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五章 固定资产
企业财务会计 第五章 固定资产,清查时间:定期与不定期,至少每年年末。介绍了盘盈和盘亏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10-13 22:42:08固定资产概述
概念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寿命有限、土地除外)
有形资产(区别于无形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设备、器具、工具等)
固定资产确认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
按经济用途分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按所有权分类
自有固定资产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按使用情况分类
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包含季节性生产或大修理暂时停用的,车间或经营场所备用或轮换使用机器设备;处于闲置房屋建筑物。
未使用固定资产
不需用固定资产
按综合分类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租出固定资产
不需用固定资产
未使用固定资产
土地(过去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计量
原始价值:指企业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
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已提折旧后的净额。
重置价值: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的全部耗费,在盘盈时按重置价值入账。
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用现值计价
房地产:自用计入”固定资产“ 出租计入”投资性房地产“ 出售计入”存货“
固定资产的取得
设置账户
外购固定资产
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取得成本:企业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包装费、运杂费、保险费、专业人员服务费和相关税费等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通过“在建工程”账户,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再转入“固定资产”账户。
①购入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安装过程中领用材料、支付安装工人工资时: 借: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贷:原材料 银行存款 ③固定资产安装完毕: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设备安装工程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自营工程
成本
物资成本
外购专用物资
耗用外购原材料
耗用自产产品
人工成本
交纳的相关税费
分摊的其他费用
资本化的借款利息
①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自营工程 贷:工程物资——专用材料 ③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自营工程 贷:原材料 ④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 借:在建工程——自营工程 商品成本 贷:库存商品 商品成本 ⑤应付工程人员薪酬等其他费用 借:在建工程——自营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⑥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自营工程
出包工程
①预付工程价款时 借:预付账款 –X公司 贷:银行存款
②结算预付款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X公司
③补付价款时 借: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④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出包工程
固定资产折旧
概念: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部分价值 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影响折旧的因素
原值
预计净残值
预计使用寿命
减值准备
计提折旧的范围
空间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②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
时间范围
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
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提取折旧。
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 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本月应计提折旧额=上月计提折旧额+上月新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
概念: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公式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特点:每期折旧额均相等,在坐标中折旧额表现为一条直线。
工作量法
概念:将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在 预计总工作量平均分摊的折旧方法。
公式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折旧总额÷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特点: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是相等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
概念: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年)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各期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注意: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 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 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予以平均摊销。
年数总和法
概念:是以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作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 递减的分数,来计算各期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 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折旧应计入账户
生产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制造费用”科目; 管理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计入“销售费用”科目;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未使用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概念: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资本化支出
概念: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 能可靠计量),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即资本化。一般指改良、改扩建。
1.将固定资产转入” 在建工程“账户, 并停止计提折旧;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后续 支出,通过 “在建工程” 账户核算;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拆除原部件计价入库,冲减工程成本;
借:原材料 贷:在建工程
4.工程完工,改造后固定资产 重新入账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费用化支出
概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 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注意:生产车间及机器设备的 修理费用等费用化支出, 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等。
设置账户
账务处理
1. 出售、报废、毁损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 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 原价
2.支付清理费用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收到变价收入时: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有残料:借:原材料 贷:固定资产清理
4.清理完毕,结转清理的净损益时: 如为净收益,则: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资产处置损益 如为净损失,则: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查
清查时间:定期与不定期,至少每年年末。
盘盈
盘盈时: 借:固定资产 重置成本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重置成本
结转留存收益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重置成本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固定资产净值*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率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盘亏
盘亏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账面净值 累计折旧 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 原始价值
转出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时: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金额=固定资产净值*增值税适用税率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 借:其他应收款 可收回的保险或过失人赔偿 营业外支出 净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