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读书笔记
下列思维导图一共四个章节: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2022年 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第五部分 会计知识梳理,包括会计概论、会计循环、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政府会计等内容。
“ 第一章 市场 供给 市第 一场 部需 分 供 经给 济 学与 基 础均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两因素:①购买欲望②支付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2012 年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法理
刑法总则
第一章至第四章
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人如何做决策
原理一:人面临权衡取舍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效率:社会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
机会成本:为得到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时间/成本) 资源是稀缺的;具有多种生产用途;投向不受限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系统地而有目的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
理性人比较边际收益、成本决策
原理四:人会对激励做反应
激励:引起人做出某种行为或反映
2.人如何相互影响
原理五:贸易使人状态变好(相互贸易中获利)
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市场经济:企业和家庭在市场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自主决策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价格自发调整指引决策交易,社会福利最优 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改善市场结果 促进效率(蛋糕做大) 促进平等(分割蛋糕)
(保护)产权:个人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纠正)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配置资源
外部性(行为):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福利的影响,如:污染
市场势力(垄断):人或组织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如:电力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生活水平取决生产与服务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品和劳务水平)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央行货币增发导致贬值,物价总水平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张和收缩 (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
第二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试图解释世界)
经济学是科学:1.提理论;2.收集数据;3.分析;4.证明理论
假设作用:复杂事情简单化,容易解释
经济模型:图形和方程组成 建立在假设之上,经济某些方面简单再现 不准确描述现实
循环流量图:货币通过市场在家庭(买) 与企业(卖)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要素和技术 既定,下一个经济所生产的产品数量组合 (当资源完全适用两种产品“替代”时为直线) (能够合理分配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即效率) (边界内的一点是可能但无效率的)
经济简单化 两类决策者:企业和家庭 生产物品服务投入品:生产要素(劳动、土地和资本)
微、宏观经济学
微观:研究家庭和企业决策,在市场交易
宏观:研究整体经济现象(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
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试图帮助改善世界
实证表述(描述性):世界是什么样的表述,科学家 例:最低工资发引起了失业
规范表述(规定性):世界应该什么样的表述,政治顾问 例: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科学判断(实证观点)看法不一致
价值观(规范观点)不同
政治力量或约束会导致不采纳经济建议
第三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1.相互依存与贸易:使每个人都享有更多数量和品种物品、服务
2.比较生产物品能力的方法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投入生产效率某种物品的能力 评价标准:反应生产率高低,各国绝对差异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评价标准:反应机会成本高低,各国相对差异
人不可能在两种物品生产上都具有 基于比较优势支持自由贸易 使人的消费达到各自生产边界之外
3.贸易:使人专门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使人们状态都变得更好)
进口品:国外生产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物品
贸易价格在两种物品机会成本之间 反对意见认为贸易减弱专业分工化、比较优势减弱
第一篇 导言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1.市场与竞争
市场:物品和服务的买者(需求)与卖者(供给)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卖者(价格接受者),对市场价格几乎没有影响
可供销售物品完全相同
完全竞争
2.需求
需求定理: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反之需求增加
需求量:买者愿意购买物品的数量
需求表: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表格
需求曲线: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图形
需求曲线移动:某因素改变既定价格下需求量 向右移动(增加)、向左移动(减少)
引起移动的变量: 沿着需求曲线变动:只有价格 需求曲线移动: 收入、正常物品(收增需增) 低档物品(收增需减)例:公交车 (如经济衰退且收入下降,低挡物品市场价格数量都提高) 替代品(一物价升引起另一物需增)例:热狗与汉堡 互补品(一物价降引起另一物需增)例:汽油与汽车 爱好、预期、买者的数量(使需求曲线变动)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3.供给
供给定理:条件不变时,物品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反之供给减少
供给量:卖者愿意出售物品的数量
供给表: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表格
供给曲线: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图形
供给曲线移动:某因素改变既定价格下供给量 向右移动(价格增加)、向左移动(减少)
引起移动的变量: 沿着供给曲线变动:只有价格 供给曲线移动: 收入、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 卖者的数量(使供给曲线变动)
4.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均衡:市场价格使供给、需求量相等
均衡价格: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供求定理:过剩与短缺都是暂时的, 任何物品价格会自发调整,使其供给 与需求平衡(价格是力量) 市场均衡价格决定买者购买数量、卖者供给数量
分析均衡变动三步骤
确定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两者均移动
确定曲线移动方向
比较新均衡与原来的均衡
价格: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 确保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1.市场供求调节信号;2.激励生产;配置资源机制
第二篇 市场如何运行
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性”
短期中,低通货膨胀以高失业率为代价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