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党的会议
考研政治全部党开的会议,以及相应的意义和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抗原呈递细胞与抗原加工及提呈的思维导图
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知识梳理,包括分化发育、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B细胞分类、免疫应答规律、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等等。
主要介绍了非营养物质的代谢,如肝的生物转化功能,胆色素代谢,胆汁的功能,血红素的生物合成等,整理较为详细,欢迎大家克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党的会议 10.7
1921.7 中共一大
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本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联合第三国际
1922 中共二大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当前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革民方法:群众路线
1923 中共三大
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名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1924 国民党一大
重新阐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帝内容
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一般平民所有
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节约资本 后来耕者有其田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
1972 八七会议
彻底清算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政府的总方针
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
1929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明确红军性质“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强调加强军队政治建设
1935.1 遵义会议
解决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张闻天负总的责任
开始确立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5.12 瓦窑堡会议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的领导
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1937 洛川会议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将抗战转为全民族的战争
实施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1938 六届六中全会
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945 六届七中全会
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肯定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45 中共七大
《论联合政府》: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同党的基本纲领联系起来
三大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9 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两个转变
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50 七届三中全会
中心任务
在三年左右,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956 八大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任务和矛盾
经济建建设: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政治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
计划生产是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
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1961 八届九中全会
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
形成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团
十一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评价毛泽东
1982 十二大
第一次提出“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1984 十二届三中全会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7 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制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
1992 南方谈话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
三个有利于
邓小平集大成之作
1992 十四大
明确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7 十五大
邓小平入党章,指导思想
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2 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党指导思想
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7 十七大
科学发展观入党指导思想
2012 十八大
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2013 十八届三中全会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7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
邓小平理论逐渐成熟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标志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