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超级谈话术》读书笔记
这本书可以给自己的说话体系提供更多的素材。教会你什么是沟通,以及沟通的技巧。如果你不知如何开口问让双方都会尴尬的问题,不知在谈话过程中如何识别他人情绪,不知该如何让对方说出真相,那么这本书会带给你一个很好的启发。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基础管理体系,内容有学习的逻辑、基础管理、战略目标分解、战略目复系统、运营维护系统、价值观考核等。
打造高绩效团队,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柳传志。
马方泰山学院课程的人性与管理,没有梳理出思路,可以说是原本原样的梳理出来的。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超级谈话术
什么是高难度对话
总有些时候,会让你觉得不好开口,说了怕尴尬,不说呢,又让自己心里不舒服,并且这些问题又的确事关你的利益。
1.面对高难度谈话时正确的态度
不害怕不恐惧
一味地逃避、忍耐,还会消磨我们的自信,甚至让你怀疑人生。
只有想象,没有真相
一般人没正式开始对话就有的念头
我怕我说不好,会让情况更糟糕;
我猜人家不会同意我的观点吧?
这些想象阻碍你进一步了解真相,以至于你只好一直用猜测来代替对方真实的想法
勇敢面对问题
有些人是害怕失去既得利益,有些人是害怕丢了面子,更多的人是害怕被讨厌,不希望自己被认为是一个多事的人。
但你的恐惧,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你忽略自己的情绪,更不代表就会被别人认同。
2.高难度谈活的误区
四分不清人和立场
联想关键冲突
我们通常会简单粗暴地把立场、观点、看法跟这个人画等号。
我们习惯去推测别人的意图,容易把自己的见解当做真相。
当对方不配合时,我们的直觉就告诉自己,他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而不是有外在因素让他无法接受你的建议。
那要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处理高难度对话的一个误区是,认为问题出在人身上,其实是立场的问题。
当你意识到自己讨厌或者生某个人的气时,请先对自己喊停,然后试着把人和立场区分开
分不清闲聊和沟通
闲聊和沟通这两件事情的关系,就好像是散步和登山,表面看起来都是走路,实际上有很大差异。
闲聊突出一个闲字,既然是没事儿闲的,没有压力,说话就可以有一搭无一搭,彼此的包容性也很高,偶尔说错一两句话,也不会有人当真,大可以一笑而过。闲聊嘛,气氛热烈就好了。双方说的话也都不当真的。
高难度对话都需要沟通。而一旦谈话被定义为沟通,就表示你们要通过对话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达成某种意向,总而言之,是希望达到一个目的,而不是仅仅追求一种融洽的感觉。
3.倾听的技巧
留意身体语言
压力情境下,身体比语言更诚实
人在压力情境下,往往只关注眼前最重要的事情,而忽略其他许多重要的信号。
同理,当一个人忙着澄清自己的意思时,会花很多时间考虑自己的说法是不是妥当,以至于没有精力去控制自己的表情,或者手脚摆放的方式。
高难度对话当然属于压力情境,所以处在这个环境里的人,身体会比语言更诚实。
微表情窃视内心
关注抗拒反应
当一个人不想继续谈话时,会出现一些抗拒反应。
抗拒反应有哪些表现
身体距离拉远
用手遮住嘴巴
挡住眼睛的视线
随手拿起一件东西搁在你们之间
听出隐藏秘密,获得真实信息
说出来的话有时不能完全表达所有信息。
无意义的发语词
我们说话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口头禅,比如说然后、这个、那个、后来什么的,如果只是无意识地重复,顶多让人觉得你拖泥带水,口才不好,但如果在你突然问对方某个问题之后,对方说了很多无意义的发语词,你就要多留意了。
不被品格证词迷惑
在高难度对话中,对方还会试图用“品格证词”来说服你。
品格证词
不回答问题,而是通过其他人的光环或名誉来为自己开脱。
例子
“拜托,我信佛,怎么可能会做这种事!”
“我朋友是警察,我怎么可能骗你呢!”
“我老公是博士后,我怎么会偷东西!”
4.表达的技巧
少用负面词和不确定词
负面词
哎呀,你不懂啦
不是不是,你没理解我的意思!
别啰嗦,我比你有经验,听我的准没错!
因为这种没办法、不可能、才不是,就像一堵又高又厚的墙,一下子横在眼前,让人觉得自己被否定,失去发言权。
负面词的坏处
用正面和确定的表述
可是有些人担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会被讨厌或者被要求负责任,因此习惯用随便、看看吧、再说吧这类词语来逃避。最可气的是,这类人往往还很喜欢放马后炮,因为他们迷宫一样的回答给自己留了余地。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冲突中,很喜欢回答“擦边球”,一定要调整这样的习惯,尽量用明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态度。就算是真的无法马上回答,也要先用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立场,比如说“请再给我一点儿时间思考,我会在明天早上回复你”,这句话就比看看吧、再说吧要明确许多。当然,你得保证在约定时间内,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
5.解决问题的技巧
让自己担起责任而不是一味指责争论
对话的重点不在于指出错在谁身上,而是要明确谁不愿意看到错误再继续发生。
想要妥善处理高难度对话,就要负起责任,而不是争论谁是谁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