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定抽样目标:在审计过程中,确定需要进行抽样的具体对象,如特定账户、交易记录等。
2. 设计抽样方法:根据抽样目标和总体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
3. 确定抽样规模:确定抽样的样本数量,以及每个样本的检查范围。
4. 进行抽样检查:依据抽样方法和抽样规模,在样本中进行具体的检查和分析。
5. 推断总体情况:通过对样本的检查和分析,推断总体的情况,如误差的范围、异常情况等。
6. 考虑抽样风险:评估抽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 形成抽样结论:结合抽样结果和抽样风险考虑,形成审计报告中有关抽样的结论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