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毒性肝炎
了解肝炎,介绍了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的知识,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病毒性肝炎
病原学
非嗜肝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性病毒,风疹病毒等
嗜肝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微小RNA病毒科,能感染人的血清型只有一个,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早期产生的IgM,一般可持续8~12周,少数可延续6个月左右。
乙型肝炎病毒:不完全的环状双联DNA,有四个区:S区(前S1:前S1蛋白,前S2:前S2蛋白,S:HBsAg),C区(前C基因:HBeAg,C基因:HBcAg),P区,X基因(HBxAg)
丙型肝炎病毒:黄病毒科单股正链RNA。HCV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
丁型肝炎病毒:缺陷病毒单股环状闭合负链RNA。
戊型肝炎病毒:单股正链RNA
流行病学
甲型肝炎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主要由粪口途径
人群易感性:抗-HAV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
乙型肝炎
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感染者
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性传播
人群易感性:抗-HBV阴性者均为易感人群,婴幼儿是最危险的。
流行特征:有地区性差异,有性别差异,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有家庭聚集现象,婴幼儿感染多见
丙型肝炎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输血及血制品,注射针刺器官移植骨髓移植血液透析,性传播
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
丁型肝炎与乙肝类似
戊型肝炎:与甲肝类似
病理生理
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肝性脑病,出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肺综合征,腹水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甲,戊。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多见)
慢性肝炎:乙丙丁。
重型肝炎(肝衰竭)
急性重型肝炎
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加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
肝炎肝硬化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三系减少
尿常规
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反映肝细胞功能最常用的指标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提示线粒体损伤
血清蛋白:下降
胆红素:升高,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PT(凝血酶原时间),PT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是诊断重型肝炎或肝衰竭的重要依据。
血氨:升高
甲胎蛋白:是筛选和早期诊断HCC的常规方法
病原学检查
治疗
急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以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
慢性肝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改善和恢复肝功能,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干扰素,核苷类似物)
重型肝炎:支持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促进肝细胞再生,人工肝,肝移植,并发症治疗: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肝肾综合征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