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
2021年注册会计师审计第四章内容,以框架形式展现本章内容。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方便大家备考时翻阅查看,帮助大家加深记忆、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的同时梳理每个专题的知识框架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
编辑于2021-04-16 11:17:442021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第六章完整脉络图!内容包含公司法律制度概述、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五个部分。清晰直观地带你了解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知识点,快来一起学习探讨吧!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五章内容以框架形式展示本章,更加清晰、明了,为注册会计师重要考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参考以下笔记。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1年注册会计师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复习重点,必考点已列优先级序号,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1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第六章完整脉络图!内容包含公司法律制度概述、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五个部分。清晰直观地带你了解公司法律制度的重要知识点,快来一起学习探讨吧!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五章内容以框架形式展示本章,更加清晰、明了,为注册会计师重要考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参考以下笔记。
备考时间紧张,没时间归纳今年CPA考试的重点?本思维导图总结了2021年注册会计师基本民事法律制度的复习重点,必考点已列优先级序号,每一个考点都清清楚楚,给今年的考生参考。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审计抽样的含义
选取项目的三种方法
对某总体包含的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对选出的特定项目进行测试,但不推断总体
审计抽样,以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结论
审计抽样的含义
CPA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为CPA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
CPA通常只需要评价相关账户余额是否存在重大错报,而不需要确定其初始金额
基本特征
同时具备
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适用性
风险评估
不适用审计抽样
控制测试
有运行轨迹
适用审计抽样
无运行轨迹
不适用审计抽样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
适用审计抽样
实质性分析
不适用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的类型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
定义
随机选取样本项目;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计量抽样风险(同时具备)
特点
客观计量抽样风险;成本较高
非抽样统计
定义
不同时具备统计抽样的两个特征
特点
无法计量抽样风险;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统计抽样同样有效的结果
决策
CPA在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之间进行选择时主要考虑成本效益,并运用职业判断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
定义
对总体中某一事件发生率得出接乱的统计抽样方法
运用
控制测试
目的
测试某一设定控制的偏差率,而不考虑交易的金额大小
变量抽样
定义
对总体金额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运用
细节测试
目的
确定记录金额是否正确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
概念
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于如果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的风险
影响因素
抽样风险由抽样引起,与样本规模和抽样方法相关
样本规模与抽样风险反向变动
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效率)
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误拒风险(效率)
误受风险(效果)
抽样风险的控制
无论是否控制测试还是细节测试,都可通过扩大样本规模来降低抽样风险
如果对总体中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则不存在抽样风险,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非抽样风险
定义
由于任何与抽样风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产生原因
非抽样风险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存在和完整性的总体不同
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
包括偏差和错报
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函证不能实现测试未入账应收账款的目标
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误读证据或误判重要性
产生环节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时均可能产生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的控制
可以降低或防范
难以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审计程序,采取适当的质量管理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适当改进实务工作,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合理保证的可接受的水平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样本设计阶段
确定测试目标
CPA实施控制测试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以支持技术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
定义总体和抽样单元
定义总体
适当性。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
完整性。应当从总体项目内容和涉及时间等方面确定总体的完整性
同质性
总体中的所有项目应该具有同样的特征
评价不同的控制情况,定义不同的独立主体
在本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内部控制,应针对变化前后分别定义总体
定义抽样单元
CPA定义的抽样单元应与审计测试目标相适应。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控制运行证据的一份文件资料、一个记录或其中一行,每个抽样单元构成了总体中的一个项目
定义偏差构成条件
在控制测试中,偏差指偏离对设定控制的预期执行。在评估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CPA应当考虑其认为必要的所有控制环节
定义测试期间
CPA通常在期中实施控制测试,由于期中测试获取的证据只与控制截至期中测试时点的运行有关,CPA需要确定如何获取有关剩余期间的证据
选取样本阶段
确定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选样
相同数量的抽样单元组成的每种组合被选取的概率都相等
可以使用计算机或随机数表
可使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系统选样
第一种
确定选样间隔:选样间隔=总体数量/样本规模
确定随机起点,按照选样间隔,顺序选取样本
可使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第二种
总体中的每一个抽样单元被选取的机会都相等
总体必须是随机排列的
可使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随意选样
CPA要避免任何有意识的偏向或可预见性,保证总体中的所有项目都有被选中的机会
无法量化选取样本的概率
不可使用统计抽样,可使用非统计抽样
整群选样
从总体中选取一群或多群连续的项目
通常不能再审计抽样中使用
不适用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确定样本规模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实施控制测试是,CPA主要关注信赖过度风险
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可容忍偏差率
可容忍偏差率是CPA能够接受的最大偏差数量,如果偏差超过这一数量则减少或取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
与细节测试中设定的可容忍错报相比,CPA通常为控制测试设定相对较高的可容忍偏差率
可容忍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越高,CPA越依赖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确定的可容忍偏差率越低,进行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而样本规模增加
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高,可容忍偏差率3%-7%;计划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中,可容忍偏差率6%-12%
预计总体偏差率
在既定的可容忍偏差率下,预计总体偏差率与样本规模同向变动
预计总体偏差率不应超过可容忍偏差率,如果逾期总体偏差率高得无法接受,意味着控制有效性很低,CPA通常决定不实施控制测试
总体规模
CPA通常将抽样单元超过2000个的总体视为大规模总体
对大规模总体而言,总体的实际容量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
对于小规模而言,审计抽样比其他选择测试项目的方法的效率低
其他因素
控制运行的相关期间越长,需要测试的样本越多
控制程序越复杂,测试的样本越多
样本规模还取决于所测试的控制的类型,通常对人工控制实施的测试要多过自动化控制
确定样本量
非统计抽样
CPA可以只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定性的估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统计抽样
CPA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量化,并利用根据统计公式开发的专门的计算机程序或专门的样本量表确定样本规模
针对运行频率较低的内部控制的考虑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无效单据
如果能够合理确信该无效单据是正常的且不构成设定控制的偏差,则可以用另外的单据替代
如果使用随机选样,要用一个替代的随机数与新的单据样本对应
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
CPA应当针对选取的每个项目,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如果CPA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适当的替代程序,考虑在评价样本时该样本项目视为控制偏差
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计算偏差率
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就可以计算出样本偏差率。样本偏差率就是CPA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因而在控制测试中无须另外推断总体偏差率。但CPA需考虑抽样风险
考虑抽样风险
考虑抽样风险
统计抽样
计算总体偏差率上限
统计公式法
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R)/样本量(n)
查表法
CPA也可以使用样本结果评价表读取总体偏差率上限
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
可以接受
低于:总体偏差率上限<可容忍偏差率
不能接受
大于或等于:总体偏差率上限>=可容忍偏差率
考虑是否接受
低于但是接近:总体偏差上限<近似可容忍偏差率
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的抽样风险无法直接计量,CPA通常将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相比较,以判断总体是否可以接受
可以接受
大大低于: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
不能接受
大于或等于:总体偏差率>=可容忍偏差率
低于但接近:总体偏差率<约等于可容忍偏差率
进一步测试
差异不大不小:总体偏差→可容忍偏差率
考虑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考虑因素
CPA应当调查识别出的所有偏差的性质和原因
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均需要对样本结果进行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CPA应考虑存在重大舞弊的可能性
CPA需要考虑已识别的偏差对财务报表的直接影响。控制偏差并不一定导致财务报表中的金额错误。如果某项控制偏差更容易导致金额错报,该现控制偏差就更加重要
处理偏差
扩大样本规模,以进一步收集证据;但是,如果确定控制偏差是系统偏差或舞弊导致,扩大样本规模通常无效
认为控制没有有效运行,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因而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增加对相关账户的是指性程序
得出总体结论
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CPA有两种选择
进一步测试其他控制(如补偿性控制),以支持计划的控制运行有效性和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
提高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并相应修改计划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样本设计阶段
确定测试目标
在细节测试中,审计抽样通常用来测试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的合理性
定义总体
适当性
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通常与细节测试的方向相关)
CPA可以对不同性质的交易导致的借方余额、贷方余额和零余额多种并存情况进行不同的考虑
审计抽样时,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通常被视为两个独立的总体
完整性
代表总体的实物包括整个总体
逐一进行检查的单个重大项目不构成抽样总体
定义抽样单元
抽样单元可能是一个账户余额、一笔交易或交易中的一个记录,甚至是每个货币单元
CPA定义抽样单元时应考虑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或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
界定错报
CPA应根据审计目标界定错报
选取样本阶段
确定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
常用方法及其计算
均值法
样本审定金额的平均值=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样本审计金额的平均值*总体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差额法
样本平均错报=(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规模
推断的总体错报=样本平均错报*总体规模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推断的总体错报
比率法
比例=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腿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均值法、差额法和比率法的适用条件
均值法
如果未对总体进行分层,不适用均值法
CPA预计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或只有少量差异
差额法
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错报金额与项目数量密切相关
比率法
样本项目存在错报
错报金额与项目金额密切相关
优点
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CPA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
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
缺点
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复杂,CPA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程序
确定样本规模时,需要估计总体特征的标准差
如果存在非常大的项目,或在总体的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而且样本规模比较小,正态分布理论可能不适用
如果几乎不存在错报,传统变量抽样中的差异法和比率法将无法使用
货币单元抽样
基本概念
概念
运用属性抽样原理,对货币金额而不是对发生率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是概率比率规模抽样方法的分支,也称为金额单元抽样、累计货币金额抽样以及综合属性变量抽样
抽样单元
货币单元
特点
每个货币单元被选中的机会相同
每个项目被选中的概率等于该项目的金额与总体金额的比例,项目金额越大,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有助于CPA将审计重点放在较大的账户余额或交易上
CPA不是对货币单元实施检查,而是对包含被选取货币单元的账户余额或交易实施检查,CPA检查的账户余额或交易称为逻辑单元
优点
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便于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
确定样本规模时无须直接考虑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
无须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而传统变量抽样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小样本规模
使用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时,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
如果CPA预计错报不存在,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
缺点
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
对零余额或负债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特别考虑
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CPA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
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在这些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非统计抽样
确定样本规模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CPA更为关注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与控制测试中对信赖不足风险的关注相比,CPA在细节测试中对误拒风险的关注程度通常更高
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是CPA能够接受的最大金额的错报
可容忍错报与样本规模反向变动
可容忍错报可能等于或低于实际执行的重要性
预计总体错报
预计总体错报不应超过可容忍错报
在既定的可容忍错报下,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和频率越小,所需的样本规模也越小
总体规模
总体中的项目数量在细节测试中对样本规模的影响很小
总体的变异性
衡量总体变异性的指标是标准差
如果使用非统计抽样,CPA不需要量化总体标准差,但需要定性估计总体的变异性
总体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越小
CPA通常根据金额对总体进行分层,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少样本规模;分层后,每层分别独立选取样本,分别推断错报
确定样本量
统计抽样
货币单元抽样
用查表法确定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量,影响因素包括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可容忍错报与总体账面金额之比
预计总体错报与可容忍错报之比
传统变量抽样
CPA运用计算机程序确定样本规模
非统计抽样
CPA运用计算机程序确定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总体账面金额/可容忍错报*保证系数
选取样本并实施审计程序
选取样本
统计抽样
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
非统计抽样
简单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
实施审计程序
CPA应对选取的每一个样本实施适合于具体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无法对选取的项目实施检查时,CPA应当考虑对这些未检查项目对样本评价结果的影响
评价样本结果阶段
推断总体的错报
如果CPA在设计样本时将进行抽样的项目分为几层,则要在每层分别推断错报,然后将各层推断的金额加总,计算估计的总体错报。CPA还要将在进行百分之百检查的个别重大项目中发现的所有错报与推断的错报金额汇总
使用货币单元抽样时,需要注意基本原理,即每一个被选取的货币单元都代表了整个选样间隔中所有的货币单元。根据逻辑单元的类型,可以使用不同的推断方法。
大单元 逻辑单元账面金额>=选样间隔
推断的错报=逻辑单元的实际错报
小单元 逻辑单元账面金额<选样间隔
计算错报百分比:错报百分比=(样本账面金额-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推断的错报=错报百分比*选样间隔
考虑抽样风险
在细节测试中,推断的错报是CPA对总体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但CPA要适当考虑抽样风险,以评价样本结果
非统计抽样的风险
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
可以接受
远远低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
不能接受
大于或接近:推断的总体错报>约等于可容忍错报
等于: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
考虑是否接受
差距不大不小:推断的总体错报→可容忍错报
统计抽样(货币单元抽样)
计算总体错报上限
计算基本精确度:保证系数*选样间隔
计算“大单元”:事实错报
计算“小单元”:每一推断错报*相应的保证系数的增量(将推断错报按金额降序排列)
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基本精确度+事实错报+每一推断错报*相应的保证系数的增量
判断总体是否可接受
可以接受
总体错报的上限<可容忍错报
不能接受
总体错报的上限≥可容忍错报
考虑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错报的性质和原因
错报与审计工作其他阶段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得出总体结论
如果样本结果不支持总体账面金额,且注册会计师认为账面金额可能存在错报,CPA通常会建议被审计单位对错报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调整账面记录
依据被审计单位已更正的错报对推断的总体错报额进行调整后,CPA应当将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剩余的推断错报与其他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错报总额累计起来,以评价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无论样本结果是否表明错报总额超过了可容忍错报,CPA都应当要求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记录已发现的事实错报(除非低于明显微小错报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