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纲
按我们学校的考纲要求做的,我自己就拿这个复习的,最后不辜负自己的努力拿了94,包含我们大学要求的20个考点,把一些重点词用不同颜色标出来了,亲测有效,欢迎取用。
编辑于2021-01-26 16:23:30纲要考纲V3.0
①中国半殖民半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政治
1、【外】: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内】: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
经济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总体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以致大量破产,生活极其贫苦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关系: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两个当】
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当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阶级形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压迫中国人民
③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级其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改善与政治地位的提高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④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未考证】
1、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2、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在反侵略斗争中,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爱国精神,铸成了中华民魂。
⑤《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1.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
学习西方,制定法律,以法治国
2.经济
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
奖励科技发明与机器制造
提倡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
3.文化
设立新闻馆
破除陈规陋习
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4.外交
与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严禁鸦片输入
对外国人: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⑥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
兴办近代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意义
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冲击陈旧观念,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工商业者地位上升)
⑦清末维新派的历史局限性: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脱离人民群众
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
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意义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有鲜明的民主性,革命性
⑨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
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从主观上来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⑩十月革命中国先进人士转向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首先是先进知识分子受到极大的鼓舞,看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十月革命给中国人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11.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历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的土地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12.工农武装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城市---->农村
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13.西安事变
1936.12
张学良,杨虎城
十年内战--->国内和平
1937.2
中共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
14.第三条道路
民盟
第三条道路
国民党对民盟的迫害
民主党派历史的转折
15.中共八大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经济建设
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政治建设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政党建设
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
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
坚持集体领导制度
反对个人崇拜
发展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加强党和群众联系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
国家经济,集体经济
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
计划生产
一定范围内的自主生产
国家市场
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
新经济政策
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题报告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内容
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果断停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审查和解决了一些历史上的遗留问题与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内容
中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结论
肯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表明
中共是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体现了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成熟和远见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反省错误,纠正错误过程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道路的能力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987.10.25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较系统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层含义)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9.中共十九大
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意义
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
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
是中共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BY VezingAndHisFri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