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通史第71集
从公元 13 世纪起,元朝靠着这两座城市构建起它基本的政治制度,元朝的每位皇帝都有在这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巡幸:春天,从大都北巡上都,秋天,从上都南返大都,如此反复,年年如此,大都和上都,两座都城,两座城,构成元帝国两大神经中枢。
这一年,宋朝和西夏的战争爆发了。西夏人口才两三百万,而大宋有接近一亿人口,双方实力这么悬殊,西夏却经常打得大宋损兵折将,还和大宋战略相持将近100年。是因为西夏的军事技术牛,还是因为大宋的战略战术差?
欧阳修落榜,只因押错韵,押韵比文采更重要吗?古人写诗作赋需要押韵,宋朝花了五年时间,官方主持编订了一部叫《集韵》的书,用来参考。按理说,只要会说话,就应该知道每个字怎么念,什么字押这个韵。怎么还需要专门编一部书供人查阅呢?
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正式称帝,作为大宋和大辽之间的第三方,李元昊本可以左右逢缘,他一旦称帝,就同时得罪了大宋和大辽。他为什么冒着这么大的风险,也要称帝?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两
都
巡
幸
元上都
首都
成吉思汗时期,大蒙古国没有正式的都城
公元 1235 年,窝阔台即位开始,才在鄂尔浑河畔兴建哈剌和林城,作为大蒙古国的首都
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平城为都城,即元上都
总设计师刘秉忠
布局
宫城
位于全城东南角,建筑多以汉式为主
气势宏伟的大安阁,是忽必烈临朝、议政、接见臣下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城
街道整齐,官署、寺庙、道观等建筑错落分布
东、西两侧有关厢,西关为商业区,东关近皇城,是前来朝觐的诸王安置部众的地方
外城
极具蒙古特色,城墙用黄土板筑成
北部是可供涉猎游玩的皇家园林御苑
南面则是官署和作坊区
元大都
发展
位于燕京,府名大兴,今北京
公元 1261 年,重修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北海公园),新都建设开始准备了。
公元1264年,燕京正式命名为中都,金中都残破不堪,城市供水也存在问题
公元 1267年,忽必烈下令兴建中都新城
公元1272年,命名中都新城为大都
公元1274年,忽必烈御正殿,受诸王百官朝贺
承袭了元上都宫殿、皇城、外城三重城垣的布局
总设计师仍然是刘秉忠
设计理念主要来源于《周礼·考工记》
设计严格遵循了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整体布局
整个大都城坐北朝南,对称展开,中心位置是钟楼和鼓楼
水利
用水
金水河、太液池构成宫苑用水系统
遍布城内的水井满足居民的生活用水
漕运
高梁河、海子、通惠河
胡同
胡同一词,原本就是蒙古中对于水井的称呼
商业的发展重视,破除城市坊墙的束缚
从坊里制度向街道四合院制度转变
带来了人们前所未有的便捷沟通,交易变得异常便利
内容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1集 工具|Mindmaster 制作|絮起
两都巡幸制
两都巡幸
自忽必烈始,皇帝每年就在这两座都城之间来回巡幸,轮流办公,处理国家大事,这一制度被称为两都巡幸
即保留了北方民族这种基本的习性,又保留了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
每年隆冬刚过前往上都,秋天再从上都返回大都
皇帝巡幸出发的日子,都要举行盛大的迎佛仪式和游行活动
4条路线
驿路
一般官员和商人通道,设有11个驿站
辇路
皇帝专线
东路
专供监察御史和军队使用
西路
皇帝南返大都的路线
巡幸行营
既可驻足渔猎稍作休整,又可在行营处理政务
中央机构主要长官也需随驾,议理朝政
一些重要的衙属,在上都均设有分支机构
诈马宴
是蒙古王室贵族们商议帝国朝政的重要聚会,宴会之后,庞大的巡幸队伍就将从上都返回
南坡之变
公元 1323 年,英宗启程南返大都时,贵族官僚,发动军事政变,杀死英宗皇帝及其亲信大臣
两都之战
公元 1328 年,元泰定皇帝去世,两派贵族为争夺皇位展开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战火一时遍及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三个都城
公元 1307 年,新即位的武宗在两都之间的要道旺忽察都行宫建立新的都城,中都。
武宗在位四年,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并未完全建成
公元 1311 年正月,武宗去世,其弟仁宗即位,下令停止中都城的营建。
落下帷幕
制度终结
公元 1358 年,刘福通系的红巾军挥师北伐,攻克上都,一把大火城市及其宫殿化为灰烬
公元 1368 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带兵北上,攻占大都,更名北平
两都巡幸制对于巩固元朝政权,稳定局势,加强汉地与蒙古的联系,促进蒙汉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交融,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