犬的福利,不得随意更改导盲犬的生活习惯(饮食、排便、休息等)。
(2)使用者不得虐待导盲犬,也不可过分溺爱导盲犬。
(3)使用者须定期检查导盲犬的健康状况,8岁前每年1次,8岁以上每年2次。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注意与健康状况相关的各种体征。
(4)导盲犬发生疾病或遭遇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基地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
(5)导盲犬服役期间使用者需坚持带犬出门,保持犬的工作状态,不得作为宠物犬饲养。
(6)导盲犬在服役期间,导盲犬培训机构定期对导盲犬的工作情况进行回访,评估导盲犬的工作能力,导盲犬使用者必须给予配合。
导盲犬标识
项圈、牵引链
项圈和牵引链主要用于控制和牵引犬,以便在犬犯错时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提醒
导盲鞍
使用者通过导盲鞍的鞍把手感知犬的行走状态。导盲鞍提示犬进人工作状态,提示路人该犬为导盲犬而非宠物犬
铃铛
使用者可通过铃铛来辨别犬的方位,在犬行进过程中,铃铛的声音也起到提示路人的作用
退役期
指服役期结束
退役标准
(1)导盲犬在服役期工作技能退化(约50%),经评估不能引导使用者出行时,应退役。
(2)导盲犬出现特殊病症或意外情况,经评估不能正常引导使用者出行时,应退役。
(3)导盲犬到达退役年龄(10岁左右),应退役。
退役去向
导盲犬退役后,通过培训机构将退役导盲犬送回寄养家庭或志愿者家庭养老。退役犬养老过程中,定期了解犬只情况,保证退役犬养老生活的质量
导盲犬研究进展
行为学
历史
行为学(Et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ethos,意为习性或习俗,它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法国科学院的出版物中
行为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行为的一门生物科学,主要是动物的行为,有时也涉及人的行为
一只雌蝶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蝶,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行为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这部著作,这本书主要阐述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还对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3年,巴普洛夫发表了他历经20年的重要研究成果条件反射理论
奥地利杰出的动物行为学家Lorenz
1936年,Lorenz发现雁鹅的幼雏会跟随它们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着的物体,并对它产生强烈而固执的依附
还在随后的观察中注意到这种行为的形成一般发生在一个特定时期,鸡的印记时期通常是出生后的10一16个小时,犬的印记时期在出生后的3一7周。这一发现进一步验证了印记的原理,并提出了印记行为其实是动物的一种本能
《狗的家世》( When Man Meets Dog)
书中阐述了犬对主人忠诚的缘由,从情感基础上来看,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对母亲的依恋信赖,二是对群体领袖的忠诚服从
他还研究了动物的攻击行为,虽然说动物的攻击行为有的时候是不利的,但是他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攻击行为是必不可少的
1951年,在Lorenz的本能研究基础上,Tinbergen出版了《本能的研究》(The Study of Instinct)这本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内部和外部刺激对行为表达的影响
导盲犬的行为学测试方法
行为观察测试已被用来评估一系列对导盲犬或其他工作犬的选育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常被描述为“性格”“性情”“个性”和“气质”,其实这几个词所描述的行为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项关键原则是,在某一情境下对犬只的行为进行观察评估
幼犬测试(Puppy Testing)
通常是指对幼犬一系列受控刺激下行为反应的评估,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幼犬的成年行为进行预测
幼犬测试主要在幼犬的敏感阶段进行
Scott和Fulle认为,初级社会化发生在一个类似于印记的敏感阶段,这个阶段动物在短时间接触过程中能够非常迅速地学习,并且学习过程仅部分依赖于外部刺激(例如食物)。二次社会化是指基于各种形式的联想学习的过程,相当于野生动物熟悉人类,在这个过程中接受各种形式的学习,这种二次社会化类似于驯服。因此,如果在犬的社会化时期接触同类或人类都可能带来初级社会化
这段敏感时期通常持续发生在幼犬的3一12周龄,被称为“关键期”
如果犬在14周龄之前没有任何社交经历,它们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对人类的回避态度
大量的干预研究表明,经历早期社会化锻炼的幼犬成熟得更快,探索得更多,抗压能力更强,在解决问题方面表现得更好
Puppy Aptitude Test(PAT)
Jack和Wendy Volhard在196年提出的测试幼犬潜力的方法。这个方法基于Campbell试验发展来,且比Campell测试更有效
PAT主要测量评估幼犬的社交能力、探索能力、服从性、灵敏度以及稳定性
这项测试的最佳时间一般在幼犬的7周龄,因为在6周龄之前幼犬的神经连接还没有发育完全,而8一10周龄期间,幼犬正处于恐惧印记阶段,不能经受太大的惊吓
测试结果显示,得分为3-4的幼犬整体素质相对较高
PAT和Campbell测试的行为评分的设想来源于犬行为的一个稳定性特征,这个行为特征在犬幼年时期就能够被固定下来。但是Bradshaw(2009)认为这个假设是不合理的
Puppy Profiling Assessment(PPA)
在PAT的基础上改良完善,也在幼犬6周龄时进行
在测试中会给幼犬提供八种受控刺激,根据幼犬对评估员或环境刺激的反应程度,将其行为表现划分为7个等级
得分为4的犬被认为是最理想的
根据Taylor和Mils(2006)制定的犬行为测试框架,PPA已被开发成为一种具有可行性、标准化且有效的评估方法
性情测试(Personality Testing)
一个物种内的个体差异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尽管个体行为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些个体彼此之间的相似性仍然要高于其他个体。毕竟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在相似或不同情况下的行为表现基本一致,并且表现方式也一致的情况有限
以行为学为导向的测试方法要么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受试者,要么设计特殊的行为测试,以揭示行为的特殊方面。自然情况下的观察往往比较复杂,耗时也长,难以标准化。因此,研究人员更倾向于设计测试池,用来描述能够为性格特征提供原材料的行为特征
模拟一系列的情境,在这些情境中可以揭示性格的不同方面
测试池的另一个方面是,对犬进行新的或极端的刺激,使犬释放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比如枪声刺激下犬一般表现出恐惧反应
然而,在实验中,这两个因素引起了各种并发症
犬的心理评估(Dog Mentality Assessment,DMA)
目前已被用于多种工作犬的性情测试,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行为测试方法也是依据这项评估建立
测试了犬对社会接触、玩耍、追逐游戏、被动、陌生人、突然惊吓、金属响声和枪声的反应
这些行为表现主要反映了犬的六种性格特征:社会性、游戏性、稳定性、专注性、攻击性和敏感性
尽管应用精细的测试系统,在获得高标准和有效性方面非常成功,但是在遭受试验刺激后,犬似乎对类似的刺激会更加敏感,而且从动物福利的角度来看,将犬长时间暴露于压力环境下的做法涉及伦理方面的问题
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类似于DMA的这类评估方法中测试单元很可能只显示一个单一的因素,局限性比较大,而调查问卷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宽泛,更为全面
一般基于人类特征评分、性格调查表或从自然生活情境中得出的一系列问题等
犬类行为评估与研究问卷 (Canine Behavioral Assessment&Research Questionnaire, C-BARQ)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ames Serpellt博士研发
这项问卷一共有101个问题,调查统计了犬对周围环境中常见事件和情况的各种反应。目前是一个相对比较全面和有效的行为评估工具
简单易用,任何对犬的典型日常行为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可以使用它,平均需要10-15分钟就能完成
PWQ(Puppy Walking Questionnaire, PWQ)
也是一份应用较普遍的行为问卷
测量了犬的9种行为特征:分离相关的行为、分心、兴奋、焦虑、可训练性、追逐、依恋、身体敏感度和8种能量水平
调查问卷由40个问题组成,在幼犬的8个月龄时填写,涉及过去三个月里幼犬的所有行为
这个相较于C-BARQ已经简化了很多,但是难免会有遗漏
生理学
导盲犬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为了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在遇到不同的环境因素刺激时,导盲犬需要具有良好的反应和处理能力,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稳定性
犬的稳定性好坏由犬的气质决定、受遗传、环境、训练等多方面影响,稳定性好的犬表现为心理状态稳定、抗压能力强、适应性强及胆量适中
稳定性越好的犬工作素质越高,培训成功率越高,所需要的培训期越短
可通过犬经历社会环境变化(如主人的陪伴、主人的情绪变化、陌生人的抚摸、其他犬的出现等)与生活环境变化(家庭环境变更、突然出现的物体及响声)时的应激状态进行评估
生理指标
脑电信号
心脏活动指标
心率
心率波动率
指窦性心率的波动变化的程度
唾液应激指标
唾液皮质醇
唾液α-淀粉酶
免疫球蛋白
遗传学
遗传标记(Genetic markers)是指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同该性状共同分离且易于识别的可遗传的等位基因变异。所有多态的基因位点都可作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能反映不同群体或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如果某些标记与性状、性能和一些疾病的易感性基因相连锁,可用于数量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早期选种和遗传育种
自19世纪中期,孟德尔首创了将形态学性状作为遗传标记的应用先例以来,遗传标记不断地得到发展和丰富。主要历经了4个阶段4种类型
形态标记
细胞标记
生化标记
DNA分子标记
第一代DNA分子遗传标记 RFLP
1980年,Botstein发现了第一例DNA分子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是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不同个体基因组DNA后,含同源序列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其核心是探测基因组中特异性DNA序列
按孟德尔式共显性标记遗传,只要有单一序列就可以进行标记定位
可区分纯合体及杂合体基因型,能够提供单个位点上较完整的信息
不受基因与环境互作的影响,无表型效应;稳定性及重复性好
普遍存在于生物基因组DNA内
RFLP存在对DNA的纯度要求比较高;多态性水平低;技术难度高且费时;检测中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对环境有污染等缺点,但随着放射性标记的应用,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第二代分子遗传标记 微卫星DNA
微卫星DNA,即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是指由2一6个碱基组成的基序串联重复而成的短片段DNA序列
1986年Ali等人首次将微卫星技术用于人的DNA遗传分析
属于共显性遗传标记,DNA纯度要求不高,带型简单,客观明确,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但是,微卫星DNA一般都有种属特异性,不同物种的微卫星DNA一般不能通用;多态性的杂合程度也高,在进行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应用时,必须首先克隆微卫星位点,得到微卫星两端的侧翼序列以设计引物,这给微卫星标记的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第三代分子遗传标记 SNP
单核苷酸序列多态性(SNP)是指基因组内DNA中某一特定核苷酸在位置上存在置换、插入、缺失等变化,而且其中最少有一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突变频率不小于1%
作为遗传标记在种群中具有二等位基因性,任何种群中其等位基因频率都可估算出来
位点丰富,数量多,分布广泛,覆盖密度大,几乎遍及整个基因组
遗传稳定性强,SNP的突变率较低,位于编码区的SNP高度稳定
部分位于基因内部的SNP可能会直接影响产物蛋白质的结构或基因表达水平,本身可能是疾病遗传机制的候选改变位点
易于自动化分析,节省时间
人工智能×导盲犬
无障碍出行应用
多功能电子盲杖
电子导航
躲避障碍
人机交互
电子盲杖通常应用蓝牙耳机语音播报或手柄震动的方式实现人机交互,与视力残疾人进行实时信息沟通
价格合理,重量也控制在300g左右
但在嘈杂的环境、拥挤的人群中仍力有未逮
基于频射识别的盲人导航系统
北理工,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手持式盲人导航系统
由盲人手持终端和盲人手杖组成
人工智能触觉腕带
美国人维沃克斯与一位视力残疾人合作,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一款小型腕带,成功指引这位视力残疾人完成了纽约市马拉松
工作原理是营造一条比人体稍微宽一点的虚拟走廊,它通过全球定位坐标和机器学习功能划定一条线路,然后通过视觉反馈,确保视力残疾人在虚拟走廊里行动。如果视力残疾人在行走过程中腕带没有任何反馈或触觉震动,则证明视力残疾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相反,一旦偏离预定路线,腕带则会震动
然而,大量金属建筑和桥梁让全球定位系统变得不够准确,路人的手机通讯很容易干扰到引路带的信号。此外,天气的变化也可能会导致超声波接收器发生故障
智能盲人眼镜
从2014年至今,科研工作者们将传统的盲人眼镜功能进行延伸,解决了传统导盲工具的诸多弊端并添加了多种新的功能,但仍然保持了设备的轻便性
智能导航
物品识别
电子导盲犬
清华大学GIX学院的Doogo团队从导盲犬中获得灵感,研发了电子导盲犬Doogo
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
精确度易受干扰
价格偏高
难以带来心灵慰藉
关爱导盲犬
导盲犬的动物福利
生理福利
犬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为满足犬健康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需要注意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
禁止饲喂鸡骨头、炸鸡排、兔架、鱼刺等尖锐不易吸收的食物,大葱、洋葱等易使犬引发疾病甚至中毒的食物,以及对犬牙齿和骨骼发育有害的食物。保证犬能喝到新鲜卫生的饮用水
调教犬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犬养成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坏习惯
环境福利
固定的休息和饮食场所
定期为犬洗澡、梳毛、修剪指甲、清理眼耳分泌物
用品及饮食器材随时清洗,定期消毒
卫生福利
日常健康检查
精神状态
饮食情况
被毛状态
皮肤状态
五官状态
排泄物
身体变化
行为福利
导盲犬在脱掉导盲鞍和工作服之后和普通的宠物犬一样,可以与人或其他动物进行互动、游戏,可以自由地表达天性
导盲犬可在每日正常导盲工作的运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运动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运动,但运动不宜太剧烈,以免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损伤
心理福利
在各个阶段与导盲犬建立良好的联系
公众对导盲犬应该严格遵循四不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