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九十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九十讲导图笔记整理,分别为荷兰、瑞士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总结。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七八讲知识总结,主要内容为法国思想政治教育和德国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笔记。
内容具体包括: 1、第四讲:日本思想政治教育 2、第五讲: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3、第六讲:英国思想政治教育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十讲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
1.杜威
(1)《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
(2)杜威对传统德育的批评与改造
传统德育的主要特征:
①是一种“关于道德的教育”,一种书本知识的教育 ②是一种违背儿童本性的教育 ③是训练儿童温顺和服从的教育,“是适合于一个专制社会的”教育
新德育的哲学基础:
①经验正是一切有价值训练的源泉。 ②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③最好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
2.科尔伯格

思考题
问题: 1.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2.为什么到了90年代,美国回归传统道德教育,呼吁加强直接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品德教育复兴运动顺势而起?
回答:
第一,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在美国社会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强调道德教育的重点应该从“内容”转移到“形式”和“过程”上来。但是,忽视道德教育的内容最终导致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后果,造成了青少年蔑视权威、自我中心、价值混乱等现象。
第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本身存在缺陷,把人的道德发展仅局限于道德判断的发展是片面的。此外,在实践方面,对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进行评估困难重重,很难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推广。
第三,在此背景下,美国90年代的品德教育复兴运动就是要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态度鲜明地教给青少年,明确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应该做的,什么是错的、不应该也不能够做的,反对所谓“价值中立”的暖味态度。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九讲 荷兰、瑞士思想政治教育
一、荷兰
1.课本(P223)践行自由的办学模式
2.课本(P231)公民教育采取的是“价值中立”的方法
3.课本(P233)
①荷兰对公民教育的测评是定期检查
②书面考试的重要性:从许多国家的经验看,公民教育只有成为考试科目,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荷兰,每学年末国家都要进行一次书面考试,同时还有些实践的内容。因此,想要提高公民教育在课程中的地位,就必须进行正式的书面考试
4.课本(P234)道德教育的理念源自于中国哲学家孔子的学说
5.课本(P235)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规则
6.课本(P236)价值观教育
7.课本(P237)安乐死合法化的伦理意义
8.课本(P239)性与生殖健康和权利教育
9.课本(P240)务实、开放、宽容的教育环境
10.课本(P245)思政教与生活技能培训相结合
二、瑞士
1.(P271)裴斯泰洛奇的“母爱”德育论 裴斯泰洛奇(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
①用母爱的精神进行教有是最好的途径。
②道德最简单的要素,是儿童对母亲的爱,而“爱的种子”是与生俱来的,道德任务就在于唤醒和促进儿童的“爱的种子”的产生和发展,培育他们对人类积极的爱,爱自己的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全人类
③要促进儿童“爱的种子”的产生和发展、培有良好的道德,就必须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2.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