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四个阶段(孕育萌芽初创发展)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孕育(15世纪以前)
柏拉图
理想国
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标志着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
政治论
首次按年龄划分提出学前教育的三个阶段
胎教
婴幼儿教育
儿童教育
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重视婴幼儿的体育,游戏
昆体良
教育应从摇篮开始
主张母乳和教育者
双语教育
萌芽16世纪-18世纪
夸美纽斯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和近代教育之父)
《大教学论》
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班级授课制)
《母育学校》
第一本论述幼儿教育的原著
《世界图解》
第一本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的绘本
泛智主义
教育的可能性
教育的广泛性
提出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个性的观点,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的特殊的内容和方法
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使儿童的一起内在能力和谐发展
提出感官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洛克
《教育漫画》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
“白板说”
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忽视了环境,遗传,和个人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提倡绅士教育
卢梭 (“儿童的发现者”)
《爱弥说》
“自然教育”
教育方法:自然后果法
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 “传统教育学”代表
三中心
课堂
教师
教材
初创(18世纪-20世纪)
福禄贝尔 “幼儿园之父”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恩物)
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
教育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
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培养了第一批教师
蒙台梭利
合适的环境(物质和精神)
自由的范围
结构和秩序
真实和自然
和谐和美感
丰富的教具
注重感官训练
教师的作用
“罗马贫民区“幼儿之家””1907
杜威
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儿童中心主义”,让儿童从做中学
我国学前教育学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
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
幼儿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南陈”
“活教育”
①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②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课程中心“大自然大社会”
五指活动
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
整个教学活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74)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开创农村幼儿教育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家张雪门(1891-1974)“北张”
自由教学法
北平香山慈幼园
发展20世纪中叶
精神分析学派
埃里克森、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
根据心理社会危机有八个阶段
婴儿前(信任与不信任)
婴儿后(自主与羞涩,疑惑)
幼儿(主动性与内疚)
童年(勤奋与自卑)
青少年(统一性与角色混乱)
成年(亲密与孤独)
成年中(生殖与停滞)
成年后(自我调整与绝望)
认知主义学派
皮亚杰(瑞士)
动作先于思维,阶段性
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从感知运动阶段过渡的
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
强调智力发展是儿童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行为主义学派
巴普洛夫、斯金纳、班杜拉
人本主义学派
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