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机械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干货分享!历时两个小时,才完成的机械基础要点汇总!本思维导图的内容有零件图、装配图的有关知识,且附有重点掌握知识提示,非常有用,学习机械的同学,可别错过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机械基础第一章
零件图
内容
机器的组成
零件的分类
按作用分类
一般零件和常用零件需要绘制零件图
连接零件
传动零件
一般零件
按是否符合标准分类
标准件
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均符合国家标准
常用件
零件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符合国家标准
零件的大部分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
按零件的作用和结构
箱体类
盖盘类
轴类
叉架类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剖视
全剖视
半剖视
局部剖视
剖面选择
单一剖切面
相交剖切面
平行剖切面
斜剖切面
符合剖切面
断面法
其他表达方法
零件图的内容
一组视图
完整的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步骤
零件的结构分析
主要结构
次要结构
加工位置
功能结构
支撑,容纳,传动,配合,安装,定位,密封
工艺结构
加工,测量,装配等
选择主视图
工作位置:机器中安装和工作的位置 叉架,箱体类零件
加工位置:是零件加工时在机床上二点装夹位置 轴套,盘盖类回转体零件
确定零件的投影方向 最能表达零件的结构特征
选择其他视图
避免重复
优先选用俯视图,左视图和基本视图
避免支离破碎和不必要的重复
检查,比较,调整修改,确定
零件图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铸造工艺结构
铸造圆角
为防止铸造砂型落砂,避免铸件冷却时产生裂纹,在铸造表面相交处均应设计成圆角过渡。铸造圆角的半径大小要与铸件的壁厚相适应,一般为R3-5mm,可集中标注在技术要求中。铸造圆角在零件图中需要画出。
拔模斜度
为便于取模,铸件壁沿起模方向应设计出拔模斜度。斜度不大的结构,通常可按其小端尺寸简化画出图形,斜度较大时,则应画出。
壁厚均匀过度
为避免铸件冷却时,由于冷却速度不一致而产生裂纹和缩孔,在设计铸件时,其壁厚应尽量均匀一致,不同壁厚间应均匀过渡。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凹台与凸坑
零件与零件之间接触的表面一般都要加工,为了保证两零件表面的良好接触,同时减少接触面的加工面积,以降低制造费用,在零件的接触表面处常设计出凸台与凹坑。
倒角与圆角
为了去除锐边和毛刺,便于装配,且保护零件表面不受损伤,一般在轴端,孔口设计出倒角。在轴肩处为了避免应力集中,一般设计出圆角。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为了在加工时便于退刀,且在装配时与相邻零件保证靠紧,在台肩处应设计出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钻孔端面
被钻孔的端面应垂直于钻头的轴线,以免钻头折断或钻孔偏斜。
零件的尺寸标注
尺寸基准的概念
基准 量度尺寸的起点。 尺寸基准选择 通常是零件在机件装配中,或在加工或测量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几何元素。 可以是面、线或点。
基准的分类
一般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至少各有一个主要的设计基准。根据加工、测量上的要求,可以设置若干个辅助的工艺基准,两个基准之间要有尺寸联系。
设计基准
用于确定零件在装配体中位置,或在测量时用以确定其位置的的一些面、线或点。
工艺基准
加工时,确定零件或刀具位置的一些面、线或点,以及测量时的起点。
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重要尺寸
是指影响零件使用性能的尺寸、与其他零件相配合的尺寸、重要的定位尺寸、重要的结构尺寸等
直接标注出
避免标注出封闭的尺寸链
非重要尺寸的标注要缝合加工顺序
尺寸的标注应该便于测量
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法
倒角和倒圆
p
不必在图上标出,只需用文字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不通光孔/螺纹孔/沉孔的尺寸标注法
p p p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Ra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Z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 越小精度越高
读零件图的方法与步骤
看标题栏
分析视图
分析投影想象零件的结构形状
分析尺寸和技术要求
装配图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序号
必要的尺寸
明细标题栏
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布置画面
画出主体零件或者重要零件的轮廓形状
画其他零件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装配图上的尺寸标注
特征尺寸
表示机器或者部件规格的尺寸
装配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上有关零件间装配关系和工作精度的尺寸。包括(配合尺寸、相对位置尺寸、装配时加工尺寸)。
安装尺寸
表示部件安装在机器上或机器安装在基础上需要确定的尺寸。
外形尺寸
表示机器或部件总体的长、宽、高。
其他重要尺寸
应满足要求
对部件进行检验
注意事项,涂饰要求
序号与明细栏
零件编号
相同零件只对应其中一个编号
指引线不能相交,通过剖面线的区域时不能与剖面线平行
按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顺序编号,全图按水平或者垂直方向整齐排列
明细栏
应该先编零件序号再填明细栏
读图和拆画零件图
基本要求
1.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结构及工作原理。 2.了解装配体的组成、各零件间的连接形式和装配关系。 3. 搞清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和作用。 4.了解装配体的装、拆步骤和方法。 5.了解装配体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方法与步骤
概括了解
(1)初步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及其组成零件的名称与位置。 (2)判断各视图的投影方向、剖切位置以及它们的表达意图。
分析工作原理及传动路线
分析装配图尺寸和装配关系
零件分离和关键零件分析
零件分离的方法: (1)根据零件序号,对照明细表,找出零件在装配图中的位置和范围; (2)由各零件剖面线方向、间隔,分清零件轮廓; (3)根据投影关系从主视图入手,延着装配干线,找出零件在各视图中的投影; (4)根据常见结构的表达方法来识别零件; (5)由装配图上的配合代号,了解相关零件的配合关系
重点掌握
分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零件的装配关系
确定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通过拆画零件图,提高看图和画图的能力